《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精选6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1
三年前,我上《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这是写母爱的至情文章,当时把一个班多数学生都上哭了。今天再上《我与地坛》,没有把一个学生上哭,两种上法相去甚远。
上届上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体验母爱,珍惜母爱”,我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事前,我印发了表现母爱的现代散文《疯娘》,不少学生都看哭了,这就为上课打下了基础。然后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听示范朗读。那是一次朗诵比赛的录音,情感表达十分充分,煽情性很强;听完之后,我叫学生寻找反映母爱最感人的细节,并联系自己的母亲谈谈感受;然后是看史铁生的忏悔,谈谈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女生站起来谈自己的母亲,谈着谈着就哭了。她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以前没有充分理解母亲。这个女生声泪俱下,说得动人,于是一个接一个的,谈起来就哭了。有个学生站起来谈了一句话,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只好坐下。我也被感动了,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轻狂,对母亲的不理解,以及现在的后悔。最后,我们在静听《懂你》的歌声中结束了这堂课。现在回忆起来,那堂课还记忆犹新。
今天上再次上这篇课文,我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体验母爱”以外,我还确定让学生深入认识母亲的爱以及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在深入认识母亲的爱上,我链接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对他的母亲的爱做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把母爱推广到动物世界,指出母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的共性。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该怎样回报母爱。最后在《烛光里的妈妈》的歌声中结束。
两次上课,结果不同,我有以下反思。
一、为什么会有哭和不哭的区别,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次的设计有让学生谈自己对母爱的误解,而今的忏悔,容易让学生说动情;第二次的设计中已经没有这个环节了,取而代之的是链接《秋天的怀念》,然后加入了理性的分析,学生已经没有宣泄自己情感的时间和空间。第一次上课的课前准备也很注重情绪的预热,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情感就爆发了,第二次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准备。
二、一定要让学生哭吗?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除了情感态度外,还应该有价值观,还应该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一堂课仅仅突出情感体验,是否就一定成功?少一点情感的宣泄,多一点理性的思考,有什么不好?情感的流露,受情境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那样的情境,就没有那样的氛围,而情境的创设有时候要受到条件的限制。这次上课,处于半期考试前夕,后天就要考试了,学生的情绪状态应该是进入考试的心理准备的,不宜过多让他们的情绪激动,《疯娘》一文已经印出来,但我没有事前发给学生,也处于这样的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哭还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不是有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自己对母亲的误会然后哭了,那堂课就不一定会哭成一片。就是上一届,我在另外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就只有少数几个哭,没有那样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学生的哭具有偶发性。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2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诵读——体悟”法,诵读学生很投入,可是对文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体悟到。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能从地坛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我要求学生从第5、7节的描写中寻找答案,费了不少时间。分析第二部分时学生虽诵读了,但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不到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和伟大而深切的母爱。我建议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和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在理解文本时不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带到文本中去,再有就是学生缺少那种人生经历,不能和文本产生对话。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学生生活中情感缺位了。他们对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已经习惯了,他们已经溺死在父辈爱的潮水中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了。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3
我曾经想,我心中的《我与地坛》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怎样的不同?肤浅理解不好,过度阐释也未必是好事。地坛正是淡褪了光华,所以等来了史铁生。那么什么是核心?我这样想多久,怕也离题万里。我于是找他的书来读。我上网找有关他的资料。我试着编他的年谱。我读他的最新的文字,看有关他的访谈资料。年谱编完了。书却读不完。读不透。我写好了教学设计。在设计之初我思考了若干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主问题的设计是否巧妙,是否有浅到深,是否有针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而进行的训练;
2、教学设计中板块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过程的实施是否张弛有度;
3、板书的设计是否是对文本的深加工、再创造;
4、教学设计是否围绕文本去分析、解读,是否有执教者的想象和感悟,而且是独特的;
5、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是否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6、课堂过程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意思,是否有很好的生成性;
7、如何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本文的浓厚的文化内涵,如何体现执教者的素质修养。我拿那设计请省、市语文教研员看,请一线的语文老师看,修改,试着上课,再修改,再上课。几个月的时间,为了这一篇文章和她背后的那个人,冥思苦想。也许最后想通了,有了答案。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我最终确定了以“死亡”为切入口,课文正是史铁生思索死亡后的全部想法。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生命教育包括死亡教育恰恰又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在导入语中说“这是一篇思索死的文章”,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核心,能使学生很快地“入境”。接下来,我又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a我们不会认真思索死,那为什么史铁生在和我们一样同样年轻的时候却认真思索死呢?b为什么非要去地坛去想呢?c在地坛中获得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三个主问题,不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作者心境入手,深入文本,解读关键句子和语段,最后获得共鸣和启发。在分析文本的环节,我注意让学生说出对地坛独特景物描写的第一感觉,捕捉学生感受中的独特一面,使师生的思考和对话既能放得开又能束得住。
不足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刚上课时的紧张(其实也是自己不能很快入境的表现),幻灯片的使用上不连贯(有些内容准备了,但实际并没有用上,反映设计时的不严谨),个别课堂语言不简练,有无效重复的。但最明显的是两点:
一、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师的讲解还是偏多,有些时候是为了拓展而拓展。
《我与地坛》文质兼美,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大声美读课文是必要的。但由于课堂调控的失误,使得本来出现在教学设计中的“朗读环节”缺失了,而代以教师的过度讲解和阐释(讲到史铁生的母亲和妻子,讲他的创作历程,讲《千手观音》和残奥会运动员)。没有让学生朗读,是观念上的对朗读的`不重视。比如分析“露水”这一独特物象,应指导学生搞清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朗读,看能否读出“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哲理发现和独特审美;又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第七段的品读、思考、交流分享之后,应让学生集体朗读这一关键语段,使学生将获得的哲理融汇到朗读中去,既加深印象又升华心灵。
这两点问题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极力所要注意并加以完善的。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4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在上第二个课时“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由于我的嗓子有点哑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少讲一点,也给个机会,让学生多讲一点。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5
在教授《我与地坛》时,面对学生不理解父母,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我没有批评这些同学,而是表扬他们敢于坦露自己的所想,我想:如果就此辩论,无异于空洞的说教。我立刻话锋一转,说道:“看来,你们的父母都不如史铁生的母亲爱他啊!我们现在就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看看史铁生的母亲是怎样爱她的儿子的,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接着,我又说,母亲是爱儿子的,这是谁体会到的?其实儿子也是爱母亲的,爱是双方的,正因为有爱,所以儿子才去设想母亲的心理,才会痛悔自己的倔强与羞涩,才会想写小说回报母亲,让母亲骄傲,才会在事业有成之后到地坛去,整日怀念母亲。那你的生活中就没有父母给你的点点滴滴的爱吗?在你抱怨父母没有给予你爱时,你是否用心体味过父母给予你的爱,是否为报答他们的爱做过些什么?
这一节课上到这个地方,学生情感已融入作者的文章中,有不少同学已眼含泪水,有的同学低头不语,有的同学瞪眼望着远处,茫然若失,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把淤积在内心的话倾吐出来。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你想对她们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成一封信,给你的父母,在你与父母之间搭一座爱的理解的桥梁。
案例反思:
1、以前,我在教授这样的课文,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总以为这与语文无关,往往忽略或进行一些空洞的说教,草草了事。通过这堂课的对话教学,我深深认识到新课程把语文课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多么必要。语文教学让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融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永恒的精神财富。
2、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还深深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教师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运用讨论、对话等教学方法,善于调控课堂气氛,联系现实生活,拓展课文容量。力求课堂教育把学生的心灵触动起来,使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营造和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相吻合的教学气氛。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
3、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课堂设计上做了如下安排: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以体现母爱为主线,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文章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在学生与父母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进而体会人间真情。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6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诵读课。《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篇有很厚重的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第二部分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诵读去理解去感悟,想要在“读”字上下功夫的。但选文较长,读完一遍需12分钟,一堂课也只能读三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第二遍为分线取舍朗读。重点读了文中第二、三、八节,以体现母爱为主线的。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第三遍是教师的配乐朗读。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在前面三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在很多时候,感人的文章是要去读的,惟有读才能更好地去体味,去感悟。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读”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中最后一条“启迪人生”已来不及深化。在“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后,结合谢尔盖叶赛宁(俄)的《给母亲的信》,让我们同学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如同诗人一样有感情,有诗意。但最后这个环节因时间的匆忙而没有做充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的书声,语文课要成为学生最感动的课,我奋斗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满爱。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精选6篇)】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说课稿11-04
高中课文《我与地坛》教案12-17
我与地坛名著阅读笔记12-14
我与地坛散文读书心得01-11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15篇02-08
有关《我与地坛》教案四篇01-25
《我与地坛》教案汇总9篇01-29
《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12-16
我与地坛散文阅读笔记10篇12-15
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