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15 08:43:24 诗琳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1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16篇)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

  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借史激“情”

  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也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这都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读文中悟“情”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2

  成功之处: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周总理祝福人们——”等。同时,这节课我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学生的朗读也得到了训练。比如: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你能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句话吗?诸如此类。

  不足之处:

  1、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还被我死死的牵引着,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周总理资料放在课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在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时,与设计的自学指导脱节了。

  4、整堂课零追碎问太多了,没有统领性的问题。

  5、时间处理上前松后紧,使得后半部分讲的不透彻。

  6、课文结尾处不干净利索,句子训练显得多余。

  7、课文拓展没有进行。

  今后,在教学中还需不断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同时,每上一堂课,都要深刻反思,查找不总,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3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的敬爱。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4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小朋友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因此,我希望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首先,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课前为学生们网上寻找了有关周总理的介绍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周总理生平。并结合图片向小朋友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学生对周总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动的。所以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我觉得通过范读,把老师对课文的'感受用“语言之情”传达给学生,产生情感碰撞,效果往往很好。而且这篇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另外,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例如课文里第一段中 “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第四自然段中总理的穿着: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我希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词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让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5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一句话,先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高兴。现在你是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小朋友的朗读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小朋友的心里,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呢?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总理的'穿着打扮。在学生说完后,我问学生:“从总理的穿着打扮上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了。”“总理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领导高高在上。”“周总理脸上笑咪咪的,一点儿也不像我平常见到的大官那么严肃。”虽然学生没有说出一些好的词语,但从他们的语言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了。

  虽然由于多媒体欠缺,缺少一些热烈场面的渲染,但在课前,我还是对周恩来做了简单的介绍。所以在理解课文时,学生的抒情还是比较自然的,对于伟人形象的感悟不至于偏离方向。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6

  小学语文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和人民心连心,周是人民的好”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上完这节课之后才发现,周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因此,在上这节课之前,必须讲解一些有关于周的事件,让学生了解周的基本情况,明白了周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难忘。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的可亲。周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些,都体现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笑容满面”、“一边......一边......”联系现实说一句话,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有个同学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爸爸一边抽烟一边看电视。我又借此向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知道我在上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我没有充分利用好所出示的课文插图,对学生观察插图没有做适当的指导,更没有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位去观察插图.....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路上,通过学习,我能够不断进步,在大家的帮助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7

  本课两课时未完成我预期的教学任务,但效果不是很差。在第一课时主要用于朗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的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色,描写具体、生动。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勾画文中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词句,并反复朗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意。抓句段中的关键词,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句段,这一点本人认为是自己在本课的教学中的`亮点。无论是知识点还是人物思想上,都做到了渗透了德育思想的教育。一位共和国的总理能尊重民族风俗,这正是赞颂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崇高品质。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本人从题目入手。因为学生有读熟课文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抓住题眼。以“难忘”为题眼,强调此次“泼水节”的不同寻常直接点明文章主题,同时注重了本课的插图。课文有一幅占一个一整页的插图,而且画面人物清晰,主次分明,所以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图文结合,用好本课的插图有利于引导阅读。又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在这一过程,学生大多数能背诵4——5自然段。

  让学生阅读课辅资料,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特别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说孩子们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喷薄而出。(因为这个部分是紧扣主题的,表现出了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因为如此,让人难以忘怀)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带着幸福和欢快的情感来朗读。(本人认为这个环节还是一个亮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则让学生自读为主,在此环节中,本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题。小组合作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记忆也很深刻。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8

  《难忘的泼水节》是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主要介绍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通过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服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整篇文章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导入后从题目入手。因为学生有读熟课文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抓住题眼。以“难忘”为题眼,强调此次“泼水节”的不同寻常直接点明文章主题。所以上课一开始就强调题目中那个词应重读。

  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抓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并让学生去感受欢迎场面之隆重,通过朗读去感悟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

  第3,本课的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色,描写具体、生动。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周总理神情、外貌、动作的词句,并反复朗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意。抓住句段中的关键词,如“笑容满面”并引导学生做一个笑容满面的样子进而体会亲切。尤其是穿着的描写让学生理解一位共和国的总理能尊重民族风俗,这正是赞颂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崇高品质。同时注重了本课的插图,课文的插图正是照应着这一部分内容的,而且画面人物清晰,主次分明,所以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图文结合,用好本课的插图有利于引导阅读。又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如: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让学生感情朗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幸福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让学生再感情朗读。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不足之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但感觉指导的不到位,还应注意通过朗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9

  一、回顾整节课的教学,从一开始的设计,课件的准备,到观看课堂实录,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注重了以下几点

  1、走进文本

  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让学生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令人难忘,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导入环节,播放过泼水节的视频后,又出示周总理的图片,简介了周总理,这样,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故事背景,容易走进文本中去。

  2、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们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兴趣盎然。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3、读文悟“情”

  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了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4、角色表演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正确的理解字、词、句,并能灵活运用字词句,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堂表演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句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本文中周总理泼水时“端、拿、蘸、泼”,引导学生用动作演一演这些动词,不仅揭示了词语的含义,而且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清楚、更深刻,更有趣地理解了词义,课堂教学也充满活力。

  一个学生演周总理,其他同学演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学生情趣盎然,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以下几个亮点

  1、导入环节

  ①利用优教班班通上的资源,播放泼水节的视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②标题幻灯片,背景填充运用的是动态图片。

  2、细读课文环节

  ①“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在出示这句话时,集中了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里特别设计了一个动画,是为了带给学生动感,形成视觉冲击力,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②在小结“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这个问题时,播放花炮满天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力求创设节日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突出场面的热烈。

  ③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配上背景音乐,烘托一下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隆重而热烈的场面。

  3、指导写字环节

  ①利用优教班班通上的资源,学生书空。

  ②利用白板背景中的田字格,示范写字。

  ③利用白板的展台,指导写字。

  三、不足之处

  本课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的环节:表演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由于读的次数少,学生接触少,感悟少,表演时虽很有兴趣,但不会进入角色表演。

  四、改进方案

  表演完之后,让学生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比如:周总理的表情应该是“笑容满面”,傣族人民应该是“欢呼”,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0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我利用文章图文并茂的优势,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指导朗读时我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在读到“接过”“敲着”“踩着”这一段时,我还让学生站起来,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学生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沉浸在了泼水节的喜悦中。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课堂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由于这一课生字多,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朗读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改进。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1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的敬爱。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2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富有强烈的感情,富有深意的课文。李兰英老师课堂上学生们很活跃,也认真的跟着老师学习课文。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动脑筋思考问题,孩子们对识字游戏非常感兴趣,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是这节课堂中我认为最有收获的地方。这应该要是一节情意绵绵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满怀激情深情的语言的激励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徜徉于语言文字的海洋,主动地读,快乐地想,尽情地说,热情高涨。通过归类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重点指导要求要会写的字,学生通过反复读,正确认识生字,本节课我特意设计了游戏环节,通过猜字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识字方法有很多种,我觉得我可以多运用一些识字方法,让孩子们更有效的记住生字,语境识字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组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堂中范读的时候应该更有感情一点,学生最善于模仿,在要学生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对他们有要求,有错误的时候及时提醒,朗读必须认真指导他们。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把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们正确书写出来,所以在指导写生字时,我是在黑板上进行了范写的,但是其中也有不足,低年级的孩子写生字时容易读错写错,笔顺也会有点不清楚,所以老师在范写时,应该严格要求孩子们先书空跟着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老师要一笔一划指导,并且每一笔都要慢慢地让学生跟上来,笔顺要说清楚,笔画名称也应该更具体,同时要提醒学生在写字时注意三个“一”,写字、握笔姿势、坐姿要规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教师一步骤一步骤地要求学生完成,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能让课堂变成充满生机的课堂,学生在思维流动中,只是不断充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3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和过渡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注重了这一点。

  本课的最大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我想首先要走进理解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对他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我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课文导入,由学生感兴趣的儿童歌曲入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兴致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直观性,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展示,调动了学生多种思维,轻松愉悦地进入课文意境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识记的过程中,利用猜字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最后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生字,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如“火红火红”“特别” “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总理的穿着,满脸笑容则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综合全篇的教学,不足之处也有许多,虽然课件教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上课注意力不能够持久,整堂课热闹有余而学生主动提问很少,闪光之处也不多,学生对于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感情也仅仅停留在字面 ,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适当改进。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4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实三个任务:字词、朗读、积累。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这三个任务,设计教学环节。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字词教学。我是把生字新词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在课的开始,看图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词,重点教学“凤凰”两字,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两个字在音、形上的特点,并在比较中认识、掌握它们。而后随机出示图片,认识“凤凰花”,再结合“火红火红”这个词语积累学习,完成了课文第一段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了“凤凰花”的红、艳,从而体会到了烘托节日的热闹氛围。

  2、在初读课文时,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读了课文。接下来在反馈阶段,通过检查字词,随机教给学生字词。如:

  (1)周恩来总理读准“恩”,并了解周总理。

  (2)重点解决对襟白褂。学习“襟”“褂”先让学生发现这两个生字的特点,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并看图理解“对襟白褂”的意思。

  (3)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重点解决“蘸”,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在识记生字词教学中,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如: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3)水淋头发就是“泼”。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肯:1)上止下月。(字谜)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吉:士兵张大口。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这篇课文有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总的来说,学生掌握得较好。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5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让人温暖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有感情地朗读时本课的难点,而最大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很长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我想首先要走进理解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对他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教学中,我引导着孩子们去寻找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抓住“火红火红”一词,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开心和幸福。通过朗读感受到人们对总理无限的崇敬。然后我们抓住体现周总理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一词理解总理的可亲。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没有丝毫的特殊,从而感受总理伟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对于课文的朗读,我的示范过多,以至于孩子们自己的理解的朗读较少,除了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数是孩子们模仿我的朗读模式进行的,应该相信学生,多放手让学生自主感受、领悟,多点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东西。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16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在教学中我能把握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

  一、多种形式识字

  儿童认识一个生字,记住一个生字都需要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体现从集中识字到分散识字,再到提升识字的质量,这样一层层递进的过程。

  在集中识字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活泼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读一读生字,给了他们最大的自主权;谁来当小老师带拼音、去掉拼音领读;开火车读生字词语,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找一找相同偏旁的字(咖啡、凤凰、襟褂)理解字义组词读;把生字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四个动作的词),让孩子们边玩边记边理解,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和奇妙。

  便于学生记忆。这真是一举数得。

  在分散识字教学中,如教学“凤凰”这两个字时,以字入画,借助图画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到了两只展翅欲飞的神鸟,他们正停留在凤凰花的花瓣上,特别的美丽。相信从这里,孩子们都记住了凤凰这两个字的样子,更记住了像凤凰一样美丽的.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让学生通过“生字的联想”感受到生字是活的,会说话,会告诉孩子们有趣的事,孩子们也就更容易记住他们的样子,学习生字真是一件快乐的事。遗憾的是:我如果在此马上指导书写就更好了。

  二、注意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我抓住了凤凰花的颜色“火红火红”一词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的热情。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说话;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我抓住“四面八方,赶”等词语让学生感受人们想要见到周总理的急切心情;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一句话,先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的是喜庆,代表的是高兴。现在你是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及“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来体会场面的热烈,从而体现人们高兴、喜悦的心情,学生在朗读时就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现代思维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其思维便进入一种更高级别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过程。我在课堂上能创造这样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轻松的环境,采用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识字方法,让课堂充满乐趣与生机,让孩子们喜欢学习生字,认识生字; “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了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部编版教学反思07-05

部编版教学反思04-18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02-07

部编版《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精选25篇)10-11

部编版《秋天》教学反思(精选5篇)01-29

部编版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1-01

部编版日月潭教学反思07-02

部编版四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4-11

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4-04

部编版日月潭教学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