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时间:2021-03-24 10:41: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精选5篇)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1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但是我在第一课时中把它分解了,让学生分段,但其实对于这篇散文来讲,分法是比较多的,所以我觉得不分会更好,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体会课文。

  在第二课时中,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语句去掌握鉴赏意境的方法。我先解释“意境”的含义,再罗列分析意境美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练。应该说,这样的模式是很不错的,只是在进行操练的时候,选取的范围太广了。应该把范围缩小到几段,而不是整篇课文。如果是选取几段,学生应该能比较细致具体地感悟意境美,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鉴赏这几段中的这几句语句,体悟到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美,同时也能更加明确鉴赏意境美的方法。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篇幅较长,我分成4个课时来讲。

  在第一课时中,我先给学生理清了曹雪芹的身世以及贾府人物关系,学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挑几个涉及到课文的人物讲解。我觉得这里的关键应该是如何想办法通过这几个人物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这《红楼梦》这一名著产生兴趣。

  在第二课时中,对于环境描写的分析还不够透,可以再详细分析。至于服饰,由于自己对清代的服装一无所知,所以讲不了这些华贵的服饰所代表的意思,只能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体会服饰的华贵。对于路线的问题讲得太多,其实只是想通过讲解路线让学生了解两点,一是贾府很大,二是贾府内等级分明,礼节繁琐。

  曾看到一个教学案例,那位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能否把“林黛玉进贾府”这个题目换成“贾府迎黛玉”?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不错。既可以写出贾府对黛玉的态度,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是从黛玉的角度出发去看贾府的,因而能引入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物,可以避免俗套。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当代学者熊川武教授提出“思之不缜,行而失当。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美国学者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如何体现“熏陶”、“感染”这一“人文性”新理念,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课后 作了深刻的反思。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美文,怎样能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是我首先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首先来自余光中先生诗歌一般的语言,以及文字背后沉淀的深沉的乡愁,还有他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情结,此外,粗读下来,文章的行文思路也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其实太过于厚重了,以至于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上,让高二的学生理解这些很有难度。那么,如何化繁就简,深文浅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理清思路很显然是必要的,那么在导入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思路其实是“游转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突破口就是文章开头的“走入霏霏也想入非非”,

  接下来摒弃一般文章按照行文顺序理清思路的办法,直接进入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重点——“听雨”,不同地点不同心境的听雨。然后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再回到文章的前半部分,这样,就等于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听雨”背后作者所传达的乡愁意味和“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上面,至于文章的诗歌语言和独特意境的理解,则穿插在课堂之中,采用“美读法”即教师和学生的配乐朗读和“点拨法”也就是对重点语段的品读讲解。

  一堂课下来,教学中存在问题同时也显露出来。首先,对重点语段的深层次挖掘就显得不够,有些过于空泛。其实文章的第七节可以作为整个文章的突破口,在这一节,不仅提及了听雨,最重要的是文章中化用南宋蒋捷的词的一段文字,这里面,有听雨、有乡愁、有古中国的文化、有诗一样的语言、更有作者自身人生境况的慨叹。深入玩味这一段文字,也就基本涵盖了整篇文章作者意图表达的东西。遗憾的是,这里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空间。

  另外,鉴于文章的篇幅和思路的难以清理,在整堂课上,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感悟上,施教者以高于学生的姿态出现,从而使课堂显得讲解有余,互动不足,学生深层次的讨论不足。

  我曾经在一篇论文中看到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定位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人文性”这个新被提及的理念,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由此看来,我觉得“熏陶”和“感染”,看起来似乎只是涉及到语文教法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关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灌输”式的人文教育,其实还是反动的、倒退的。“灌输”和“熏陶”“感染”作为背道而驰的两种教学理念,它们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方法之争,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升格到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高度。所以,不能把“熏陶”“感染”当作两个简单的动词来理解,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的特质,涵义广阔的“人文精神”只能依靠“润物细无声”式的方法来影响学生,也惟其如此,才能使真正的人文精神默化为学生心灵世界的一部分,受用终生。这就是“熏陶”“感染”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以上想法其实也是我的这节课的最初的出发点,因而,体现在教学语言上,课外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延伸上等方面,我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心有所动,有所感,有所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使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时间被压缩。其实取舍之间,见仁见智,一堂课,终究应该给学生留下一点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3

  走上讲台半年多,也陆陆续续接触了很多文体,但是对于散文,我总觉得自己不能教好。散文,在我看来是给予了作者许多细腻情感的文体,教好它首先自己要有很充分的情感体会,而这个情感体会对于我来说,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

  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我把重点是定位在对课文这种文化乡愁的把握。但是文化乡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太模糊,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文化乡愁。于是我很困惑,怎样能够通过我一堂课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余光中的这种惆怅与凄迷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从修辞入手。本文通感以及叠词修辞的运用是一大特色,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修辞的美妙之处。不过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能知道修辞的妙处,但却不知这些言语和文章的`感情有何联系。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字词入手,分析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提问题的时候不能将问题设置的太复杂,一来学生要费时间揣摩问题,二来有些学生可能听不大清楚。所以我就非常直接简单地提出我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终于学生们发现了文章蕴含的乡愁,但他们也就仅仅解读到乡愁。关于文化乡愁,我又顺势进行了一番讲解与引导。

  但这节课留下了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散文上得生动,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因为这一堂课而有所收获。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4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由于他语言上的特点。很多学生全向我反映读不顺,感觉不对劲。写景散文只能靠读去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自己几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记录:

  1、预习至关重要,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不然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

  2、作者的生平介绍,理解文章所写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及其一些作品。

  3、文章第十自然段中“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一个男生提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停顿,第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另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有点出乎意料,让我激动。两种停顿就是两种气势,两种画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大师的手笔。

  4、好的写景散文是连贯而一的,这里却是节选,使文章失去了应有的美感,也防碍了学生的理解。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学生对于这个意大利电影导演的风格一无所知。有点反感这种节选的形式。这种经典的散文只有在不断的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才能感悟语言的美。越来越感觉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早自习时间如果不是老师督促根本就不愿开口大声朗读。学习是自觉的行为,只有怀有对知识的渴求之心,才能有所收获。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5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与我校两位教师共同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尝试。我们选择的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在确定了课题之后,我不敢怠慢,立刻着手准备。《听听那冷雨》是一篇美文,同时,这篇文章也很厚重,郁结在优美的文字中的是一个优美的意境,沉淀在意境中的是余光中先生深沉的乡愁以及强烈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情结!这样的文章,要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面让高一的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是很有难度的,因此课堂势必只能取一点而无法涵盖其他,于是我就选择了让学生领悟余光中先生寄寓在“冷雨”之中的深沉的情感作为我课堂的目标。

  出示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再一次感受余光中先生浓郁的乡愁和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

  上完课后,我也去听了我们另外两位老师的课,胡春英老师的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悟《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意象以及意境,进而上升到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散文的意象意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而刘燕老师则以朗读为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两堂课都上得十分大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理念。通过这次《听听那冷雨》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我认识到应该文本是学生体悟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吃透文本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我也似乎理解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同一篇文章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和方法加以利用。文本的研习、阅读方法的教授、阅读能力的训练、文化的感染和浸润,都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个性、活力和生机!这也许正是新课程的所追求的目标吧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精选5篇)】相关文章:

《听听那冷雨》全文11-29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11-06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散文10-29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教案09-04

《听听那冷雨》节选阅读及答案11-29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赏析11-03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全文10-26

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10-25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有感10-21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