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精选18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可以说它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进一步认识线段,过渡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点,再到认识直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后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从射线自然过渡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培养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
4、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比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时间到了有的学生只画了十五条,这时老师应该问:如果我还给你时间,你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多少条?对学生提问后,教师还应该用归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比如:直线、射线和角的特点,可引导学生从有无端点、有无延伸方面进行归纳。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可引导学生从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方面总结。
5、对学生放得不够开,总是怕学生不会说,很快地把答案端出来。问题提出后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多说,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2
本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二年级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即让学生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又在射线的概念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
成功之处:
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首先由夜景图引出射线,再让孩子画线段,由线段画射线,观察射线的特点;再接着又线段画直线,清晰地让学生明白射线和直线是如何来的。接着让学生对线进行分类,进一步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而对于角的教学,则是在过一点画射线的基础上直接引出角的概念,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
二、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
强调亲历亲为,即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作为概念教学课,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那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通过操作,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通过画角感受角的形成,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还有最后让学生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副图画,这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和培养。
三、练习层次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神奇夺宝之旅的闯关行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在练习中我也都添加了情景。难度上我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数学书上的题目后我有添加了一道思考类题型,希望学生能多动脑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足之处:
在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虽然在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我采用了从线段———射线 ———直线的顺序进行引导,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从而说明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但这样的引导仍然让学生感到不好接受。思考:先画直线,然后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使直线上出现射线,再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就是线段,这样来说明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是不是更能让学生理解?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3
《线段、射线、直线》是几何中的知识,学生已认识了线段,并了解了线段的特征。对于射线、直线的引入都是从线段引出的。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知道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动手操作等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能借助直尺按要求画线段、变射线。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是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知道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逐步体会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关系。明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条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一概念。
直线、线段、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从主题图这一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再解决将线段延长两端无限延伸是什么样这里引出直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它们的不同点从而体会这三个图形的特征,然后填表。利用观察、举例、合作探讨等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三者的区别及联系。最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射线和直线》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一、具体情境中抽象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线,给线归纳。告诉学生什么是端点,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引导学生抽象出线段的概念和特征。在认识射线上,通过观察,从激光灯抽象出射线,让学生找射线的特征,重点让学生理解射线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无限延长就是很长很长,没有边际的意思。认识完线段和射线,我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一举在生活中线段和射线的例子。在解决线段为什么不可以延长,如果延长会是什么样这里引出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成了直线,引出直线的概念。让学生看图找出直线的特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三种线学完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二、在数学活动中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活动就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学活动要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动手参与,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差生的学习,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成功。所以我在教学这节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做、理解逐步来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探究。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独立去发现线段、射线、直线的不同。例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通过看,找特征,举例,画由浅入深的。逐步形成线段的概念,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开创能力,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射线与直线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观察与实践,知识面扩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定漏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在观察主题图找出线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类,这样就能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出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并能有意识的进行区分。而我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思维。
其次,教师的语言还存在一定为问题。在解决一道判断题直线要比射线长时,学生出现了很大分歧,很多学生都判断是对的。而此时下课铃声又响了,我因为教学经验不足也有些慌张,解释道: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伸,射线虽然只有一端无限延伸但也是无限,两者都是无限怎么比?,我以一个反问结束。实际这是不妥当的处理方式,学生之所以出现较大分歧,还是在射线和直线的特征这里没有理解透彻。课堂中,老师和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很多要通过语言;老师要传授的知识经验,很多要通过语言;要鼓励,或者对学生进行提醒,很多要通过语言可见,教师的语言在一堂课中,地位之显赫。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这也是我应该反思的。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并在课中实施,同时在活动中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完成新课标下的教学任务。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困惑的事情,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深思、探索之处。数学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我会不断钻研、探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4
这节课上完以后,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光。从整体效果看不错,这可能得益于我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比,他们稚气未脱比较活泼,爱表现自己,所以烘托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过后我静下来观看这节课的视频,发现自己一些课堂教学中的口误,还有一些环节设计的.不如人意,越发让我心虚气短,是我的学生成全了我。
一是“延伸”与“延长”的区别。在课前其他老师就我的试讲的这节课提出过这个问题,线段是不能延伸的,但线段可以延长。这在我以前的教学中根本没有注意,通过这节课得到大家的帮助。但我对这两个概念还是理解不深,导致在课中有两处延伸、延长混为一谈。这在比较讲究“严谨”数学课堂上是不允许的,况且在课上我还一再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性,我还犯了这样的错误,不应该,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敲了警钟。
二是小游戏这环节没有突出我的设计本意,我感觉效果不好。但我还没有好的创意,希望得到其他老师的指教。
三是练习题方面可以再适当扩充,本节课中略感单薄。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5
一、自身做得不错的方面
1、教材解读精准到。
《6.2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课主要是要让学生辨别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还需理解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一基本事实。
2、学法指导有效灵动,学生兴趣充分激发。
在教学时,我考虑到真正的教学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不仅仅是教材所给予我们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情感会参与其中,思维被激发,经验被唤醒,智慧得到生成,精神受到启迪。因此,课中我没有一步到位地直扑文章的主旨,使学生一下子就领悟到,而是利用信息化应用技术,通过PPT教学,给学生设计了一连串的的问题,使他们在解决问题当中能够自主地建构起他们独特的更改认识和情感态度。
3、信息应用符合实际,师生互动落实目标
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手段,通过简易多媒体教学,制作PPT课件,融入相关的图片、文字及音频信息技术资源,配上触发器、字幕滚动式等制作技巧,在新课导入、复习回顾、等环节中加以实施,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实效。
二、目前仍需要提升或改进的方面
在观看培训中的各个视频后,感触颇深,我执教的这节课若能运用交互式白板教学,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或者仍然运用简易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设计、批注技巧和快速默读技术设置等方面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学生可能会学得更为投入,更有趣味,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有效性。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6
《线段、射线、直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平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地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我把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是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难点是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一、把准起点,促进发展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线,并对线段与直线有一定的认识,虽然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本课教学的线段、射线、直线都是一种数学化的符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对于三线的`教学我从已知的线段入手,再到射线、直线,这样设计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学后进而通过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也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参与实践,加深理解
作为概念教学课,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通过操作,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还有最后让学生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副图画,这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和培养。
三、直观教学,简洁明了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显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洁、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中,射线和直线这两个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帮助学生建立“无限长”的表象。这样,通过交互技术实现数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线段、射线和直线概念的涵义与区别。
四、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而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
五、联系生活,寻找原形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射线、直线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等。
六、不足之处
1、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经历的想象的过程,但是在教师任务驱使下的想象总显得被动了些。
2、在教学射线这一概念时,关键词找的不够严谨,没有强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的设计中缺少了字母表示法,有待完善。
3、对教材的钻研方面,自己还停留在要教什么这个层面上。仅仅是围绕要教的内容逐个设计教学环节,并未预想其轻重。所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呈现那种无节奏感的状态,还得努力。
4、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出现分歧时,没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式学习,错失了良机。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7
这一内容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念有点抽象。反思教学环节,我有一些新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本课开始教师采用拟人法介绍一位“老朋友”——线段,从而复习回顾旧知识。再通过“小虫子”穿过山洞遇到的问题,思考应该选择哪条路,引出线段“直”的特点,呈现夜景灯光图片,引出射线教学,导入新课教学。
二、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为了给学生建立射线的表象,我采用了图片和实物教学,强调亲历亲为,即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通过看图片和让学生射手电筒等活动,使学生从内心很自然的建立了射线的一些具体表象。同时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射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那么“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的思考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通过小组活动,总结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师生交流尽量实现数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线段、射线和直线概念的涵义与区别。
三、练习设计多样适量、层次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神奇夺宝之旅的闯关行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在练习中我也都添加了情景。难度上我也进行了适度的调整,除了数学书上的部分题目外,我有添加了兴趣类思考题,希望学生能多动脑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选一选、判断、画一画、想一想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巩固了本课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我内化。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8
《直线、射线、线段》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这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抽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猜谜语的故事情景复习线段的知识,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本节课由学生牵拉细绳的活动出发,抽象出数学模型,引申出线段的概念,并动态演示由线段得到射线和直线的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联系;学生还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进一步发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得出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而本节课下来有三点感受:
1、概念的抽象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射线引入时,以往是以生活现象引入,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由线段引入。
2、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3、本节课概念较多,而且比较抽象,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操作,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较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整堂课上下来,有很多不足之处,设计练习的层次不明,训练不到位,课堂调控不够灵活,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在现实中找不到直线”这样的问题,事先并没有好好地去思索,自己的几何语言教学不够精炼、准确等等。虽然课堂上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很好,但还是有少数学生对它们的几何语言表示稍显困难,往往用一个大写的字母或者一大一小的两个字母就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在按语句画图的练习中,仍有少数学生读不懂题目的要求,不知从何下手。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在小学已有的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及表示方法,有吃“夹生饭”的感觉,教材能否一次性安排完直线、射线、线段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重复性的教学(或者说怎样处理小学教学和初中教学的衔接)?
(2)前面直线、射线、线段讲的.太多,过于重复。由于第一节课上后,感觉学生对同一射线、同一直线掌握的不好,所以课堂上对这一概念反复强调较多,导致前面内容自己说的太多。
(3)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这是我心头一大重病,课前我也想过课堂语言,可一上课就有点控制不了。最主要的是“延伸”与“延长”的区别。线段是不能延伸的,但线段可以延长。这在我以前的教学中根本没有注意,通过这节课得到大家的帮助,但我对这两个概念还是理解不深,导致在课中有两处延伸、延长混为一谈。这在比较讲究“严谨”数学课堂上是不允许的,况且在课上我还一再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性,我还是犯错,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敲了警钟。
(4)在讲例题时,第二小题的幻灯片没有设计好,我记得是把“过平面上任三点中的两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为?”打上去了,可结果没有,导致快一个节拍。说明课前准备还不够仔细,这些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5)总觉得还是没有放开让学生讲,很多时候还没有让学生发表自己足够的想法。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9
本周我们学习了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中的第一课时〈直线、射线、线段〉。这部分是平面几何中的知识,早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并了解了线段的特征,对于射线、直线的引入都是从线段引出的。
首先,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金箍棒的无限伸长,去抽象线段的一端无限伸长得到射线。再通过生活中的射线去强化这一数学中的抽象图形。射线理解后,再过渡到线段的两端无限延伸得到直线。
其次,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全员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来逐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尽最大可能的满足每一个孩子的数学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成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小主人。
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践,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下,发现线段、射线、直线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认识射线时,创新的利用金箍棒这一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去理解抽象的'射线概念,再逐步形成直线的概念,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
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课堂的实践分配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在巩固练习的设计层面上,忽略了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我在本节课中的语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我需要反思、逐步改进的。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考情,仔细的琢磨,找到教学的切入点,最终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深思、探索。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0
《直线、射线、线段》这节课是七年级人教版上册四单元第二节课。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础。这节课对于几何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反复比较,总结提炼。让学生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在三种图形的学习中学生还感受了类比的数学思想。现对所讲的《直线、射线、线段》一课做以下反思:
一、教学理念:
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教学民主化,促进开放式教学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经历一个再发现的学习过程,向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空间,紧紧抓住“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条主线,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线段,为学生学习本堂课提供了基础。这节课对学生来说,通过课件形象感知线段、直线以及射线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师根据概念的特点组织感知活动,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了根据三种线各自的特征区分线段、直线、射线。知道了线段、直线、射线是最简单、是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础,也是以后系统学习几何所必需的知识,线段的得出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直线、射线的表示法是由线段延长而得到的。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比较、得出直线的基本性质,通过学生看书理解掌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这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线段的特征总结方法,过渡到学习直线、射线,进而总结直线、射线的特征,学会三线的异同点,从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3、能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通过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的学习,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教材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4、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学会我们要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不能虎头蛇尾。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设计安排是合理的,相对来讲是成功的,教学效果反映良好,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自身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弥补、改正。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1
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空间想象,认识直线,明确直线的两个特征:直的和不可度量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上完《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节公开课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学生与我配合得挺好,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活跃。课程任务基本全部完成,达到了我的课堂预定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我采取了由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跳绳入手,常用的手电开始。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有关概念和特点的方式,学生不仅达到我的预期目标。而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另外,我还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完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之后,我问:“同学们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线段、射线、直线的知识?”于是同学们有了不同问题:有的问这三种图形放在一起是什么样的情况;有的想知道它们在生活中都有什么应用;有的问数学题目中哪些关于它们的题目等等。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寻求结合点,贯穿于教学中给予解答。另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闪耀出许多火花。比如在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直线的例子时,有一位同学说太阳升起时的地平线可近似看作直线,我觉得很好。正是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我的这一堂公开课上得非常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重视学生探索现实世界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重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于射线、直线生活中没有原形,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捕捉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亮点,鼓励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概念,而不是记忆概念。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会根据端点的个数区分直线、射线、线段)。
这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是: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引出线段;到没有月球阻挡将会形成什么图形?得出射线;再到让学生完全想象还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出直线。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正确建立这三个概念创设了较好的条件。
2、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理解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的异同点时,先详细教学了射线、直线、线段,然后又回顾了各自的特点。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中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以后学习的正迁移。
3、我并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而是让学生去感悟“经过一点画直线或射线有无数条”,而“过两点画直线只能有一条”,在一条直线上任取三点找直线、射线、线段,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一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且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符合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再由表象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地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2
学校为了培养年轻教师,进行了银铃活动,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给我们进行指导,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对我的教学进行了深深的反思。
我教学内容是北京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间与图形《线段、直线和射线》。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我把北京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进行了对比,发现人教版对于这部分内容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把这部分内容作为认识角的一个基础铺垫一下,北京版出示了一幅主题图,比较抽象,北师大版的思路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我决定按照北师大版的思路与学生共同探讨。线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及它们的区别于联系。直线,射线比较抽象,学生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北师大版先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理解,更形象化,理解直线,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是铁轨,虽然有说明是向两端无限延伸,但这只是一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铁轨是有头的,而且是弯曲的,孩子可能会提出疑问,很难理解。对于直线的引入有了一定的难度。从查阅的资料中,有的老师运用正负数,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有了这个作为铺垫,在教学直线时,他把数都一一表示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个想法非常好,我特别喜欢,但是我们班的孩子还没有接触负数。我在课上使用的是发光的激光灯导入,激光灯本身是线段,向一方射光是射线,两两头是直线,但学生的'视线时有限的,并不能通过视线感受无限,一次要求老师用语言引导,让学生充分的想象。
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就体现出了新教师的经验不足。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总是反复重复自己的问题。提问后,要注意引导,归纳,总结,点评。另外对学生放得不够开,总是怕学生不会说,自己很快地把答案说出来。这个时候要充分的相信学生,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多说,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有点单一,可以再适当扩充。
课改非常重视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充分利用,在课堂上引入了大量的生活情境,成为形象化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到同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班的生生情况。因此,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吃透教材,更要吃透学生。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3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直线、线段,角的初步认识。本节课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射线,由于已学习过直线,对无限长已理解,所以在教学射线时,我通过复习直线、线段,电脑出示射线,让学生自己概括射线的特点、表示法,通过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各自的特征。重点放在进一步加深对角的概念的认识。让学生仔细观察画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是怎样组成的,为抽象、概括并理解角的概念作好准备。学过角的各部分名称,所以接着通过图形直观,让学生自己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实际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拉动角的一边或同时拉动角的两边可以改变角的大小。电脑演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用运动的观点说明角的概念,看到角的运动轨迹,为量角作准备,也使学生看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
运用多媒体中移动的功效,比较角的大小。通过直接比,可以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的程度有关,间接比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且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再由表象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参与机会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4
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回答说“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生成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这时我说:“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是线段,但对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反思:在当前的课堂里,我们所遇到的更多的是“意外生成”,这种意外生成会造成两极性的效果——尴尬或精彩。无论是何种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既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而应立足发展,放眼全体,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巧。在教学中,我就是敏锐地抓住虽“另类”却有价值的生成信息,采用了“放大”策略,生成了一番新的天地。
钱梦龙老师曾有过备一节课既是一小时又是一辈子的说法,其实正好说明了预设之必然和生成之偶然的道理。“生成”即意味着课堂的不可掌控性,而实际上却又需要教师极好的`掌控能力,不然,一堂课走到哪里算哪里,恐怕也会走向坏的方向去。但走向之不可掌控,并不意味着教师心里没底。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则必需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首先是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学养当然不只是知识,可能还要有书卷气、文化气度、儒雅风范等,至于基本功,当然是教师之必备的如说、写、画、演、做,还有媒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操作等。其次是教师的理念、学情把握、方法积淀、经验积累等,教师要在意识深处深刻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感悟人生真谛,这样才能在教学双向互动中,将关注由自己挪移到学生,体察到学生生命的生长,善待他们、呵护他们、引领他们、成全他们。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5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更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直线射线线段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射线与直线生活中没有原形,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从学生感性趣的事物入手,安排学生回家观察由一小孔、射出来的手电筒的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捕捉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亮点。鼓励于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而不是记忆上述概念。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理解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的异同点时,先详细教学了射线直线,然后回顾了线段的特点,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教学中我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的概念教学,而是让学生感悟经过一点画直线或射线无数条,而过两点画直线只能有一条。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
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师的语言不够严密,教学设计也有些欠妥,随意性强。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效率。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6
我们此次跟岗上课的内容是《线段直线射线》,上课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每次到一个新的班级上课,我心里都有忐忑,学生和我彼此的适应很重要,昨天用了半节课跟孩子们互动。这帮孩子活跃精力充沛,很喜欢回答问题,但是容易控制不了自己。如何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呢,我用了低年级的小组红旗奖励方法,孩子果然很感兴趣,整个课堂回答声此起彼伏。下面说说我从四个方面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的思考。
导入部分,我是以设问的方式,问孩子们的预习收获,直入主题,此刻让每个孩子在本子上画出3种线,但是这三种线的作用何在?没有利用到它们。射线的导入是否考虑从线段引出好一点呢?射线是否只能从左边一点引出,右边?上面?下面?这些都要解释清楚。在解释线段AB时,也可以说线段BA,这一点应该要说明下。但是射线AB就不能说成射线BA,我觉得自己在这些内容的设计上,有点遗漏,自己没有讲透彻。
小组合作方面,我设计同桌合作,出现的问题是,一个人包办了任务,另一个同学显得无所事事。过程中,自己由于对硬件不熟悉,在最后出现了问题,有点小紧张。
接着是板书,由于我在本校上课时是用思维工具的,所以这次我在板书上没有修改,直接用了它,老师们关于金字塔图都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衷心感谢,我都虚心接受。由于这节课的对象是新班新学生,不是可视化教学,所以金字塔图没有表格来的更加清晰。恰到好处的利用学生的板书,用表格板书或许更加明确清晰,少些文字,多让学生说,或许效果更好。学生归纳总结可以看着板书来表达,本节课却把微课直接代替了学生的`总结,没有达到学生口头表达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最后说说微课。微课我放到了结束总结部分。一开始我设计是先让学生来总结归纳的,由于我的不放心,不敢放手,我用微课代替了学生的表达。这一点评课的老师们也提出了建议,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说,看着板书来说,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培养了他们的归纳能力。这一点我是同意的,我一开始的设计也是这样,因为自己的不放心,改变了设计,觉得很可惜。
整节课下来,收获满满,评课老师们的建议弥足珍贵,任何的不足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经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7
回顾那节课,又重新看了一遍课件,我感觉我的设计不管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算是成功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却留有缺憾!
我觉的最成功的地方是:游戏的引入及结束。新课的引入往往会决定整节课的情绪,新课的引入也是我每次听课的一个关注点,也从老师们那里偷了很多师,这节课我抓住七年级学生求知欲望高和好胜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采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猜谜游戏,加以动画的渲染,更能马上把学生的思维拉入这节课的主题以及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重而化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结束部分,我从实际出发,采用了“砸金蛋,拿奖品”这么一个比较生活化的一个活动,一方面可以把这节课的气氛推上高潮,另一方面,通过奖品的刺激学生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对砸到的题目的思考中去,重而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愉快、高效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有利有弊,让我对这个环节中奖品的设置发放以带来的弊端,不得不加以思考。
在教学设计上我觉的还算比较合理的,从猜谜的引入,到学生的画图,从画图的过程中领悟线段,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对三条线的重新认识后,我给出了表示方法的学习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特别是在概念学习后的考一考我觉的这个题对重点的突出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3).线段AO,射线AO和直线AO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表示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再次领悟三线之间的一个联系,但是在处理中由于我的话偏多,耽误了时间以至于,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给与学生太多的`思考及回答时间而一笔带过了。之后我又通过一起探究这么个活动引出直线的性质以及应用,在结束了全部知识的传授后,我设置了“砸金蛋,拿奖品”这么个游戏环节在其中六个题目的讲解中完成四类题型的熟悉:
1、找三线。
2、作图,过点画三线。
3、直线性质的应用
4、射线的判断,可惜还是时间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作图这个题目没有抽到。
上完了整堂课,我对自己的教学有感:就是还存在对学生的不放心,每一个知识点我都想面面俱到,以导致这节课我都感觉在赶时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完了这堂课后,我对于自己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更清的认识,上好一堂课任重且道远。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8
直线、线段、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以后的几何知识教学活动中容易混肴的知识,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以前是五年级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整合为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者的区别作为一起来让学生加以区分掌握。足以说明学生建立三者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三个概念的理解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在这组教学活动中,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直的,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利用观察实际操作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三者的概念及意义,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三者的意义。《线段、射线、直线》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看一看,认一认,画一画,引出三者的名称。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因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理念。
成功之处:
1.在学习活动中构建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是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数学知识的获得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出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可得到一条线断的描述性定义,并告诉学生什么是端点,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指出怎样表示一条线段,(出示课件)。在认识直线上,用图示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引出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概念,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无限延长就是好长,好长,长得无止境的意思。怎样用图形表示直线,出示课件。通过对比的方法,得出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的特点。在认识射线上,通过观察,引出射线的概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区分三者的关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活动就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学活动要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动手参与,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差生的学习,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成功。所以我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节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做、理解逐步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探究。
3、课程在不断改革,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独立去发现线段、射线、直线的不同,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例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通过看,画、数,由浅入深的逐步形成线段的概念,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开创能力,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射线与直线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观察与实践,知识面扩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整个教学的设计意图,同时在活动中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不足之处:
教师的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不够完好,由这一点,我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完成新课标下的教学任务。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困惑的事情,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深思、探索之处。数学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我会不断钻研、探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线段直线射线的教学反思02-01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05-16
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反思06-26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03-27
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反思02-11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04-05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教学反思09-21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20篇10-27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精选17篇)04-02
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