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25 20:52: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1

  小学生要认识除法,必先认识平均分。认识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基础。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出于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特点,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去。

  1、新课开始,从帮猴妈妈分苹果入手,利用帮猴妈妈分苹果的故事引出分东西,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分苹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分苹果的时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再次操作学具,按要求分物体,通过分,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体现分的多样化,从而得出: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动手分学具的过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认识平均分”教学“认反思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再多次经历分学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的道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2

  【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认识平均分。

  师:今天,猴妈妈上山才回来6只桃子。她说:“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子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师: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代替6个桃子来分一分。如果你分好了,那么请你再想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想出的分法最多了!

  (给学生一定时间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指名回答)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有谁想出来还可以怎样分?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啊,真棒!小猴子们也想出了几种分法呢!

  (课件出示第一种分法)

  师:第一只小猴是这样分的,谁来说说它是怎么分的?

  (下同)

  师:如果要把这6个小桃分给小猴子们,你感觉那种分法比较好呢?

  评价:是啊,我们都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拿到的桃就一样多了,一定会感到很公平很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及定义)

  师:请你自己轻声读一下这句话。再读一遍,并且找一找,你认为那些词比较关键? 提问:怎样的分法才叫平均分呢?(指不是平均分的分法)这是平均分吗?

  谈话: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什么叫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这个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二、 尝试平均分

  谈话:刚才猴爸爸看到小朋友们表现得那么积极,他也来凑热闹了。猴爸爸说:“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我这里还有2个桃,现在送给你们了。”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有几个桃啦?

  师:大家都明白了分东西要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这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课件出示8个桃)

  摆一摆: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代替8个桃子,请你把它们平均分一下。分好的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不同的平均分分法吗?

  说一说:小朋友们分得真快啊!那你能照着屏幕上的这句话,说说你事怎么分的吗?(指名说)

  师:挑一种你最喜欢的分法,照着这句话跟你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课件出示分法)

  师:小猴子们也想出了这三种分法,谁来说说这只小猴是怎样分的?

  提问:为什么这三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3、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小结:从小朋友们分得的结果看,把8个桃平均分有3中不同的分法,但不管分成几份,只要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

  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

  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个个洗耳恭听,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积极涌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故事中总结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教师并强调份数和每份数的区别。

  二、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让学生动手分小棒,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以后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

  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平均分”的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整堂课中,结合“平均分”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平均分”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平均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觉得汤老师这节课略有不足:紧密联系生活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或身边的事物中,去寻找“平均分”的现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相象,说出了更多、更有趣的、身边的“平均分”的现象,这样会使学生的“平均分”意识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案例与反思

  片断一:

  出示图片:

  苹果ooo

  梨 △△△△△△

  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1:苹果比梨少几个?

  生2:苹果和梨一共有几个?

  生3: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这是教学的导入环节,虽然没有复杂的情景和繁琐的语言引导,但学生能从图中充分挖掘出数学信息。 由此可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水平。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的提问还是多样化的。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不能只为解决某个问题(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问题的存在,毕竟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应该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有效的问题。 片断二:

  师:谁能解决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生l: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生2:苹果3个,梨6个,6÷3=2,所以是2倍。

  师:都同意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吗?谁能来摆一摆图片,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苹果ooo

  梨 △△△△△△

  师:为什么要摆成3个一堆?

  生:苹果有3个。把3个苹果看成一份,梨就有这样的2份,6里面有2个3。

  选择摆一摆图片或画一画图形的方式.将抽象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作图来解决问题,比较符合小学生思维具体性的特点,操作简单且便于理解。再经过观察、分析、交流之后,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梨的个数是苹

  果的2倍,不但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也初步掌握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几点反思

  一、找准教学起点

  教学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概念和除法意义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了“倍”的认识以后,学生对“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较为清楚。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通过这种转化的方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问的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样的学情,要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沟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正是以这样的起点作支撑,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人手,在简单的图片信息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同题,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因此,只有认真分析教材,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紧凑严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二、丰富提问形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更应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简单的问题情景,学生一眼就能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那么提问的形式自然可以直截了当一些,如“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而如果是较为复杂的情景图或是只用语言表述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再进行解答时,教师就应适当地引导,如“你能从图中或这句话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应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等等。

  提问形式展现了教学的艺术特色,对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两个类似的环节解决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后,提问:“两个问题都是求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为什么第一个问题是2倍.第二个问题是3倍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两个问题的比较,不但对前面知识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一个提问的细节,无意中也能折射出教学的深度。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3

  《平均分》是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而平均分又是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以二年级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分食物导入,让学生说要每个同学分的一样多才算公平,从而得出平均分的定义。这节课有了一个自然流畅的开始,更让孩子们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要分的食物,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

  作交流的能 力,让学生在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让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以后的每份的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明白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作为数学老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干脆、规范、严谨。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我的预想内时,觉得有点措手不及。

  对重难点的突破还不够,应在分析教材上多加的努力。在突破重难点时要多想办法。

  在做练习时,应加强看图题的讲解和练习,特别注意让学生理解题意。还可以多设计一些“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相对比的题,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使学生先复习了“平均分”的意义,同时用实例一步步引出除法的概念。同时我着重对除法的含义以及规范的读写方法进行了反复的强化练习,以便夯实基础。

  整堂课完成得较为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由于对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把握不够,个别实例有点“难”,超出了其理解能力,导致不能很好的起到引导的作用。再次就是,对学生的课堂把握能力不足,特别是在课上

  出现的教学设计中没有的“意外情况”时候,有点不知所措,不能灵活应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将本节课中的优秀经验发扬利用。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改正本课中表现出的不足。并不断向老教师看齐,吸取先进的经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而努力。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4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课堂向有效课堂、智慧课堂迈进。《认识平均分(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层次性突出。

 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生活中分桃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无序的分;然后聚焦生成的基础性资源,让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在认识了平均分后,让学生判断哪种分法是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例二的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重视了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所以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小棒,代替实物,分6个桃,这样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我预设可以出现多种分法:一堆1个,另一堆5个;一堆2个,另一堆4个;一堆3个,另一堆3个。然后引导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试一试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在按要求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分完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时,我并没有作罢,把几种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问道:观察一下几种平均分的方法,你发现什么?随着提问,几种分法的小棒图清晰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此问不但要让学生总结不管怎么分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份根数一样的本质,更看学生能不能发现总根数与份数、每份根数之间的关系,课堂证明,学生是能做到的,两点学生总结的非常好。为除法的渗透和理解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5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难点,分层次逐一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感知到操作,再到理解,最后过渡到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具体来说,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为主,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3.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通过操作发现平均分的特点。

  4.充分利用学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6

  认识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五个环节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

  (三)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五)课堂总结,拓展平均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去老师家做客—分苹果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苹果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苹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份两份同样多,通过教师的板演圈一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圆片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2个汤圆平均分到4个碗里,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

  5、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练习题的最后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看明白图的意思,再圈,就更好了。

  3、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关“平均分”的事例,学生找的都很好,只是表述不是很清楚,教师应抓住动态的生成资源,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不是。

  4、拓展演练,平均分45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可以留做课下作业。

  这节课的设计,没有现代教学设备,有的只是学生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平均分的分法,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新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7

  今天教学了“认识平均分”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已知了一份的情况,将总体进行平均分,要求总共能平均分成几份。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则是一个一步步纵向深入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猴妈妈分桃子给她的猴宝宝时遇到了困难,想得到我们班学生的帮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都愿意帮助猴妈妈。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奋感和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帮助完猴妈妈分完桃子后我直接提问:“我替猴妈妈感谢我们班的同学,可是其中有些分法可能会使猴宝宝不开心哦,你知道是哪几种分法吗?”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把所提出的分法进行分类。接着我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呢?”此时,马上又学生回答说:“那一类是有的分得多有的'分得少,所以猴宝宝会不开心,会觉得不公平。”另一个同学接着说:“而另一类就不一样了,每份都分得一样多,这样猴宝宝肯定不会不开心了。”通过分桃和把分法进行分类这两个过程,同学们已经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通过探索,操作,尝试等方法主动建构,而不取决于学习者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所以,在进行分类后,我马上让同学们分小棒,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得到平均分的概念,也体会到分得多样化。

  在接着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再次感知平均分的 概念,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关于认识平均分的教学反思03-15

关于认识平均分的教学反思5篇03-19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09-24

《平均分》教学反思范文03-22

平均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06-13

思想平的教学反思02-01

《平均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06-23

《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通用17篇)07-19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04-14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