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学的反思范文
篇一:《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一对贫穷的夫妇把子女送给贵妇人,又索回来的至亲至爱的故事,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伟大的爱心。现将本次试讲做以下几点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播放歌曲《天亮了》,让学生们体会歌中之词,并且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以创设情境法,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讲述了做阅读的方法,将自创的小宝典“三步走”依次进行解释说明,(第一,分析标题,预测主旨。第二,浏览考题,巧记在心。第三,精读课文,解答问题。)此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做阅读时,做到有条有序,避免无从下手。大致阅读方法介绍完之后,便以本篇阅读具体问题进行讲解。例如,第一小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明确、总结。在这道题中,要强调“概括”与“复述”的区别,防止学生混淆二者概念。
由于时间关系,以上是我本次试讲的大概内容。教学流程还没有讲述完整,请允许我将教学思路补充完整,在进行完第二道小题的主要情节分析后,会进入课堂难点。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水平虚线,上方代表贵妇人,下方代表穷夫妻,出示课前准备的小卡片(长子、次子、小女儿),让学生上黑板演示文章情节结构。根据学生演示的次序画出路径,至此引导学生以此图形概括出本文的 情节结构特点:一波三折。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从理性角度把握文章情节变化,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写作特点,用板书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再启发学生,如果一开始这一对穷夫妻便回绝了贵妇人的请求,那文章会是怎样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一波三折”写作手法魅力之处的思考。与此同时,列举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的情节结构,其结尾都是灰太狼:“我一定会再回来的!"但就是这样的故事,为什么成为了近几年最成功的国产动画片呢?明确其也是“一波三折”的精妙功劳。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易于学生理解,而且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一题是开放性探究:你认为把孩子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这一道题,我将转变为“小小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个人观点,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学生们激烈的辩论中,便可以得到:其实送与不送都是一种爱!这时,本篇阅读的全部考题讲述完毕了。在结束时,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这里的“得”并不是技巧知识学习,而是个人情感及其价值观的收获,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感恩。(本想给学生播放一个CCTV的公益广告感恩父母,但是由于条件关系,试讲前已用录音机录到了手机中。)当音频播放完毕以后,进行总结“别让爱来的太迟”,一定要体会父母之心,感恩父母。随之布置“爱之行动”小作业。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爱。可以是一句亲切的问候,可以是一杯沁人的热茶,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等。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
通过本次试讲,我从中收在接到复试通知时,已经知道是十五分钟的试讲。但是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后面的两个板块没有讲,真的非常遗憾。其次,本次试讲未准备相应的阅读讲义,造成课堂气氛相对沉闷,不够活跃。再次,板书不够整洁、美观。最后,在语言表达方面,感染力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在本次试讲中,有很多同学都值得我去学习,尤其是讲化学的巫艳君同学,短短的十几分钟便感染了我。严谨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大方得体的教学手势、干净利索的教学语言、以及完整的教学流程。这些都是我应该去学习的。
三、回答问题环节的反思
说到这里,真是深感惭愧。还是专业不扎实啊,当时太慌张,没有经过冷静、理性的分析便随口说出。哎!这也给我了一个教训,还是应该停下来,静下来,努力扎实个人的专业基本功,努力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我想,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决不会放弃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信念。当然,我知道,这需要不断的充实,不断地努力,不断的成长。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必须有勇气面对和足够的努力争取我想要的。不是吗?就像有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有做“乞丐” 的魄力,那么终有一日他(她)便会成为至高无上的“王者”。加油!
篇二:《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篇教学设计是我的教学过程的实录,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对整体设计的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能针对当今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体谅父母的现状,通过故事《背篓里数妈妈的白发》引导学生进入父母的内心世界,通过分析揣摩课文中父母的心理体会父母的不易,通过续写表达学生的愿望,通过观察日记《懂你》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的爱心和深切的期望,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既是教书,也是育人。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层层铺垫,循序渐进。如导入中的复述故事为后面的理解课文主题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导学过程中的每个问题也都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现与探究。教师的话无需多说,学生知识的获取自然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也不会感到什么困难,并能在探究与发现中找到自信,学习的兴趣也会倍增。
备课时,有好多相关的故事都涌上心头,因为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可课堂时间有限,最后只好忍痛割爱。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分析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引入情境——整体感知——探究情节特点——体会语言风格——深情领悟。不难看出,这个过程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借已有的生活经验,构建新的学习内容,既注重思维训练,又注重语言表述。从细节体现教学理念,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进步的赏识者,而教师的引导和赏识正好又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植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将语文与学生生活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学的目标也就很顺利地达到了。
三、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运用的反思
在这堂课的组织中,我也意识到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学生可以做学生的老师,学生也可以做学生的学生,课堂上人人都可以是老师,谁都不必怕说错,要允许学生出错,因为错了我们大家才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事实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在不断地纠错中实现了飞跃。
篇三:《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颇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文章充分体现了小小说的写作特点:情节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结构严谨,而且也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写作风格: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 而是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品味感悟为主导,尽展学生的心声。
二、开发教育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由感知向感悟过度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情感升华来来获得新的感悟。当然在此过程中,以一些感性知识作为依托,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情感的感染,便于学生理解。且使学生在品读文本方面有所收获。基于此,本节课按照“层层剖析、梯级感悟、情感升华”来设计。达到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熏陶的双重目的。
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1、引导学生通过 “如果文章开头就写贫穷夫妇拒绝财主夫人的要求一个孩子也不送,好不好?”这一问题的讨论,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2、拓展延伸,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情境,用一两句话说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浓浓爱心。
3、仿写训练,口头小创作:父母的爱是??
4、在学生理解父母之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力,文中穷夫妇三次换送子女时的表现,各不相同,从眼含热泪到无精打采,再到失魂落魄最后痛哭失声。思考:若有第四次换子女,穷夫妇会有怎样的表现,又会怎样把孩子要回来让学生写下此时此刻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进而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5、课堂练笔
让学生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本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课堂上没有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教师的点拨、倾听、矫正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另外,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不同,对课文的理解自然也不同,他们常有许多问题,需要质疑问难。教师在讲课时缺少激情,教学内容设置过多时间紧张。
在今后的学教中,我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用于以后的课堂教学中。
【《父母的心》教学的反思】相关文章:
《父母的心》的教学反思07-08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05-04
父母的心的教学反思06-05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06-08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02-18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06-08
《父母的心》的教学反思范文02-16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范文05-02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范文300字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