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优秀教学反思
在执教了《爷爷的芦笛》之后,发现自身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首先,在教学课文时,如何导入课文是关键,要抽取课文中重要的线索,形成系列。《爷爷的芦笛》则是选取了爷爷的三次芦笛声为明索,以强强的感情变化为暗线,以此来教学。不过,如此教学也有不妥之处,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理解有点难度。
其次,这篇文章较长,究竟该如何上呢?当然是抓住重难点,把握好轻重缓急。课文后的练习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重点,不过有两个,一是对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是长不结实的”的理解,二是学习课文中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的写作手法。仔细阅读后,前者是本次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过,在教学时,我在时间的安排上出了点错,对于重点句子的理解时间较少,阅读课文的时间较多,因此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效果少理想。
最后,如何抓词句品感受也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方面。学生首先要感受要词句中的情境意,接着将这种感受转变为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声象同步,读好句子,触摸到文字背后的东西。
【《爷爷的芦笛》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05-31
《爷爷的芦笛》的教学反思09-02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08-30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汇总05-15
《爷爷的芦笛》优秀教学设计06-19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精选5篇)08-08
《爷爷的芦笛》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01-22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04-17
有关《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精选7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