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14 17:46:18 炜亮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 1

  《屈原列传》一文篇幅较长,要积累的文言知识较多;再加上本文所反映的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集中体现在几处议论抒情段节上,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往常那样教师过多地进行讲解、归纳,学生死记硬背的话,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课时多效果差,教师教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经过思考我准备做一次大胆的尝试:叙事部分,文笔平实,语言平易,全部放手交给学生处理,教师疏通少许难句,略作点拨;几处议论段节,则需要我精心设计导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相信这样的安排,会让学生不但掌握好语言知识,而且能充分体会屈原那种眷顾祖国、至死保持高洁品格的缠绵悱恻之情。

  鉴于此,教授《屈原列传》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之中将自学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问题,初步掌握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屈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从而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利用预习学案自主预习,解决文言基本知识

  放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对语言知识进行整理、掌握。这点还是符合学情的,因为学生经过高中语文前两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还是可以完成的`。这步走好了,就铺设好了由言到文的路径。

  2、反复诵读,关注屈原的人生及命运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强调学生要熟读。读,是开启文言大门的钥匙,离开了读,学生学习文言文就等于在空中建楼阁。在阅读之前,我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第一要读准字音。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都要在意(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语势等等。课上,在学生朗读时我进行监督、指导,适当点拨。实践证明,课前、课上让学生反复的诵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提倡有效教学,大可放手让学生去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了解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或书下注释分段疏通文意,课上各组展示预习成果,再互相订正补充。在讲解第四段到第七段时,我的做法是将4—6人分为一组,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老师适当点拨、解疑。在归纳了“属、绝、治、于”等词的义项后,提出问题,要求复述课文并说出楚国在屈原被黜之后,在政治、军事、外交上都经历了那些失败。这样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之后,语文课活了起来,学生参与的程度高,我发现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据语境去揣摩语意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所以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今后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字词翻译、内容概括等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钻研,勇于创新,教学中只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才能使课堂教学走上高效之路。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 2

  一、朗读突破字词关

  面对《屈原列传》近2000字的古文,字词掌握尤为关键。教学设计中,改学生自读解决字词为三遍朗读,改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为讨论完成,改教师布置任务为师生共同赏析文章。三遍朗读,师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愉快中完成任务。第一课时师生在激情奔发中顺利完成字词突破,有效而有得。

  实践证明,文言文教学实施三遍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是课文分析的起点和归宿,在朗读中体味文言文的优美句段,享用古人智慧,领悟文章精华,妙在其中。同时学生徜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之中,学生在自觉中学习,其乐融融。

  二、朗读突破重点关

  本文的重点定位在第三段和第十一段。理由是,第三段叙述了屈原创作《离骚》的过程,介绍《离骚》内容,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第十一段交待了屈原的悲惨结局,“怀石自投汨罗江而死”。我把此二段看作是理解全文的'“纲要”,突破了这二段,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内容,就是抓住了全文的重难点,解读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生翻译第三段,讲解第十一段中的比喻句;第二步讨论问题:

  1、第三段作者是如何评述屈原写《离骚》的原因和目的的?又是如何高度评价《离骚》的?

  2、第十一段写屈原与渔父的两次对话有什么作用?

  3、我们如何评价屈原之死?

  在两步中学生都能借助课本注释,顺利地完成翻译,个别难句教师施以个别指导解决。讨论中学生对屈原之死有如下看法:

  1、屈原死的值得,因为他忠君爱国,以死唤醒世人,挽救楚国危亡,尽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他的光辉思想千载流芳。

  2、屈原不必死,他临死前渔父的忠告应作为屈原的处世方法,因为生命是宝贵的,怀石自杀是对生命的放弃。学生认为两种相反的观点都成立,我没有多加评论,仅仅针对珍爱生命,说了“自杀”本身不可取。然后就练习册中第三段阅读回答问题当堂完成。

  三、练习突破延伸关

  所谓延伸是在已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知识的拓宽、延展。学习《屈原列传》之后很有必要做此项工作。因为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独特,《史记》为屈原做传包含着司马迁的部分思想倾向。中国端午节习俗与屈原有关联,当代人应该继承些什么,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自然被引出,因此“由屈原说开去”就应成为课堂延伸的重要内容,这样做对深入理解屈原,进而熟悉阅读楚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都有意义,对此,我补充如下练习:

  1、作者司马迁由于替李陵辩解,被汉武帝降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把自己受刑而写《史记》同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是并提的,前人在评论《屈原列传》时也曾指出:“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联系作者的遭遇,仔细体会这篇课文的记叙和议论是怎样结合的?

  2、名句欣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关心民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追求美政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完善美德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 3

  我们对待文言文一向只重翻译轻思想,抓背诵放精神。现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结合语文教学新课标,有抓了芝麻漏了西瓜之感,小学而大遗!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爱国是我们民族的魂,舍弃了它,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他的滋养。

  翻遍历史,还找不出几个像屈原这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至死不渝,如此执着,如此专一,如此不为任何人所动的爱国文人。他永远是孤高的,幽独的。他不像庄子那样,抛舍下一切,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遨游。也不像孔子那样,退而求其次,设杏坛施教。他若去适应世界就将失去自我,他获得世界,又将失去自我。他选择了战斗也选择了孤独,在生命的两极里之间艰难的跋涉着。明知自己的志向操守与世界不合,但他却绝不放弃自己的人格,以自己的脆弱之躯与污浊的世道做最后的抗争!他可以说是自己理想的殉道者!他最终以毁灭自己的方式向生命的意义做了一次沉重的叩问!有人说屈原是世界的弃儿,但另一方面他又何尚不是历史的宠儿!

  在几千年后的司马迁时代,司马迁以对屈原强烈的认同感而作了《屈原列传》。对屈原的美好政治,伟大的人格,坚贞的意志都做了高度的评价!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盖棺定论式的语气把楚怀王的客死他乡,兵挫地削归结为不知人之祸。相似的命运让司马迁对屈原报以深刻的同情。在汨罗江畔,司马迁追随者屈原的精神足迹,“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司马迁骨子里就是一个诗人,由此说来,他不仅是对屈原报以同情,甚至可以说是知音。他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一个悲字,让人心颤。在司马迁因替李陵鸣不平而遭受宫刑的时候他想到了屈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此时,屈原成了他站立起来的精神支柱。这时一段穿越时空的心灵的对话。一个年轻的`气度不凡的史官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碰上了一位心灵相通的知音。屈原的心思那位且行且歌的渔父猜不透,汩汩的汨罗江读不懂,唯独司马迁能心领神会。

  今天我们读《屈原列传》就是为了赌屈原的行,读屈原的心,读屈原的思想情感体系。进而吸收养分,构建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系。

  所以,本次教学设,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司马迁的角度来关注屈原的人生及命运。从司马迁饱含血泪的字句中去感悟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体会作者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心中块垒的情感与目的。引领学生传承屈原以及司马迁身上的高尚人格。努力构建和追求高尚的人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严重的形势下,更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 4

  《屈原列传》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它通过对屈原生平的叙述,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

  1. 教学内容方面,我力求全面而深入地解读课文,从屈原的生平、思想、作品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内容过于复杂,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整合,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点。

  2. 教学目标方面,我设定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的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屈原的生平事迹,但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体验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1. 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讲授法所占的比重过大,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运用讨论法和探究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手段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多媒体资源的依赖过高,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引导他们合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三、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

  1. 课堂互动方面,我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2. 学生参与方面,我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的学习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但在实际评价中,我发现有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和片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和全面性,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 5

  一、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1. 深度: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屈原生平、思想、作品等方面的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成就。但我也意识到,在部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文学理论的讲解上,我可能过于深入,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吸收。

  2. 广度:我尽力将《屈原列传》与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相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些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我采用了讲授、讨论、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讨论和阅读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因此,我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教学手段: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教学手段的依赖过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三、课堂氛围与学生互动

  1. 课堂氛围:我注重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因为害羞或自卑等原因而不敢发言或参与讨论。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采用更加温和、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 学生互动:我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导致课堂互动效果不佳。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评价方式不够了解或不够重视,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评价方式的宣传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重视评价结果。

  2. 反馈机制:我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反馈结果不够关注或不够认真反思。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反馈结果的关注和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反馈结果并积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07-28

《屈原列传》教案03-19

屈原列传原文及赏析11-22

《屈原列传》阅读答案11-16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精选12篇)09-20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03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11-27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参考11-01

屈原列传原文加翻译08-29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