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反思
一、从教学目的上来看,从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说,未来的文盲不是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时代的语文素养必须包括语文信息素养在内。
这位老师在教学目标中把“网上获取信息、网上交流”等能力明确的列入其中。还组建了一个主题网站,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课文同样如此,这堂课中,主题板块的设置,如“奇山秀水”、“动物野趣”“索溪峪简介”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视频材料的提供更加集图、文、音、像于一身。对那些没有见过“索溪峪”的学生来说,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声像材料,使学生能深入体会索溪峪的美,产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激情,也使教学目标轻松达成。
老师主题网站的设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但又依然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省去了直接上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过程,避免了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晕头转向的情况,使教学更加紧凑、效率更高,教师也可以在信息选择上进行调控。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更贴近学生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位老师善于利用网络优势,拓宽课文容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从教学效果上看。这堂课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比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在读题形成探究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来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点击相关主题板块。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爱好,个性特长来自由选择
比如,有的学生选读了第二小节前半部分:桂林、庐山、泰山、黄山等山与索溪峪的山对比。他们通过相关图片的观看、对比,对索溪峪的`山独特的美有了更形象、深刻的体会。有的学生对索溪峪惊险的美更感兴趣,于是他就点击相应的内容进行品读。这里学什么更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而不是老师规定。
三、从教学方式上看,整堂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没,模式
更注重师生的对话交流,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比如,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老师引导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有了什么收获等。
但是整观这堂课,我也发现了几点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商榷。
一、教学目标过于烦琐
二、我觉得老师更要注重对课堂的调空,学法的指导
学生在课题质疑之后,马上进入自主学习阶段。老师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总结,使得学生对本堂课的探索主题不够明确,导致了在自主学习这个阶段,有些学生无所适从,学习盲目,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在课堂上也显得时间仓促,前松后紧。
三、老师导入课题用了一长段纯文字的介绍,非常抽象
学生无法明确的感知到老师介绍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在此处设计一个旅游图,更能形象地帮助学生了解索溪峪的概况。
四、材料提供单一、课堂拓展不够
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课文,我们更应该打破课文和课堂的桎梏,让学生通过课文进入广阔的生活天地以,所以,在环节设计或主题板块设计上,可以增设索溪峪其他的内容。这堂课老师提供的材料基本以图片为主,但是学文不仅仅是看图片,更要体味语言文字,所以,可以增加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图文结合的材料。拓展课文。
五、学生反馈交流形式单一,可以利用网络优势
让学生通过BBS的形式在网上论坛进行交流,老师通过主机调空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奖励,让其他学生互相学习。
【 六年级《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7-01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5-11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5-14
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反思10-02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1-01
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反思01-02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1-03
《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反思11-22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6-01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