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花的教学反思(通用13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雪花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我选择的是二年级《雪花》一课,整堂课学生的表演相对更积极,但比预想的要沉静些。
开始我是用谜语做的导入,但因为教案有改动加上有些紧张,所以导入时语言有些生硬有说错的地方。之后,我通过聆听排球的声音让大家分辨音乐记号区分它们的不同和特点,从而突破重难点,孩子在演唱时也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情绪。 在学习歌曲时,学生也比预想的学得快,通过之前听了两遍歌曲,学生就能把第一部分完整的唱下来但情绪并没有加入,通过后面的指导,学生可以准确的演唱歌曲掌握顿音记号的演唱方法。但随伴奏演唱歌曲时,快到结束的地方节奏不是很稳,经常抢拍,所以每到结尾处我都跟着大家一起来唱。
在为歌曲加入伴奏联系时,做了两遍,有些浪费时间,并且只是单单让学生用拍手的动作,应该让大家用更多的动作,比如:跺脚、拍腿、拍肩等等,可以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表现。在表现歌曲时,学生非常积极,踊跃参与活动,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表现自己。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参考了教师用书中的教案并在网上寻找各种不同的教学创意,但在上课中还是会有一些不足,并且大家能够给与我各种意见,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教学中汲取更多经验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让学生能有一个更好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2
在教学完《欢乐的小雪花》这节课,感受颇多。一节课下来,有收获,也有遗憾,更多的是成长。
在教学中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手段、课件的设计及教师的语言、教态、仪表等方面都给学生以高尚的美感体验,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满足学生对美的需要。在导入部分,我让孩子们翩翩起舞,通过猜谜语,让孩子们在愉快的音乐声中走进课堂。接着又让学生边欣赏边看图片,通过听觉带动视觉,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体验了美。
这节课的三节拍的节奏把握是个难点,我通过多种方法,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节拍练习、按节奏读词、随着伴奏哼唱、伴着动作边唱边拍等,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下,都在有意引导孩子感受三节拍的律动,感受歌曲的快乐。
但颇让人遗憾的是,我的这个教学设计在落实过程中,还是未能达到我的预期目标,孩子们对附点的掌握还不是很好。我想这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中不足的地方。我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节奏的练习上,却没有顾及到孩子们的需求,压抑了他们想高歌一曲的欲望。我如果把有些教学环节简化,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在与孩子们放声歌唱上,在引导他们在不断的聆听、反复吟唱中,渐渐地解决教学难点,孩子们的收获会更多,课堂上也能听到更完美的歌声。
每一次的付出都会得到收获,这一次,我不负此行。相信,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做得更好。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3
《雪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本节课的教学我尝试用学科整合进行讲授,本节音乐课以音乐为主线,整合了体育、美术、科学、语文等课程的知识。整节课重难点突破有条理,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落实我校“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教学探索,虽然在有些环节上有所创新,但是我的经验还不够完备,也有一些不足。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找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1、发声练习环节打到了预设的目的,在此环节我用“拍球”引进教学。认知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为体验本身作为学习理论的实现方式,其主题是学生。所以我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顿音的意义及唱法,进而掌握学习重点顿音记号。
2、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这个环节我运用美术老师的作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并用来导入,学生们看了以后积极性特别高,对后面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学唱环节中课题的展示是一个亮点,我采用了美术上字画结合的方式,使学识耳目一新。在重难点解决上层层递进,有条不紊,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重难点节奏。本环节以学生的学情为主要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让学生自学歌曲后,找出困难点逐一解决,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直接讲解。此外在重点学习演唱音乐记号时我还让学生加上肢体动作进行练习巩固,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机能。
4、学科整合环节丰富学生的认知,在此环节我结合科学、音乐、语文只是进行教学。如:用课件展示雪的形成,欣赏作曲家创作的雨雪有关系的歌曲和乐曲《雪绒花》和《阳春白雪》,最后结合语文学习有关雪的成语“白雪皑皑”、俗语“瑞雪兆丰年”,古诗《江雪》,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丰富了文学知识。
有几点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的学生节奏掌握不好,我没有及时调整,在后来的其他班的课上,我已经做了教学调整,可以加入声势进行训练,学生很好把握;在歌曲学习时,问到学习困难的地方应多问几个同学,让他们都提出自己的难点进行解决;最大的问题是: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的问题,这也是我想要和老师们探讨的问题,如何做到更高效而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探索。
每一次活动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我们钻进去研究,肯定会收获教学的硕果。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4
二年级音乐《小雪花》这一课的教学,从教材的分析、教学资料的整理、课件的制作、教案的设计,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雪花》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歌曲不同的情绪。虽然歌曲短小精悍,但我从音乐本身出发,利用各种音乐元素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表达歌曲的意境,与学生共同度过了充满快乐的四十分钟。课后,我静心反思,又一次深刻感受到:音乐课的形式不管怎样创新,但是每一个环节,都要具有浓浓的音乐性。
从内容安排上以一个短小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音乐体验。不管歌曲学唱前的旋律练习还是歌曲后的舞蹈的创编,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而不是为了体现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完整的教学情境,为设计而设计。
从教学方法上,我对学生用轻巧跳跃和连贯舒展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有了新的突破。歌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用跳跃和舒展两种声音把歌曲中不同的歌曲情绪表现出来是很有难度的。我通过用多媒体出示美轮美奂的雪景图片,用雪花出示旋律线等办法来创设不同的场景,让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有兴奋、有惊叹。然后再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兴奋高兴的心情应该用轻轻的带有跳跃的声音来表现,而赞叹赞美的情绪则用舒展连贯的声音来表现。这个过程设计得环环相扣,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学得很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就化解了课堂中很难表达准确的两种声音的演唱,歌曲情绪有了准确的表达。
在这次课中,我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缺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5
《雪花》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情感为主线,从感性入手,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学唱歌曲,从而用美的歌声去表现歌曲。围绕教学目标,我主要从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上去突出创新。
一、变换问好形式,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在音乐课中,我们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设计都应注重去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就拿师生问好来讲,问好是每一节课都必不可少的,而长期不变的问好形式,只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成为一种习惯,也因此会淡化学生的学习激情,埋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雪花》一课中,我尝试着改变了与学生的问好形式,?变换了问好的速度。开课时,我用了两种不同的速度来问好,一种是行板的速度,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去演唱,体会抒情的情绪。另一种则是用小板的速度,让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去演唱,从而体会活泼、欢快的情绪。这样采用对比的形式问好,不仅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保护了学习激情,而且为后面有弹性的歌唱奠定了基础。
二、使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以情境感染。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它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优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因此,我在《雪花》这一课中,借助了一些电教媒体的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加上简洁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课中,我以情感为主线,处处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感染。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6
冬天的气候比较明显,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冬天的喜爱。特别渴望看到冬天下雪的场景,也可以在下雪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第一朵雪花所描述的故事比较贴进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在图片的处理上意境优美、故事中动物形象可爱、富有童趣。中班的孩子对于自然界动物的过冬方式比较好奇,故事轻松的帮助幼儿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描述熊先生对给小松鼠送苹果,小松鼠给熊先生铺了厚厚的草垫。看到好朋友不在家,就相互给同伴留了一张温馨的纸条。从故事中传递着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还传递着深厚的友谊。这样小小的事情,在我们小朋友之间也常有发生,(如交换礼物什么的、分享好吃的等等),让幼儿感受到原来传递小纸条也可以表达温暖的情感。
基于对活动教材的理解和感受,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某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冬眠。
2.感受熊和松鼠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情感。
《纲要》中指出语言活动应该注重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关系。所以在活动中教师重点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熊和松鼠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情感。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可以说很多孩子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他们一个人转。很多时候会把好的东西,想要的到的给他们,很多孩子思维的潜意识都觉得这是家长们应该给予他们的。很少有孩子会有或流露出关心别人的情感或话语。为了改变孩子的这种潜意识,我在活动中运用了角色扮演和情景导入,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游戏、互动推进,帮助幼儿感受到熊和小松鼠之间的深厚情感,从而触发孩子都他人关心和帮助的情感。
在活动中有好的地方,比如通过情景导入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也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氛围,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游戏贯穿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重难点。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有些提问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注重提问的有效性。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收获!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7
我在教授《雪花》的教学过程,就如何让唱歌课体现创新入手进行教学设计。《雪花》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情感为主线,从感性入手,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学唱歌曲,从而用美的歌声去表现歌曲。围绕教学目标,我主要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去突出创新。
一、变换提问形式,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音乐课中,我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去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就拿导入新课来讲,老师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将学生带人冬雪的氛围。以此来创设“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以谜语的形式提问导入歌曲教学。并通过儿歌的形式了解雪花的形成,让儿童对大自然奥秘进行初步探究。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小雪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保护了学习激情,而且为后面有感情的歌唱奠定了基础。
二、使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以情境感染。
我在《雪花》这一课中,借助了一些电教媒体的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加上简洁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课中,我以情感为主线,处处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1、在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时,我采用画旋律线的形式,通过画旋律线进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让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雪花飘舞时的样子,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有针对性地用柔美和有弹性的声音分别练唱歌曲的`不同部分,为后面的歌唱做好铺垫。
2、在新课导入中,让学生回忆飘着雪花的冬景,并伴有柔和的音乐背景,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思维上充分感受严冬的气息,使其沉浸在特定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畅谈各自的感受。
3、歌曲处理。当孩子们在学完一首歌曲时,思维已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若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必须对其再进行一定的思维刺激,才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我在讲解顿音符号、重音符号保持音记号的唱法,通过课件编口号的形式,让学生很快掌握各种记号的演唱技巧。通过多遍聆听、演唱,让学生体验顿音符号和重音符号在歌曲中的不同效果,并在演唱中加强练习,达到学会并掌握的目的。以此去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一节看似常规的唱歌课,在经过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后,似乎对其润色不少。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学得轻松,而且很自然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主体意识,成了学习的主人。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8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选材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冬天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冬天的特征以及雪花有六个花瓣,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识字活动、认识了有关雪的文字,并能用语言来表达, 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在活动中,幼儿对油水分离的美术效果十分感兴趣,她们对颜料刷子刷刷刷后的美丽的冬天景色回味无穷。结合儿歌,运用多种方法撕撕、贴贴、涂涂的方法制作美丽的雪花。采取了分组的形式,每一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差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
不足的是一组涂色幼儿动作较快,好象完成了没事了,幼儿有些闲着,这时可以引导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让他们有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这个活动,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更加注意。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9
脱产班的培训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期间我们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也观摩了一些优质课的光盘,还聆听了市区级骨干教师的现场课,接下来就是我们实际“操练” 的时刻了。我被分在第一轮低段教学实践组,也是第一个上实践课的学员。我执教的是《冬天到,雪花飘》一课,本课是北京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识字课,本单元以识字写字为主。这节课是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有6个词组,1个句子,都跟冬天有关系。前3个词组写的是冬天到来时气候及自然的变化,后3个词组是写冬天到来时植物、动物的变化。最后的句子写出了冬天最美好的景象:雪花漫天飞舞,大地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其中有些词语的意思学生多读几遍就能理解,不用做过多讲解,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经过了多次试讲,在班主任和同组学员的共同帮助下,我的这节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
1、趣味中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精心的为《冬天到,雪花飘》这课做了幻灯片。在引入课题时,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识字的乐趣。
孩子在接受生字时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文”的识字原则,把孩子带到一定的场景中。在学习“到”时,我就把孩子带到了雪的世界。 “同学们看,雪花飘落下来了”(出示动态课件),教师相机板书:飘。师接着问学生:“这种现象,只有在什么季节才能见到?”孩子们会回答只有冬天到了才能见到。教师相机板书:冬天到(“到”字是生字,和老师一起书空写),老师强调“到”是左右结构的,左边最后一笔横要写成提,右边是立刀旁,左宽右窄。这样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为学生更好地自学后面的生字奠定了基础。
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我还采用了从字的本义学习生字的方法,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样是在有趣的情境中、在学生的无意注意中进行的。例如,学习“寒”字时,我先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寒”的金文和篆体,然后说明“寒”的本义就是在一座房子里,一个人脚踩着两块冰,即使房子四周塞满了草垫子,也还是冷得不行,最后让学生根据字义进行扩词。追根溯源,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造字的,从中体会出汉字的悠久历史以及人类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轻松地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灵活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识字,应该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2、情境中品字
要想读好这篇课文的六个词组,我想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词意,而理解词意的重中之重又是品析词中的重点字意。在“梅花怒放”“大雪纷飞”“水仙飘香”中,我抓住“怒”“纷”“飘”三字,通过两幅梅花图片对比,让孩子感觉到“梅花怒放”就是指开得气势盛;通过动态的大雪场景,让孩子体会出“大雪纷飞”就是指雪花多而乱的飞;通过一幅漂亮的水仙图片,创设“水仙的香味已经飘到我们的身边,快深吸一口气闻一闻吧!”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出“飘”的感觉最后,学生理解了词意,自然就能读出词语的意境,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原来词语也可以读出语气。
3、在示范中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的又一重点,除了要求学生写对之外,还要写美观。书上的范字是学生学习的很好的例子,我觉得最好的例子的还是老师写的范字,因为这是活生生的在学生身边的例子,老师的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敬仰之情,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写的像老师的字一样漂亮”的愿望。所以,我十分重视自己的板书,每次都向要求学生一样要求自己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品字方面,文中有两个“飘”,一个是“水仙飘香”的“飘”,一个是“雪花飘” 的“飘”,这两个“飘”的含义是不同的,老师应让学生比较一下。再如练习说话时,老师只是安排了“假如你置身于这银白色的世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环节,到底有没有实效性没有考虑。如果把“在这银白色的世界里,你最想做什么?”改为“在__的日子里,我最想__。”前一横线要求能从文中六个词组(气候寒冷、河水结冰、大雪纷飞、梅花怒放、水仙飘香、青蛙冬眠)中选择一个说。这样既巩固了六个四字词语,又为说话练习拓宽了范围。
总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只要老师用心,也可以将枯燥无味的识字课上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10
我在《雪花》这一课中,我以情感为主线,处处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感染。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1、在发声训练中,我采用画面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观察静态和动态画面的不同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有针对性地用柔美和有弹性的声音分别练唱不同情绪的练声曲,为后面的歌唱做好铺垫。
2、在新课导入中,让学生回忆飘着雪花的冬景,并伴有柔和的音乐背景,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思维上充分感受严冬的气息,使其沉浸在特定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畅谈各自的感受。
3、艺术处理。当孩子们在学完一首歌曲时,思维已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若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必须对其再进行一定的思维刺激,才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因此,我在进行艺术处理时,让孩子们边听歌曲,边看滚雪球、堆雪人的场景图片,以此去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一节看似常规的唱歌课,在经过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后,似乎对其润色不少。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学得轻松,而且很自然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主体意识,成了学习的主人。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11
在本学期教研活动中,音乐组的张老师给我们上了展示课。本次展示课是以歌唱教学为主题,张老师亲和的教态,启发性的言语,将歌唱技能的训练融合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了音乐要素在歌曲表现中的意义,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给全体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是幼儿学习歌唱技能,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歌唱活动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喜欢音乐,而且要让他们快乐的学会歌唱。那怎么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快乐的音乐世界,学唱歌曲呢?我们组全体老师对于这节教研课进行了讨论,作了精彩地点评。
1、环节清晰,步步深入
本活动紧抓幼儿的学习特点,围绕活动目标,搭建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学习阶梯。活动第一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很容易的理解歌曲的内容,充分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融洽氛围,引入主题。第二环节抓住歌曲具有动感的特点,调动孩子的创造想象,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创造性的表现做鞋子的动作,在他们积极表现之时自然加入旋律有声动作,并引导孩子说说加入音乐后的感觉,让孩子在感知音乐能使动作更美的同时,感受歌曲旋律的美。第三环节,结合不同的音乐提示帮不同的小动物做鞋子,把幼儿情感推向高潮。整个活动每个环节的落脚点清晰准确,层层递进,为幼儿有效搭建学习支架,在强调幼儿主动参与的同时,注重对歌曲的体验和表现,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幼儿进入快乐的歌唱世界。
2、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歌曲时,老师没有把歌名和歌词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让他们通过看课件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歌曲起名字和编歌词,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3、有效互动,促进活动价值优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与孩子运用语言等互动会占较大的比例,在互动中,教师的语言机智引导与幼儿之间的积极回应,有时是整节活动的成败关键。本次活动中张老师注意把握教学机智,准确地使用教学语言,从而形成有效师幼互动。活动中,张老师有时是展现——展现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感受(如:线团是怎么转的呢?小锤子可以发出什么声音);有时是梳理——为孩子消枝强干(如:大熊的鞋子很大所以我们要做的慢点,小老鼠鞋子很小,我们鞋子就要做的快点。);有时是提升——归纳、提炼幼儿回答中透出的学习经验(如:表演动作能使歌曲变的更好听);还有时是适当追问——刺激幼儿进一步想象(如:除了做这个动作,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来表现做鞋子的动作?),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孩子们始终在思考中表达,在学习中成长,活动的价值也能更好地体现。
另外,教学中教师不断以自身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情绪状态等积极感染和影响幼儿,使活动的价值得到优化。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12
拿到这个教材的时候,我有些发难,因为这首歌曲的指向性太明确了,让我有些下不了手,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教材?但是歌曲本身旋律非常优美,歌曲的句式比较明显,向我们展示了雪花和雨滴的不同的演唱的风格,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新歌教学一直是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难题,特别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受到知识经验和语言能力的众多限制,在记忆歌曲结构和歌词内容上表现出了困难。歌曲《雪花和雨滴》相对内容简单,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我根据歌词内容绘制了形象的图谱,从一问一答中,帮助幼儿理解第一段的歌词,在此基础上教师清唱歌词给幼儿听,然后幼儿再逐句学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季节变化进行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行编唱。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在采用了问答的方法后,幼儿的学唱积极性虽然提高了,学得也比较认真,但真正的学唱部分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学唱的程序,仍旧是幼儿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跟唱。
在第一次教研磨课中,本组内的老师进行了评析,我也对自己的第一次试教进行了反思:
1、运用好图谱的价值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要求幼儿尝试替换歌词进行创编。这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也许,借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手段。通过摆图给孩子呈现一个歌词模式,帮助幼儿理解好歌曲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歌词,为创编活动做铺垫。而从本次活动中孩子的学习效果来看,孩子没有能很好地将创编的歌词替换进去,组内老师指出原因也许在于,我没有将所准备的教具与歌唱活动结合起来,没有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与歌词的关系,图片展示的方式零散孩子们不易看清,并且引导的时间太久,导致整个活动时间拖长。出示教具就成了一个形式,精心制作的图片教具也就成了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解决活动难点。
2、幼儿动作的表演
中班孩子有好表现的特点,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一点,让幼儿边唱边表演注重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学学小雪花、小雨滴飘落下来的动作,但是我高估了我们班孩子的适应能力,面对陌生的老师,有点放不开,不敢去表演。而我作为教师,心里虽然很急,但是自知自己功力不深,于是不敢去深入引导,把这么开心的音乐活动上的死气沉沉。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 篇13
通过以上活动,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歌唱活动同成人的区别,他们更多的是受到直觉行动思维的影响,鉴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操作机会,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针对第二次执教,我进行了反思:
优点:
1、在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对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通过幼儿的回答和演唱时的表演也能看出幼儿体验到了歌曲轻柔、欢快情感,达成了第一点目标。
2、第一环节以“复习歌曲”的形式进行旋律的铺垫,不仅将主旋律让幼儿提前练习,幼儿也有浓厚的兴趣。
3、图片的利用不仅简单、便于理解,也能很好地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教师采取图片递增的方式,逐步让幼儿成为演唱的主体,这样既让幼儿感受到了挑战性也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不足:
这一活动对于才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并且因为是借班教学,在每一次活动中幼儿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在今天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根据孩子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音乐活动中提倡让幼儿乐唱、勤唱、敢唱、善唱,我想这些都与是否会唱有关。今天的活动中幼儿的情绪一直没有达到高潮,这与一些幼儿没记牢歌词、不会唱有关,不会唱就不敢唱。而图片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但我将图片撤得太早。因此活动中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歌词的记不牢的时候可以采取图片重现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幼儿记忆并巩固歌词。
【小雪花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雪花》07-04
剪雪花教学反思07-07
欢乐的小雪花教学反思11-23
《雪花飘飘》教学反思范文10-02
美术《美丽的雪花》教学反思05-28
《彩色的雪花》美术教学反思11-13
《欢乐的小雪花》教学反思01-07
美术活动《雪花》的教学反思11-13
美术《彩色的雪花》教学反思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