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
教材分析:
这一课有3幅图,描绘了一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第一幅图画的是小兔看见一个大南瓜,不知道怎样才能运走。说明小兔很为难。第二幅图画是空白的,留给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兔把南瓜运回来了。妈妈奇怪地问:“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图下有两个要求,一是“想一想”,二是“讨论讨论”,观察和说话的重点都是“小兔是怎么把大南瓜运回家的”。本课的目的引导学生想办法,并讨论哪种办法好,力求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这一道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3.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4.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学前准备:
课件展示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也可使用挂图);小白兔头饰一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板书课题:小兔运南瓜。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小兔有多大,南瓜有多大,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小兔能把南瓜运回家吗?)
2.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说说图意,小白兔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高兴地想把它运回家。可是南瓜太大,抱不动。小白兔摸摸脑袋,愁眉苦脸地说:“怎么运走呢?”
3.今天我们学会看图讲一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出示3幅图。
2.学生自己观察这3幅图,想想:这3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一说。
三、认知贯通。
1.观察图一。
(1)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南瓜,小兔的神情是怎样的?
(用“又大又重”形容南瓜。用“皱着眉头”、“搔搔脑袋”等词语形容小兔子的神情。)
(2)小兔看见了大南瓜,它是怎么想的?(先想一想,再分小组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2.观察图二。
(1)那小兔是怎样运南瓜的呢?图上没有画出来,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要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辨析。
(把南瓜当轮子滚动;请小动物帮忙抬回家;用绳子拴住拖回家;找车子运回家;拿刀子切开,再运回家等。)
(3)哪些运南瓜的办法比较好?(学生根据板书质疑,并由提出该方法的学生负责解疑)
(4)让学生按自己设想的办法来到“小白兔”身边大声地告诉它。要求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3.观察图三。
(1)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睛瞪大了。她会怎么说?小白兔又会怎么回答呢?(知道学生观察小兔的动作、神态以及兔妈妈的神态,想象两个人物的'语言)
(2)同桌分角色练说,再让学生上台表演。
(3)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结合神态、动作评。通过评判,使学生对口语交际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四、延伸拓展。
1.学生自主看图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每人讲一遍,注意讲故事态度要大方,声音响亮,每组选一名最佳选手参加班内比赛。
3.开展故事大赛,评选最佳讲故事员。被评为最佳讲故事员的组同时被评为优秀讲故事小组。
教学反思:
本课是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中,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还要注重以学生为思维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大脑动起来。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争论,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为他们创设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2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部首“心、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
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名胜的图片。
教师搜集网上有关北京的资料。
制作课件,升旗仪式的实况录像
学习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认识北京。
1、出示课件,观察图一:
谈话激趣:这是个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和他的妈妈坐在院子里谈话。
你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天安门的图片)
2、放大天安门的图片。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读出图片上的字。
简介北京
鼓励学生说说看到图片后的想法。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借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在文中标出生字,读给同桌听。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4、谁能给这些生字组词?
三、识记字型
1、谁能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识记字型的方法?(猜字谜、熟字加偏旁(部件)、熟字换偏旁(部件)、熟字去偏旁(部件)、分析结构)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重点指导:
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想:拆成“木、目、心”来记忆,认识心字底。
比较形近字:北-比,走-足,升-开
四、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谁想将课文读给同学听?分节指名读课文。
2、谁能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3、看图一,思考:妈妈对“我”说了什么?
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范读,并刻意将“遥远”一词重读。
请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观看升旗的场面。
谈谈你看了升旗的场面有什么想法?理解“壮观”。
范读,渲染壮观的气氛。
谁能像老师这样读?
4、听了妈妈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什么?
一起读读课文第二部分。谁最想去北京看看?最谁能读出期盼的语气?
5、我们一起把全文读一读吧。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知道了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许多同学对北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很想去北京看看。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我们将召开一次“我爱北京”的主题班队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读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读好问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导语:
老师今天要请大家帮三个忙,你们愿意吗?
1、认字
第一个忙是,今天早上,老师收到太阳公公的许多小礼物,每个小礼物上都有一个精美的字,你们能帮老师把他认出来吗?要是认识,就大声读出来,不认识的话,就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
出示太阳生字卡,并把学生不认识的字帖在黑板上。
这几个小太阳有的同学还不认识,没关系,待会你就会认识他们了。
2、画尾巴
第二个忙嘛,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呀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课件出示:《粗心的小画家》,学生帮助丁丁改画。
第三个忙是,这些小动物们要比尾巴,你们能给他们做裁判吗?他们要比什么呢?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师读,问:裁判们请评一评吧!
wěi ba bǐ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比尾巴。
二、自读识字: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o x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n
谁 的长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三、合作交流:
1.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2.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四、品读领悟:
(一)品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
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二)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起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 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你们想去看看吗?但是,小动物们说要考考同学们,你们过关了,才让你们观看。
第一关:生字关 (抽学生读、齐读)
第二关:词语关 (开火车读)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顺利过关了,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
(贴“比尾巴”卡片,注意“巴”读轻声。)
2、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次比赛呢?一边听录音一边跟读。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贴图。)
说话练习:今天,来参加比赛的有( )、( )和()。
3、“比尾巴”大赛的项目有哪些?
自由练习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号。(指导读问句时,注意声音向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
4、“比尾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上讲台贴词语卡片。
5、练读课文。老师读问句,学生回答,男女生对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配上动作)
6、填空练习:
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 )。
公鸡的尾巴() 鸭子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 )。
7、师小结:课文以三问三答的形式出现。共有4节,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三、拓展练习:
1、瞧,又有几位朋友来找大家了,它们也想有一条漂亮的尾巴,你能帮帮它们吗?做练习:书85页读读画画。
2、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3、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尾巴歌。
尾巴歌
老虎尾巴赛钢鞭,猴子尾巴打秋千,绵羊尾巴大布袋,松鼠尾巴降落伞,燕子尾巴剪春风,孔雀尾巴百花衫。
(学生自由读,拍掌读。)
四、巩固延伸: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你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或到动物园看看,收集动物尾巴的奥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4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预设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合作认识12个生字。
2、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山村的宁静美丽。
教学重点:
识字、感悟朗读。
课前准备:
生字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许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吗?
2、(小山村)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古时候有位诗人也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十分喜爱,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出示古诗)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把生字线内的十二个生字宝宝在古诗中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检查:
(1)游戏摘果子。对数字。
(2)朗读古诗。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
我也忍不住想念一念,欢迎吗?
2、小朋友可以亲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自己小声读一读,试试看。
3、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那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
4、这个小山村远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5、指导朗读整首诗。
四、小结,课后延伸。
1、今天大家跟着许老师来到了一个十分优雅宁静的小山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那你能不能用你灵巧的双手画一画这美丽的'地方?
2、布置作业:(1)给古诗配一幅插图。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这些生字宝宝。
(让学生选择其一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出示ting san cun)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XX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二.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一句话,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那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
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先跟老师读一遍,读诗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刚才那副美丽的图画,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领读)
7.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请小朋友带着大家看陈老师的卡片再拼读一遍.(请小朋友领读)
2.我折去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请两组小朋友)
3.我们重点来学习一 二 三,先看“一”一起读.你能用一组词或说个句子吗?
4.我们来学写“一”,“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看陈老师写一个.跟我一起说.(边写边说)
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写一遍.
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
5.我们再来学习“二”一起读.
你能用“二”说句话或组词吗?
二有个特点,第一笔比第二笔长.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二的两笔住在田字格的那里?
你们说的很对,看老师写,(板书)(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上面,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的下面比较长.)
拿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
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6.请 XX 读(出示三)齐读.
你能用“三”组词或说句话吗?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三”由三笔横组成,第一第二笔比第三笔短.)他们分别写在田字格的那里?
看老师写一遍,再看电脑老师写一遍.
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总结:
点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5
【教学内容】
四首儿歌:
1.游戏歌《丢手绢》
2.问答歌《上网》
3.谜语歌《蜗牛》
4.教诲歌《小熊过桥》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读儿歌,通过朗读、诵读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习,了解儿歌的基本类型,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编儿歌,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创作儿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诵读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创作儿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儿歌《小雨点》,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一唱。
1.孩子们唱得真好听,看来,大家都喜欢儿歌,是吧?
2.介绍儿歌:儿歌又叫童谣,它是诗歌的一种,可以诵读,也可以吟唱。在我们的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都藏着一首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有趣的儿歌》
请孩子们伸出智慧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有趣的儿歌》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读出节奏(一篇带多篇)
1.学习《丢手绢》
师:瞧,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做游戏呢!我们也一起去玩吧!
(1)初读儿歌课件出示《丢手绢视频》
自学提示一: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吧(相机纠正孩子的读书姿势)(你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同桌两人读儿歌,读得好,伸出拇指夸夸他,读错了,请你帮帮他
多种形式读儿歌(师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等)
这首儿歌可以在什么时候唱呀?(做游戏"丢手绢"的时候)是呀,像这种一边做游戏一边吟唱的儿歌我们叫它"游戏歌"(师板书)
引导学生玩丢手绢的游戏(请部分同学边做丢手绢的游戏边唱歌)
师小结:以后同学们玩丢手绢的游戏时,就可以一边玩,一边唱,这样我们一定可以玩得更开心。其实儿歌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谜语歌、问答歌、游戏歌等等!
三、学习多篇儿歌,感受儿歌的不同类型
出示自学提示二:
1.读准儿歌的字音,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生自主诵读)
师:孩子们读得真是津津有味,我们来看第一首(抽生读,纠正)
(1)问答歌
师简介问答歌特点:里面有提问,也有回答,这叫问答歌(师板书:问答歌),多种形式读儿歌:师生读、男女生赛读、分小组读凳
简介问答歌的另一种形式:在问答歌里,有问一个问答一个问题的,也有连着问几个问题再连着回答的儿歌,(课件出示)《什么圆圆在天边》出示问题,隐藏答案,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回答。
1.老师问,抽生说 2.全班问,抽生答
(2)谜语歌《蜗牛》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说说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师:(板书:谜语歌)
引导学生把谜语歌读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加上动作(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教诲歌《小熊过桥》
师:瞧,可爱的小熊也想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呢!(课件出示小熊图)我们来和它打个招呼吧!(指名回答)别人又是怎样描述它呢?
师范读儿歌,请其他的孩子认真倾听,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诵读儿歌(齐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读出儿歌的节奏
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儿歌(拍手读、同桌打节奏合作读等)
读出儿歌的韵味
感知儿歌的押韵,每行末尾的字,韵母都一样,读起来琅琅上口
师简介:在儿歌中蕴含知识和道理,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叫做教诲儿歌,四、学编儿歌,感受乐趣
播放毽子韵律操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出示儿歌小毽子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创编儿歌。
小小毽子我爱你,把它学好不容易。
从小练好踢毽子,既能强身又健体。
学生试着编写儿歌,同桌相互评价,感受乐趣。
五、总结点题,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了读书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想诵读更多儿歌吗?赶快去读读《儿歌三百首》、《中国童谣》,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乐趣!
反思
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的一节群文阅读研究课《有意思的儿歌》。让一年级的孩子来开展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识字少,没有阅读基础,连教材里的课文都读得不够流畅……但我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让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进而爱上阅读,因为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在我校开展一年多以来,我越来越感觉到阅读,特别是有主题的群文阅读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乃至未来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儿童阅读事业的推广人,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阅读的种子,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今年我接一年级的新班,忙过了黑色的九月,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一年级的孩子该怎样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我想,首先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吧!而儿歌无疑是孩子们最早接触、最多接触,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儿童文学形式,他们也是从儿歌开始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想到了让一年级的孩子通过读儿歌,说儿歌,表演儿歌,创编儿歌等环节,让他们感受读儿歌的乐趣,在读中训练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体验创造的快乐,从而引导孩子们喜欢上课外阅读,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儿歌如此之多,如何选一个议题将几首儿歌放在一起在一节课里完成呢?思考了很久,想到过写动物的儿歌,写春天的儿歌,写秋天的儿歌……但都没有一个议题很集中,在大量的阅读了很多儿歌后,突然发现其实儿歌的种类很多,每一种都很有意思,也有自己的特点,何不选择其中几种典型的、孩子们又感兴趣的儿歌让孩子们来阅读呢?于是我选择了《有意思的儿歌》这个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6
教学背景:
一年级学生的汉字识字量少,对汉字的构成不了解,但是其形象感知能力很强,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会意字 ,学生还是能体会一些字的演变过程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中,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和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和识字的乐趣。
重点:
学习识字方法,感悟构字规律。
难点:
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 讲授法
适用对象:
小学一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课件出示红日和明月的图片)
问题1:这两个是什么?根据他们造出的字分别是什么?
问题2: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在一起”)谈一谈。
(二)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把课文后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找到并用铅笔圈出来,然后和同桌互相读一读。
(2)游戏:放飞气球。出示认读字,学生读正确。
2.学习“田力男”。
(1)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
“男”:考考你们,为什么“田”和“力”合在一起,就是“男”?先猜猜。仔细观察看图,可能会帮到你们。(揭示字义:古时候,在田里面用力气干活的人是男子。女子呢,专门在家里纺纱、织布。所以古人把田和力的意思合起来,造出了上边田、下面力的“男”字,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2)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3.学习“小大尖,小土尘”。
(1)说到“尖”字,都是上小下大,看起来尖尖的,所以是“尖”。尖的东西有哪些?(笔尖、山尖、针尖……)
(2)“尘”是什么意思?猜一猜。在哪儿见到过“尘”。飘在空中的都是很小很小的土, 叫“尘土”“灰尘”。(生活中灰尘无处不在,扫地时尘土飞扬、刮大风时尘土满天飞……)
4.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1)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林、森”的意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二人”为什么叫“从” ?师:一个人在前面走, 一个人在后面跟着。师: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就是“从”,意为“跟从”。(生表演)
那三个人一起呢?看着“众”字,你想到了什么?在中国文化里,“三”有时候表示许多的意思,那这里三个人在一起就代表许多人,人多即为“众”。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森)“森”表示什么意思?(很多很多的树。)
两个木的“林”和“森”相比,谁表示的树木更多?(一棵树连着一棵树,就是一片树林;一片树林连着一片树林,就是森林。)
三、总结全文。
会意字构字规律。
四、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日月明
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
从、众、林、森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1-17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07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0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02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02-0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4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上册教案03-05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2-1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