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时间:2024-11-29 21:59:28 飞宇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通用8篇)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1

  【班会主题】:

  《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会背景】: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目的】

  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使幼儿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班会重点】

  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难点】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认识良好行为规范是什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班会重点】

  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准备】: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

  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

  【班会过程】:

  一.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同学讲解

  (一)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 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和经济,当地卫生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片2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199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感染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

  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

  图片1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图,分析内核外核构造了解病毒;

  图片2是艾滋病病毒吞食宿主细胞在生成新的艾滋病病毒的全过程;

  (三)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片:早期没有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像感冒咳嗽的`表现,后严重出现卡波西式肉瘤,

  分别介绍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等各器官的表现症状。

  (四)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

  (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

  (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班会结束了,班会主要是以六大步进行的,通过同学有步骤地讲解,一目了然的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到艾滋病,中间播放同学自演的短片和游戏环节先是带动了气氛再是通过这些形式让同学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有关概念及其流行现状,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迷径,危害和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措施。

  2.学会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善待和帮助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倡关爱。

  3.树立幼儿的安全行为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自尊、共享文档尊重他人、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等素养。

  二、教学重点:

  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树立幼儿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艾滋病的有关概念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的概念吗?师生通过PPT提示,共同探讨问题

  2.艾滋病流行现状师:有哪些同学知道艾滋病的现状是什么吗?

  生:幼儿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3.艾滋病的危害师:(通过案例,以救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文滋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如:艾滋病孤儿的生存现状、国家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艾滋病人由于疾病遭受看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治疗文滋病所需昂费的药品等等问题)生:让幼儿分别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如下

  (1)对个人的危害

  ①从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②从心理,社会上讲,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

  (2)对家庭的危害

  ①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②使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

  回安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甚至家破人亡。

  ③文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3)对社会的危害

  ①文滋病削弱了壮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及其危害,那么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控制艾滋病呢?生:幼儿相互交流

  在幼儿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如下: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2)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3)洁身自爱、遵于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4)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5)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汪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7)对感染文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感染的可能性。

  (8)艾滋病自原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9)关心、帮助、不歧视文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文徽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0)文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三)、课堂小结

  1、艾滋病的有关概念

  2、艾滋病流行现状

  3、艾滋病的危害

  4、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艾滋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

  2、了解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二、活动准备:

  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二、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2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那么你们了解艾滋病是什么吗?以及为什么12.1是世界艾滋病日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艾滋病和世界艾滋病日的知识吧。

  1、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的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病死率几乎达100%。HIV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免疫缺陷亚属。

  2.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3.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4.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5.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4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二、教学对象:

  大班

  三、教学方式:

  幼儿交流和教师讲解。

  四、教学内容:

  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

  幼儿:课前布置幼儿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六、教学过程:

  1、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AIDS(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的略称)?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等。

  3、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

  (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

  (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

  (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xx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介绍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4、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

  (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

  (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

  (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

  (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5、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

  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幼儿,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6、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

  (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

  (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

  (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

  7、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8、预防措施: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

  (2)万一有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

  (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

  (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

  (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

  (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

  (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

  9、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10、总结

  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5

  【教学目标】

  1.情感: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2.能力:发展感受、体验生命的可贵;提高运用科学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的能力。

  3.知识:知道艾滋病及其预防的知识,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学方式】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展示课件1:(课题)艾滋病及其预防

  (伴随着欢快明丽的乐曲,用动态的方式切入课题,给幼儿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师: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

  (幼儿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师: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

  展示课件8: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

  想一想: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幼儿回答,师生总结

  师: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师:同学们依据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想一想:哪些行为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幼儿讨论后回答)

  展示课件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师:依据艾滋病病毒的特性同学们再想一下,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幼儿讨论后回答)

  展示课件10: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

  师: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

  幼儿讨论: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师: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目前,艾滋病尚不能为每一个人所认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歧视给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带来的是悲观、绝望和无奈;迄今为止的治疗尚不能根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存在尚需克服的困难,而关怀是一副良药,关爱能鼓励不幸者面对疾病,面对现在和未来,鼓起生活的勇气,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预防控制艾滋病更需要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参与,关爱、理解、沟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合作,积极接受治疗。

  展示课件11:收获平台

  展示课件12: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师: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同学们树立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远离艾滋病,一生平安。

  课后小结: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的主力军。青少年参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意义深远,不仅是为了青少年自己的生存与健康,而且是为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青少年有责任成为抵御艾滋病在二十一世纪猖獗流行的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6

  一、班会主题

  “共抗艾滋,共享健康——筑牢青春防线”

  二、班会目的

  1. 向学生普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表现等,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与误解。

  2.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引导他们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3. 倡导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营造平等、包容、关爱的校园氛围。

  三、班会时间

  xx课时,45 分钟/课时

  四、班会地点

  五、参与人员

  xx班级]全体学生

  六、班会准备

  1. 收集艾滋病相关资料,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 PPT,包含艾滋病病毒模型图、传播案例图片、数据统计图表等。

  2. 准备《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份。

  3. 剪辑几段关于艾滋病科普宣传、患者生活记录的短视频,时长控制在 3 5 分钟,用于班会播放。

  4. 准备红丝带若干,作为互动道具及象征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标志。

  七、班会流程

  (一)导入(5 分钟)

  1. 老师手持红丝带走进教室,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标志,以此引发学生好奇心与注意力。

  2. 简单介绍红丝带是艾滋病防治的`象征,寓意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支持,引出本次班会主题“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1. 运用 PPT,展示艾滋病病毒(HIV)的微观结构图片,讲解其特点、生存环境,说明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2. 详细阐述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强调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及不安全性行为的高风险)、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吸毒、非法采血输血等案例及危害)、母婴传播(介绍母婴阻断技术可有效降低传播几率),同时列举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数据与实例,消除学生不必要担忧。

  (三)案例分析(10 分钟)

  1. 播放一段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纪录片短视频,视频中展现患者患病前后生活变化、身体状况、心理挣扎及面对的社会歧视等内容。

  2. 结合视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患者可能感染途径,探讨如果自己身边有艾滋病患者会如何对待,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四)预防方法探讨(10 分钟)

  1. 引导学生基于前面知识,自主总结预防艾滋病要点,老师在黑板记录梳理。

  2. 分发《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对照手册强化重点,如保持健康性生活(遵守性道德、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行为(不涉足非法采血场所、远离毒品)、注意用血安全(生病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输血)等内容。

  (五)互动与总结(5 分钟)

  1. 开展“红丝带传递关爱”小活动,让学生依次传递红丝带,在传递时说出一句对艾滋病患者鼓励或表达关爱的话,强化关爱氛围。

  2. 老师总结本次班会,再次强调艾滋病防控重要性,呼吁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抗艾滋,守护健康,做防艾知识传播者与践行者。

  八、班会延伸

  1. 组织学生制作艾滋病防治主题手抄报,在班级走廊展示,扩大宣传效果。

  2.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区或公益组织的防艾宣传志愿活动,将所学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7

  一、班会主题

  “了解艾滋病,共筑健康防线”

  二、班会目的

  1. 让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了解其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症状表现,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与歧视。

  2. 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 倡导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社会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白尊重与包容在抗击艾滋病中的重要性。

  三、班会时间

  四、班会地点

  五、参与人员

  xx班级全体同学

  六、班会准备

  1. 教师收集艾滋病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艾滋病的起源、全球及国内疫情现状、传播途径实例、患者生活片段等。

  2. 准备红丝带若干,用于现场互动展示,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关心、支持。

  3. 印制艾滋病知识小手册,发放给每位同学,便于课后复习查阅,手册包含基础医学知识、预防措施、求助热线等信息。

  七、班会流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教师手持红丝带走进教室,展示给同学们并提问:“大家知道我手中这条红丝带代表什么含义吗?”引发同学们好奇心。

  2. 简单介绍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由此引出班会主题“了解艾滋病,共筑健康防线”。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艾滋病病毒(HIV)的微观形态图,讲解其病毒结构与特性,说明它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逐步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2. 介绍艾滋病的起源,追溯到非洲灵长类动物,讲述其如何因人类与动物接触、狩猎等活动跨物种传播到人身上,并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呈现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疫情的.感染人数、增长趋势等数据图表,让同学们直观感受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性。

  (三)传播途径剖析(10 分钟)

  1. 详细讲解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方面,解释不安全的同性及异性性行为,因黏膜破损易导致病毒交换感染,列举案例说明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风险。

  血液传播环节,展示因共用注射器吸毒、非法采血输血、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牙科工具、纹身针)等引发感染的真实图片与新闻报道,强调正规医疗场所就医、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母婴传播部分,讲述感染 HIV 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及哺乳过程中,病毒可传给胎儿及婴儿,提及现有母婴阻断技术可有效降低传播概率,但预防感染仍是关键。

  2. 开展互动问答,提出问题如“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用餐具会感染吗?”让同学们判断并解释原因,澄清常见误解,明确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四)预防措施探讨(10 分钟)

  1. 组织小组讨论,每组围绕“在生活中如何预防艾滋病”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讨论给予引导。

  2.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如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沾染血液的个人物品;生病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保输血、注射安全等措施。教师总结并补充完善,在黑板上梳理出系统预防要点。

  (五)关爱与尊重倡导(5 分钟)

  1. 展示艾滋病患者生活、工作、治疗的图片与视频,呈现他们面临身体病痛、社会歧视双重压力下的艰难处境,引导同学们换位思考。

  2. 发起倡议,呼吁同学们关爱艾滋病患者,摒弃歧视,用理解、包容态度对待他们,传递温暖与支持,就像红丝带所象征的含义一样,因为他们也是疾病受害者,同样需要正常生活与尊严。

  八、班会总结

  1. 教师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强调艾滋病防控重点知识与关键预防举措,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守护自身健康。

  2. 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向家人、朋友宣传扩散,扩大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范围,人人成为防艾“小卫士”,为营造健康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九、教学反思

  班会结束后,反思教学过程,观察同学们反应与参与度。考虑后续可邀请防艾志愿者、专业医护人员进课堂,开展更深入讲座或答疑活动;组织防艾主题社会实践,如参与社区防艾宣传活动,强化学生知行合一能力,切实提升学生艾滋病防控素养。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 8

  一、班会主题

  “携手防艾,共筑健康防线”

  二、班会目的

  1. 向学生普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表现等,消除学生对艾滋病的恐惧和误解。

  2.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倡导学生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营造平等、友善、包容的社会氛围。

  三、班会时间

  xx分钟

  四、班会地点

  [具体班级教室]

  五、参与人员

  [班级名称]全体学生

  六、班会准备

  1. 教师收集艾滋病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 准备红丝带若干,用于互动环节。

  3. 设计艾滋病知识问答题目,制作答题卡片。

  七、班会流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教师展示红丝带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红丝带的含义。引导学生回答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关心、支持与爱心,也是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标志。

  2. 教师讲述一个因对艾滋病误解而引发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出班会主题——艾滋病防控。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艾滋病病毒(HIV)的微观结构图片,讲解艾滋病的病因,即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该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致使免疫系统逐渐崩溃,人体丧失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

  2. 详细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不安全的同性、异性性行为)、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含 HIV 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母婴传播(感染 HIV 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着重强调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

  3. 展示艾滋病患者不同阶段的症状图片,讲解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各自的临床表现,如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等类似流感症状,无症状期患者看似健康但体内病毒持续复制,艾滋病期则会出现严重感染、肿瘤等危及生命的病症,让学生对艾滋病病程有直观了解。

  (三)案例分析(10 分钟)

  1. 教师分享几个真实发生的`艾滋病案例,案例涵盖不同传播途径导致感染的情况,如因年少无知陷入高危性行为感染、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感染等。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人物感染艾滋病的原因、预防感染失败的环节,以及从中能汲取的教训。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预防方法探讨(10 分钟)

  1. 根据前面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在性传播预防方面,强调树立正确爱情观、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风险;血液传播预防上,告诫学生远离毒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沾染血液的物品,生病就医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输血、注射安全;母婴传播预防可提及感染 HIV 女性如需生育应接受专业母婴阻断治疗。

  2.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梳理预防要点,强化学生记忆。

  (五)互动游戏:“防艾知识大闯关”(5 分钟)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发放答题卡片,卡片上有事先设计好的艾滋病知识问答题目,涵盖刚才讲解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点。

  2. 规定答题时间,各小组合作答题,答题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统计各小组答对题目数量,评选出“防艾知识小能手”小组,给予奖励(如颁发红丝带徽章等),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与呼吁(5 分钟)

  1. 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回顾艾滋病的重要知识点、预防方法以及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必要性。

  2. 呼吁学生不仅自身要做好艾滋病防控,还要向家人、朋友宣传防艾知识,做防艾的“小使者”,为构建健康、无艾社会贡献力量,最后全体学生佩戴红丝带结束本次班会。

  八、班会延伸

  1. 组织学生绘制艾滋病防控主题手抄报,在班级文化栏展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撰写参加此次班会的心得体会,挑选优秀文章在校内广播或校报上发表。

  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确保班会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艾滋病防控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学校艾滋病防控方案08-05

学校艾滋病的防控方案08-05

艾滋病防控教育教案(通用17篇)11-07

疫情防控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12-11

艾滋病防控讲座总结(精选16篇)11-21

学校艾滋病防控总结(精选15篇)02-20

开展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心得03-02

防控艾滋病心得体会06-20

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06-16

学校艾滋病的防控方案(精选11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