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5-24 10:56: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简单的装饰设计,色彩的搭配,剪、粘、组合等基本制作技巧。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建立尊敬师长的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基本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制作精美,设计有新意。创设情境,赏析激思

  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教师制作一份礼物

  学生准备:根据自己的设计准备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毛线等等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一位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喜欢老师的原因。

  2、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3、说一说: 9月10日是什么节?

  4、讨论:

  在老师的的节日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5、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作品,送给你最喜爱的老师,表达你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好吗?

  6、宣布小组活动内容及要求:

  观察作品,按用途分类。

  分组讨论制作方法及所用材料。

  7、小组汇报。

  根据要求进行分组学习,针对实物进行观察与讨论。

  (按用途分:小挂件、相架、贺卡、装饰画等;制作方法:剪贴、编插等;所用材料:彩纸等。)

  8、 欣赏观察、明确重点

  看一看,说一说:

  在课本第2、3页中找出新的制作形式,并说出有什么不同。

  9、小结制作要求:

  作品的形式要能够表达你对老师的心意。要有自己的特点。

  欣赏一些特点鲜明的作品。

  10、自由创作

  你要设计制作什么作品?用什么材料?

  11、 提出要求:

  自由选材,可以合作或独立完成。同学间要谦让、友好。

  1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辅以轻松的音乐。

  创作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不作统一限制。体现自主选择的原则。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8大树的故事(一)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目的要求:

  1.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根、干、枝、杈叶等)。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培养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关键: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具:范图(树干结构)、彩笔、蜡笔等。

  教学内容:

  一. 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

  1. 教师讲一个故事:兔子种了一棵苹果树。狐狸欺侮兔子:“这树是我的!”兔子向松鼠诉苦,松鼠说:“我有办法。”苹果树结了好多好多青苹果。夜里,狐狸睡着了,松鼠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再涂上红颜色。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好吃苹果啦!”它摘了一篮子苹果,“啊呜,啊呜”吃起来。“呸,呸!又酸又辣的苹果,真不好吃!”以后,,狐狸再也不要这苹果树啦。

  2.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大树下的故事)

  3. 板书课题。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狐狸狡猾,想霸占别人的劳动成果,松鼠用智慧打败了狐狸。我们要学习松鼠的聪明,小兔的勤劳等。

  三.合作式学习活动。

  1. 提问:大树有哪些部分组成?

  2. 老师补充后出示大树结构图。

  3. 提问:树上、树下、树洞可能有什么故事?(邻近两位同学互相讲一讲)

  4. 谁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5. 分析画面构图。(如何突出重点)

  四.创作实践活动。

  1. 学生自由选取大树的一个部分进行构图。

  2. 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上表演。

  小组合作表演大树下的故事。(自编)

  六.课后拓展。

  问: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请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

美术教案 篇3

  大西瓜

  活动目标:

  学习手指点画,感知红色,白色和黑色,培养幼儿对玩泥和玩色的兴趣。活动形式:小组或区域

  环境材料:

  画有西瓜图案的纸,白色橡皮泥,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西瓜瓤”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西瓜籽时,分泥是难点,西瓜籽大小要适宜,这时可以给予示范和帮助。

  如果有的幼儿西瓜籽做得过大,可让幼儿将橡皮泥搓成细长条然后再分泥效果会好些。

  3、引导幼儿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西瓜籽,提醒幼儿手指按下去后马上提起来。幼儿在点画西瓜籽时。可引导他们“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同时比较一下整个手指按下去和轻轻点一点的两种西瓜籽的样子。

  4、一起来尝尝大西瓜。

  观察评价:观察比较两组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程度,是否能遵守相应的规则,活动后可让幼儿说说对两种不同方式来做西瓜籽的感受。

  小蝌蚪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幼儿学会用点画的方法画蝌蚪。

  准备:

  1,装着水草、蝌蚪的玻璃瓶6个。

  2,纸,装墨水的盘子6个。纸巾,棉签

  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教学: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些什么变化?(引出小蝌蚪)

  2,教师给每组发放蝌蚪,请幼儿仔细观察他的外貌:大脑袋,黑身子,长长的尾

  巴。

  3,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先用大拇指点一下墨汁,然后印在纸上,最后用棉签添上尾巴。可以多画几只并添上水草。

  然后用纸巾擦手。

  4,发放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

  拓展:

  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并对小蝌蚪放生。

  可爱的瓢虫

  一、目标:

1.学习手指点画的方法。

  2.培养美术活动的常规。

  二、准备:

  没有黑点的瓢虫图片每人一张,黑色颜料,抹布,贴有范例的背景图。

  三、重点与难点:

  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点在瓢虫身上,手指不要来回蹭。

  四、过程与指导:

  1.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瓢虫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宝宝最漂亮?”

  引导幼儿观察身上有黑点的瓢虫漂亮。

  教师学没黑点的瓢虫:“呜。。。我身上没有花纹,多难看呀!”

  教师:“瓢虫宝宝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提出帮助小瓢虫画上花衣裳。)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

  先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位置点下去,点上以后就把食指拿起来,不要来回蹭,以免弄脏画面。黑点分布要均匀,点完以后拿抹布把手指擦干净。

  3.幼儿点画。

  教师发材料,每位幼儿选一瓢虫图片进行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看准位置,点在红色的甲壳上,避免蹭脏画面。育&婴……会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小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真高兴,咱们让小瓢虫飞到草丛中去玩吧。”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点画完的小瓢虫粘贴到背景图上去,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

  天空

  活动目标:1.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所呈现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运用涂画、拓印的方式进行大胆的创作,表现雨天之美。

  活动实录: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尝试用涂画的方式表现雨天的天空

  1.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因为不能出去玩。”“喜欢,因为可以给车子洗洗澡”……

  2.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雨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幼:“黑黑的。”“有的天深,有的天淡。”

  师:“哦,你看见了有变化的天空。”

  3.师:“老师这里有黑色、白色的颜料,还有水,请你们想办法把天空画出来,时间有规定,五分钟。”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师:“我想问一问,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黑的白的加在一起,变成灰色。”……

  师:“原来,白色颜料和黑色颜料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再加水会变淡。”

  (这一个环节先是让幼儿把自己印象中的雨天的天空用涂画的方法画出来,并且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黑色和白色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加水会变淡,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幼儿的画做一个对比,让幼儿发现,水加的多颜色会更淡并且更均匀。)

  二、观看课件,感受作品的色彩之美

  1.师:“灰蒙蒙的雨天,你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听的词形容。”

  幼:“心里没有彩虹”“很舒服”“很平静”……

  2.(观看课件《多彩的雨天》)

  3.师:“小黄是谁?”

  幼:“黄色的雨伞。”

  4.师:“它为什么说雨天是鲜艳的呢?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幼:“红色、黄色、蓝色、粉色……”

  师:“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形容这么多颜色?”

  幼:“五颜六色、色彩缤纷。”

  (这一部分是让幼儿感受灰色的雨天有了那么多五颜六色的伞变的更好看了,让幼儿体会到作品中的色彩之美。教师适当的给了幼儿一些词语,比如“色彩缤纷”)

  三、观察图片,感受作品的布局之美

  1.(出示四幅图)师:“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师:“这幅都是伞的画上面都有哪些颜色的伞?你喜欢什么颜色?”

  总结:“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雨伞铺满了画面,丰富就是一种美。

  3.师:“你还喜欢哪幅?为什么?”

  总结:“雨伞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楼梯,有的在一起,有的走在前面,有规律的排列就是一种美。”

  4.师:“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哪幅?为什么?”“谁和谁走在了一起?”(渗透遮挡的概念。)

  总结:“有的一起,有的分开,这是一种变化的美。”

  5.师:“最后一幅你喜欢吗?为什么?”

  总结:“简单也是一种美,红黄蓝是三原色,他们互相拉手,能变出各种颜色。”

  手指点画《可爱的小蚂蚁》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小蚂蚁的不同神态、动作,激发幼儿对手点画的兴趣。

  2.养成安静作画、正确操作美工材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碟、勾线笔、红和黑色颜料、小毛巾。

  2.示范手指画2幅。

  3.电视机、视频转换仪,小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蚂蚁图片

  1.小朋友,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和你们一起做游戏的小蚂蚁啊!

  2.还记得我有几只脚吗?

  2.我是怎样走路的呀?请你们模仿我走路的样子吧。

  二、学习手指点画出小蚂蚁

  1.引导幼儿观看示范画。

  (1)观察示范画,发现蚂蚁画是用什么美术材料画的?

  (2)画在盘子的什么地方?蚂蚁在盘子里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来模仿它的动作?

  (3)观察另一副画,两只蚂蚁有什么不同?

  (4)小蚂蚁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只脚?脚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2.教师示范,用手指点画画出小蚂蚁的神态、动作

  (1)用右手十指轻蘸黑色颜料。

  (2)在盘子的中间连续点画三个原形,并且是相连的,表示蚂蚁的身体。

  (3)用勾线笔添画出蚂蚁的眼睛和六条腿。

  (4)在盘子周边添画红色的边纹进行装饰,给蚂蚁幸福的家园。

  (5)卫生要求:请幼儿注意在操作时不将颜料弄脏自己和同伴,保持清洁。

  3.启发和指

  导幼儿点画出不同的蚂蚁形态。

  4.集体创作,个别指导,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精心施教的一堂好课。本课教学的连续性、条理性、综合性很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现课标精神。本课与其他同类课题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之处是本课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是一个“面”化的教学体,而其他课是“点”化的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的我就是没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本课在情意领域上,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能够通过自己、做自己、雕自己提高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初步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生活媒材进行恰当的表现。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尝试性地运用立体手法创造性塑造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测量工具、小镜子、照相机、制作工具及材料等。

  生:制作工具及材料、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发现自己。

  教师可在班级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特征鲜明的学生形象,让大家猜,这位同学自然地发现“这就是我呀”!

  *出示课题,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特征),可与同学交流观察结果,互相提出看法。

  *探讨比例,学会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实验性的“比例游戏活动”,可把头作为身高的比例单位,把眼作为面部的比例单位,同学之间进行测量,并写出活动报告(强调安全教育)。在掌握比例关系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特征和比例,

  运用画笔进行大胆的表现,并尝试性地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方法。

  *作画过程,互评互进。

  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结合同组的同学的意见,完善画面的形象。建议学生给自己重新设计发式和服饰。同学之间的互评,不够使每位同学更准确地表达特征,情趣更浓厚。

  *课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师可让学生把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放在面前,进行趣味性评价。让学生课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观察自己的照片、录象等来发现自己的特征。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备的制作材料放好。欣赏几幅有特色的情趣作品,给予学生启发。

  *启发想象,学会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才能使画面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出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和运用纸、布等材料制作。

  *欣赏范作,探究学法。

  教师出示几件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看、摸、拆、拼、想等探究性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设计“我”的形象。

  *合作探究,个性制作。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制作爱好,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学生进行制作,同组同学之间互提建议,特别是形象特征上和情趣上给予帮助。

  *开展游戏,情趣评价。

  在学生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在面前,同学之间进行“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倡情趣性评价方式,指出作品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以便改善。

  *课后拓展,触摸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并能够触摸自己的头、面、身体等,初步感受自我形体结构的立体感,并准备制作塑型材料。

  第三课时

  *欣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几件有代表性的情趣化人物雕塑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形象特征、制作材料、形态情趣等,并让学生摸一摸,增强学生对立体作品的感知。

  *讲授方法,尝试制作。

  教师讲解立体塑型的初步方法,如:搓、捏、盘、接、雕、刻等方法,特别是人物姿态的拼接和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应讲清、讲明。学生尝试运用制作方法,同学之间可交流讨论,试验出其他制作方法。

  *合作探索,制作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能够尝试性地摆出个性化的动作和神态,同学之间观察、审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用笔把动态画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照片进行播放、评点。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象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运用适合自己的媒材进行制作,可用黏土、泡沫块等

  可塑材料进行雕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评点,完善作品。

  *游戏评价,凸现自我。

  教师与同学一起开展“这是我的ABC”游戏,小组之间进行展评。A。自画像;B。自我形象手工;C。自我情趣雕塑。师生互评,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游戏与评价氛围。

  *课后拓展,布置房间。

  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于室内装饰(如教室、家庭等),放在有趣的位置,让来客欣赏你的作品,并说说他(她)像谁?当来客认出制作的是你自己,那么回家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件作品

  六、教后记:(略)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应会:会讲出笼各部位的象征,能创作出一幅龙的绘画作品,能够抓住龙的头、身、尾三部分特点进行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收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难点:在绘画中表现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在欣赏?评述中让学生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有关龙的资料、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说龙:

  1.收集关于龙的资料。

  2.说说你对龙的了解。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看龙:

  1.欣赏龙的演变:

  a、玉龙猪——新石器时代

  b、瓦当上的行龙——汉代

  c、赵州桥栏板上的双龙——隋代

  d、通经北面上的云龙——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龙——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龙——明代

  g、黄帝玉玺上的蟠龙——清代

  2.了解龙的组合形象:骆驼头、鹿角(风华稳重)、马齿、牛耳、蛇身(灵敏矫健)、鲤鱼鳞(条理有序)、鹰爪(扎实气魄)、泥鳅尾。

  教学意图:了解龙的演变过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建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等。龙是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是万物之灵,同时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三、画龙:

  1.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2.画龙的口诀:昂首、张口、露齿、睁眼。

  3.提出作业要求:画一条龙。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四、赏龙:

  1.欣赏作品。

  2.谈谈创作体会。

  教学意图:体验成功感。

  五、做龙:

  1.我们是龙的传人。

  2.怎样做一个龙的传人

  教学意图:树立民族精神。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

  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教学设计格式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作品

  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 播放背景音乐。

  ◆ 展示作品: 《出水芙蓉》 《映日》 《荷塘》

  二、分析作品

  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去理解论文提纲格式作品。)

  2、分析作品: 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 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1、引导学生仔细比较作品:

  ①、比较作品的题材。

  ②、比较作品的表现形式。

  ③、比较画家对作品赋予的思想情感。

  2、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作品:

  ①、引导学学案导学展示激学生注意花鸟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②、引导学生领会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情感。

  ③、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3、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要点:

  ①、《出水芙蓉》:工笔画,画面构图饱满,形象单纯,但画家表现丰富。笔法精工,设色艳丽。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②、《映日》:写意花鸟,构图奇崛,墨色浓重,线条强劲有力,具有力量美。

  ③、《荷塘》:写意花鸟,线条色块交织,刚柔相济,虽是深秋却不显萧瑟,似乎是一首交响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胸有成竹

  展示作品,学毕业论文的格式生分析、感受作品。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北宋)文同《墨竹图》(明朝)徐渭《墨葡萄图》(清朝)郑燮《兰竹图》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学生分析、感受作品。学生分析鉴赏 齐白石《虾》。

  三、体验作品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体验作品。体验水墨的乐趣

  四、知识拓展:五代、宋、元时期花鸟画的发展特点。

  五、学生小结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总体评价。

  六、课外延伸:查阅收集齐白石、郑燮的其他花鸟作品。

美术教案 篇7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分类: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2、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

  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4

  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二、《小提琴手》)。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

  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第三课中国古宋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

  (一)引言与组织教学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早期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 5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保守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保守媒材。

  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实验。请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资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资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资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身带来的资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研讨

  每组小组出息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总结评价

  1、用自身制作的颜料组内一起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欣赏研讨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研究表格:

  制作的原料

  制作的方法

  遇到的困难

  颜料的颜色

  试试效果

  是否胜利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观看录像

  2、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二、整理资料

  1、同学观看图片

  2、同学开展讨论:你找到的细小物件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

  3、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资料吗?

  三、方法步骤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2、同学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四、自主探究

  1、尝试作画后同学自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2、引导同学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3、教师小结:构图要丰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资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资料。

  五、开展活动

  1 、同学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习评价

  1 、同学互评。

  2 、师评:肯定同学的精心制作,赞扬同学的大胆表示。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12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19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16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12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0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05-03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7篇04-09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3-21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7篇03-17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5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