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2-04-13 15:20:2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水教案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水教案集锦九篇

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沙、玩石,比较了解石头与沙子的异同。

  2、了解石头、沙子的用处,懂得保护自然资源

  3、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同孩子一起收集石头,沙子

  2、筛子、沙网、铁罐(分别装有石头、沙子)大盆、矿泉水瓶(有石头、沙子)中号盆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石头、沙子、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我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想玩吗?”

  2、提出要求:

  ①“小朋友玩石头、沙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别用石头砸着小朋友,别让沙子迷着你的眼睛”

  ②“玩的时候,石头和沙子不能举过肩膀和头。”

  ③“玩的时候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玩的是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二、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间大胆交流

  1、“你玩的是什么?怎样玩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跟你身边的小朋友讲一讲吧!”

  3、“谁能说一说,你玩了什么?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沙子小,石头大;沙子踩上去软,石头硬。”

  三、游戏:听声音猜东西

  四、认识石头和沙子的用途。

  五、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水教案 篇2

  在讲解本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将一勺盐放到一杯水中,然后学生观察水中是否有盐。然后搅拌之后,学生在观察水中是否还有盐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盐不见了,跑到水中了,或者是说盐融化了。这个时候再让学生揭示,本课的题目:水变咸了。

  接着问:盐粒子如何到水中呢?这个时候我想如果让学生进行猜想一下,我现在想来对于后面的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会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而在这次上课的过程我将这一过程省略了,现象想来应该加上。当时我是这样处理的问:同学想看盐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吗?我们看看高锰酸钾的在水中的过程,我们就知道了。然后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高锰酸钾的实验,介绍实验观察的注意事项及观察重点。在这个部分中,我想学生观察的是高锰酸钾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强调在过程的操作。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过程到现象。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非常的仔细,并且看到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表述出来。在这个时候,我让学生讲容易倒掉了,后来我想还是不倒掉的好。因为学生在后面学生还要认识溶液的稳定性。因此在另一个班我就没有让学生进行倒掉,而是让学生搅拌一下,观察最后形成的溶液。这样学生会认识到溶液的均匀性,及后来认识到溶液的稳定性。在介绍完溶液的概念之后,问:是否所有的物质都会溶解?学生讲自己所携带的物品进行猜想,然后进行试验验证。

  最后学生进行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对于一杯水不断的加盐,盐放多之后,会有什么现象?由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家进行操作。

  现在想来时间不充分地原因是有在学生组织应该更加的合理科学,还有就是在学生上课的时候,组织好教学秩序。这个很关键。再者就是学生在小组内每个人都有活干。

  我想对于以后的学习中,对于不经常携带物件的学生进行教育工作。

水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水的一些特性,并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一些自然向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和较完整连贯地表达。

  (二)活动准备

  1.瓶子、盖子、磁铁、小泡沫板、石块、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积木。

  2.记录卡、笔、操作盘、玻璃水缸。

  3.毛边纸和书面纸折的船。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准备的各种材料物品(幼儿说、教师说)

  二、幼儿实验(一)

  提出尝试题:你们知道盘中的东西放入水缸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请把你看到的结果用??的'符号记在记录上(?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讨论:为什么有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的水下?

  指导: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满水的瓶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三、幼儿实验(二)

  提出尝度题: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幼儿解题:介绍各种方法。

  指导:帮助归纳可以有几种方法。

  四、幼儿再次实验(三)

  提出尝试题;你能不能用刚才介绍的各种方法试一试,将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上来,每做一次,在记录卡上做一个记录。

  指导: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五、幼儿实验(四)

  提出尝试题:把两只不同纸折的小船放进水里,看看小船会怎么样。(装进同样的小木块)

  幼儿解词:毛边纸折的船沉得快。

  指导:纸吸足了水分就沉得快。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水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

  2、巩固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画云和水的画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挂图、画工具。

  学具: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复习旧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运笔的方法有哪些?

  3、讲评上节课作业。

  三、讲授新课。

  1、出示陆一飞山水画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感受,了解画云和水的特征与画法。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画云和水

  四、展示教师范画,讲述云和水的画法。

  云和水外形多变,常见的画法有勾线法和泼墨法,非常注重墨色变化。

  五、教师讲述并演示画云和水的方法。(将演示宣纸挂上)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云和水的不同形状,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的变化。

  六、讲述作业要求:

  运用云和水的画法,发挥想象,画出有创意的云和水。

  七、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八、,下课。

水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能够综合分析数据,能用温度计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合作交流。

  2、尊重证据,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

  3、知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会通过吸热或放热改变存在状态;知道水的冰点。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2、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水的气体形态是水蒸气,水的液体形态是水。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固体形态的水?

  (板书课题:水的三态变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结冰温度,冰与水之间的变化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河水会有什么变化?

  把水结成冰和冰化成水的变化及其条件,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来,填在书上的方框中。板书:水 冰

  2、指导学生认识冰可以变成水蒸气

  教师:在寒冷的冬天,晾在院子里的湿衣服会怎样?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

  板书:冰 水蒸气

  3、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冰(出示霜的挂图或投影片。)

  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上的小冰晶——霜,想一想霜是由什么变的?与露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露是0℃以上形成的小水滴、冰晶。)

  教师:我们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出这种变化,填写在课文的方框中。

  板书:水蒸气 冰晶

  4、综合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水有几种形态?它们是怎样互相变化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一个完整的图把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关系表示出来吗?

  学生提出各种图示在黑板上画出来,大家评论,肯定各种画法的优点。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最全面的图示来。学生通过作图与讨论,加深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及其条件的理解,懂得作图法也是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的一种办法。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图(略)

  练习:找2—3名学生指图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

  (三)自由活动

  水的三态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1、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少结霜,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用一只塑料滴眼瓶盛满水,记下小瓶横截面的周长;将小瓶放进冰箱冷冻室,结冰后,再量量它的横截面的周长,看看有什么变化?(周长增加)。这说明什么?

  四、拓展活动

  搜集地球气温升高,南北极冰雪融化加快,发展态势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

水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沉浮。

  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讲述。

  二、活动准备: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绵、沙、棉花、小石块、积木、朔料玩具、白纸、一个熟鸡蛋一生鸡蛋。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期望。

  1、出示两个大盆,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自由在周围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种积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里,老师:这些东西怎样?它们有没有沉到水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上?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把小石块、沙投放到水里,老师:这些东西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

  4、把棉花、海绵投放到水里,引导幼儿观察。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篮积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

  (三)讨论、扩展经验。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

  2、老师出示一生鸡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鸡蛋问:它会怎样呢?

  (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

水教案 篇7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水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 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 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活动过程:

  (一)激趣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通过幼儿操作活动,探究水的特性。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

  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三)比较观察。

  1、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2、幼儿动手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四)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 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师 师总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此外孩子们对水有着很大的特殊感情,由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洗澡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

水教案 篇9

  有益经验:

  1。享受自己喝上“百家水”的乐趣。

  2。熟悉人们常喝的水的种类和口感,还有什么水可以喝。

  活动过程:

  1。说一说自己喝过的水,是什么需要才喝的,口感怎样。

  2。老师把喝过的水,利用图片做向导进行归类:水类、水果汁类、奶类。看看孩子们会不会用归类方法,对的,给予及时鼓励,错的,有经验的小朋友提醒。

  3。归类后孩子们讨论:各类水从哪里来?味道怎样?留下悬念,等到品尝时验证。思维扩散练习:其实水果里也有水的:椰子、雪梨、葡萄等。

  4。把标签揭下来,从图案中关注名称、产地、有无关于收集瓶子的环保标志。然后贴在墙上,大家互相欣赏,展示“百家水”标签艺术性。

  5。在友好氛围下,品尝大家带来的水。练习:让孩子各自学习倒水,喝多少,倒多少,不浪费,文雅熏陶:互相礼让,避免碰撞。

  活动反思:

  孩子们列出喝过的水类:开水、矿泉水、山的水、玉米糖水、冰水、淮花糖水。

  牛奶类:甲天下奶、伊利奶、乐百氏奶、娃哈哈奶、旺仔牛奶。

  果汁:橙汁、葡萄汁、草莓水、香蕉水、青菜水、汤水、苦瓜水

  其他类:雪碧、可乐、葡萄酒、红酒、啤酒、药水、咖啡、茶水、树叶水等

  小朋友有许多的直接经验,说出许多自己喝过的水。喝过的水比大家带来的水的品种多;画出来的水要比自己带来水品种多。

【【精选】水教案集锦九篇】相关文章:

【推荐】水教案模板集锦6篇03-24

精选水教案范文合集9篇04-12

精选水教案模板汇总八篇04-11

《奇妙的水》教案04-08

《水不见了》教案04-01

《观察水》的优秀教案课件05-15

《水结冰了》教案课件PPT05-13

中班健康曾经喝过的水教案04-02

【推荐】水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4-10

水教案范文汇总9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