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困难,有爱护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对小辈的关爱,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教学准备: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镜等)、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观看幻灯片
“他们是谁?”“在做什么?”
“脸上有什么变化?”“动作呢?”
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
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对比小朋友的动作
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
老师做动作,幼儿猜一猜。
“除了这些事情,他们还做什么?”(接送幼儿)
“爷爷奶奶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
重阳节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名称、时间和有关的习俗。
2.积极参与节日活动,主动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感谢之情。
3.体验与爷爷奶奶共同过重阳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调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了解爷爷奶奶在家做哪些事情,并记录下来。
3.幼儿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感恩卡,写上祝福的话,邀请爷爷奶奶参与 活动。
4.师幼共同布置好活动室环境,幼儿分组排练一个小节目,音乐磁带、录音机, 有关的重阳节食品。
3.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1.幼儿分组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表述重阳节的时间、传说及人们的活动。教师:今天是什么节日?重阳节是几月几日?人们有哪些活动?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出示教学挂图《快乐重阳节》,师幼共同小结:重阳节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在这天,人们会吃重阳糕、赏菊花、登高。现在人们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二)幼儿了解爷爷奶奶的故事。
1.爷爷奶奶和幼儿交流自己的经历、做法等。
教师:今天是重阳节,也是老人的节日。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故事吗?
2.幼儿交流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教师:小朋友也知道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故事,谁来说一说?
3.幼儿带着自己做的感恩卡向爷爷奶奶祝贺节日,并向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 (三)幼儿和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
1.教师讲述重阳糕的制作过程。
2.幼儿和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体验共同过节的快乐。
3.幼儿合唱《感恩的心》,请爷爷奶奶欣赏。
重阳节的教案3
一、找到了语文知识训练点,但没落实到位。(典型的想到没做到)
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卡壳。
片断一:
桓景拜师的艰辛,学艺的刻苦都有一个重点词——“终于”。孩子们都谈出了自己对终于这词的理解体会,此时水到渠成就应该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行造句训练。明明看着台下娟提醒应该用“终于”造句的,可是偏偏还是把这一重要的训练给忘掉了。哎!哎!遗憾得要命呀!
反思:(十年从教生涯,镇上、区上、市上公开课无数次,应该不会紧张了吧!为何会忘记这一重要环节呢?可能源于昨天在三班试讲过,时间特别紧张,所以今天想拉快节奏,因此才偏偏把最重要的一个知识训练点给落下了。哎,学生不同,学情不同。本以为上两个班可以预告试讲是好多人羡慕的事,可偏偏却令自己慌乱了阵脚。)
片断二:
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仅仅限于书本知识里的训练。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构段的训练。为何不能顺势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上“先……接着……然后……”说一段话呢?
当许多同事给我提出这一意见时,我猛一拍脑门。“对哟,怎么我就没想到呢?”这一点,说实在的,课前预设我根本没想过。而同事们并不熟悉教材,只是简单地听了一节课,就能提出如此精辟的见解,真是令人折服。看来,在深钻教材这一点上,还需要勤学苦练。
二、预设很巧妙,生成却更精彩。
一堂课,课前精心巧妙的设计,会令授课者做到胸有成竹,但同时,过度的关注预设,却往往会被死的教案牵着鼻子走,而忽略了现场生成的精彩。
片断一:
一名生读桓景与瘟魔展开搏斗。读到“桓景嗖地一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把瘟魔刺(扎)死了。”此时,我明显听到她把“扎”字读成了“刺”。于是,机械呆板地替她正音,而且特别注重她的读音。看着她呆呆的表情,麻木地跟念,自己还得意地为自己及时纠错而骄傲呢!
“扎字在这个句子中是多么重要的动词呀!学生读成刺字时,为何不机智地引一句:书上为何不用刺,偏偏用扎呢?”听到这样的意见,我恍然大悟。是呀,为何没有能及时利用这一特别的契机,顺势体会“扎”这个动词与“刺”的区别,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精确性。
“刺,是指手握宝剑直接插瘟魔的身上,没有扎用的力气大。”“扎字更能表达桓景想杀瘟魔的决心,表达他对瘟魔的憎恨。”“书上画的是桓景从瘟魔背后袭击,所以应该用扎字更好。”……可以想像,如果我在此处机智点,孩子们的思维的火花会被点燃,多少妙趣横生的话语会喷涌而出呀!现在却只能说遗憾了!哎!
一直佩服许多同事在课堂突变时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能力。如:前不久市上公开课。年轻颜彦老师随着课堂跌宕起伏,学生瞬息万变,教师从容不迫,见招拆招,轻松驾驭课堂,敏锐捕捉到每一个孩子反馈的信息,并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看到这儿,我们深深地折服呀!
教学机智是一种教育智慧。它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尤其需要意志的果断性。它是我们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看来,在修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呀!
三、精雕细琢虽华美,顺其自然更显真。
一直向往名师们上课那份自信那份优雅与那份从容。王崧舟、于永正、窦桂梅……他们,轻立于课堂之上,没有那么多华丽的雕饰,清水如芙蓉,原生态最本真的语文课味道浓极了.授课者享受,听课者享受,当然学生更是乐在其中。
公开课,为了让课堂出彩,教案的精心设计,课件的精美制作,时间的合理分配,学生的积极性……所有问题总是纷沓而至,哎,自然而然就少了很多本真的东西,也少了许多原滋原味的语文课堂味儿。常常艳羡那些能轻松自如立于讲台,能收放自如地挥洒于课堂上,能把“语文老师站上讲台就姓语”演绎得淋漓尽致。但也知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心中有“底”,扎实的语文功底!
语文课堂在课改的今天,正以风起云涌的姿态盛产着激情。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告诉我们,她就是以风情万种和迂回曲折而震憾我们的灵魂。而每每课后的反思,应该算得上是思想领域的一次“深呼吸”,时时能给人以“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悠游与感动。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秉着忠诚明敏之心走在反思的路上,以敞亮的智能和诚实的心态记录生活,诠释语文。努力吧,相信自己可以日渐茁壮,相信自己的语文课堂会迸发出更多精彩!
重阳节的教案4
一 导入
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桓景很难过。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
学生乙:桓景特别伤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
学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伤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学好武艺,杀死瘟魔。
就是这种一定要斩妖除魔的信念支撑着桓景,他排除万难去拜师学艺。最后,他杀死瘟魔了吗?他是怎样铲除瘟魔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细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画出了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请你快速看看自己画出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
2.集体交流。
对于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对比朗读: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蹚过了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见到了费长房。
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些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桓景走了很远的路,才见到费长房。
学生乙:路特别远,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
③桓景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甲:可能会碰到野兽,有生命危险。
学生乙:他的干粮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饿受冻。
学生丙:山路很危险,有几次夜里赶路他差点儿摔下山崖。
④遇到这么多困难,他为什么仍不放弃?
(为家里人报仇,要除掉瘟魔的决心支撑着他坚持下去。)
⑤是啊!每当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了很长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才见到费长房。)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⑦桓景见到费长房时,他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
学生乙:他的身上可能还有伤。
学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
⑧如果你就是费长房,你会说什么?
(2)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①想象桓景每天都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甲:他每天特别早就起来练习武艺。
学生乙:有时候他练武入了神,忘记了吃饭。所以课文中用了“勤学苦练”这个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恒景武艺学成之后,师傅费长房让他下山,斩妖除魔。默读第6、7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句看出桓景特别勇敢。
①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
(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他们搏斗的情景。
体会“见势不妙”的意思。
②此时山上的乡亲们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甲:他们心里很紧张,因为瘟魔很厉害。
学生乙:他们担心桓景会受伤。
学生丙: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他们相信桓景一定能赢。
(4)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看到瘟魔死了,老百姓什么反应?(欢呼雀跃)
(5)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 复述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家人死于瘟疫 不怕困难拜师学艺 勤学苦练练成武艺 斩妖除魔为民除害。
2.复述故事情节。
(1)把故事讲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在全班讲一讲。
四 总结
很多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你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这些故事。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设计教案时,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侧重找出本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理解、体会、朗读。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教师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再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品读。
不足之处: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却出现卡壳。
1.读一读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再按笔画从多到少排排队。注意书写要工整。
妻 拜 瓶 侵 袭
拜 瓶 妻 侵 袭 袭 瓶 侵 拜 妻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不仅……还……
(1)(如果)刘明的腿不受伤,他(就)能参加这场比赛了。
(2)(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3)她(不仅)学习成绩特别好,(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4)(只要)坚持锻炼,你的身体(就)会康复。
3.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讲给大家听。
九九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收获的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教案5
活动目的:
1。认识传统节日重阳节,知道要尊敬老人,关心、爱护小孩。并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争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2。在重阳到来之际,同学之间互送贺词,互赠卡片,以歌舞、游戏等活泼轻松的形式来欢庆重阳,并现场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爷爷奶奶。
活动准备:
1。排练节目。
2。布置教室。
3。提前邀请几位爷爷奶奶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认识重阳节
重阳节,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为晚年增添了无限乐趣。小朋友们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
学生讲述重阳节的由来故事。
二、欢歌庆重阳
1。“在今天这个欢乐的日子里,小朋友特地为爷爷奶奶准备了节日的礼物,就是大家精心排练的歌舞,下面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2。甲:我们是快乐的天使,
乙: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甲:家长用爱哺育我们成长,
乙:老师用爱教育我们成才!
甲:一个月来,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
乙:我们学会了a、o、e……
甲:我们学会了1、2、3……
乙:我们学会了A、B、C……
甲:爷爷奶奶们,就请你们听我们唱一首《字母歌》吧!
合:请听《字母歌》。
3、他们唱的多好啊,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节目呢,请欣赏舞蹈表演。
4、甲:重阳到,重阳到,欢歌笑语多热闹!下面让我们以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全体小朋友乐一乐,游戏规则是以口哨声为准,口哨响,活动停,花传到谁那里,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大家说好不好(游戏开始,请爷爷奶奶们一起参与游戏。)
乙:大家玩游戏的兴致非常的高,下面我们再玩一个好不好?贴鼻子游戏,游戏规则用布蒙上眼睛,原地转两圈,摸鼻子,摸到者奖励一颗糖,否则表演节目,大家说好吗?那么先请——X的爷爷先来玩玩吧。(游戏开始)
三、品尝重阳糕
重阳节到来了,在欢庆节日之际,我们也不能忘记品尝美味的重阳糕啊,接下来,就请爷爷奶奶们和我们一起来尝尝这些美味的糕点吧!
四、结束篇
今天,我们的活动现场来了几位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欢度佳节,但是还有许多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们没有来到我们的现场,那么,就让我们为他们也准备一份小礼物吧。
音乐声响起,小朋友们用准备好的材料现场制作贺卡,放学回家后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并祝他们节日快乐!
五、班主任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一起迎接重阳节的到来,我们和爷爷奶奶们一起欢庆节日,我们是多么的高兴和兴奋。老师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重阳节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农历9月9日是重阳节,了解七宝的一些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教育幼儿尊敬老人、长辈;知道关心他人。
教学准备
对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1、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9月9是什么节日吗?有哪些重阳节的风俗。
2、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看来孩子们都很了解,那我们今天就开一个有关重阳节的智力竞猜吧。
二、智力竞赛——巩固重阳节知识
1、分组。幼儿根据意愿进行分组,六人一组。
2、必答题:(每组商量好选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
听故事:名人敬老故事
A名人是怎样尊敬老人的?(复述或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B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尊敬老人?(具体到做哪些事。)
…………
3、抢答题:重阳节智力竞赛
A重阳节在哪一天?
B重阳节那天人们会有哪些活动?
C重阳节人们吃些什么?
D我们小朋友懂了一些什么道理?
…………
4、手工题:看图制作寿桃
以速度、质量作为评价标准进行给分
三、颁奖——感受为爷爷奶奶制作礼物的快乐
1、计算得分,各小组颁奖。
2、请还没有制作完成寿桃的孩子继续加油。
3、请幼儿送寿桃的时候,说上一句能让爷爷奶奶高兴的心里话。
重阳节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以及由绳子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练习用“终于、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绳子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习过《清明节的由来》,谁能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
2.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都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 29、重阳节的传说
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课文,教学生字: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课文讲了什么?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模、为民除害的?
3.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标出。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然后齐读。
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问,指名解答。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样分段?
(四)深入研读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多么坚定。]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比说说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简单批注。
(3)你喜欢桓景吗?简单说说你西画吧桓景的理由.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理解重点: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做好了斩妖除魔的准备。]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的精神,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 )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 )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让我们怀着对桓景的敬佩与爱戴之情来读读课文吧!全班齐读。
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4.展示历代诗人关于重阳节登高,引咎的诗句。
(六)作业
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全办齐读,要求: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重阳节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并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来。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本分一、播放图片导入活动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观看图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3、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基本部分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音)
结束部分三、请幼儿说说平时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1、请个别幼儿扮演爷爷奶奶,其余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附儿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夸我好宝宝。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当今社会的孩子们,普遍都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宠爱中长大的。他们对尊老、敬老的意识越来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所以,设计这样一节关于爱爷爷奶奶的活动非常重要。
重阳节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重阳节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理解,抓住课文中重点部分、重点语段仔细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抓住课文重点语段、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感悟。
教学难点
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的、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那桓景到底历经了怎样的艰险,又是怎样铲除瘟魔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上节课我们画出了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请你快速看看自己画出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交流。
2、集体交流。
对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课课文的重点词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哪些词说明桓景进山历尽了艰辛? (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赛读)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用“终于”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多么坚定。先让学生体会,再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品读。]
师:桓景是怎样练成一身好武艺的?
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想象一下桓景每天都是怎样练习的,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再结合自身,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平时学习、生活当中应该怎样勤奋学习。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按要求自读这部分内容,出示自学提示,思考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的?
(1)费长房教给桓景的除魔方法是怎样的?桓景是怎么按师傅的方法做的?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瘟魔,标出课文中瘟魔动作、神态的语句,认真体会,这些语句说明了什么?
(3)可是面对这么厉害的瘟魔,桓景害怕了吗?他是如何他勇敢地与瘟魔展开搏斗的?
2、交流汇报,理解重点,反复朗读感悟。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做好了斩妖除魔的准备。]
(2)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
幻灯片出示:桓景与瘟魔搏斗的画面,让学生想象瘟魔的厉害以及桓景与瘟魔搏斗的勇敢。
(3)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的精神,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3、教师范读重点语句,再指名读,分小组朗读。
4、段小结: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令人佩服。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为什么要把九月初九这天称为重阳节,这天大家都在做什么?
3、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填空: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 ——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4、教师简介重阳日。
5、拓展说说重阳节的习俗。
三、 复述故事。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家人死于瘟疫——不怕困难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练成武艺——斩妖除魔为民除害
2、复述故事情节。
四、 总结全文
很多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同学们可以通过看书、上网、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这些故事,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
附:板书设计
斩妖除魔 为民除害
桓景:不怕困难、勤学苦练、勇敢
重阳节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课文工有九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古时候,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死了不少人。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江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讲重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以及由绳子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练习用“终于、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绳子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以前我们学习过《清明节的由来》,谁能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
2、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都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 29、重阳节的传说
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课文,教学生字:
出示自学要求: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 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课文讲了什么?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模、为民除害的?
3、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标出。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然后齐读。
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问,指名解答。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样分段?
重阳节的教案11
教材分析:
《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入。
问: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板书)知道为什么叫重阳节吗?指名说
出示资料
师: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认字和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2、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指导“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3、学生书写练习;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拜师学艺斩除瘟魔纪念桓景
二、深入研读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自读课文的第1——3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师: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
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简单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理解重点: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三、总结课文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
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4、展示历代诗人关于重阳节登高,引咎的诗句。
四、作业
1、语文实践活动:继续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2、阅读民间故事。
重阳节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老人的崇敬,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2、选出十名幼儿列队欢迎入园老人
3、在本班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礼品
4、老人自备开口上衣和鞋子一双5、糖果若干幼儿园重阳节
活动过程:
1、幼儿列队欢迎入园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来园时列队幼儿边念儿谣边打节拍)"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老人进入活动室后由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幼儿为爷爷奶奶搬椅子请老人入座。
3、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
4、请老人与幼儿一起看段视频(1)请老人谈谈自己的感受;(2)请幼儿说说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小朋友今后该怎么做?
5、任选十名幼儿幼儿剥糖给老人吃并送上亲吻
6、互动游戏:每位爷爷奶奶身边放一个置物袋,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穿衣穿鞋。
7、幼儿给老人送上小礼品(音乐-爱的奉献)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感恩的心》
重阳节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阳、节、古、人、景、色、太、平”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这些生字。认识“左耳旁”。描写“阳、古、太、平”。
2、能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背诵课文。
3、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是近来接。用一、两句介绍你们家是怎样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生字,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用一、两句比较完整的句子说说过重阳节的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2、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了什么?(重阳糕)我们什么时候会吃重阳糕?
3、出示课题
(1)指名读,注意多音字“重”的读音。
(2) 教师讲述“重阳节”的意思。
(3) 学习生字“阳、节”。
注意“阳”是后鼻音。
师:你们了解重阳节吗?谁能简单地说说?师补充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二、 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儿歌:仔细听听儿歌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指生答。
2、学生自读儿歌:(出示课件—整首儿歌) 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互读儿歌:同座位同学互相纠正。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做小老师听听他读的怎么样?
5、齐读儿歌:读整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三、 精读儿歌,识字背文
1、学习第一句:(出示课件---儿歌第一句)
师:通过初读儿歌,你从哪里知道了重阳节是什么时候?
(1)指生读
(2)分男女生读
(3)喜欢的同学站起来读
2、“九月九,是重阳,秋日晴,山风清。”
(1) 学习生字“九”,弄清笔顺,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2) 读通句子。
3、再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思考:在重阳节,人们喜欢干什么?
4、出示句子:
“古 人 登 高 避 天 灾 ,我 们 登 高 赏 风 景 。登 高 望 远 秋 色 美 ,但 愿 家 家 享 太 平。”
(1) 借助拼音读通句子,读准生字的字音。
(2)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古、人、高、景、色、美、太、平”。
(3) 小组汇报交流。
(4) 朗读句子。
5、齐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 “古人” “风景” “秋色” “太平” “美”
指读 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生字“景、平”,平舌音“色” )
(2)学习生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4、熟读成诵
个别准备,小组比赛,班内展示
四、 课外拓展,说话练习
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
(1) 小组内交流
(2) 全班交流
要求说一、两句完整的句子。
五、 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词语:齐读 全班做游戏“菊花朵朵开”
2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字卡
(2)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识字游戏
a、 《大家都来猜》b、《看谁记得快》c、《扩词擂台赛》d、《翻牌游戏》e、《你说我猜》
3指导书写“阳、古、太、平”
补充资料: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一年一度秋风劲”,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凉,五谷票箱,古人认为这一天登高能避灾消祸,长寿不老,因此,我国素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饮菊花茶”等习俗。
重阳节的教案14
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孝老爱亲”为主题,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重阳节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大力普及重阳节节日民俗文化,深入挖掘节日思想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活动和节日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温馨和谐、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传承中华情,凝聚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8日—10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1.低学段——开展重阳节民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重阳民俗文化活动,体验重阳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重阳节传统文化。注意提醒收看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布置学生为家中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学段组织抽查了解,汇总活动照片)
2.中学段——开展经典“家风家训”教育活动。从优秀家训、治家格言、经典名篇、成语典故、俗话词语中萃取精华,各班利用晨读诵读家训名篇佳句;积极开展治家格言和家庭小故事等征集、评选、展示活动,范文《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各班广泛发动,征集治家格言和家风小故事,最终每班各推选3—5个优秀案例学段汇总评价,纳入10月和美班级评选,作品报送课程中心)
3.高学段——开展重阳节节日小报编创活动。通过创作节日小报、写孝老爱亲感言等形式,强化传统节日意识,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尊老爱老敬老的情感,培养青少年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各班广泛宣传动员,在初评的基础上每班推荐10份优秀小报,学段汇总评价纳入10月和美班级评选,作品报课程中心)
4.大队委——开展重阳节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帮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他们一起过重阳,以实际行动给老人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注:各学段要注意发现、挖掘、推广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做好重阳节期间活动开展相关文字、影像、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将好的做法和经验于10月10日前报送课程中心。
重阳节的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尽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文章故事性强,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降”;正确读写“勤学、苦练、侵袭”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五、教学中的优点:
1、在教学过程中,扎实地训练了孩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桓景拜师学艺的不容易,例如“终于、一座又一座、一条又一条、一双又一双……”
2、充分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课文比较简单,所以课堂上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读,学生们通过读,能更进一步地体会桓景拜师学艺和为民除害的决心。
3、问题设计连贯,紧跟课文思路,设计清晰,学生们理解起来也很有条理,能够紧跟老师的步伐。
4、拓展恰到好处,课堂上适当拓展了一些民间传说,学生们兴趣很浓,激发了学习兴趣。
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一些过渡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2、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卡壳。
3、在时间分配上前面的时间用得过多,导致教后面的内容时有些赶时间。
【重阳节的教案15篇】相关文章:
重阳节大班教案02-23
敬老重阳节教案02-23
重阳节大班教案02-22
重阳节大班教案15篇02-23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重阳节》09-22
重阳节的传说10-29
重阳节的习俗10-14
重阳节的诗歌10-09
关于重阳节的日子重阳节祝福语11-19
久久重阳节800字作文:失落的重阳节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