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

时间:2022-02-23 11:56:56 教案 我要投稿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麻雀“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常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习文中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想像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3.学习作者在状物中定点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教学难点

  理解麻雀的“不羞愧”和“不自卑”

  教学准备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练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词

  三、体会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第二课时

  一、引入“不羞愧,不自卑”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麻雀的确是忙忙碌碌、平平庸庸。这也正是麻雀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

  但是本文的作者,又看到了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不羞愧,不自卑”。

  羞愧、自卑是什么意思?加了否定词,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感受“不羞愧,不自卑”

  1.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读出麻雀的“不羞愧”、“不自卑”呢?咱们还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和巨资去感受吧。把你找到的句子划下来。

  2.反馈 来吧,把你发现的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地方读出来、说出来。

  预设:

  句子一:“它常常毫无缘由地“扑棱”一声就飞走了,忽然又毫无原因地飞回来。”

  点拨:飞得不好,也绝不躲着,就要飞,不停的飞。

  句子二: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非常可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眼看着往下栽了,它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仍出去的东西在降落的弧线上突然重新被扔高。

  点拨:到底怎么飞?简单的.画一画。

  它这么飞,是在干吗呢?

  它独自玩着自己的小花样,做着有点惊险的小动作,真是悠然自得。谁来读一读?

  句子三: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檐台,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

  点拨:市井之间,是指哪些地方?

  它会怎么与人共存呢?

  句子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

  点拨:叫得再难听,也是自己的声音。

  句子五:句子六、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韧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点拨:谁再来读一读它的责任?

  什么叫“坚韧”?

  在环境的变化、四季的更迭中,它要坚强的忍耐些什么呢?

  是呀,最难过的就是冬天,许多鸟儿忍受不了,不得不迁徙,成为候鸟。而麻雀,不论春夏秋冬,永远生机勃勃。你们能把这个意思带到句子中读出来吗?练习一下。

  指名读。省略号的味儿读出来了吗?

  全班同学一起来读。

  3.补充老师还收集了有关麻雀的几幅图片,没有配乐,更没有配音。目的是让你们自己了现场解说,行吗?

  (图片内容:栖息、觅食、育雏)

  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知道读好句子“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三、欣赏“不羞愧,不自卑”

  1.作者隔窗看雀,看到的是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也正因为如此,课文中含有几许新奇之处,神来之笔,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你们觉得哪些段落、哪些句子非常精彩,自己来找一找,读一读。

  2.同桌交流

  3.反馈

  预设:

  句子一: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树枝落脚,而且不停地跳,仿佛一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也好像刚落上的每一根细枝都不是它要找的那枝。

  点拨;这句话哪儿写得好?

  你觉得麻雀不停的跺脚,是在干什么呢?

  句子二:“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面墙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追逐翻飞的一对儿,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点拨:

  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来轻轻读读吧。

  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全班分成四人小组,一组读一种标点符号。

  看课件,区别有“小标点”和没有“小标点”的景象。

  练习背诵。

  4.在这精彩的画面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四、参悟“不羞愧,不自卑”

  1.作者用精辟的目光,精彩的语句,给我们描绘出麻雀生活中最潇洒、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画面。他一直隔着窗户来观察麻雀的生活,这叫做“定点观察”

  2.看看板书,关于定点观察,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正是这种定点的、深入的观察方法,才使作者有了独到的发现

  3.学了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发现呢?

  作者在借物喻人、借物抒怀.

  4.总结: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物一乾坤”,从普普通通的麻雀身上,我们却联想到了许多普普通通的人,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智慧,在忙碌中不羞愧,在平庸中不自卑!

  板书设计

  看

  听 忙碌而不羞愧,

  定点观察 想象 平庸而不自卑

  感受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隔窗看雀》教案】相关文章:

《灰雀》优秀教案02-19

从窗里看生活_800字02-11

二年级上册15课《森林气象站》教案(湘教版)02-11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20课《看云识天气》教案02-16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02-15

父爱远去如山隔02-08

隔年桃花歌词07-05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02-17

《军礼》教案(六年级上册)02-11

湘教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