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上《观刈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鄂教版九上《观刈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主要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根据理解找出相关诗句
4、了解叙事讽喻诗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器材: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背一首你们在小学时候就耳熟能详的诗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悯农》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古代农民生活的诗,白居易的《观刈麦》。
二、自读诗歌,读准生字词
先自读3分钟,再请一位同学读,读完后,其他同学指出读音方面的问题,教师正音。
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三、默读诗歌,了解大意
(一)默读诗歌,对照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
有不懂的字词,举手提问,讨论解决
(二)将诗歌分两部分,请两个学生串讲诗歌大意。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诗歌,注意朗读节奏。
四、诗歌分析,理解诗歌情感
(一)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请学生谈一谈诗歌中画面内容。
提问:刚才两个同学讲的诗歌意思中,分别包含了2幅画,这首诗中就应有四幅画,如果让你给这首诗歌配上四幅画,应该是怎样的四幅画?请你用语言描绘出来。
(引导学生讲出诗中画面内容:环境、人物、活动,深入诗歌的意境。)
(二)在刚才的描绘中大家应该都有相同的感受——刈麦人很辛苦。请找出诗中表现刈麦人辛苦的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重点分析刈麦人的矛盾心理)
请学生读,读出刈麦人的`矛盾心理及辛苦(以《小巷深处》或《卖炭翁》为例引导,这两句中哪两句表明了矛盾心情?二选一),点读,分析后再齐读。
(三)刈小麦人是这样苦,那诗中的贫妇人呢?她说了些什么?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这句话是“听其相顾言”时听到的,相顾言的意思是相互诉说,肯定不只贫妇人一个人在说,还有谁——刈麦的劳动者。也肯定不只说了一句,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设想一下贫妇人和劳动者都说了些什么。
请两位同学,一位扮演贫妇人、一位扮演劳动者,两人展开一段对话。
点出刈麦人、拾麦人今昔命运的联系,进一步体会赋税的沉重、劳动人民的辛酸。
(四)在刚才描绘的四幅图画中有哪些人物?其中有一个人和别人不同,是哪一个?有什么不同呢?——别人都在劳动,他却只是在一旁看、听,他是什么人?
介绍写作背景,复习文学常识。引导学生说出白居易诗歌内容大多关心民生疾苦。
(五)看到这些劳动人民这么辛苦,又听到他们这么辛酸的对话,作者想了些什么?
找读: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愧
(六)叙事讽喻诗的特点
我们看到,连当官的人自己都感到惭愧,这个社会是真的很不公平。
那如何才能公平呢?——统治者减免赋税。
劝统治者减免赋税,这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委婉地劝告统治者也要像自己一样同情百姓,不要搞重税了。这类诗,我们称其为讽喻诗,讽喻,就是委婉地劝说使别人明白的意思。
作者是怎样做到委婉的呢?
通过叙事,叙述自己看到的劳动者劳动场景。
五、拓展探究
(一)今昔对比
其实不只是白居易写过这样的讽喻诗,古往今来,很多关心民生、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先贤哲人都写过这样的诗句。
古:苛政猛如虎——孔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今: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党中央决定实行“三农”政策,并且免除了千年来不变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
(二)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
请大家带着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恩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齐读这首诗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文章改写成现代文.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诗歌学习提出了“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落实读的效果。要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情感并读出诗歌的情感,教师除了要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多下工夫,还要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有所感悟,才能有感染力去感染学生。
【鄂教版九上《观刈麦》教案】相关文章: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模板12-09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观刈麦》说课稿12-22
白居易《观刈麦》赏析12-06
白居易观刈麦答案11-19
白居易观刈麦的赏析12-06
白居易的观刈麦说课稿12-05
白居易《观刈麦》优质教学设计12-16
《观刈麦》白居易唐诗鉴赏范文10-31
白居易《观刈麦》的翻译赏析09-30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