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02-01 09:55:4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圆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

  1、实物皮球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皮球,讨论球的外形特征——圆圆的、很光滑。

  出示皮球,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摸一摸,感知球的表面很光滑。

  教师总结:这个白颜色的皮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滑滑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用团圆的方法做皮球。

  教师:圆圆的皮球真好玩,这里有许多彩色橡皮泥,我们用它来做圆圆的皮球好吗?教师示范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圆的红皮球。

  3、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变出一个大皮球?

  使幼儿知道泥越多,搓的皮球越大。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搓球,鼓励大家用橡皮泥做一个彩色的大皮球。

  提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5、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皮球象什么”。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皮球搓得最圆?请你说说你的皮球象什么?

  6、游戏活动:大皮球。

  带领幼儿到室外玩一玩体育游戏“大皮球”。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

  图片2张(一张画脏、乱、差的地方,一张画干净整洁的地方)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果皮箱》后提问:儿歌中说了什么内容?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它?

  儿 歌《果皮箱》

  马路旁,谁站岗不怕雨淋晒太阳。

  张着嘴,把话讲小朋友,可别忘。

  果皮箱屑交给我不要扔在大街上。

  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认真思考。

  这些地方怎么会变得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我们应该怎么做?

  3、出示幼儿读物,让幼儿分辨对错。

  (1)一幼儿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

  (2)一幼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

  (3)一幼儿把冰棒纸扔在地上。

  (4)一幼儿将痰吐到痰盂里。

  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小朋友不对?你要向谁学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吃的果壳呀、塑料袋呀应该扔到哪里?(垃圾桶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喜欢爸爸做的手影。

  2、初步理解手影表演中小鸡种麦子、做面包的故事内容。

  3、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体验手影游戏的快乐,使幼儿懂得分享。

  【活动准备】

  1。PPT《爸爸的手影故事》

  2。能做手影戏

  3。经验准备:对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做做手指律动

  1。瞧,这是什么?(手)

  2。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玩"五个手指爬呀爬"的律动。)

  3。认认说说自己的手师:我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呀?(吃饭、穿衣服)小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有各种各样的`本领。

  二、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爸爸也有一双能干的手,咦,爸爸的手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戏》

  2.边讲边问:

  (1)小鸡找谁一起种麦子呢?猜猜是哪个小动物?

  小鸡找谁一起浇水呢?猜猜是哪个动物朋友呢?是谁呀?(猫)小鸡找谁一起收麦子呢?哎———是哪个小动物呢?是谁呀?(狗)小鸡找谁一起磨面粉呢?会是哪个小动物?是谁呀?你猜小兔子会同意吗?它会怎么说?

  小鸡找谁一起做面包呢?是谁呀?(狐狸)它们做的面包可真香呀,你们闻到香味了吗?使劲闻一下,香喷喷的,面包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农场,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吸引来了。

  (2)还记得小鸡第一个遇到哪个动物朋友是谁吗?会嘎嘎叫的(鸭子),小鸡第二个遇到的是谁呢?(小猫)接着又遇到谁了?(狗)之后又遇到了谁?(兔子)学兔子跳跳,最后遇到的是——?(狐狸)小鸡一共遇到了几个动物朋友?(5个)

  3.师:小鸡想:我到底应不应该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呢?看看故事里的小鸡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在吃什么呢?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师:宝贝们,你们有好吃的东西,会怎么办呢?

  5.看完故事,回答问题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爸爸的手有趣吗?他会变出什么?

  三、结合手指游戏,再次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师:爸爸两手一握,墙上出现了什么?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

  ——小鸡要种麦子,它请谁帮忙?小鸭愿意吗?

  ——勤劳的小鸡撒下种子后找到小猫说什么?小猫怎么回答的?

  ——小鸡找小狗做什么?小狗同意了吗?

  ——小鸡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

  ——谁来帮助小鸡一起做面包?它们做的面包好吃吗?

  ——小动物们闻到香味都赶来了,小鸡会和它们分享吗?

  四、玩玩手指游戏,体会游戏的快乐。

  师:手指真有趣,我们也来和爸爸学一学吧!

  师:手指还能变出什么有趣的造型呢?等会我们到太阳底下再去试一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初步感受音乐《玩具兵进行曲》ABA的结构,体验乐曲诙谐、轻松的情绪。

  2、 会根据A段音乐表现有趣的玩具形象,能听准B段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相互配合跳舞。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玩具、各种各样的玩具头饰、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 随乐曲的旋律和好朋友跳舞进场。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吗?冬冬的房间可大了,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呀?(想)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参观吧!”

  2、 欣赏乐曲。

  师:“哗!我知道你们来到了冬冬的房间一定很高兴。看!你们刚刚都已经跳起舞来了。我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喜欢刚刚那段音乐吗?我们再来欣赏吧!

  3、 欣赏《冬冬与玩具》故事。

  师:“小朋友喜欢冬冬的房间吗?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冬冬的房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4、 再一次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ABA的结构。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再来欣赏一次吧!”

  欣赏故事后提问:A、神奇的音乐在什么的指挥下响了起来?

  B、小玩具们听到神奇的音乐怎样了?

  C|、来到了冬冬的大房间小玩具们干什么了?

  D、最后冬冻就快醒了在小喇叭的提示下小玩具怎样了?

  5、 做小玩具进行分段欣赏。

  师:“小朋友你们想变成小玩具那样去冬冬的大房间里玩吗?我来变!”

  A、 欣赏A段。知道要按音乐的节奏进行行走。

  师:“当神奇的音乐没有起的时候小玩具们会动吗?”

  B、 欣赏B段。通过找好朋友跳舞来欣赏B段轻松诙谐的情绪,体验相互逗乐时的愉快情绪。

  师:“小玩具们我们来到冬冬的房间觉得大吗?漂亮吗?你们想干什么呀?好,我们就一起来跳舞吧!

  C、 先找朋友再来跳舞。

  D、 请个别做的较好的小玩具进行表演。

  E、 全体小玩具再来跳找朋友舞。

  F、 再欣赏A段。

  师:“冬冬快要醒了,小喇叭提醒我要怎样了?,神奇的音乐结束后小玩具们在玩具柜还动吗?”

  6、 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角色进行游戏。

  提醒幼儿要听清楚音乐,和注意表情。

  7、游戏结束,出室。

  师:小玩具真棒,能听着音乐做游戏。冬冬又睡觉了我们再去玩吧!“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3-4岁的幼儿对周围世界都充满着好奇。植物怎样生长的?西瓜内为什么有黑色的瓜籽?瓜籽有什么用?香蕉内的小黑点是什么?面对幼儿如此多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让他们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想象的童心?从幼儿每天吃的水果开始,开展一次寻找种子的活动,这样既能让幼儿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都有种子,又能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都有种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形不同。

  3、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西瓜、香蕉、苹果、梨;家长配合收集各种种子;录像带。

  【活动过程】

  1、找水果的种子。

  (1)让幼儿品尝西瓜。提问:西瓜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让幼儿品尝香蕉。提问:香蕉有种子吗?它的种子在哪里?告诉幼儿香蕉中的小黑点就是香蕉的种子。

  (3)找出苹果、梨的种子

  2、利用每天饭后吃水果的时机,和幼儿一起品尝、讨论: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种子吗?

  (2)找一找它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3、看录像:大树的种子在哪里?种子埋入土里——发芽——小树——大树——结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将各种种子做成标本,贴上标签。

  2、尝试种豆,观察种子的变化。

  3、亲子活动: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提问:毛豆、萝卜、青菜有种子吗?通过“家长园地”,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幼儿介绍,展示自己找到的种子。

  教学反思:

  活动中充分让幼儿动口动脑,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不被注意的东西,因此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搜集各种丰富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的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使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地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至于在“分组找种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既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地发展。整个活动的气氛随幼儿思维的活跃而活跃起来。孩子们是在玩中找,找中学,议中学,想中学结束的。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5篇】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四篇01-24

精选小班体育教案三篇01-19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3篇01-16

【精选】小班安全教案3篇01-15

【精选】小班安全教案三篇01-11

精选小班安全教案3篇01-25

精选小班安全教案九篇01-13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3篇01-09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10篇01-08

精选小班安全教案四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