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下册《制台见洋人》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大版八年级下册《制台见洋人》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制台言行的刻画鞭挞了其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3.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清末谴责小说)
二、简介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
1.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咸丰年间,迁居山东。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翼清一家合住。李翼清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宝嘉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艺。光绪十八年(1892)李翼清辞官归籍,宝嘉一家也跟从由山东返回常州。乡居期间,曾从传教士学习英文;并考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上海,先编撰《指南报》,次年五月创办《游戏报》,并设“文社”。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将《游戏报》转让,另办《世界繁华报》。这些报纸是中国小报的鼻祖,它“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论〈游戏报〉之本意》),虽然谈风月,说勾栏,载社会新闻,但也嘲骂腐朽的官僚买办,暴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上海的10年间,因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满意清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痛哭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一面办报,一面从事小说创作。作者在小说《活地狱》的“楔子”里有诗说:“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与他的社会改良主张一致的。他希望学习西方的文明与进步,“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不赞成激进的改革,连变法维新也感到过激,至于民主革命更被斥为“破坏天理国法人情”(《文明小史》),这种想法,不仅是一种幻想,而且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
.2.《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揭露各种官僚的“龌龊卑鄙”“昏聩糊涂”(《官场现形记》),集中暴露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
3.时代背景。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开始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一味退让,期望以割地赔款来求得一时苟安。对内则变本加厉,加剧对劳动人民的镇压和剥削,甚至以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来换取帝国主义列强的欢心。课文中文制台就是这样一个满清统治阶级的典型代表。
三、解决字词障碍
1、识记生字词
藩台、撩、禀见、翰林、瘪、恪、行栈、廊檐、截、蓦、六神无主、校场、辕门、衙署、骇、打岔、搁得住、懒怠、不肖、吁、排揎、安分、滋事、挟制、抚恤、了结、蓬、耽搁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一言不合 捺翰林 恪遵功令 头绪繁多 排揎金玉之言
四、课文内容分析
1、正确划分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文制台处理公务的原则。
第二部分(2-4)写藩台、淮安知府、巡捕见文制台的情景。
第三部分(5-7)写制台见洋人,学生斗洋人。
五、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中,文制台主要接见了几个人?他接见这几个人为什么态度不同?
文制台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主要接见了三个人:淮安知府、巡捕和洋人。文制台对他们三个态度不同,是因为这三个人社会地位和背景不同。
2、文中有两处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摘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并分别说明它们的表现作用?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多疑;佯惊问,奸诈。
3、巡捕禀报前后都挨了打,这反映了制台怎样的心态?
制台先打巡捕,反映了他对内专横、自我为大的心态;后打巡捕,表现了他恐洋惧洋、又不肯向属下认错的心态,既奴性十足,又恼羞成怒。
4、文制台认为自己是外交上的“老手”,很成功地把洋人打发起了,那么他是如何和洋人打交道的?
制台和洋人打交道,就是不能得罪外国人,处处为外国人着想,同时也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5、本文表达了什么深刻的思想?
制台对内对外的“双面人”嘴脸,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一方面表明近代中国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给清朝政府和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这种创伤,既使国家积弱积贫,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潭中越陷越深,也使国民、特别是上层官僚阶层的精神受到极大奴役。小说生动地描画了“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一社会怪圈,寄寓了社会改良的强烈愿望。
6、课文题目是“制台见洋人”,但课文中写“见洋人”的内容很少,你认为这个题目合适吗?为什么?
制台见洋人的内容虽少,但是却反映了制台本质和课文中心思想的重要部分,所谓“秤砣虽小压千斤”。所以现在这个题目是合适的。
7、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本文的主要特色是运用了讽刺和夸张两种手法。
作者把他所要鞭挞、谴责的对象作了放大、夸张处理,使其原形毕露,加大了讽刺的力量。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叙事写人,最为典型的是制台对待同僚下属和对待洋人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他对内蛮横,对外卑躬屈膝的丑恶灵魂。用鲁迅的话说就是“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在对比描写中,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另外,小说的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口语性,活灵活现;人物心理活动细腻入微,真实可感。这些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六、布置作业
【河大版八年级下册《制台见洋人》教案】相关文章:
河大版《木兰诗》教案设计06-04
河大版八年级下《有月亮的晚上》教学设计12-16
下册课文:瀑布教案优质版12-17
河长制工作简报05-26
办河长制工作简报06-12
推进河长制工作简报05-26
河长制调研工作简报05-26
领导督查河长制工作简报04-27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