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秘密教案

时间:2021-11-26 11:22:57 教案 我要投稿

沉浮的秘密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沉浮的秘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沉浮的秘密教案

沉浮的秘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体在水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沉浮实验盒内含:同体积的塑料块、木块、橡胶块、铁块、塑料小桶、量杯网袋、测力计、水槽;潜水艇模型,橡皮泥、带盖的小瓶子、细橡皮管、空牙膏管、竹筷、海绵、塑料袋、线。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水的浮力,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着的,还是下沉的,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既然这样,为什么放入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发现物体与同体积水相比,比水重沉;比水轻则浮。

  (1)出示相同体积的塑料块、木块、橡胶块、铁块,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哪些沉,哪些浮?

  (2)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你有什么猜想吗?

  (3)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

  (4)怎样设计我们的猜想对与不对呢?学生讨论设计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方法。

  (5)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测量这些同体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把结果记录在P11的表格中。

  (6)汇报实验得到的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7)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到底多重的物体下沉,多轻的物体上浮呢?你会有什么设想吗?

  (8)要求学生想到与水相比,而且是与同体积的水相比,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了。

  (9)学生测量同体积水的重量。

  (10)得出结论:与同体积水相比,比水重的物体会下沉,比水轻的物体会上浮。

  2、指导学生研究同一物体,重量不变,体积增大,其浮力也增大。

  (1)教师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想出办法,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2)为什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在水中会由沉变浮呢?

  (3)我们来比较一下橡皮泥在改变形状前后在水中受到浮力是否一样?我们怎样来比较呢?

  (4)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方法来比较橡皮泥改变形状前后在水中受到浮力是否一样。

  (5)汇报实验结果。

  (6)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师生小结得出结论:橡皮泥的体积越大,水对它的浮力也就越大。

  3、指导学生发现同体积物体,如果重量不断增加,也会由浮变沉的。

  (1)往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加硬币,看一看你的橡皮泥上最多能放多少个硬币?

  (2)由此,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3)物体的体积不变,如果重量不断增加,就会由浮变沉;如果重量不断减轻,它就会由沉变浮。

  (4)为什么潜水艇既能上浮又能下沉呢?

  (5)分组研究潜水艇。

  (6)师生小结:物体体积不变,如果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由浮变沉;同样,如果重量减少一定程度,也会由沉变浮。

  (三)巩固应用。

  1、鸡蛋在水中下沉,但是,往水里加盐,你又会发现什么呢?你能说这是为什么吗?

  2、有的木块刚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过了一会儿就会下沉,你能设计实验,寻找其中的秘密吗?

沉浮的秘密教案2

  探究:

  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知识:

  1、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有用简单器材做的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

  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砂、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

  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

  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

  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

  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结果,在实际数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同于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

  四、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课题:自由研究

  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故事与事实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少物体沉浮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2、有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演示:把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不用工具,不改变马铃薯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启发思考,为什么人可以躺在死海中看书看报?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马铃薯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沉浮的秘密教案】相关文章:

《沉浮的秘密》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04-20

幼儿园大班教案《沉浮》12-08

沉浮散文02-26

大班教案《风的秘密》12-08

名家韩愈的仕途沉浮03-16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蔬果的沉浮》09-22

《超市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04-20

《春天的秘密》语言教案12-10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蔬果沉浮》09-23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蔬果沉浮》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