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时间:2022-05-26 16:15:37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2

  活动说明: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十分盛行的一个节日。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慢慢就有了端午“赛龙舟”的习俗;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而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目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重视我们的节日,抓住一切教育契机,来弘扬我们的文化!

  因此,设计了这节活动:《端午赛龙舟》,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的传说和庆祝意义,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探索拼搭组装龙舟木片。

  2、能运用各种造型、图案装饰龙舟。

  3、初步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

  教具准备:

  大教具,端午视频,教师自制成品

  材料准备:

  龙舟木片套件,纸黏土,活动眼珠,酒精胶

  活动过程:

  一、欣赏端午视频,了解端午节的风俗

  二、引导幼儿欣赏龙舟,了解龙舟的由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组装

  1、欣赏龙舟,了解赛龙舟的由来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拼装龙舟

  三、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操作要领

  2、幼儿动手操作

  五、幼儿展示作品,讲诉经验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3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知识)

  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

  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

  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棕,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即将开展“粽子飘香”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引导幼儿学习简单地包粽子(折纸),并进行线描装饰。

  3、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粽子飘香》、《屈原的故事》的欣赏课件,长条状的纸条与幼儿人数相等,彩带、油性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呢?(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长条形的等等,并且有多种口味的,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红枣粽等等。

  二、故事欣赏。

  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戴五彩线等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为了表示我们对屈原敬佩与缅怀之情,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先将纸条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形;

  2、顺着三角形的一边正反来回折,将整张纸条折成连续的多个三角形;

  3、打开三角形;

  4、在纸条的起端,顺着折缝拢成一个立体的形状,似锥形;

  5、顺着纸条上的缝往上卷绕,将纸条末端插入缝中;

  6、用油性笔进行线描装饰;

  7、用彩带捆绑装饰。

  四、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6

  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以其激烈性、比赛性赢得人们的喜爱,但在我们北方幼儿缺乏赛龙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借助幼儿对赛龙舟的对赛龙舟的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和感知赛龙舟活动的激烈景象,鼓励幼儿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丰富生活经验,并大胆表现龙舟比赛这一内容。

  活动目标

  1.在喜欢和了解赛龙舟的基础上,大胆表现赛龙舟的激烈景象。

  2.能够自主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大胆表现龙舟比赛中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

  3.大胆想象,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和家长一起搜集、观看赛龙舟竞赛活动。

  物质准备:

  赛龙舟视频、PPT课件,各种纸张、笔和水粉颜料。

  活动建议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DVD。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龙舟比赛的?划龙船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人们在划船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划得很快,他们的船桨抬得一样高,他们的身体动作都差不多,所以这艘船一定划得很快。

  2.播放教学课件,感知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学习表现赛龙舟的场景。

  (1)观察龙舟外形特征,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龙头和侧面人的画法。

  龙头:龙嘴(锯齿型的牙齿)——龙眼(大又圆)——龙角(有分叉)

  侧面人:头(可以是侧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体(只画一侧的手)——手部动作画出划桨的姿势。

  (2)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提问:龙舟上用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你想用在龙舟上设计什么图案?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夸张的线条、多彩的颜色在想像的基础上创作出龙舟比赛的场景,教师观察并支持幼儿大胆表现。

  4.用幼儿作品布置“热闹的赛龙舟”,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学习,感受创作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

  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

  教学难点:

  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板书课题。

  二、授课

  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

  “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

  1)将纸杯剪开;

  2)用胶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桨;

  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

  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

  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

  点评作业

  8、展示作品

  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9、分组进行扎粽子或划龙舟比赛。学生集体评选出最佳选手。

  三、小结:纸粽可作为礼物过节时送给亲朋好友,龙舟可以用来进行一次同学之间的友谊赛。

  第二课时:描绘划龙舟的场景

  1、龙舟上人物角色、动态:旗手、舵手、划桨手、鼓手,动作各不相同。

  2、场景热闹欢快,色彩鲜艳丰富。

  3、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巡视。

  4、作业展评。

  5、小结:有学生自己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12、端午节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

  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1、静息。

  2、听一听: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学生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5、跟老师学习折大龙船部件。

  6、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展示作品。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教案(通用8篇)05-23

幼儿园端午节粽子手工教案(通用7篇)05-12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手工教案(通用5篇)05-23

端午节手工粽子教案(通用9篇)05-23

端午节手工粽子教案(通用5篇)05-23

手工端午节粽子教案(通用6篇)05-23

中班手工端午节教案(通用6篇)05-12

小班端午节手工粽子教案(通用6篇)05-25

端午节手工粽子小班教案(通用6篇)05-23

端午节手工托班教案(通用7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