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2、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1)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2)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①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
②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1)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2)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3)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
4、再读列宁的话。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
课外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从相关的课文、课外书以及网站上去搜寻列宁的故事,两周后召开“感悟列宁”综合学习报告会。(形式自拟)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四课<登山>,来进一步了解列宁。
生:(齐)登山
二、新授、感悟
1、 检测读文情况,读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师:列宁和巴国茨基在登山时,不就是过一条小路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组织好语言准备汇报。
生: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来的。请于兴阳来读课文。
生:这是一条惊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14、15、17自然段看出来的。请朱立超来读课文,我们是从这几段描写的动词看出来这条小路是一条惊险的小路。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把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带上了那条小路上了,真令人胆战心惊呀!那面对小路,列宁是怎样表现的呢?(小组合作交流)
师:当列宁第一次走这条小路时,他是怎样表现的?
生:汇报 当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顶时,展现在他们我们眼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欣赏美景,在谈一谈感受。
生:课文第18段,谈感受。
师:你们都感觉这景色这么美,那同学们说说此时的列宁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生:说想法。
师:一个小时过去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也该回去了,他们有选择了来时的小路。他们第二次走这条小路的是怎么走的呢?(小组汇报)
生:小组汇报
师:我们知道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两次走小路的表现,谁来说一说列宁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险路有哪些不同?
生:汇报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段,谁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文 师:那么这一段我们怎么理解列宁说的话?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理解的很好,那谁来说一说列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生:列宁具有临危不惧、遇险不惊、从容镇定的精神品质。
三、扩展
师:我们知道列宁第二次走小路是为了锻炼意志。课前你们也搜集了很多有关锻炼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谁来说一说。
生:积极说
四、总结
同学们搜集的真不少,学习了列宁的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也学会了很多,老师希望各位同学都要学习列宁的这种临危不惧、遇事不惊、随时随地都锻炼意志的品质。
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意志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意志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构想
教学中,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重点指导学生读懂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两次走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学习他自觉磨炼意志的品格。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有关列宁的故事,谁来说一说?从中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14课,出示课题:《登山》讲的也是列宁的故事,又表现了列宁的什么品格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三、讲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列宁为什么要走危险的小路?
3、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二、三段。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3、师生共同归纳。
(1)指名读直接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出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
(2)有关这条小路,巴果茨基是怎样说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巴果茨基是怎样通过这条小路的?
A、指名读相关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B、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巴果茨基轻轻舒了一口气,说明什么?
(4)列宁是怎样走过这条小路的?
4、下山的时候,列宁仍然坚持走小路,第二次走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归纳。
A、第一次必须走,因为要看日出,时间不够。第二次是列宁自己坚持要走;
B、第一次走:跟、停、定了定神、碎小的步子移动。第二次走:先走、毅然决然
(三)学习第四段
1、从山上回来,列宁为什么还要走小路?
2、课文最后,列宁讲了什么话?这段话每句讲什么意思?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3、齐读第四段,反复朗读列宁的话。
4、在两次走小路中间,作者还描写了一段日出的景色,写的非常美,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为什么写这一段?(蕴含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寓意。)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1、从查找关于列宁的资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4
《登山》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先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接着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最后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待了他第二走险路的原因。
课文的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第一次走险路是为了赶上看日出,写得比较详细。从“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这句话,可以体会到这条路的小和险,这样的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列宁为了看日出,果断决定走这条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过几次这条小路的,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走的时候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列宁走险路的表现反映了路很“险”,他“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昏目眩”。“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说明他有点害怕。但他只是“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几处不同:1.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2.列宁先走;3.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为什么还要走险路呢?列宁的话解释了原因。列宁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讲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第二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第三句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列宁下山时还走那条险路,正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这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教法建议:
1.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有一个句子,即:“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这个句子画下来,并通过这个句子具体体会到这条小路的险。只有充分理解了“险”,才能充分认识列宁坚持走这条险路的勇气和魄力。
2.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对思考.练习1中的第一小题“列宁第一次走这条近路时害怕吗?”要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到列宁是有些害怕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当时的处境是不由人不害怕的。人站在极高极险的地方,头晕目眩,心慌腿软等感觉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列宁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了过走,正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品质。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把段意连起来是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处常用的方法。思考.练习2要求给课文分段、最纳段意,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然后把段意连起来。连接段意的时候,帮助学生疏通语言,用通顺连贯的语言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本课最后列宁讲的一段话,是课文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可以先逐句理解,再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情景深入体会,最后再让学生适当联系思想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5.本课的生字“刹”“烁”“释”是翘舌音,“皇”是后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确。“喉”的右半部不是“候”,不要多写一竖。
以下词语解释供教学时参考。
沙皇——俄国过去皇帝的称号。
深渊——很深的水。
头昏目眩——眩,昏花。头发晕,眼发花,课文中的意思是站在高处往下看,发生眩晕的感觉。
毅然决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弄明白列宁登山所体现的革命者的品质。
文章结构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欢快地唱了起来”):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从“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到结束):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代了他第二次走险路的原因。
写作特点
巧用对比赞颂品格。
首先,巴果茨基与列宁走险路的对比。巴果茨基自己几次走过这条小路,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可见他也是有点提心吊胆。而列宁“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晕目眩”,但“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步地走过”去了。从对比中进一步赞颂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其次,以第二次与第一次走险路相对比。巴果茨基说“不必走”,而列宁仍旧坚持要走那条小路。第二次是列宁先走,巴果茨基跟在后面,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过去。说明列宁比第一次走险路更无所畏惧,意志更坚定了。
解释说明画龙点睛。
课文结尾是列宁对巴果茨基问题的解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列宁先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但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进一步突出了革命领袖列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危险小路的事,表现了列宁自觉地磨炼自己意志的可贵品质。
教学设计示例
14.登山
教学目标:
一、了解列宁两次登山的经过(走险路),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坚强品质。
二、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今天要介绍一篇好文章给你们,想了解吗?(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三、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1.指导朗读。注重表扬、激励,激发朗读兴趣。(这一次读,要比初读课文时读得更好、更流利、更有感情。)
2.生谈精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3.鼓励学生表演课文内容。
①指名上台表演。
②让表演的学生评价刚才的表演情况。
(学生自主地进入角色,充分品味文章的内涵。)
4.质疑: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列宁下山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他第一次走与第二次走有什么不同?课文题目是登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在山顶上看到的美丽景色呢?列宁说的那两句话该怎样理解?)
5.教师归纳学生的疑难问题。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登山的经过(走险路),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坚强品质。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风筝语文教案03-07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25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02-22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3-1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03-21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8篇03-15
小学生登山运动作文范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