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教案

时间:2021-02-17 18:32:46 教案 我要投稿

《饮酒》教案

  【学习目标】

《饮酒》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教学过程】

  1.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格调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2.全诗有两个层次:

  1—4句为第一层,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具体描写自己欣赏自然景物的悠然心境或心态。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不经意,即“悠然”,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在这样的心态中,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因而作者只好“忘言”了。当然“忘言”并非无言,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全诗语言平淡,不加雕饰,似乎无意为诗,毫不费力,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3.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

  “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望”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④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其实诗人的真正意思是说: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⑤“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在结构上的作用。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

  4.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欣赏诗词的方法。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5.课堂小结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