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的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素材,努力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为自主探究做好知识准备。
本节课以小游戏“找邻居”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近似数的内容,通过灵活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估算做好铺垫。
2.帮助学生理解估算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需要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同时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选择估大或估小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实际意义,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 收集资料的信息卡
教学过程
⊙互动游戏,导入新课
1.出示学情检测卡。
(1)口算并交流口算方法。
(2)游戏:找邻居,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与刚才的游戏有关,看看谁能利用游戏中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开始做“找邻居”的游戏,让学生练习找与某个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为学习新知识进行预热,为接下来学习估算打好基础。
⊙阅读理解,搜集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15页例4情境图。
1.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指名回答)
数学信息:(1)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2)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3)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要解决的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引导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呢?
(同桌或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再与影院的座位数相比较,比441大就坐不下,反之就坐得下)
3.尝试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223+239,并质疑这样的加法计算还没有学过,无法计算出结果)
⊙分析题意,估算解答
1.揭示课题:要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其实不必算出准确数,只要算出223+239大约得多少就可以了,这种算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估算。
2.引导学生讨论估算方法,然后汇报。
方法一 因为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所以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方法二 223>220,239>230,220+230=450,所以223+239一定大于450,450大于441,坐不下。
⊙回顾反思,理解估算方法
1.针对以上两种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合理,为什么?讨论后汇报。
结论一 把223和239都看成200,两个数都估小了,而且与原来的数不够接近,造成估算出的结果与准确数相差太远,无法说明问题,所以第一种方法不合理。
结论二 把223和239都看成与之接近的几百几十数,那么估算出的结果与准确数也比较接近,就能判断这些学生能否坐得下了,所以第二种方法合理。
2.小结估算方法: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在估算三位数加减法时,为了结果更接近准确数,要把三位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相加或相减。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的估算方法给予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通过比较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出合理的估算方法。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反复体验、感悟的过程中了解估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用估算解决问题: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1)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2)估算出结果,并得出结论。
(3)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