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时间:2024-07-04 22:26:41 晓丽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1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了解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音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音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2.使学生初步领略声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音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这一节的重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演示实验器材:广口瓶、橡皮塞、抽气机,电子发声体,土电话、吉他等。

  3.分组实验器材:音叉、鼓、锣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一)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

  欣赏音乐、琴诗,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二)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声音。

  观察画面与聆听相关的声音。

  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是怎么被我们听到的?

  深入思考,进行猜想。

  让学生知道声音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观察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些问题,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讨论中切入本节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三)探究声音的产生

  1.给学生提供“制造”声音的器材:音叉、鼓、锣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探究:让音叉、鼓、锣等发声,并观察声音产生伴随的`现象。

  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究,直接观察和触摸感受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引导学生讨论。

  2.让学生试一试:敲一下鼓(或音叉、锣),马上用手按住鼓面会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发声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进一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培养归纳能力。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结论。

  通过观察、体验与对比、概括,建立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4.介绍弦乐器和管乐器:弹奏吉他、展示自制管乐器,并播放使用自制管乐器演奏视频。

  让学生在发出声音的同时,用手捂住自己的声带处,再次感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巩固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

  (四)声音的传播

  1.提出问题:我在这说话,我的声带在这振动,声音怎么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学生思考:我们之间有什么,是什么把声音传过来的?

  诱导学生自己得出: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播。

  2.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空气,你还能听到我讲话的声音吗?

  深入思考和联想。

  让学生提出猜想,引导他们提出证明猜测正确性的方法。

  3.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探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传声的原因,进行猜测和讨论。

  广口瓶内发生器声音的变化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传播。

  5.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声音可以液体中传播。欣赏《小儿垂钓》和“水上芭蕾”。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观察与思考。

  提高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6.学生实验并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学生轻敲桌子一端,耳朵贴近桌面另一端听声音。

  探究固体传声,初步感悟科学探究。

  7.试用“土电话”,强化固体可以传声。

  让一学生“接听土电话”并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发言。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实质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8.归纳结论: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综合、归纳,举手发言。

  系统总结规律。

  9.听觉的形成:播放视频:人耳的结构和动画(听觉的形成)。

  观察与思考。

  了解人耳的结构和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五)声速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学生阅读课文(第38页),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并总结规律。

  启发学生从阅读中找出规律。

  (六)小结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思考、交流,谈收获、体会等。

  通过合作、交流,及时小结,让知识系统化。

  (七)课堂练习

  出示练习题

  阅读、思考,举手答题。

  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八)布置作业

  延伸兴趣

  课后第2、3题

  当堂完成

  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

  二、声音的传播

  三、声音的速度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空气中:340m/s(1标准大气压、15℃)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2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在小学也学过声音,所以声音对于学生来讲是很熟悉的。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学生从没思考过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没有思考过自己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等问题。本节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声音的情景和活动,把学生引入到声音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于声音相关问题的思考。

  现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所以本节课主要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作为刚接触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学习本节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都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感悟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联系,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的基本要素,加深对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声体与不发声的物体的差异,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对比观察能力。能概括出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的一些发声现象。

  3.通过“真空罩中的响铃”实验及气体、液体、固体传声的实验或实例,观察、讨论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常温常压下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并能用机械运动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5.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6.初步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听觉产生的过程。

  7.通过列举声音产生的实例,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8.通过听觉感知,初步领略声现象,感受音乐的美妙,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让学生尝试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发出声音,比一比谁能发出的声音种类多。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为什么有大小”“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等,确定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反思】简单的小互动环节让学生都充满了参与感,更快地融入课堂学习。

  2.“知识点”教学

  声音的产生

  实验1:取一个音叉,敲击音叉会发出声音,观察到琴弦在振动,用手按住正在振动的音叉使其静止,观察是否发出声音。

  提出问题:

  (1)你能听到什么?此时音叉处于什么状态?

  (2)当手按住音叉使其静止时,还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回答得出: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停止振动时,发声停止。

  进一步提问:你怎样知道音叉在振动?通过什么证明?引出实验2.

  实验2: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和静止的乒乓球,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出发声的音叉在做怎样运动?

  虽然不能直接看出音叉在振动,但是可以通过溅起的水花和被弹开的乒乓球推理得出音叉在振动。这里用到了转换法和放大法。乒乓球和水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能力提升:让学生利用转化法观察到敲击桌面时桌面的振动,并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如在桌上放小纸片,滴小水滴等。有些方法的实验现象可能并不够明显,此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改进实验方法,在实验中进一步领会转换法的思想。

  实验3:学生朗诵一句话,同时手摸喉头,体会手有什么感觉,停止说话时手还会振动吗?

  实验4:学生用一只手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另一只手拨动伸出的部分,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当钢尺停止振动时还有声音吗?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钢尺振动发声,停止振动时停止发声。

  学生总结得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固体、液体和气体均能因振动而发声。

  小拓展: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就是这个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总结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在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转化法这一物理学中重要的思想,学会运用。

  【反思】在这一实验环节,教师应该提取熟悉实验过程,确保实验的成功率。另外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在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桌面振动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要让其产生畏难情绪,体会物理学习的快乐。

  声音的传播

  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举例:现在讲课同学们都可以听见我说话。

  2.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演示实验:将手机用塑料袋包装好放入水中,打开手机铃声,请学生听此时的铃声。学生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进一步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能够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例子?教师举例:

  有人钓鱼时,为什么不能在岸边大声说话交谈?这说明什么?

  水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为什么能保证动作整齐划一?这说明什么?

  渔民为什么可以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怎么办到的?

  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实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实验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并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做到学以致用。

  【反思】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一时并不能很好地反应过来,此时要善于引导:如让学生回忆游泳时在水中能否听到岸上的人叫自己。

  3.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1:学生将一只耳朵紧贴桌面,将另一只耳朵堵起来,在桌角另一端轻敲桌子,是否可以听到声音?将耳朵离开桌面,另一只耳朵也松开,在同样的位置用同样大小的力敲桌子,是否可以听到声音?两次声音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

  实验2:请学生用“土电话”感受两人对话,其他同学听不到,这说明什么?

  进一步拓展:使用土电话时,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另一方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手捏住线阻碍了线的振动影响了声波的传播;如果使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另一方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松弛的线不易传声。

  电影中有将耳朵贴在地上听到远处马蹄声的场景,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动手进行简单实验,通过实验对声音在固体中进行传播这一现象进行总结归纳。

  【反思】在实验1中学生基本都成功进行了实验,实验效果良好。在实验2中部分学生的实验效果出现了问题,这类实验应该提前准备确保成功率,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请学生思考这样一种环境——既没有固体,也没有液体,也没有气体。

  学生回答:真空。

  教师提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我们的声音能不能传播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播放演示实验视频:真空罩中的电铃。做实验前先打开电铃,问学生能不能听到铃声,是靠什么传播到耳边的?如果没有空气,声音还能不能传播?这说明什么?

  实验步骤如下:打卡电铃,能听到清晰的铃声,把电铃放入真空罩中,打开抽气机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关掉抽气机,请学生听此时的铃声。学生几乎听不到铃声。打开真空罩的通气孔,让空气缓缓进入真空罩内,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强。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并讨论,学生理解: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释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直接用语音交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视频理解真空不能传声的物理知识。

  【反思】学生虽然得出这一结论,但对这一结论的运用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准确解释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直接用语音交流的原因。

  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投影演示实验:用滴管向平静的水面上滴一滴水,观察水波的传播。用水波做类比,使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引入声波。

  提问:在运动会上观看田径比赛,裁判和观众是先听到枪声还是先看到枪冒烟?为什么枪的烟雾和声音同时产生,却是先看到烟雾后听到声音呢?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声速比光速小,引入声速的概念。

  提问:声音的传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敲击很长的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响?

  请学生讨论:对着山崖大喊,会有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室里说话时有回声吗?为什么?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得出:

  (1)回声的概念。

  (2)人耳能区别回声的条件是比原声晚0.1s以上。

  (3)如果回声和原声时间间隔比0.1s短,回声存在但人耳无法区别,只会加强原声。

  请学生解释打雷时隆隆声不断的原因。

  教师介绍三音石、回音壁等回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回声的概念及回声产生的条件,并利用回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回声存在这一误解:以为“回声”和原声时间间隔比0.1s短,那么就不存在回声。教师要对这一观念进行纠正:听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只是因为相隔时间过少无法区分。

  3.应用与提高

  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五、教学反思

  引课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中,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利用身边简单器材进行小发明、小创作。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3

  课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回声及回声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观察的方法,探究回声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疑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设施:共鸣箱、铁架台、真空罩实验装置、橡皮筋、泡沫塑料球、吉他、鼓、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利用上课铃声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四、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二、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检查作业

  教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

  学生演示实验:学生敲动鼓面有纸团的鼓。分析现象:得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结论:鼓面振动时发出声音

  学生演示实验:学生拨动梳子使其发声,分析声音产生原因。

  结论: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

  教师演示实验:①敲响音x靠近泡沫塑料小球,观察现象分析原因②敲响音x,把其放入水中。

  解释振动:物体来回往复的运动叫作振动。

  结论:音x振动时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拨动学生自制的六弦琴使其发声,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学生实验:摸着喉头发生,体验,分析原因

  教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各种动物的叫声,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过来有嗡嗡的声音,那么,它们发生靠什么呢?

  结论:翅膀的振动

  板书:1、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教师: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教师:我们知道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为我们中国争了光,我国的探月计划已经启动,那你知道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如何交流的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演示实验:真空罩实验(用手机试试)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

  结论:空气中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师:那声音是怎么通过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里的呢?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声波的形成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可以传声,其他的呢?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比如液体,学生回答水可以。

  教师演示实验:把一音乐盒密封后放入水中,分析现象

  结论,水可以传声

  学生举例,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教师:上节课让大家做“土电话”都做了吗?

  学生演示“土电话”

  结论:固体也可以传声

  学生举例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板书: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教师:在雷雨天,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

  (光速比声速快)

  学生看p30声音表,并分析特点

  板书: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一般情况下,中传播声音最快,其次是,中传播声音最慢。

  学生介绍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教师通过图片进一步介绍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分析回声的形成

  学生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小距离

  已知:t=0、1s v=340m/s

  求s/:

  解:由v=s/t得s=vt=340m/s×0、1s=34m

  s/=1/2s=34m/2=17m

  答:最小距离17m

  教师:如果要测定海底深度,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怎么计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 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准备

  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两个、塑料桶一个(里面盛有水)、两个铁块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

  (2)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己想知道哪些有关声音方面的知识?

  (3)教师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2、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音叉、尺子,怎么让它们发出声音?

  (2)你们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们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3)思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4)摸着自己的喉咙数1到10,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觉。

  (5)教师: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6)教师:(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教师: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声源的概念)

  3、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1) 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2)课本上的想想做做

  (3)教师:从以上的活动中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们还可以想出生活中的其他事例或者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吗?

  (4)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5)空气可以传声吗?列举事实说明。

  (6)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

  (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声波概念。

  5、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1)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讲解回声的知识)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4)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

  (5)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6)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a.15oC时,V声=340米/秒 25oC时,V声=346米/秒

  b.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c.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 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oC时,340m/s(空气)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

  (1)15oC时,V声=340m/s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丰富的声音,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聆听不同动物的发声,认识动物不同的发生方式。

  【教学重点】

  观察和发现物体发生的共同特征,分析和归纳物体发生与振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将物体发生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实验记录表、教学ppt。学生材料:塑料袋、钢尺、音钹、塑料瓶、泡沫屑、水、水槽、音叉、水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感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刚刚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生活中到处都有声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传递了什么信息?

  2.播放音频:闹钟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打雷声。

  3、提问: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表达了什么意思?

  4、学生汇报所听到的声音,以及这个声音表达的意思。闹钟声-起床时间到了汽车喇叭声-有汽车来了,注意安全狗叫声-有陌生人来了

  5、小结:看来,声音可以向我们传递信息,不停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6、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一)通过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运动有关

  1.提问:(出示保鲜袋)同学们,刚刚听了那么多声音,现在你能用保鲜袋制造一个声音吗?

  2.提问:你有什么办法?

  3、(示范)学生代表说一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

  4.全班活动,要求: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

  5、教师控制:开始!—停!

  6、提问:谁能把你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用一个“动词”概括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动作方式,是什么?

  7、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动词”。

  8、交流:通过敲、打、拍、吹、摩擦等动作方式都可以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不同的方式都可以使物体运动产生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通过探究不同物体发声的运动,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追问:现在你认为物体必须怎样才能发出声音?

  2、学生交流讨论

  3、谈话:(出示实验器材)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样实验器材。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这些物体不动时,它会发出声音吗?你有什么办法分别让它们发出声音呢?

  4、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并思考,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的方法。讲解实验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

  5、教师随机指导,完善并讲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6.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因此,要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总结:一个物体发声时,它的运动轨迹有什么变化?

  7、讲解实验记录单并举例示范。举例: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感受。我们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喉咙在发声时的运动轨迹。

  活动二:通过探究不同物体发声的运动,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我的验证过程

  8.ppt出示实验要求:看,发声物体有什么现象产生?摸,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发声物体,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运动。画,画出发声物体发声时的运动轨迹。说,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9.实验:按要求进行下面5个发声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跟着它发声时的运动轨迹来画图,完成记录单。

  10、小组汇报,教师适时作出引导,使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物体运动轨迹的变化。

  11、提问:通过这几个活动,对于“物体必须怎样才能发出声音?”你有什么想法?

  12、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学生回答,上下左右快速运动)

  13、小结:物体受力以后,上、下、前、后、左、右做快速地来回往复运动,我们称之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

  14、谈话: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会消失吗?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改变上面的实验去证明?哪位同学来试试?

  15、学生示范如何使发声中的音钹、钢尺、喉咙、矿泉水瓶停止振动。

  16、交流:通过刚才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17.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三、运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解释音叉激水和水鼓现象

  1、描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些振动有时还能带来很奇妙的现象(展示音叉和水鼓)

  2、演示1:依次走到部分同学耳朵边,用锤子敲击音叉的侧面。演示2:用鼓槌敲击鼓面

  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声音)

  5、思考1:敲响音叉后,接近水面,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思考2:在鼓的表面倒上一点水,用鼓槌敲击水鼓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6、教师演示音叉激水,敲击水鼓

  7、追问:物体的振动带来了什么神奇现象?你如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刚才的现象呢?

  8.学生汇报。

  9.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四、认识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

  1、谈话: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那么,大自然中的动物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的呢?

  2、播放视频《动物的叫声》。

  3、交流:通过刚才的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

  4、学生汇报,教师PPT总结哺乳动物、昆虫、鸟类、蛇类、鱼类发声的方式。

  5、小结:无论人、动物、还是生活中的各类物体,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五、拓展应用

  1、拓展练习:解释贝多芬的的故事:晚年利用振动感受音乐。

  2、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谈话: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六、课堂小结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上节课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物理要学习的几方面的知识,谁还记得是哪几方面的知识?

  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看似简单,但又有着许多奥秘的声现象。

  二、新课教学

  老师: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如海浪的声音、优美的音乐声、汽车的喇叭声、老师讲课的声音等等,谁还能举出一些声音的例子?

  学生:小鸟的叫声、电视机的声音等。

  老师:这么多种声音,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就由我带着你们这些将来的大科学家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我们先从身边的声现象开始研究。

  (一)声音的产生

  老师:研究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评估

  [实验]

  ⑴做直尺发声的实验;

  老师:尺子在发声的同时有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总结(尺子在振动)。

  ⑵讲话(四班最棒!),同时用手摸喉咙处;

  老师:讲话的同时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体验。

  老师:前面两个例子声音产生的同时发声体都在振动,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妨猜想一下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在振动,那么我们就应该设计实验来验证。

  (3)拉皮筋,看到皮筋振动的同时听到声音,此实验证实了我们的猜想。

  老师:这些声音产生的时候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其振动,有没有看不见振动的声音呢?如果遇到了我们又该怎么样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呢?

  (4)取一个鼓,敲一下

  老师:鼓发出了声音,但是却看不见振动,是不是我们的猜想错了呢?你们自己想想改怎么办呢?

  学生:是因为鼓的振动太微小了,我们看不见,所以应该用东西放大这种振动。(在鼓面上放上粉笔头,再次敲击,粉笔头弹起)粉笔头弹起说明鼓发声也是由振动产生的。

  老师:很好,那我们再做几个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5)敲击音叉

  老师:这个也看不见振动,那位同学来试试这也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呢?器材可任选。

  学生甲:敲击完音叉之后靠近原本不动的悬挂着的乒乓球,发现小球被弹起。

  学生乙:敲击完音叉之后把音叉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发现水花四溅。

  老师:请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对以上实验进行分析论证,你们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我们发现每次产生声音时物理都在振动,因此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敲击钹一次之后,有余音产生,用手捂住,使其振动停止,发现声音也消失了

  老师:由这个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老师:不同的声音振动的部位不同,人讲话是声带振动,吹笛子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敲鼓是鼓面振动,拉二胡是弦振动等。我们的祖先特别善于思考,既然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怎么样才能重复发生呢?如果是你,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重复发声呢?

  [学生猜想]

  老师:如果我们将发声物体的振动规律记录下来,然后再按照记录下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早期的唱片机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做成的。

  (二)声音的传播

  1.气体传声

  老师:班上有没有人听不到我讲话的声音呢?

  学生:没有

  老师:我是贴着你们的耳朵上讲的吗?我离你们有一定的距离,为什么你们能听到我的声音呢?比如说我想喝水,必须先把水倒到杯子里,用杯子把水送到我嘴边才能喝到水,杯子就是我喝水的.媒介。我们之间是什么传播了声音呢?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

  学生:我们和老师之间只有空气这种物质了,所以我猜想应该是空气就是声音传递的媒介。

  老师:猜想不等于就是事实,下面我们就证明一下,如果没有空气(即真空状态),我们还能不能听到声音呢?

  [演示实验]用声音传播演示器。

  (1)有空气时接通电源能听到声音

  (2)用抽气机把空气抽出去之后声音变小了

  (3)慢慢放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大

  总结:气体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

  老师:物理学中把传播是所需要的物质叫介质,故气体是声传播的介质。

  老师:自然界中除了气体还有固体和液体,那么固体、液体也能传声吗?为什么呢?请举例说明。

  2.固体传声

  学生: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够穿过固体让人听到,所以固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实验]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手轻轻的划,能从木头里传来很清晰的声音。

  结论:固体也可以传声。说明固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3.液体传声

  老师:我们都是在海岛长大的,钓鱼一定不陌生,谁知道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不能在岸上大声讲话。

  老师:为什么?

  学生:那样会吓走鱼的。

  老师:鱼被液体包围着,也能听到声音,说明了什么?

  学生:液体也能传声,液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

  老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总结:(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在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在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在传播速度。

  (2)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5.声波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在形式传播。

  6.回声

  对着大山喊,能听到回声,回声是怎么回事?

  老师以相同的声音在教室、操场讲话,听起来为什么不一样呢?

  当回声与原声之间在时间间隔小于0.1S时,人耳就听不到回声了,此时,

  回声对原声起到加强的作用。

  三、练习

  1.能不能在太空进行音乐会?为什么?

  2.人在岸上讲话,水里的鱼通过那些介质听到声音?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7

  课题: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原理。

  教学难点:

  回声测距离的计算

  教学重点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声速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探索

  教学用具:

  音叉一对、乒乓球、铁架台、透明塑料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本p31带?的文字,提问:同学门是不是都听见了?他朗读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他的声音是怎样钻进每个人的耳朵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学习声现象的基本知识。

  二、声音的发生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千千万万的声音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发现: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解释何为振动)

  举例:讲话发声是声带在振动、吹口哨、打雷是空气在振动、打鼓时看到鼓皮在振动………

  演示实验验证:音叉发声,弹开乒乓球。

  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得到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提问:反过来,是不是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呢?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声,只不过有些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听不到的不一定是不存在的)

  提问:振动就会发声,发声就一定有振动,那如果振动停止,声音会怎样呢?

  手握音叉演示实验说明: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三、声音的传播

  举例:老师讲课,每个同学都听得见,声音是怎样传到你们的耳朵的呢?

  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物理教案《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演示实验证实:音叉共鸣,另一音叉弹起乒乓球。

  提问:除了空气可以传声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

  学生讨论、举例,老师归纳:其他气体、液体、还有固体都可以传声。

  举例说明:钓鱼、潜水员喊话,铁道游击队听轨等等

  学生实验:将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我们把所有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媒介)叫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提问:如果没有气体,也没有液体和固体,没有介质,还能不能传播声音?

  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即真空不能传声。

  请学生查看课本P33声速表

  得出结论:一般而言,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快,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由分子密集程度决定)

  找出15C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要求学生识记。

  一般空气中,如无另外说明,都认为声速是340m/s。

  练习题:铁道游击队队员卧轨听火车,如离火车距离为s,问能听到几个声音,声音

  之间间隔是多久?

  四、回声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老师讲课,为什么没有听到回声?

  回声存在并被听到,只是人耳不能区分---和原声时间间隔太短。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最小时间间隔为:0.1秒

  组织学生计算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

  s=vt=340mL=s/2=17m

  五、回声的利用

  1、测距离:L=vt/22、测深度:h=vt/2

  六、思考题:一小车以40m/s速度向山脚行驶,在某地按了下喇叭,1s后听到回声,问小车按喇叭时离山脚多远?

  七、小结:作业:P43页3题,4题.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音的发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三.回声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8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作用和地位:

  在学生了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后,学生了解了耳能够听见声音,但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声音能引起耳膜的振动呢?教材围绕这个问题安排了几个演示实验:发生的音叉放入水中,发声的音叉轻轻触击悬挂的乒乓球,自己讲话时用手触摸自己的喉部等。对于学生来说,物体发声的现象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发声体的振动,为此创设情景让学生对物体的发声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总结概括出结论。本节为声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有关实验进行观察,让学生概括总结出有关的结论。

  难点: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3、授课思路: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能量”为知识线索,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及总结概括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空气、液体和固体传播;

  3、初步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4、初步了解声音的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能力目标:

  1、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由上课铃声、老师“上课”为题。

  设问:你们为什么站起来?(声音,人耳可以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

  过渡: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

  新课教学:

  提问:你能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活动1:2位同学合作,一个同学用两支笔把橡皮筋拉紧,另一位同学用手拨动它。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听到声音了吗?(听到)

  2、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振动)

  3、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振动)

  活动2:用2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仔细体会后回答问题:

  1、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振动)

  2、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声带)

  思考: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物体有何区别?(有无振动)

  进一步验证:音叉实验(注:观察什么现象)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触摸正在发生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描述这个感觉。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如果迅速把发声的音叉触及烧杯器皿中的水面,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用胶带把乒乓球和线的一端粘在一起,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上,使乒乓球被悬挂起来。迅速将它与乒乓球轻轻接触,描述实验现象。怎样分析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放大,说明声音产生是振动的结果)

  学生分析总结:(板书)

  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的结果。(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教师引导:“你能举出一些声源吗?”(学生回答:口哨—空气、雨声—水、音乐—乐器)

  进一步总结: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过渡提问: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出来的呢?如:老师上课的声音是怎样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活动1:以组为单位a站在课桌的一端,b用铅笔敲桌面,你听到敲声吗?说明了什么?(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

  活动2:a的一只耳朵用棉球塞紧,另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一端倾听,b敲桌面的另一端。你还能听到敲击声吗?说明了什么?(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

  活动3:把一个正在发出声音的小收音机放在塑料袋里,用绳子扎紧袋口,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扎紧袋口。先猜测一下当小收音机放在水中,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这说明什么?(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

  (板书)

  3、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思考:声音的传播能否离开物质呢?(真空)

  活动4:实验:将一只开着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对钟罩抽气

  问题:

  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2、用真空泵抽出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抽出时,电铃声会减弱;当空气几乎被抽完时,你仍能听到声音吗?(不能)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不能)

  3、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现在你听到声音了吗?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能)

  思考: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板书)

  4、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液体)

  过渡: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使周围空气振动,那么振动的空气有能量吗?如果有,这个能量来自哪里?

  类比声音传播活动1:水槽中盛有平静的水面,水面上浮着一个软木塞。用铅笔有节奏地点击水面某处。观察水面出现什么现象?远处的软木塞怎样运动?(用笔点击水面后,由于笔的上下振动,引起水面的振动,水面出现波纹,而且波纹从中心向四周传播出去,引起远处的木塞浮动。但木塞只在原地附近浮动,并不向远处移动开去。)

  活动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的前方,当音响发出较强的音乐时,观察烛焰的摇晃情况。(跟音乐一起舞蹈)说明什么?烛焰发生跳舞说明烛焰周围的空气在振动。(用手靠近音响喇叭去感受)

  (板书)声音的能量——声波:声音在空气中形成疏密变化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过渡: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传播速度是否与温度有关呢?

  观察图表,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结论:

  (1)20℃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2)20℃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0℃时大理石中的声速为3810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练习: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13 m,两次响声相隔2.5 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

  课外活动:制作土电话。

  课堂小结:

  1、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能量(声波)

  2、对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什么呢?(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四、板书设计: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的结果。(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液体)

  3、声音的能量——声波:声音在空气中形成疏密变化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4、声速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9

  一、教学过程

  1、设计富于情感与美感的声像与文字结合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奠定情感基础。

  2、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全过程,我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①通过对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进行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③本节课还安排了学生阅读自学内容:“声速表”“回声”。

  ④改革课堂检测及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使检测不仅是反馈和巩固过程,更是再探究再提高的过程,并形成课内外共同探究的氛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2.通过对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难点:

  1.声音的传播;

  2.在教学当中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重点、难点发生变化,不仅重视知识、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设计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

  二、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教学器材:音叉、小锤、广口瓶、发声器(从音乐盒上拆下来的)、单孔塞、两用打气筒、橡皮筋、铁架台、细线系的`泡沫塑料球、一些图片、多媒体等。

  三、《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首先我播放声像光碟导入新课:悠扬动听的古典名曲——《渔舟唱晚》,欢快悦耳的轻音乐——《云淡风轻》。接着在屏幕显示导言:我们有耳朵,每天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回声又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运用科技,力求完美地将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融合密切相关的导言,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声音”的殿堂。通过富于情感与美感又贴近生活的情境营造,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有了求知的渴望)

  显示课题: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大胆猜想:“既然要探究声音的奥秘,我们先来猜一猜声音是怎么发生的。”

  屏幕显示:一、声音的发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进行了这样那样的猜想。(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

  我进行引导:“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怎样通过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

  学生答:“使物体发出声音!”

  我:“好,我们实际做做看!”并强调实验中注意观察发声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发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这时,课堂上说话声、敲打声、拍手声等等声音响成一片。

  我:“说说看,你发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了吗?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他的高见:“物体被击打时发声!”“嘴动时发声!”……(更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但很快这些结论就被其他同学:“嘴动时也可以不发声,”“我家钢琴弹击动作停止,声音可以持续一会儿。”……

  我及时点拨:“我们只注意说、拍等动作,而没有抓住发声体本身因说、拍而体现的共同特征。”

  我:“看来,科学探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还得再想办法……学校给我们准备了专门的实验器材,利用这些器材,我们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奥秘。”并出示实验器材。屏幕显示教材第31页“实验”内容(略),分别请两位学生进行实验1、2,全体学生做实验3,提示全体同学带问题观察,并注意对比。(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屏幕显示关于实验1的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实验现象,实验2、实验3再由学生直接描述:

  请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声音发生的原因,使用屏幕,请学生排序总结在探究“声音的发生”时科学探究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接着,我:“我们再来探究声音的传播”。

  屏幕显示:二、声音的传播

  我:“我们想到哪些问题?”

  学生:1、“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2、“声音传播有多快?”3、“声音能在哪些物质里传播?”4、声音向远处传播不需要媒介物质;

  我对问题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问题1、声音能在哪些物质里传播?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吗?2、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3、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声音在不同物质里传播速度一样吗?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想出了办法:让发声器在瓶子里发声,然后抽出瓶子里的空气,比较前后听到的声音有没有不同。

  学生踊跃尝试,但只有一位得到了机会。同学们虽然以前没有使用过两用打气筒,演示者还是在大家的指挥下很快摸索出使用方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发他们的设计创造能力)

  由一位学生做实验,其他同学做智囊团,实验得以正确进行:使发声器持续发声,再放入广口瓶,用单孔塞塞紧瓶口,用两用打气筒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再逐渐向瓶内充气(声音又逐渐变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不放过细微环节,通过摸索两用打气筒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屏幕显示:1、推测:若瓶内的空气全抽出来,那么还能不能听到声音?说说你的理由。2、声音向远处传播是否需要物质?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我:“气体能传声,固体、液体能传声吗?我们一起做实验先来看看固体能不能传声。”屏幕显示实验内容:学生们热情很高,全员行动,通过合作完成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彼此交流,得出结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我再请学生讨论:“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请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哪些现象能证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学生列举了一些实例。

  学生的结论:

  我补充:“15℃的空气传声的速度是340m/s,作为物理常识要记住”。

  请学生阅读自学第33页“回声”,并回答屏幕显示的问题:1、回声是如何产生的?2、回声的效果有哪些?3、回声的应用有哪些?

  接下来屏幕显示思考题:要利用回声测定海洋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需要测出什么?然后利用什么公式计算?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答案。(通过独立操作或多人协作,实现了全员参与及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统一了方法:

  设计操作作业:

  设计一个探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的实验并做做看。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器材、步骤、结论

  阅读开阔作业

  阅读教材第41页“阅读材料” 《不是老天爷不显灵,是建筑师的杰作》

  (通过作业的改革,实现了课内外探究的氛围设计操作作业注重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操作探究作业注重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阅读开阔作业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 10

  一、研究概述

  目前,几乎所有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室,为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多媒体有许多利于教学的方面,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仍未能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有的甚至反而本末倒置、降低了原有的教学效果,探究提高课内整合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物理的学科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建立,几乎都是从观察入手的[1]。物理概念抽象难懂,特别是一些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学生不能用肉眼亲身经历观察过程,学习难度更大,因此不能理解物理概念;对物理概念没有基本的认识,更不能谈对物理规律的掌握。其次,物理学习需要与数学相联系,既要运用数学方法,又要理清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物理的推论过程、推导物理公式、解决物理具体问题时,都需要借助数学这种工具,因此要学好物理,对学生具备的数学知识要求较高。

  三、整合的模式

  (一)“演示―模拟―探究”模式

  教师课堂演示真实实验后,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学生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这种模式的效果优越于单独的演示实验,以表5.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让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然后再看看远处的同学、老师,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出现不同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同学、老师。进行讨论、猜想。

  设计意图: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激发求知欲。

  2、猜想与假设

  教师:让学生猜想,总结学生猜想:所成的像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体验是学习主人的乐趣。

  3设计实验

  教师:

  ①介绍实验器材,物距和像距等概念。

  ②让学生思考实验的设计方案。

  ③总结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设计,用PPT课件呈现该实验的摆放顺序、调节方法、注意事项、读数方法、学生的观察任务。

  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再观看课件,记录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

  4、演示实验

  教师:说明实验要求,即凸透镜位置固定不动,蜡烛从2倍焦距外向凸透镜移近,在光屏上观察像的特点,记录物距和像距位置,像的大小、正倒立情况。

  学生: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记录的数据,会思考:到底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缩小、正立、倒立的像?

  5、模拟实验

  教师:播放制作的authorware课件,模拟各个位置的实验过程,学生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观看课件,记录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将整个实验现象清晰的展现出来,能弥补演示实验光路不明显、部分学生看不见的缺点。

  6、总结实验规律

  教师:将学生记录的实验表格,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总结规律,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更有利于对规律的理解记忆。

  7、小结交流

  设计意图:体现物理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演示+模拟”直观形象地呈现了物理现象,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规律的理解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境―探究”模式

  利用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探究,得出物理规律。以表5.1“什么是声音”为例:

  1、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声音的实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不同声音的`视频,让学生辨别。

  学生:认真欣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本节的兴趣。

  2、声音的产生条件

  教师:教师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①两人一组,利用橡皮筋,纸,尺子等,试图用不同的方法使其发声,并观察共同特征;

  ②多媒体展示常见的物体,并播放风吹树叶、敲鼓、蝉发声的视频,再让学生回答分别是什么振动发出的声音。

  学生:

  ①两人一组共同探究,发现发声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点:振动。

  ②观看视频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用多媒体展示抽象物体的发声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声音的传播过程

  活动:现场拔火罐实验

  教师:

  ①学生在课堂能听到老师的讲话;

  ②提问:没有空气能否传播声音?【现场实验拔火罐】【多媒体播放在太空中宇航员无线电交流视频】;

  ③让学生利用生活实例猜想声音还能在什么中传播?

  ④演示实验,将发声物体放入水中;

  ⑤三人一组,中间的学生敲击桌子,两边的学生用耳朵贴近桌子听声音,并堵住另一只耳朵。

  学生:

  ①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②观察实验现象,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③学生猜想声音还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④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⑤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来完成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从而攻破重难点。

  4、声音的传播形式

  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水波实验以及敲鼓图片。再引导学生思考:水波是怎样产生的?分析击鼓过程,与水波形成过程类比。

  学生:归纳类比总结得出: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物理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归纳类比法;同时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

  (三)“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资源,这种模式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该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学习,同时教师在网络上能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对学习情况的反馈。正如Stephen J。schmidt就研究了如何使用网络模拟来促进合作学习,他认为网络给学生展示的问题情景更详细、更真实、更复杂,在这种情境下能使学生对问题理解更深入,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养了他们的搜集、处理、分析等综合能力。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02-1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3-08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3-08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6-19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13篇02-13

初中物理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2-28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用10篇)11-0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课稿02-1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04-2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