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1
教学内容:
搭一搭、认识余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经历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教具: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二、合作探究
1.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把学生摆小棒的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2.认一认,想一想。
如果用除法竖式算一算,应该怎样列算式呢?想一想,结果又是多少?同桌合作完成。汇报
横式应怎样列呢?134=3(个)1(根)
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表示什么?
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填写单位是难点,所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合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算式和单位。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思考:可以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余数一会大一会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
(3)说一说余数和除数分别表示哪部分?
4.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
三、练习巩固:
完成书练一练1-3题
四、错题解析:
264=56 324=78
五、课堂检测
1、把16块西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块还剩( )块。 ( )( )=( )(块)( )(块)
2、 有23条鱼,每7条放在1个鱼缸里,可以放( )个鱼缸,还剩( )条。 ( )( )=( )(条)
集体订正答案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也获得了实施新课标的一次成功体验。
稳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节课,学生学习情趣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看来比较乱,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学习,这样的乱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2
教学内容:
P4 ~7 搭一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
105
165
185
205
335
二、 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列算式: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是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44=16 比13大;43=12 比13小。所有商3。
(4)思考::如果商是2可以吗?
如果商是2,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2,更不能是比2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
3、填空:P6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7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 法的意义。
2、学会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准备了6朵小红花,项奖励给2名表现好的同学,每人奖几朵?
怎么算出来的?6÷2=3 (朵)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这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 求每份是多少。)
2、还是这6朵小红花想奖给表现好的同学每人 3朵,能奖给几人?
怎么算出来的?6÷3=2(人)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这实际就是在求6里面有几个3.)
3、如果,我今天准备了7朵小红花,还是奖给2名同学,平均每人能得到几朵?
(每人能得到3朵,还剩1朵)
师:这个剩余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 来了13根小棒,我们一起来搭正方形。
1、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最多可以搭出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
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列算式?
2、 指名汇报:
13÷4=
师:为什么用除法来解决呢?
等于多少呢?
请大家把带的学具拿出来,自己来摆一摆,看可以搭几个。
3、 学生动手操作。
4、 汇报:(摆了3个,还多1根)
为什么剩下的1根不搭了?
(因为剩下的1根不够组成一个正方形。)
所以13除以4等于3余1.13÷4=3 (个) ……1(根)
师强调:这是一道应用题,应写清单位。(搭了3个, 还剩1根)
5、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
懂得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正确计算了,老师想要考考大家,有信心过关吗?
1、路边的老树生病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2、 游戏练习,学以致用。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十一”国庆节,同学们往教室挂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气球,红、黄、蓝, 红、黄、蓝……一直挂下去,第7个是什么颜色?
生:红 颜色。
师:第9个是什么颜色?
生:蓝颜色。
师: 第29个是什么颜色?
生:是黄颜色。
师:你们是怎么猜的?
学生汇报。
师:真是太聪明了,不仅学习了知道,还能运用知识,学以致用,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了。
谈感受,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 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一搭,同学们不仅能搭出许多种图形,还能用语言进行表述。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用学具搭搭,好吗?
(二)完成练习三(1题~4题)
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再出示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5
教学要求:
能读懂情境图中的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 解决问题的策略,认识余数,并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余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需要“试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商”和“余数”的单位需要选择,都必须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教材安排了“搭一搭”的'活动,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在搭小棒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小棒正好用完,没有剩余的情况,之后便会出现有剩余小棒的情况,而且剩余小棒的根数由少到多,直到又出现正好用完,没有剩余的情况……把这些操作的情况用算式记录下来,就会清楚地看到“余数都比除数小”,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借此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情分析:
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余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需要“试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商”和“余数”的单位需要选择,都必须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评价任务:
1.借助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余数。
2.经历在表格内画一画、填一填算式、观察对比等活动,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说一说
组织学生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
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
结合操作过程,表达操作中的想法。
说一说横式上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
认识并理解余数,会结合操作,说出横式上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
二、搭一搭,填一填
小组合作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画,在表格内依次用算式记录。
画一画:用17、18、19根小棒搭正方形
鼓励学生结合具体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引导:观察操作图,交流发现
提问:为什么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呢?
引导观察横式,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汇报交流
三、搭一搭,想一想
引导学生思考:余数真的比除数小吗?
引导学生:用25根、31根小棒搭(画)正方形,并写出横式。
思考问题
动手画一画
写出算式
四、交流感受,总结质疑
谈谈感受。
提出问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回答)
2、师小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3、师: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将在“搭一搭|”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搭一搭”)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来个分组比赛, 1、2组的同学为红队,3、4组的同学的为蓝队,比一比哪队的同学表现最棒。
活动一:根据搭成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的形状。(课件出示)
1、自己搭立体图形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现在进行第一项比赛:老师带来了一个用5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用准备好的5个小正方体也搭一个这样的图形,并在题卡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队同学画得又对又快。
(1)学生尝试自己搭立体图形;
(2)学生在题卡上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3)展示、汇报交流(幻灯展示)。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谁愿意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师:这位同学画出的是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他搭成的立体图形符合吗?
2、教学课本情境图(1)(课件出示)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小芳有5个小正方体搭出了一个立体图形,现在请红、蓝两队同学先在小组内也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然后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队画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搭一搭;
学生独立在书上的方格纸上画一画;
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和怎样画的;
全班汇报,展示交流;(幻灯展示个别几个学生画的情况)
引导学生小结
师:大家刚才通过动手搭一搭,仔细观察和合作交流,对怎样能正确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6)师小结:说得不错,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方块是隐藏的,是看不到的.,在画被挡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被挡住的就不能画出来,画好了以后还要进行对照。
师:如果给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立体图形,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时候再看左面,怎么办?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2)。
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三项比赛,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小组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他们从上面、正面看到的形状,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立体图形搭出来?(学生独立动手搭一搭,师巡视)
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先互相检查,再说说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
师: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4、打开书,判断哪个队搭得对,在对的括号内打“√”。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9页的“试一试”
(1)、第1题:课件出示后,师读题,然后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在小组内搭一搭加以验证。
(2)、第2题:课件出示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
10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我们在前面的知识中已经学习了用三个或四个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形,你能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吗?(展示课件)
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更加复杂的立体图形,有兴趣吗?
二、教学新授:(用三个比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创设“比赛”情景一
第一轮比赛:摆(如课件)
要求学生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任意搭,有多少搭多少,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组每摆一个造型可得10分)
时间为3分钟
学生出现了多种答案,老师巡视课堂。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
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第二轮比赛:画
(1)教师大屏幕出现摆好的立体图形(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让学生仔细观察立体图形后集体动手单独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总结出画平面图形的方法。——从左边开始看,先看有几列,再看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这种方法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简单易学)
(2)比赛:任选三位同学依次摆出三种图形,让全班各组的同学画,能画出来的小组获得分数50分,反之扣50分。
3、创设“比赛”情景三
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屏幕出示,课件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每个小组限定在2分钟内摆,时间到时各小组摆出图形来,每摆对一个可得50分,反之,摆错了倒扣50分)
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一、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
(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
(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
二、(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计算各小组所得分数,宣布获胜小组
三、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79页练一练1、2。
四、小结
今天学习的观察物体,要从几个方向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呢?(3个)2个方向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8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做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
小正方体、小黑板、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
师:同学们刚才都认真观察了淘气和笑笑的搭图形游戏,谁发现了这个游戏的方法。
师:谁想为这个游戏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1)请横着摆两个正方体。
(2)在左边的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小正方体。
(3)再在左边的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小正方体。
3、学生同桌间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做同桌两人的游戏好吗?请一个学生先发出指令,另一个学生搭立体图形,然后互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师:大家刚才都做了搭一搭的游戏,你觉得游戏有趣吗?
你喜欢做这个游戏吗?把你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1)师:下面我们继续玩搭一搭的游戏,这回老师想先和一位小朋友玩,谁愿意做老师的小伙伴。
(2)师:你先搭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让全班同学都看一看老师先站到旁边去,记得可别让我看见哟。
(3)师:你们都看到他搭的立体图形了吗?现在由老师向他提几个问题,我根据提出的问题要搭出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立体图形,你们相信吗?
(4)师:刚才大家看到了老师和这位同学的游戏谁能说说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三、拓展应用。
师:下面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由学习组长安排好各人的分工,一起做这个游戏,注意在小组中尽可能多的想出别的不同方法做游戏,要求要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9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盖新的楼房。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搭一搭。
⑴老师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裁判看他搭的对不对。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⑵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⑶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
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⑷同桌一个发指令,一个搭。然后互换。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⑴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个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xx设计师,请你说说你搭的房子是怎样设计的,我来搭一搭。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看,是一样的吗?
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xx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xx同学搭的相同的立体图形,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⑵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个房子,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房子。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四)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10
教学内容:
搭一搭活动1
教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准备:
小立方体(学生用), 大立方体(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
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拿出5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形状
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画一画,分别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侧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把5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形状
(1)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
(2)画一画,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3)展示画出的图形。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4)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
生:(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
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从正面、右面看较难,因为有被遮住的,要注意辅导学困生)
3、练一练
P78练一练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学具实际摆一摆,看一看。
4、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用5个小正方体任意摆出一个图形,然后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独立完成后上台交流。
交流:请学生把自己摆的图形放在讲台上,让大家来判断他是否画对,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通过交流使学生掌握所摆图形与所画形状是否一致的方法。
二、小结
我们今天观察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观察的经验?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 11
教学环节:
1.情景引入: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角度,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不同。
2.例题讲解:观察汽车全景照片后,对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讲解。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加上茶壶的上、侧、正的观察。
3.情景练习:针对空间中3个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的不同。(选不同位置的照片)
4.扩展练习:欣赏风景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
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图形、同一个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够根据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综合,找到物体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间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立体的长方体纸箱一个(每一个面粘贴不同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遮盖布一块,实物图片若干,屏风一个,桌子上有的茶叶筒等3种物体,网络课件,计算机10台。
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组长、信息员)。分配一台计算机。
学具准备: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长方体物体,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不同
(场地布置:凳子在6个不同的地点,看到一个面的3个,两个面的3个,看见3个面的一个人)
1.情景设置: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研究。这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物体在各小组派来的代表中间,请从一号开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你们自由交换位置,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回到自己的小组)
2.同时点击对应的课件,出示1~6号角度看到的.物体。
3.提问:为什么你们都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每个人两次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
二、观察实物,综合表象找实物。
1.提问:那么你们能判断站在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吗?
2.出示:小明、小红、小东在商店买鞋,他们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们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们看到的鞋和他们对应用连线表示吗?(连线)
3.小结:你们真厉害呀!能根据他们站在鞋的正面、侧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状。
三、综合表象,找寻实物
1.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吗?
2.提出问题:我弟弟家要购买一辆新车,他有这辆车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图片资料,可是他不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牌子和型号。请你们利用网络上的汽车资料和图片帮助他找到这辆车。
3.出示汽车的不同位置图,提供网络资料。
4.学生自主活动。
5.判断和小结:要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它的每一个部分入手,综合考虑它的全局。
四、判断空间中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1.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术的素描课上有这样的3样物体(出示)这是还有一张从空中俯视的平面图。以及4台摄像机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摄像师助理在连接数据线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在A、B、C、D这四个点的摄像机分别拍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请你连接上摄像机的线。
3.提供帮助:在屏风后边有这三样物体的实际情况和4个对应的点。你们可以自由进去观察找到帮助。
4.学生自由活动。集体订正。
5.提问:为什么4张图片中茶叶盒一会在杯子的左边,一会又在右边呢?这说明了什么?
6.小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位置观察空间中的物体不仅是形状不同,而且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五、欣赏空间中角度变换的风景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非常的好。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想请你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赏,配背景音乐。
3.提问:在欣赏中你感觉到什么?
4.总结: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改变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还有一种在定点变化视角的观察,这就象我们刚才看到风景是从一个点观察周围。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利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观察你看到的周围。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搭一搭》教案】相关文章:
搭一搭二数学教学反思09-04
搭一搭教学反思09-22
《搭一搭》教学设计11-05
《搭一搭》教学设计06-26
《搭一搭》教学设计02-19
《搭一搭》教学反思03-25
《搭一搭》的教学设计06-09
《搭一搭》教学反思06-09
《搭一搭》的教学反思07-09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