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
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 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 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的是这篇课文的朗读带。
三、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学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
⑴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⑵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录音完后引导同学一起解决。
四、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思绪,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一个问题,教师总结
刚才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的优美富有感情的朗读带,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啊?听完了录音后,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朗读前布置的第一个问题(问题略)
让学生讨论交流并找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教师总结
明确: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门
(1段) (2~3段) (4~6段) (7~10段)
注:指导学生认识观荷塘为两个部分组成,但习惯上将其归为一部分即第四至第六段;同时认识作者的路线图为圆形。
2、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知道在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大都是为了抒情,作者往往表达思想感情不采用直白浅露的方式,说什么 我的感觉怎么样啦 我的心情怎么样啦 而总是借助于形象,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抒情,或缘事抒情等等,这些文章中情感是文章的内质和灵魂。境是情境,物是情物,景是情景,事是情事,一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打上了情感的烙印,作品以此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样的文章其实重点还要是放在分析作者的情感上。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的任务也不能脱离这个重点,接下来我们就来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
在听朗读之前我给大家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思考了,现在我们来结合我们刚才划分的层次讨论一下:
⑴ 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并找个别学生回答
①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③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⑵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讲解:
①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 文眼 。那么什么是 文眼 呢?一句话简单地说 文眼 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 文眼 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 颇不宁静 是关键词, 颇 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什么 不宁静 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
[资料]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 五四 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 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 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②句 平常的自己 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 超出平常的自己 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③句 且 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 且 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 暂且,暂时 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 受用 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④句中 但 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 什么也没有 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⑤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 无福消受 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 又颇不宁静 了。
⑥句大家要注意的是 到底 二字, 到底 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 今晚 寻求佳境,意在摆脱 不宁静 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 颇不宁静 遥相呼应。
总结:
刚才给同学们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他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 出家门 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第四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 我什么都没有 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①) (②③) (④) (⑤⑥)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的行踪路线呈一个圆形,可以说它是作者的空间之圆;同时他的情感变化也呈一个圆,它是作者的心理之圆,那么无论从这两者的哪一者来看作者最后的位置都回到了原位,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作者最终能找到他的宁静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
五、教师总结:
以上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有的内容,我这节课主要给大家讲了几个问题:
1、作者的一些背景情况;
2、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感情线索,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绘制了作者行踪和感情线索图
六、作业布置:
1. 加强朗读(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导出 文读百遍其情自现 ),品味文章的4-6小节
2.思考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月光》)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荷 花
[清]曹 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情)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
㈠问:本文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
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㈡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阅读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顺序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觉。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此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文中还有一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要点
本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3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
探究学案
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
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
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
一、脉络梳理
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我与曲径(2.3)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我与家乡(7-9)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
“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
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
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
分析:
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拓展学案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景与情的关系,认识准确生动的描写及联想的作用,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能。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4.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PPT配乐播放一组有关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1分钟)
师: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大家看完这些图片,有没有联想到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呢?
PPT:“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领略他别有一番滋味的情感。
二、走近作者及时代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师: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吧,那么老师我想请一两位同学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我再作补充介绍。
PPT:走近作者
朱自清(xxxx-xxxx),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xxxx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知道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在哪里的吗?
明确:清华园
PPT:走近背景
xxxx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等人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xxxx年7月,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1.疏通字詞
师:现在大家对《荷塘月色》,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接下来我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准确地读出上面的字词。
PPT:
煤屑(xiè)蓊蓊郁郁(wěng)踱着(duó)点缀(zhuì)
袅娜(niǎonuó)霎时(shà)脉脉(mò)酣眠(hān)
峭楞楞(qiàoléngléng)梵婀玲(fànēlíng)媛女(yuán)
纤腰(xiān)沾裳(cháng)敛裾(liǎnjū)
2.课文朗读
师:大家对本课的字词都把握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要注意其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
3.行踪与心情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画出作者月夜观荷塘的行踪,并对应行踪,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答案。
PPT:
作者行踪:
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回家门
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
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作者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社会现实,思想是矛盾的、复杂的。反映在这篇课文中,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四、课文讲解
第1段:
师:刚刚我们已经找出了作者的行踪与心情变化,知道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下面我们将逐段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先来看第1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PPT: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第2段:
师:第1段主要表明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那么第2段主要写什么呢?
PPT: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五、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业抽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课文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知,也对文中的第1、2段进行了分析,这节课我们将侧重对文中描写荷塘的段落(第4、5、6段)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第3段。
第3段:
PPT:
这段主要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师:第4、5、6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文章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其进行探讨。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
PPT: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PPT: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
奏:如同一位音乐家在演奏。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6段:荷塘四周
PPT:
(1)为什么要写荷塘四周?
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背诵4、5、6自然段。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来路:
感受:自由——(苦闷)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0自然段,思考一下“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这个问题。
PPT:
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艺术特色
师:总体来说,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而现在,我们要从文章的艺术特色这个角度,来鉴赏这篇课文。
PPT: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1)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
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
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
例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喜悦)──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不宁静)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
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品味语言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赢在课堂》中的练习。
板书
情景交融
艺术特色用词恰当
品味语言善用叠词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通感)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注意要点: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课件1)
同学们,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件2)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课件3)打出题目《荷塘月色》。
三、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
教师:优美的诵读让人陶醉,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本文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边读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
2、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课件放配乐诵读。(课件4)
四、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五、师生互动,赏析4、5、6自然段。
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来与他共同分享!
(一)、我们分成两组,第1组同学朗读第4段,第2组同学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课件5)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力鼓励多答,暂时不作评价)
2、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6展示改动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课件6)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学生:不好)
教师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课件7)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课件8)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课件9)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课件10)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课件11)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学生朗读。(课件12)
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2、两组交换,赏析5、6段。(课件13、14)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第5、6段:
重点1:“泻”——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课件15)
重点2: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课件16)
重点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课件17)
重点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课件18)
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打出课件19)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六、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情景交融。
问题5:荷塘月色如此迷人,但朱自清回到家中时,是不是完全摆脱了心灵的苦闷了呢?
学生回答:没有。(如学生回答找到了,就引导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问题6:从后文的哪些抒情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
1、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打出课件20)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七、知人论世,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美好情怀。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性格气质!我们来看一看本文的时代背景。(课件21、22)
1、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2、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教师小结:很明显,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朱自清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面对黑暗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前途,因而迷茫惆怅!朱自清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20年后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塑成了万人景仰的人格丰碑!(课件23)
教师总结全文:同学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接过中国知识分子这面爱国的大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乐章!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的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就是《荷塘月色》,更有人说《荷塘月色》树立了现代散文的终极典范。今天我们就和盛名之下的《荷塘月色》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内容。结构美
在家里去荷塘观荷塘赏月色览四周想采莲回到家
“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强调圆形结构
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情感美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又可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颇不宁静独处求静暂得宁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走出宁静
(三)走进文本
1.细读一遍课文,分小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而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美是心物婚媾后的产物。)
2.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也只给了朱自清先生片刻的宁静。究竟因何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呢。
论世
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1927年7月。
先来看看他写于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究竟什么让他心乱如麻呢?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四)拓展延伸
结合两段,思考作者在第四段只写了荷塘,在第五段只写了月光吗?为什么?
(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写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写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五)小结作业
作业: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为主的片段。
五、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情(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安静)(走出宁静)
景修辞
荷叶比喻
荷花比喻、拟人
荷香比喻、通感
荷波拟人、比喻
流水拟人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8
【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领悟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策略研究】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理解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教师要充分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体会贯穿全文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重点赏析4~6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通过讨论、质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学步骤】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作多了解。出示课件)
二、感知
1、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 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① 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② 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⑵ 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⑶ 师生质疑,生生互答。
问题出示:
① 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② 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⑴ 学生朗读4~5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教师点名请朗读水平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⑵ 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⑶ 荷塘月光的赏析:
① 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
② 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③ 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音乐伴奏,学生品读。
四、讨论
1、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2、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五、拓展延伸
你会选择怎样的景物描写表现你或喜或悲的心情(小组讨论)。
六、知识迁移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教学反思
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数理化所不具备的审美性和情超性,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品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板书设计】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泻、浮、洗
侧面 叶子、花、灌木、杨柳
荷塘四周 近 树色、树姿
远 远山
近 灯光、蝉鸣、蛙声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方法:分析、鉴赏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
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
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朦胧的感觉;
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不是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拟人;
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亲”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这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朱自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参阅书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登陆了《高中语文课改网》,和123课件站,利用百度收集了图片和课文美读。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教学要点: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 )
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二、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写于1927年,朱自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朱自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三、初步感知课文(播放幻灯片4)
1.打开课件,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结合画面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2.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播放幻灯片5)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朱自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播放幻灯片6)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朱自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播放幻灯片7)
3.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4.布置作业:熟读4、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朱自清所描绘的美景,
进一步体会朱自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阅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朱自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播放幻灯片8)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朱自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播放幻灯片9)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播放幻灯片10)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朱自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播放幻灯片11)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朱自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朱自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播放幻灯片12)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朱自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
: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朱自清内心的寂寞。
3.提问
: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朱自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播放幻灯片13)
二、熟读,品味4~6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朱自清的感情基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4、5、6段,讨论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题。
一、导入,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 总结4、5、6段,理解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朱自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朱自清所追求的,在朱自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朱自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三、学生朗读第三部分,提问
:月下荷塘的美景使朱自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朱自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朱自清摆脱“不宁静”,于是朱自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朱自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朱自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朱自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结合课后练习三,认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谈你对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朱自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
第三课时板书: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朱自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3、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A、请学生熟读课文;
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一、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三、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
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
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
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四、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五、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2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中国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中国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平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情景交融、通感、动词、叠词。
2.能力:理清结构、感受语言美。
3.情感:感受意境美,体会作者全心自由的状态和情感。
【说明:我们现在给考生的这份简案是将详案进行了缩减,保留了总体思路和每个环节的关键词,但大家在写简案时的风格各不相同。只要保证能把大体授课思路写得自己能清楚,并能在讲台上顺畅演绎出来,就是好的简案。在考场上写简案时,目标可以不写,只用三两个名词把最重点要解决的知识点放在教案最前即可,如“情景交融、通感、动词、叠词”。】
二、重难点
1.重:情景交融;
2.难: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MV,解析课题“荷塘”“月色”,到底美在哪里。
(二)初读(朗读指导)
1.朗读全文,想象画面。
2.师范读,让学生画出并评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品读(语言美)
1.指名读。品荷花美。
(1)比喻:舞女的裙,静中带动
(2)拟人:“袅娜”,姣美
(3)通感:渺茫的歌声,荷香飘逸
(4)品动态美:一丝颤动——凝碧的波痕
2.指名读,品月色美。
(1)比喻句:牛乳——月下荷花的清新、月色的朦胧
(2)黑影、倩影:借相关事物,形象化
3.品评动词、叠词。
(1)师引导关注小词:“泻”——月光酣畅淋漓,写活了。
(2)学生按照方法,点评其他。
【说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尤其是不同层次的阅读这个重点环节,考生如若觉得一些过渡语和引导词,或者特别新奇的想法,不写详细就不能顺畅表达,那就在保持整体环节次序进行的过程中,在某一小步骤上,详细标明此处老师该如何用话述,如“默读,找思路”这个步骤,就可以在下一行稍详细写上给自己的备注:“如果说论据是诸多散落的珍珠的话,还需要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才能做成项链,论据才能更好地来证明论点。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证明“敬业”这一论点的?”】
(四)争鸣(探究情感)
1.听录音,进意境。
2.介绍写作背景,论点:此时的朱自清,心情如何?小组讨论,出示其内心独白。
(五)拓展(改写)
1.配乐朗诵,摘抄、背诵。
2.改写:把散文改成诗歌,或给散文配上一副水墨画;小组。
【说明:一些只用关键词代替,就能在讲台上演绎说它背后内涵的内容,只在简案上写出代表性关键词即可。如上边的辩论,考生可不必写这么长的两段引语,只简写为“梁‘木匠—政治家=价值同’、拿破仑‘元帅-士兵’小组辩论”即可。我们建议大家多写简案,多去构建自己的“代表性关键词”系统,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
课后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历来颇受人称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向来是重点讲解篇目。然而,看过很多老师的讲解,都是讲重点放在了4到6这三段经典段落上,虽说老师的讲法各异,不乏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者,这三段还是有些被“讲烂了”的意味。而作为这篇课文其他往往被忽略地比较多的部分,其实也同样是精品,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样的经典语录便出自这篇课文的第三段。
因此,我在准备这篇课文的讲解时,不从名段切入。我设计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脉络的把握,并且把回忆江南采莲事这个部分放在了前面讲。在对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的了解方面,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自己找,分析到作者心中不宁静的`原因时我再进行适当补充。另外第一课时,我本来还设计了仿写环节,即在讲解第三段时,让学生们仿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这个句子的结构,弄清楚它前后的对应和对比关系,学生们不难仿写出很好的句子。遗憾的是,在试讲过程中,有时间限制,我未能安排好时间,将这个环节放进去。
美文美读,《荷塘月色》写得如此之美,正适合这样的教法。反观我在上这个课时,却是将读的环节设计过少,既没有名家朗读,也没有自己的范读。另外,这篇课文如果能够配上适当的图片和音乐来讲,效果也应该更好。我之前倒是想到这一点,后来没有做出让自己满意的PPT来也就放弃了。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课下来,我说话的语气太平淡,显得很没有激情;又多说长句,不便于学生的接受。
总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节课讲得固然有可取之处,然而,更多的是缺陷和不足,接下来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2、荷塘上的月色:泻——浮——洗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