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时间:2021-04-10 18:48:21 教案 我要投稿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很多教案都是老师根据参考资料自己写出来,一线的在职教师,他们都是很用心的去写教案,所以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欢迎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习本文,可以培养学生体验情感,陶冶性情,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要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基础不好。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散文作品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感态度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

  理解本文写景总体特点,并透过景物描写,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写作所处的时代特点,探究蕴含在文中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

  教学的难点

  赏析本文写景之美与语言特点。理解文章写景的“悲凉”基调,及蕴含景中的“悲凉”之情,探究作者为何生这般情怀。

  教学流程示意

  一、导语设计

  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回忆所学过的秋天的诗句,了解历代文人反映出的秋季不同的色彩与风貌。唤起学生对秋景秋情的思考。

  二、问题组

  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个人探究,教师点拨小结的形式完成

  1、自读1、2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并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题以自读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

  明确: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2、配乐朗读文章3—11段,要求同学们认真听,男同学思考文章写了哪些秋景,这些景物能否概括为几幅图,这几幅图的基调是怎样的,女同学勾画文章中表现秋景色彩的词,并思考这样的色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1)、本文具体描写秋景的段落集中在第3—11段,描绘的景有:蓝天、白鸽、日光、牵牛花、槐树、落蕊、秋蝉、秋风、秋雨、闲人、果树。

  (2)、文章中写到的这些景大致可以概括为五幅图画,分别是:“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

  (3)、文章表现秋景色彩的词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还有灰,“灰蒙蒙的天底下”。

  (4)、综合以上可知,本文的文眼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从文章哪些句段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

  学生讨论发言:

  如写“槐树落蕊”段落的句子。

  如写“秋蝉嘶鸣”段落的句子。

  如第12段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秋共有的感触”部分。

  从以上句段中,都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观景时的“悲凉”心态。当然,必须明确的是,这种悲凉的心态既是作者观景时的心态,更是在作者特定性格和所处时代背景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对人生和时代的情绪。

  4、思考文中多次写到“南国的秋”有何作用?2、五幅图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3、找出文章中你喜欢的句段,阐述原因。

  本文以“清、静、悲凉”为关键词,描绘了五幅秋景图:

  “小院清晨”图:悠闲、惬意—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如“细数”“静对”,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作者描绘的这五幅图景都不是北京城广为大众熟悉的风景名胜,而都是在京城随处可见的景物。又因为个人性格原因与时代原因,作者赋予了这五幅图景以清、静、悲凉的基调,这种基调既是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观景时的心境,更表达了文人在那个时代里难以摆脱的忧郁之情。

  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

  色:碧空 蓝朵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清)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味:破墙 疏疏落落落寞 衰弱 凉风 微叹 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

  声色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如小院清晨段落,写了视觉、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也写了观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再如写槐树落蕊段落,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寂静无人,与自然交融。揣摩作者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落寞的。

  (3)、再如写秋雨段落,写景绝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5、朗读文章第12段,说说外国文人对秋的态度。

  同学朗读,教师归纳:

  足见有感觉、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6、在3—11段写景之后,第12段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秋总有一样的感触”目的何在?

  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

  目的在于引出段末的一句话“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其目的在于突出作者对北方的秋的喜爱之情。

  7、北方的秋与南方的秋有何异同点?文中有几处对南北方之秋进行了比较?作用何在?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文章除此处将北国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外,还有多处对比两地秋色。如第13段,作者不厌其烦,又将北国与南国之秋进行了一番对比。

  目的非常明确,即抑此扬彼,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两地相隔遥远),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8、文章在第3—11段的描写之后,安排第12段议论的还有何妙处?

  学生讨论发言后,

  明确: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处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9、讨论探究: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外诗人甚至常人对秋都有深情呢?(提示:联系记叙描写中的议论的作用思考)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10、文章不是很长,排比句却很多,说明作者喜欢工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恰当,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又有很强的抒情味,请从文章中找出有关段落分析。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如“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既概括了作文主旨,又有顺畅的气势,还有声韵之美,如果改为“来得清、静、悲凉”就少了些排比的气势。

  再如“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不同方面说出南方之秋无可欣赏,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又如“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一句一景,作者神往之情跃然纸上。

  还有“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近似口语,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北方之秋的喜爱。

  教师小结:

  本文开头与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作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以清静悲凉为基调,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并以议论作结,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更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写景充分展开,对秋景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描绘。

  三、课堂小结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作业设计

  读《碧云寺的秋色》,体会文章的“形”和“神”的关系,并完成文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第一部分(1—2):赞秋

  北国秋感:“清”“静”“悲凉”

  江南秋感:慢、润、淡

  第二部分(3—12):绘秋

  “小院秋晨” 色 冷色调。

  “秋槐落蕊” 声 寂静与落寞

  “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味 悲凉

  “秋果胜景”

  第三部分(13—14):恋秋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

  总结: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抒发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 。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郁达夫原文及赏析10-12

故都的秋教案课件05-10

故都的秋语文教案课件05-17

《故都的秋》课件05-05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4-14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4-05

故都的秋课件设计05-08

《故都的秋》课件设计05-05

《故都的秋》说课稿5篇12-04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