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案设计八年级

时间:2021-04-10 15:41:47 教案 我要投稿

采薇教案设计八年级

  【教学目标】

采薇教案设计八年级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全诗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

  (4)能够熟读全诗,并能够背诵末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结合教师补充,体验文学知识积累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分析本诗,讨论总结出本诗的艺术特点,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本诗的写作内容,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激发学生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

  (2)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

  难点: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激发学生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走进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音乐的不同, 《诗经》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共31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74篇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三、预习检测: 通假字

  (1)    岁亦莫止(     )

  (2)    彼尔维何(         )

  (3)    维常之华(          )

  (4)    彼路斯何(       )

  (5)    象弭鱼服(      )

  (6)    (xian)狁孔棘(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薇》。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诵读

  (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录音作示范,供学生比较学习) ②翻译

  (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 (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五、 合作探究:

  1本诗的主人公是什么身份呢?

  2朗读全诗,找出能直接表现情感的词句。

  明确: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忧” 3再读诗歌,讨论诗歌中主人公忧愁的原因以及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忧愁的。 明确:

  久役在外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岁亦莫止、岁亦阳止)

  寝食难安 (猃狁孔棘 、载饥载渴) 他们疲于奔命,时时处于戒备状态,无暇休息,身体与精神同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战斗惨烈(从“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描写当时士兵的装束、武器、作战方式等词中可以想见他们进行了怎样残酷地拼杀)

  音讯隔绝(从军在外,没有固定的驻所,无法找人捎信回家。与家人音讯阻隔,彼此的生存难以预卜,其悲苦之状可见一斑)

  归乡路遥(九死一生的战争幸存者们,历经磨难后,内心深处依旧凄凉,悲伤。因为归乡的路依旧那么艰难,家中可否还有人倚门相望)

  六、 精读品析:

  1、本诗与《诗经》中其它篇章《关雎》《蒹葭》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么?

  明确:1-3段  重章叠句

  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2、字词赏析:“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中的“捷”,有的解释为胜利,有的解释为接战、

  交战,则“三捷”或指多次胜利,或指多次行军,即不敢定居的意思,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明确:前一种能表现战士的自豪之情,让诗歌表现的情感更丰富;后一种则间接描写出战事之频繁,表明生活之艰苦。

  3、文句赏析: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你同意他的评价么?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偏偏在春光明媚“杨柳依依”的大好时刻,战士们离别家乡亲人走上残酷的战场,心中有多少割舍不断的悲情愁肠!千辛万苦的战争终于结束,所有的艰难险阻,所有的痛楚辛酸都已经远去,家园亲人就在眼前,该是多么温馨喜悦呀,可偏偏“雨雪霏霏”!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戚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人公此时之所以充满了哀伤,还因为在他刚得以摆脱战争的苦难,从战场上回来之后,另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又凸现在他眼前,这就是对家人命运或者自己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

  因此仍旧是对主题“忧”的诠释。

  七、拓展延伸 :

  如果将此诗扩写为一篇记叙性散文,你将如何安排记叙的顺序?(先写什么?从何处起笔?怎样才能更好的凸显主题?)

【采薇教案设计八年级】相关文章:

采薇教案设计11-13

《采薇》教案设计范文10-23

《采薇》的教案设计11-23

采薇教案设计范例11-05

《采薇》教案设计稿11-01

关于采薇的教案设计11-05

采薇语文教案设计11-05

《采薇》语文教案设计11-04

诗经采薇的教案设计11-02

诗经采薇教案设计参考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