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

时间:2024-06-23 10:57:10 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或听或写汇报,汇报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陈述,如果有PPT的话则更加正式,那么,优秀的汇报内容都是怎么写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1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立足市情,按照区域经济定位,坚持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努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加快丘区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城镇化水平现已达到36.55%,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口达到43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0.6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x区、x新区、x区、xx小区、x区、xx风景区等六大片区建设全面推进,组团式、分散型大城市格局已具雏形。等县城建设全面推进,新城初具规模,等一大批乡镇建设迅速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市城区中心城市为龙头,二级城镇为重点,三级城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体系。我们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

  (一)统筹城乡规划,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加强了规划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组成的规划委员会,坚持重大规划提交规委会集体研究审定。

  二是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近年来,市城区年均投入1000万元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目前,市城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修编,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已经进行调整。各区县也十分重视村镇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县乡二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规划的编制,全市65个镇和38个乡都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此外还完成了45个重点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

  城市建设资金不足,是我市城镇建设的最大障碍。为了突破资金瓶颈,近年来,我们以经营城市为主要手段,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努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探索在丘区不发达地市建设城市的新路子,建立健全了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通过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市政设施的有偿使用,国有股权的出让,城市固定资产的盘活,无形资产有形化等多种途径,近年来,实现经营城市收入30多亿元。

  二是加大了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步伐。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企业全部实现了改制,市政施工、环卫清扫、全部实行了市场化作业,出租车经营权和新增公交线路临时停车站点的经营权、广场公园经营管理权都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竞标,基本建立起了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三是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城市功能。通过经营城市建成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了凯旋路、渠河路等70余条城市道路改造,新建了滨江路、涪江三桥等14大路桥工程,形成了“八纵十横”的城市路网,新建了市体育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三馆”,船山文化广场、犀牛绿化广场等“七场”,裕丰游园、街市花园等“八园”,垃圾处理厂、水处理厂等“两厂”,涪江防洪堤、联盟河防洪堤等“两堤”,整治了开善河、明月河等“两河”。尤其是中心商业区和滨江路的建设,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注重经济适用性,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

  (三)坚持“五创”联动,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发扬“万众一心、开拓奋斗、攻坚破难、勇创一流”的五创精神,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目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着力实施“五大工程”,重点改善人居环境

  (1)全面拆除城市裙房卡口、农村危旧房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全面拆除市城区历史遗留下来的25处1214户共11.25万平方米裙房卡口。在农村拆除危旧房屋1086户,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修建新房,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

  (2)全面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对市城区24个农贸市场全部实施升级改造,切实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畅通市场进出口道路,使农贸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

  (3)全面治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按照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开展了49处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治理。通过治理,拆除改造破旧房屋31万平方米,外墙粉饰美化房屋2.5万平方米,整治道路2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95盏,整治改造旱厕830座,增添垃圾桶2300个,修建垃圾库24座,增加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使城市近郊数万人过上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生活。

  (4)全面推进“四化”工程建设。

  一是采取“拆墙透绿、拆房建绿、新街必绿、造湖增绿、全民兴绿”等措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景观绿化和城乡绿化活动,实施了广德寺、灵泉寺和中心商业区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二是高档次实施城市亮化。精心打造灯光点,集中构建灯光群,全新营造灯光带,形成了以道路亮化为主体、楼宇亮化为特色、光彩工程为点缀的亮化体系。

  三是实施“净化”工程。新建了河东水处理厂、水处理二厂,扩建了城南水处理厂,建成了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配套完善了公厕、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全面推行商品混凝土,取消现场搅拌,大力实施扬尘治理。四是狠抓城市风貌美化。大力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方位、高标准改造市区主次干道26条,将城区所有主要道路由原来的水泥路面改为橡胶沥青路面,全方位改造了168条背街小巷,整治排水系统123处。加强户外广告和临街建筑物、防护栏的规范管理,清理城市“牛皮癣”,拆除陈旧、破损、不规范的广告牌匾。

  (5)大力实施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以实施“两池六改”(沼气池、垃圾水处理池、改房、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按市30套标准图集,已在全市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集中规划新建了一批农民新居,实施农房风貌改造15916户,新建、硬化入户道路1368户。

  2、大力开展“三项整治”,切实改变容貌秩序

  (1)狠抓城市卫生整治。

  一是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和全天候、全覆盖清扫保洁,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

  二是开展机关干部月末义务劳动,彻底清理、清运全城卫生死角和暴露垃圾24500吨;

  三是整治23处长期堆放暴露垃圾的闲置空地,规划建成绿化小公园、小游园;

  四是开展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积极推行煤改气、液改电工程,强力整治公共场所卫生;

  五是开展除“四害”专项活动,“四害”密度低于国家标准。

  (2)狠抓城市秩序整治。

  一是从清理整治违章占道入手,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清理游商摊贩、占道经营、跨店经营,规范车辆停放。

  二是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重拳整治“三超”和无证经营,集中开展电动三轮车、白板三轮车非法运营专项整治。

  (3)狠抓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实施了“六项清理”。认真组织清理农村垃圾、乡镇集镇卫生死角、秸杆、水源染、农户五乱和乱搭乱建现象,在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完成“六项清理”2377户。

  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秩序明显规范,城乡居民素质明显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生活水处理率达到62.1%,绿化覆盖率达到38.1%,全市API指数达到96.8%;全市100个乡镇硬化达标率达到90%,净化达标率达到68%,绿化达标率49%,亮化达标率60%。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四)强化村镇建设,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部级、省级重点镇、试点镇和农民新村建设。我们采取市县补贴、村镇自筹、农民集资等方式,筹集了近10多亿元资金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乡村公路建设,缩小农村和城市的空间距离。近年来,建设镇乡村公路100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做到了城市与村镇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我们加强了村镇地下管网、街道改造、绿化、绐排水、环卫、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村镇功能逐步完善。与此同时,各区县充分利用沿江、靠路、倚山、傍景的优势资源,采取组团式和庭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典型引路效果的试点新村。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县桅杆村、王爷庙村,船山区的永兴镇旗山村、新桥镇移民新村,区的塘河村、附村等。这些新村的建设由建管所组织设计并免费提供图纸,完全按统一设计图施工,避免了造型零乱和随意更改。房屋修建基本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形成了一村一景,大多新村还做到一街一景,一房一景,为促进城镇化进程起到了带动作用。

  (五)推进产业发展,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增强

  一方面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村镇提业支撑。以建设全国、全省农产品商品基地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立健全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组建加工企业集团。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壮大的高金公司、公司、颐康鸡生态园和麒山种养基地等都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全市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这些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实质性转移,缩小了城乡差别。

  另一方面狠抓县区工业集中区发展,带动我市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园区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集中发展和规模效益,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有效形式,是我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结合我市经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重点规划了10个工业园区、2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产业(企业)集群发展的工业园区。主要工作:

  一是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立足县域比较优势,研究和制定符合县情的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经济;

  二是根据各县区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结构;

  三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在县域和重点乡镇集结发展,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形成集聚型园区经济,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

  (六)用好用活土地政策,城镇化建设用地得到可靠保证

  一是积极做好征地报批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二是积极调整用地结构,把保障工业用地放在建设用地的首位。将工业用地的`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到30%以上,明确了对投资强度大的工业项目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三是坚持“提前动手,长远考虑,利于发展”,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市县(区)专项规划及预测工作,完成了修编中有关基础数据调整上报工作。

  四是加强农房建设、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亲民、为民政策,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

  五是以“金土地”项目为重点,着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七)改革户籍制度,农村人口进城条件得到放宽

  一是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符合进入城镇的,放宽了本人、直系亲属户口迁移的条件;

  二是与市人事局共同行文,对引进人才放宽迁入条件,凡是我市大学毕业生可优先入户后择业;

  三是对农民进入城镇购买房屋的,放宽了迁入条件;

  四是农村居民投靠居住在城镇直系亲属的,放宽迁移条件;

  五是对城市建设、拆迁农民纳入城市户口管理。市城区基本实现户口的一元化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规划滞后。目前,规划工作在县市已普遍得到重视,但一些乡镇规划意识还较为薄弱,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把规划看成一种束缚。加之乡镇财力薄弱,是吃饭财政,大多无力对规划进行修编调整。很多乡镇的规划不能满足建设发展需要,一些乡镇是边建设边修改规划,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由于乡镇建设进程加快,旧城改造任务较重的乡镇资金显得极为不足,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发展明显不相符。

  三是管理力量削弱。由于近年来各乡镇精简机构,部分乡镇无专门的建管人员。按上级要求,现乡镇规划建设工作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逐步增多,人员的减少使得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更为困难。

  四是乡镇干部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干部欠缺规划建设管理科学知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规划建设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

  五是乡镇建设水平不高。一些乡镇的道路、绿化、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绝大多数乡镇建设都缺乏自身的特色。

  六是城镇产业支撑不足。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够协调,没有足够的产业容纳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

  三、下步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及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到20xx年,全市城镇人口要争取达到1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9.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口由43万人增加到5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要进入大城市行列。要初步形成中等城市规模,作为小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县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涪江和过境路为轴线,大力发展沿江、沿路经济带,对一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镇进行重点建设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继续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城镇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能源通讯等城镇功能。市城区要尽快完成滨江路南北段、观音湖生态湿地公园、西山风景带、河东五彩缤纷路、联盟河沿线景观设施、金家沟工业物流港等建设,改造城市排道,实现雨分流,扩建垃圾处理厂和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排能力。

  三是努力打造城镇特色,提高城镇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深化“五创”联动,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级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从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彩化入手,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和“城中村”整治,消灭“裙房卡口”;实施生态园林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继续实施广德、灵泉风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观音故里”,提高城市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2

  作为低碳经济转译的“碳汇经济”,更为明确的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即需要完善二氧化碳的降解途径。可见,这一点与碳源经济模式一起,构成了当前民众对低碳经济的整体认识。

  那么为何在本文中提出以上主题呢。关于这一点,可归因于:

  (1)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2)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往往重视控制碳排放,而较为忽略有关碳源的降解问题;

  (3)我国还将长期处于城镇化建设阶段,从而完成碳汇经济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这里需要指出,本文不打算从技术层面来进行方案设计,而是着力从组织制度层面来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其目的在于,推动城镇化建设路径的健康和持续性。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城镇化建设的特征解读

  同西方发达国家已走完成的城镇化路径不同,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性,并因农村人口基数和城市系统的不完善性,使得城镇化建设长期处于试错阶段。该阶段的特征就在于,关乎城镇化方面的制度安排仍处于调整状态。

  由此,基于本文主题的特征解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农村转移人口数量庞大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土地的边际产出量存在着递减状况。从我国国情出发,这种状况就反映出当前大量农业人口处于潜在失业状态。由此,转移出这部分农业人口则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现阶段十分艰巨的政治任务。

  (二)城镇接受能力压力巨大

  实现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的同时,还需要促使城镇就业系统广泛吸纳这部分人口。而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中,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则构成了接受这部分人口的主体。实践表明,这些农业人口普遍缺乏高级技能,所从事的行业也大量存在着环境染问题。可见,这里的压力就体现在人口吸纳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解决上来了。

  二、解读基础上的模式定位

  不可否认,对于如何应对城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上述难题,已在各类专业文献中得到了深入讨论,其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央决策层的制度安排。但这些结论是否考虑到了碳汇经济的需要,则仍值得商榷。

  为此,以下将从碳汇经济视角下进行模式定位:

  (一)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模式定位

  正如诸多学者所指出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要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还需要使他们能适应城市的社会系统。这里的社会系统不仅包含就业子系统,还包括生活子系统。若要实现这一结果,首先就需要提高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使他们在劳动技能和精神面貌上适应城镇化的需要。

  (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式定位

  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也是推动碳汇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绿色、环保要求的提升,从而通过倒逼机制来促使产业结构实施适应性结构升级,并将根据市场需求数量确定产能水平。可见,这些都是围绕着碳汇经济要求而展开的。

  三、定位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城镇化建设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模式

  作为直接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应是县级劳动保障单位。它们在开展培训时,应建立在区域植根性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尽量确保离土不离乡的原则下,强化当地农业人口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能培训。一般而言,具有乡土气息的工艺制品具有较强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并且以手工制作为主将减少当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压力。当然,制造类应用技能仍需要进行培训。

  (二)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模式

  乡镇企业一般以五金加工和涉农产业为主,相对于城市产业来说并不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单位。因此,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约束因素,应大力推动城市产业的结构升级。这里还需要强调,现阶段的房地产行业成为了C排放的.主要单位,就使得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技术升级由为紧迫。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应在政府主导下来完成升级任务。

  (三)第三方的过程监管模式

  不得不承认,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则成为公众所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强化第三方的过程监督机制。具体而言,应建立“环境稽查——环境监管——环境破坏问题”的三段式监督模式,从而保证第三方监管中的执行力度能够符合规定。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实证分析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二期学术沙龙于5月31日在北京数码科技广场举行。本次沙龙在中国信息界杂志总编傅伯岩主持下与在场的专家就“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精彩的互动。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杨子健以及神州数码工程院院长谢耘都先后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她谈到,我们在研究城镇化的发展中,它的一些核心要素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新型城镇化以我们这次十提出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化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应该是互动发展,同时应用新的理念与思维,新的经营方式,而不仅仅是工业来经营,我们提倡生态经营,新的平台和手段不仅仅通过农产品的线下的交易,我们希望能通过线上的交易和新的先进技术带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但是我们认为,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应该是由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这里面涉及三大的要素,理念、制度、资源,这三个要素前提下,按照舍得放,也就是说把我们的染的企业,把它放下去,淘汰掉,慢一点,慢一点的话,在整个发展中我们大多都是摸着石头走,很多问题的暴露以及问题的研究以及问题的解决,慢一点,可持续,在确保整个城镇化的道路上它能够比较健康向三个要素来走。从邻国的经验来看,韩国发展比较快,尤其在整个休闲农业,包括生态经营以及它的旅游、文化,包括挖掘文化这方面,韩国、日本挖掘传统文化做得不错。研究的视角看如何通过慢城带动收入的提升以及农业的发展,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上。

  以上充分说明,碳汇经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逐渐放弃功利性目的,而是强调人的需要来展开。

  五、小结

  本文认为,碳汇经济更为明确的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即需要完善二氧化碳的降解途径。目前有关城镇化建设的讨论,未能考虑到了碳汇经济的需要。由此基于碳汇经济视角,应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城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第三方过程监管上下功夫。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3

  一、我国农村统计调查制度现状

  1、农村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我国农村统计调查制度包括:《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农业产值和价格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乡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案》《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案》和《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农业普查制度》。其中《乡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案》包括《农村社区基本情况调查制度》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方案》两部分。

  2、农村统计调查的范围。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统计范围,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单位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的省辖市的所有抽中的农村住户;农村社区基本情况调查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范围乡镇一级在全国所有乡、建制镇进行调查,社区基本情况的村一级范围为全国所有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村一级范围为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村网点。

  3、农村统计调查的内容。现行农村统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农业总产值和中间消耗、非农行业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和主要农产品的中间消耗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村基本情况、乡村劳动力及转移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副业情况、农户与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农户建房投资情况农村居民居住的社区发展情况、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村居民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和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支、实物收支情况调查全年实测粮食产量、全年分品种粮食产量、畜牧业生产情况、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安排、粮食预测、农用生产资料准备情况、粮棉生产情况等。

  4、农村统计调查的方法。现行农村统计调查实行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体系。数据采集以条块结合及多种调查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来获得。省级调查中全面统计报表采用条块结合调查方法搜集资料,由乡镇逐级汇总上报;专项调查报表是将报表直接发至调查单位填报,采用超级汇总方法。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力不强。农户思想观念不解放、保守,单家步入市场经济适应性差,走订单(合同)生产困难,时常发生违约行为。

  2、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在农村经济中各业发展不平衡,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4、农产品成本增长较快,而成本收益率却不断下降。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表明,农资价格每年上涨幅度在10%左右,由于农资价格上涨,每亩投入增加,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最大。

  5、劳务输出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6、旱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三、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趋势分析

  1、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优质粮食、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使各产业在种植面积、产量、质量、效益上都得到新的发展。

  2、强化科技措施推广。加强新科技、新良种、新措施的技术的推广试验示范、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强农业基础项目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好国债沼气、测土配方施肥、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加快推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加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收入。

  5、抓紧培育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来抓。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活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能人、个体私营老板和机关干部投身现代农业。

  6、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用工业化生产推进农业。要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就需要其他行业各种(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招商引资就是一条不错的选择。通过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加大自我推介力度,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鼓励、支持国有、个体、民营企业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做文章,用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优势农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树立农业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把形成优势资源和优势主导产业变成经济资源和经济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7、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践表明,“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要根据小城镇规划,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因地制宜,要规划和实施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

  8、继续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

  9、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0、不断加强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治,提高防御灾害能力,减少损失,达到增加收入。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4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巩固公共设施,统筹解决好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的问题。同时要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要精细编详规。抓紧制定产业布局、交通路网、修编土地总体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各项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总加强对城镇新区、重要地段、重点组团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

  三要严格抓落实。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性制约,坚决克服规划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出现。

  2、坚持突出重点,把城镇规模做大

  一要铺好路网拉框架。路网是城镇的骨架和血脉,影响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领折城镇发展的方向和框架。首先,要强攻主动脉。重点建好骨干道路,畅通老城区资源流通。其次要打通断头路。结合组团开发与老城改造,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区路网。

  二要统筹建设强承载。加快推进老城改造,已有现有的建设格局,着重改烧交通现状,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统筹城乡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城城镇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殡仪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3、坚持产业支撑,把城镇实力做强

  一要搞好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土储城镇产业功能,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启动全球产业一体化编制工作,统筹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划分个子重点发展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的现象。

  二是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培植新兴产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总打基础设施相集合,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4、坚持改革创新,把城市机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首先,实施多元化多渠道的战略,用好、用户、用足“四块钱”:即招商引资、引进外面前,争取国债和省市项目资金、争来上面千,盘活资产、激活闲置钱,启动民资、聚集零散钱。其次,按照土地支撑融资、融资支撑建设、建设支撑发展原则,善于经营土地,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防水。第三,按照适度举债,加快建设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打捆包装新项目,继续争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处理等公共项目建设推向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05-12

乡村治理推进情况汇报11-21

乡村治理推进情况汇报04-09

乡村治理推进情况汇报(6篇)11-21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汇报07-23

乡村治理推进情况汇报(通用14篇)09-21

乡村治理推进情况汇报(通用14篇)11-27

乡村治理推进情况汇报(通用12篇)12-30

基层减负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精选21篇)11-30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汇报(通用13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