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上东门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1-07-16 13:03:19 古籍 我要投稿

驱车上东门原文及赏析

  原文:

  驱车上东门

  [两汉]佚名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车到洛阳城东门,遥望邙山累累坟。

  墓道萧萧白杨声,松柏夹路气阴森。

  墓里纵横久死人,如堕暗夜永不明。

  默默长卧黄泉下,千年万年永不醒。

  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

  人生匆促如寄宿,寿命怎有金石坚?

  自古生死相更替,圣贤难过生死关。

  服食丹药想成仙,常被丹药来欺骗。

  不如寻欢饮美酒,穿绸着锦乐眼前。

  注释

  上东门:洛阳城东面三门最北头的门。

  郭北:城北。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上,古多陵墓。

  白杨:古代多在墓上种植白杨、松、柏等树木,作为标志,便于子孙祭扫。

  陈死人:久死的人。陈,久。

  杳杳:幽暗貌。即:就,犹言“身临”。长暮:长夜。这句是说,人死后葬入坟墓,就如同永远处在黑夜里。

  潜寐:深眠。

  寤(wù):醒。

  浩浩:流貌。阴阳: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句是说岁月的推移,就像江河一样浩浩东流,无穷无尽。

  年命:犹言“寿命”。

  忽:匆遽貌。寄:旅居。

  更:更迭。万岁:犹言“自古”。这句是说自古至今,生死更迭,一代送走一代。

  度:过也,犹言“超越”。这句是说圣贤也无法超越“生必有死”这一规律。

  被:同“披”,穿戴。

  赏析:

  这首诗,是用抒》主人公直抒胸臆的形式写出的,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的悲凉心态。

  东汉京城洛阳,共有十二个城门。东面三门,靠北的叫“上东门”。郭,外城。汉代沿袭旧俗,死人多葬于郭北。洛阳城北的邶山,但是丛葬之地;诗中的“郭北墓”,正指邙山墓群。主人公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的树木,不禁悲从中来,便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两句写所见、抒所感。“萧萧”是树叶声。主人公停车于上东门外,距北邙墓地还有一段路程,当不能听见墓上白杨的萧萧声。杨叶之所以萧萧作响,乃是长风摇荡的结果;而风撼杨枝、万叶翻动的》状,却是可以远远望见的。望其形,想其声,形成通感,便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合二而一了。还有一层:这位主人公,本来是住在洛阳城里的,并没有事,却偏偏要出城,又偏偏出上东门,一出城门便“遥望郭北墓”,见得他早就从消极方面思考生命的归宿问题,心绪很悲凉。因而当他望见白杨与松柏,首先是移》入景,接着又触景生》。“萧萧”前用“何”(多么)作状语,其感》色彩非常强烈。写“松柏”的一句似较平淡,然而只有富贵人墓前才有广阔的墓道,如今“夹广路”者只有松柏,其萧琴景象也依稀可想。于是由墓上的树木想到墓下的死人,用整整十句诗诉说:

  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在道家经典中,“人生如寄”是个比喻,比喻生是暂时的,就像旅途返归家乡;而道是永恒的,就像自己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不过是一气之转变,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故《尸子》引《老莱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同归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列子》说:“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庄子》说:“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是佛教的轮回思想。实际上,这种说法旨在论证道家的生死齐一,属于“齐物”思想,与《庄子·知北游篇》所说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相似,道家生化说属于纯粹的'万物生化论,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

  这里,诗人很细致地论说了人生免不了一死的自然规律,而且无论是谁,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为进一步说明那些“服食求神仙”想长生而不可得奠定了基础。

  人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在当时,很盛行炼丹问药而求不死的风气。对此,诗人却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这四句是说,服丹药,求神仙,也没法长生不死的。既然如此,还不如饮美酒,穿绸缎,图个眼前快活,快快乐乐走过短暂的一生。这里,表面看来,诗人对生命的短促产生了怅惘之》。其实,诗人对人生如寄的悲叹,除了表现当时知识分子颓废的思想,以及悲凉心态外,也隐含着对生命的热爱。诗人之所以这样说,不但是一种激愤,也是一种无奈。

【驱车上东门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东门之池原文及赏析01-18

《出其东门》原文、翻译及赏析02-06

国风·陈风·东门之池原文及赏析07-16

曾巩《洪州东门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12-28

诗经《出其东门》赏析09-04

《东郊》原文及赏析01-18

岁暮原文及赏析01-14

座右铭原文及赏析08-16

还原文及赏析01-19

月夜原文及赏析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