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岭外音书绝》李频翻译赏析

时间:2022-04-12 15:15:06 古籍 我要投稿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李频翻译赏析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渡汉江·岭外音书绝》李频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前言】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589卷第55首。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这首诗歌正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注释】

  汉江: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汉水的一部分,在襄阳附近。李频为浙江人,从岭南回家不必渡汉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翻译】

  独自在岭外经过冬天和春天,同家人音信已完全隔绝。

  越走近故乡心里越是胆怯,担心出事不敢问家乡来人。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此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这首诗的前两句追叙诗人贬居岭南的情况。诗人被贬斥到蛮荒之地,本来就很悲惨,更何况和家人又音讯隔绝,彼此不知生死。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熬过漫长的岁月,历经寒冬,迎来新春,心情更加凄苦。在本诗中,诗人未平行列出空间的阻隔,音信的断绝,时间的悠远这三层意思,而是逐层递进、逐步展现,这就增强和深化了游子贬居蛮荒时的愁苦、烦闷,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绝”、“复”两字,看似未着力,实则是诗人在“痛苦尝尽”之后的辛酸语。仔细体味就会发现,“绝”的何止是家乡的音讯、“复”的又何止是时间的冬春?诗人所有美好的希望、所有华年的回忆、所有情感的皈依,似乎都断了。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咀嚼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凄凉,却可见诗人的用心。“岭外”是从空间着眼,写出离家之远;“经冬复立春”是从时间着眼,写出离家之久。还有更令人不安的是“音书断”。通过这三层意蕴,加深了诗人在岭南时的苦闷与不安,也加深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居于贬所之时那种与尘世隔离的.孤独,丧失所有精神安慰的困苦,还有度日如年的煎熬,皆清晰可感。乍读起来,这两句平平叙起,似乎无惊人之处,却在无形中为下两句出色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后两句着重言情,抒写矛盾的心情,细腻生动,真切感人。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踏上归途,当然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欢悦会随着家乡的临近而越来越强烈。诗人偏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在一般情况下,越接近家乡心情越急切,常常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走,一步跨进家门。路上遇到熟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听家里近况。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情合理。因为诗人贬居岭外,与家人“音书断”,一方面自然是日日夜夜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为家人的命运担忧,怕他们被自己连累或因别的原因惨遭不幸。

  “音书断"的时间越久远,这种想念与担忧也越朝极端发展,形成了诗人既盼望音信,又怕音信到来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在诗人从贬所逃往家乡的路上,尤其是过了汉江,靠近家乡后,有了更加戏剧性的发展:原来的担忧、焦虑与模糊不清的不好预感,这时好像立刻便会被途中遇见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为残酷的事实,那么诗人长期盼望和家人团圆的愿望就会立刻破灭。所以,“情更切”变为“情更怯”,“急欲问”变为“不敢问”。在“岭外音书断的特殊情形下,这是诗人心理矛盾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竭力压制的迫切愿望及因此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既真实,而又富有情趣,耐人寻味。

  从此诗表达的时空来看,前两句是一般叙述,写诗人对昔日在岭南时情况的追叙,后两句匠心独具、构思巧妙,写诗人接近家乡时的心态的描述。前者是铺垫,后者是主体,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诗写得很平实,没有任何雕饰,但情意真切,很是感人。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706年)途经汉水时。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

  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名家点评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实历苦境,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

  清代黄生《增订唐诗摘钞》:“怯”字写得真情出。

  清代李鍈《诗法易简录》:“不敢问来人”,以反笔写出苦况。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即老杜‘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意。”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五绝中能言情,与嘉州“马上相逢无纸笔”同妙。

  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现河南灵宝县)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时称“三绝”。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有《宋之问集》。

  李频(约818—876),字德新,睦州寿昌(今属浙江省)人。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出为南陵主簿,迁武功令。在任敢于打击豪猾,赈济饥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懿宗嘉其政绩、擢为侍御史,守法不阿。乾符二年(875),出任建州刺史,亦有政绩。翌年卒于官,归葬故里。工于五律,多为赠别与羁旅之作,风格接近刘长卿。有《建州刺文集》(又作《梨岳集》),《全唐诗》存其诗2卷。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李频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渡汉江原文翻译及赏析03-13

渡汉江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3-29

渡汉江原文及赏析03-13

古诗绝句《渡汉江》译文及赏析02-07

五言绝句《渡汉江》赏析11-10

《渡汉江》元稹10-25

《渡汉江》诗词鉴赏12-05

《渡汉江》唐诗鉴赏06-23

五言古诗绝句《渡汉江》赏析(精选5篇)03-07

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赏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