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逻人横鸟道》翻译赏析

时间:2023-06-16 15:29:11 兴亮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浦歌·逻人横鸟道》翻译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浦歌·逻人横鸟道》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浦歌·逻人横鸟道》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前言】

  《秋秋浦歌·逻人横鸟道》是唐代诗人李白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一首。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

  ⑼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⑾舟:一作“行”

  【翻译】

  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赏析】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两岸,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秋浦歌·逻人横鸟道》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02-09

秋浦歌两鬓入秋浦翻译赏析05-30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译、赏析03-23

李白《秋浦歌》全诗翻译赏析02-08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4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4

李白《秋浦歌》翻译04-26

秋浦歌原文及赏析10-18

李白《秋浦歌》赏析08-03

《秋浦途中》翻译赏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