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26 10:09:45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校本课程工作计划四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校本课程工作计划四篇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

  二胡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教委要加强对青少年美育教育的指示精神,学二胡的青少年日渐增多。实践证明:学习二胡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性情、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莫大益处的。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运弓。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习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习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习左手的按指了,在学习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近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习。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咪音乐教师网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三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基础与心理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从心理上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觉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学会了读谱视唱,打下了乐理基础。三是“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拉歌”,使学生增强了优越感,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二胡的兴趣。

  另外,我们计划多方配合、综合教学。 三步教学法指专业教师而言,要使学生巩固提高二胡水平,还必须有本校音乐教师与家长的两方面的配合,进行综合教育。在学校,音乐老师要有重点的辅导师学乐器的学生,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平;安排乐队的集体训练,上合奏课,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在家里,家长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不少于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双休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听听音乐,看看展览。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艺术修养。咪 音乐教师网 n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二胡之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某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某某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某某某某某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6个领域:

  1、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艺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5、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6、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使课程内容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邀请区校本课程建设领带小组、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3、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1—2种校本课程,九月份全面实施。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3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平。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平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习”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运动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习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习,学生发挥了体育学习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习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平。“实战”是使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习、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习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习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习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习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平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乒乓球颠球运动,是一项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通过乒乓球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诚信、果敢、公平等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丰富校园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乒乓球技能,特制定此纲要。

  二、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而且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场地限制少,容纳学生多,学生喜欢,普及率高,参与广泛。而且在室内举行,风雨无阻,不受天气影响,没有身体对抗,学生不易受伤。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习,丰富生活,适宜终身运动。

  三、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挖掘乒乓球特色文化,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发展。

  2、通过乒乓球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速度,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拼搏向上的高尚情操。

  四、课程开发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最大育人功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2、坚持发展学校特色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汲取学校在以往办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利用自身资源。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体现本校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独特的自己学校的特色。

  3、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框架(主题内容)

  序号教学内容课题课时周次

  1、握拍法、游戏22

  2、练好步法、游戏24

  3、自抛自接球、游戏26

  4、拍面托球、游戏28

  5、颠球(正反颠球)、游戏410

  6、打墙球、游戏214

  六、教学策略

  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勇于克服困难。

  2、贯彻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原则。

  3、注意教学组织、练习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确教学安排和练习内容的目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据学生的水平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可在练习方法和内容上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2-02

校本课程课件03-19

《校本课程》教案04-26

校本课程总结04-10

校本课程古诗11-15

校本课程计划03-29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五篇04-15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7篇04-20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精选9篇)03-28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