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安全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室安全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室安全工作计划1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
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
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半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4.每月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每季度组织技能操作考核。
5.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
6.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两次。
科室安全工作计划2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科室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保密患者隐私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科室应加强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同时,要加强对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为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1、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
2、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历检查:每月组织质控小组,对全科运行病历书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上报质管部。
(2)、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手术病人应有术前讨论、手术记录、切口愈合等级、手术费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3、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①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
②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
③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特别注意病人安全的保护。
科室安全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上级对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师生和谐发展和校园安全稳定为目标,围绕学校安全工作的网络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完善机制,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和谐校园建设和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二、工作目标: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2、完善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3、加强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4、全方位排查消除学校各类安全隐患。
5、定期检查,及时逐级总结报告。
6、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完善各种应急预案,限制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
三、工作原理:
教育第一,预防为主;属地管理,对人负责;多方联动,相互合作;计划是充分的,监督是到位的。
四、工作内容:
(a)教育和教学安全。
(1)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育人,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防范学生厌学。
(2)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在此基础上,需要认真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以确保师生活动的安全。
(3)对于体育课和其他户外游戏,教师应全程指导和监督学生的活动。根据活动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开展适当的活动。
(4)在课堂和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使用的必要设备或自备工具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详细的操作说明,以确保学生使用和储存的安全。
建立完善的学生在校、年级组、班级日常行为评价机制,做到要求明确、监督到位、客观评价、及时公布、适当引导,形成学生一天学习生活规范有序的氛围。
(2)食品卫生与安全:
(1)加强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规范食堂操作规程。逐一对比执行教育部发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重点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检查,坚持持证上岗,坚持实行进货质量验收和定期检验食品样品,防止食物中毒。
做好学校房间、食堂、宿舍的清洁工作。
(3)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协调有关部门,避免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和传播。做好传染病监测、控制和报告工作。
(4)定期检查师生饮用水供应,防止学生使用饮水机烫伤。
(三)交通、消防等生活中的各种安全:
(1)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安全。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学。
加强家长自组织包车运输的车辆管理。要求车辆和驾驶员证照齐全,按指定路线接近学校和停放车辆,不准超载。
(3)各班要坚持排队制度,认真执行按时清校规定。
(4)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学会
(3)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按时巡视校园,检查校内各种防盗、防火设施是否正常。
(4)加强各班、各房间用电管理,禁止乱拉电线、乱开关。宿舍不得使用明火,师生宿舍不得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充电后切断电源。
加强实验室、机房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按规定操作。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加强操作培训,设置警示标志。
一旦遵守学校财务存管制度,确保学校财产不受任何损失。
加强警卫工作职责,在学校门口拦截车辆,禁止其他人进入校园,并严格执行外国人进入学校的登记手续。
(5)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加大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的投入,保证校园网和师范学校网站的畅通。
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管理,禁止学生进入社交网吧,努力提高学生防范网络有害信息的能力,积极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6)预防自然灾害的安全:
(1)重视对学生的自然灾害预防教育,使他们了解自然灾害,增加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学校定期举行疏散演习等。增强自卫和应对能力。
五、工作措施:
1、充分利用学校窗口、黑板报、国旗下演讲、班会、晨会等各种教育阵地。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2、介绍各种安全检查记录制度,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学年开始,各部门分别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规范操作。
3、安全工作要经常检查,每天记录,每周总结,每月总结。
4、抓好“全国校园安全日”和“学校安全管理”。
【科室安全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科室火灾安全应急预案12-24
精神科科室工作计划02-20
科室院感工作计划9篇02-20
科室院感工作计划11篇02-19
科室护理工作计划11篇02-18
科室院感工作计划12篇02-17
2022年医院科室年工作计划02-15
科室院感工作计划9篇02-20
科室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5篇)02-24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