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评课稿(精选10篇)
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澈的湖水评课稿(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1
这堂课的课型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渡自然,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以读为本,突出了识字教学的重点。读书的训练很到位,善于抓住训练点,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说话训练,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扩散了思维。
(一)课堂上教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能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中学习理解文本,大胆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尝试、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
(二)这节课陈老师能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来设计并组织教学。
老师把学生始终放在“美”的课堂氛围中。情境、内容给人文字美、思想美,课件辅助播放给人景色美、变幻美,板书给人画面美、形象美,书声给人音韵美,评价给人情感美,课堂给人结构美。整节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始终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最终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整节课,陈老师能充分让孩子们在文本学习中,时时处处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1、在课的伊始,老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出示课件,播放山水图片,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解说,将学生们带进山水美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展开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学生置身在山水情境里,发现了山水的美,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
教师这一环节处理的非常好,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在走进文本欣赏美这一环节里,陈老师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文本内容,适时适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和段落,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山的美,感受风景的美。在教学中,陈老师让学生做出各种山石的样子,及展翅欲飞的动作,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兴趣更浓,对山美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再一次让学生感受、表现、体会文本中所描绘的山美。 然后教师出示:山石———————像————————句式训练,拓展文本,强化训练,让学生体会山石的奇特,感受山石的美。这样教师很自然的过渡到读的训练,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达到了品读文本欣赏美的目的。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注重背的指导,指导学生背诵重点句子。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山美,为下文心灵美做铺垫。
此环节教师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欣赏山石的美。
3、在湖水一段教学中,陈老师依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文本。如:在理解山峦、变幻的山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文本解释,适时小结,课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师旁白,让学生真正体会感受水的清、静、美。
教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再一次体会湖水的美。此段的教学,教师依然不忘学生在理解文本中,对湖水美的感受和发现,使学生如临其境,玩味、体会、感受湖水的美丽。
4、在品读文本珍惜美这一环节,教师依然抓住重点词“攥着“来深入理解文本。教师用亲切柔和的语言,向学生发问:小洁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攥住了什么呀?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紧紧攥着”是很辛苦的一件事,而小洁长时间的“紧紧攥着”正是反映出小洁爱护环境的美好行为,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陈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孩子,并将课堂还原于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山水的美,是需要我们平时留心爱护和保护的,进而明确了人的心灵美、行为美的重要性,达到了品读文本珍惜美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课件设计体现了整体的色彩美,学生的品读及教师的引读,让我们感受文字的精湛美,学生在品读中能获得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能力。教师的板书设计体现了画面美、和谐美。教师评价的语言也充满了亲和甜美。
总之这节课很好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2
吴非在〈致青年教师〉一书的第一辑中说:我是来欣赏同行的。无疑,今天,我也是来欣赏的。《清澈的湖水》是一篇文质兼美,寓德育、审美、环保于一体的文章。老师用亲切的教态,儿童化的语言,独具匠心的设计,引领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整堂课让学生经历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值得学习,至少是因为:
1、这是一节有序的课堂。
老师充分的准备、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以及驾驶课堂的能力自不必分说,课堂上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问,什么时候引导学生读,什么时候引导学生练,什么时候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都是心中有数,调控自如。我想,这正是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到的。
2、这是一节“情感”的课堂。
对学生而言,每节课都应是一次难忘的情感经历。本文词句很美,但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仅仅依靠文本很难感受到风景美和行为美。本节课,老师把激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通过图片欣赏、音乐聆听、观看视频,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让每一个优美的词句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3、这是一节扎实的课堂。
形式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无论课堂上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最终都要为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孤立的字词教学比较枯燥,学生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老师不惜在这一环节花大量时间,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或随文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比较法等指导学生熟记书写生字;其次是朗读训练形式多样,她还把整体教学目标细化到各个具体语句的学习中,落实教学目标清晰而有层次;语言表达训练点也有较强针对性。总之,整节课较好地落实了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值得同行借鉴。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3
林老师的这节课语言亲切,过渡自然,紧扣文本,,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一节课。整节课林老师突出了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读、个别读、小组读、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读书的训练很到位,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十分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林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处理,先让学生找出三句写景的句子,在充分领略到景美后,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洁行为美的句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下面谈谈这节课的几个亮点:
一.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像理解文中的比喻句______像______,林老师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胆想象()的菊花像(),()的榕树像(),接着不看图结合自己的生活还会说_____像______,进行说话训练。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整节课林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中理解文本,比如在理解“展翅欲飞”这个词语时,林老师让学生自己做动作,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翅膀不动,最后用“展翅欲飞”说一句话,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大胆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林老师的儿童语言十分丰富,对学生的每点成功都及时给予表扬,如让学生读句子中说好响亮的声音,你的声音真像播音员,你习惯真好,拿东西的声音非常轻,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整节课激励性的语言始终贯穿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乐学的课堂氛围。
景色美和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这节课林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美得课堂氛围中。老师的形象评价美,课堂的琅琅书声给人音韵美的感受,情景内容给人思想美的体验,板书的设计体现了画面美,这样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整节课学习的气氛浓厚。总之这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4
《清澈的湖水》是董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上得非常生动,听课之后,心中有所思,因此,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想说点自己的想法。
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董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完美的课,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她的许多闪光点都值得我去学习。
一、设计巧妙
可以说,最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和引起他们兴趣的就是游戏类的活动。这节课中,董老师设计的“智慧大冲关”这个闯三关的游戏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她设计了“生字关”、“学习课文关”、“写字关”这个闯三关的游戏,把字词教学,课文学习,写字训练都贯穿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董老师还有一个创新的地方是在学生字时,我们平时一般在认生字时,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再让学生去掉拼音读。但是董老师突破常规,她先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先让学生说说通过哪些识字方法认识了哪些生字,然后再出示拼音让学生认读。这虽然只是稍稍变换顺序,但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巧妙的设计鼓励了孩子课后自主识字,提高了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鼓励多说
在这四十分钟,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孩子稚嫩的、充满童真的声音,这恰恰是我们听来最美丽的声音。这节课中,董老师设计了几处说话训练,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自由表达。如:小鱼跃出水面,好像...。孩子们的答案各种各样,“跳舞、唱歌、呼吸新鲜空气、变魔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回答。还有一处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孩子在说山石像什么时,答案更是意想不到,“大桃子、金光闪闪的雄鸡、长长的蛇、黑乎乎的大熊、凶猛的狮子……”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孩子们不仅自己能大胆想象,而且能运用《黄山奇石》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这不正是我们老师所希望看到的吗?
三、扎实写字
董老师在教学生字时,教得非常细致,在写字这一环节,董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也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她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先记住汉字,有加一加,有造句,有根据字意记忆,还有比较,“扔——奶”“睛——晴”这两对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记住了生字,同时也复习了已学过的生字。
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有一些小细节也影响了这堂课的完美。如董老师让小老师领读时,有一个学生把“扔”的后鼻音读成前鼻音,董老师没有即使纠正。在写字完成后,董老师没有即时反馈。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5
本课教学我通过“攥”和“仍”两个看似简单的动词统摄全篇。在认读生字中,出现“攥”和“仍”,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个动词。然后,根据这两个词,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接着从“攥”字进入文本,去欣赏湖水美丽的景色;从“仍”字出发,去了解那个小孩对湖水的破坏。最后吧“攥”和“仍”这两个动词连到一起,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去发现其中的意蕴。
以文本为依托,采取多种方式充盈学生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积累,想象湖水里倒影的景象,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文本变得具体、诗意而具体起来。学生想到了倒映在湖中的山石、花草、树木、飞鸟、游人,以及小鱼,并想象着这些来朗读这个重点句子,使文本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中。紧接着扣住一个“仍”字,让学生想象扔进香蕉皮的湖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一次勾勒湖水的景象,与前面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在学生心中形成反差,足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在语言、情景的对峙中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本节课通过对峙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攥”和“仍”的对峙,让学生比较、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跳起来摘桃子”,发表了十分精彩的看法。通过“仍”前后湖水景色的强烈对比,形成理解的张力,震撼这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和谐共振的境界。
整合平台,拓展提升
本课教学我始终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穿行文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感、积累运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到通读全文,感知美景。再根据句子的理解难易、情感浓淡,以及环节设计的先后,处理手段的轻重,选择“读”的不同形式,提出“读”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本文最后我及时总结:“同样两个手上的动作,这一收一放,美丽只差那么一点点,愿我们都能像小洁一样,攥出一份美丽,一份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6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课,这个单元主要围绕“环保”这一专题。本课旨在通过小洁在游览湖水过程中,不随手乱丢果皮纸屑,爱护环境的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篇课文质兼美,语言典范,贴近儿童生活,既能使学生通过文本感受到景色美,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环保”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启迪。
走下课堂,我深深地思考:一堂生动的课离不开老师丰富的语言魅力,这堂课我的评价和激励语言还不够丰富,启发语言的魅力还需更深入地展示,更细致地挖掘。但本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感悟深刻,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品味了语言,感受了情感的熏陶,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线,以游览清澈的湖水为情境,抓住重点句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一、创设美的情境,感受美景。
学生学习兴趣起源于情境的创设,我以游览欣赏美景为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学习课文时,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中去通过美妙的文字欣赏美景,感受美,愉悦心情。学生通过欣赏湖岸的山石,清澈的湖水,湖里快乐的小鱼等景色,真切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二、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我在教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我提问:小洁和小孩也和大家一样在这美丽的画卷中游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自由读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小洁和小孩的句子。这种方式,我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启发语言,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学生找出描写小洁和小孩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后,从中进行比较展开讨论:小洁和小孩,你最喜欢谁,并说说为什么?这些引导性的指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学生由自学到讨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大胆表达观点的主体性,以达到共鸣感悟小洁的心灵如清澈的湖水一样美丽。这一环节,我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三、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读要有目的,读要有层次。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力求每次朗读都达到一个不同的朗读效果,每次朗读都上升一个层次,循序渐进,读有进步,读有所获,展开朗读训练时,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我采用了比赛读、表演读、师生配读等,学生个别读时,始终不忘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互评互学的朗读兴趣,达到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
四、拓展思维,积累语言。
一堂有生命的课,不仅仅是课文中的知识,还应带学生走出课堂,拓展思维,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描写细致,景色美,文字更美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我引导学生欣赏完山石和湖水的美景后,启发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出示了重点句:
1、湖水像一面清澈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2、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一个像字把湖水山石写得美极了,启发学生仿照句式练习说话:_____像________。学生大胆想象,争相发言,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自然地感受句子的美妙和环境的优美。
不足之处: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学生读的机会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描写景色优美的语句读得太少,而且,读的方式也比较单调,只采用了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几种最常见的方式,特别是第三自然段,学生几乎没有好好地、完整地读过。
写字指导,在平时,我就十分重视,从一年级的一笔一划,每字必教,到后来教重点笔画,重点字。因为这一课要写的八个字当中,其他六个都是左右结构的,我想把他们放在第二课时一起教,所以这节课就只教学“失”“觉”两个字,口头扩词,讲容易错的笔画,都是平时一直在做的。但学生练字后没有及时展示、评价,这成为本堂课的又一个遗憾。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7
前不久,我到南宁观摩了“名师大课堂”暨校本教研研讨活动。回来后,在本校利用远教教学光盘借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清澈的湖水》。
我教学这篇课文的思路是:按照光盘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出发点是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因此,在教学中,我按照光盘中的步骤实施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学得轻松,训练也扎实,较好的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这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一是按照光盘的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能力是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但光盘中的每节课都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我们在播放的时候,还必须同时组织本班的学生按照光盘中的每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这样就有了播放光盘的教学活动和我们自己的教学活动两个活动过程,教学时间比一般的课堂教学多了三分之一以上,教学任务不能与光盘同步完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课后的评课中,同事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光盘中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的相同部分可以省略播放,这样就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事们的意见很好,以后我要借鉴同事们的做法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是课堂中不能随机应变。表现在课前导入没有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致使导入效果不好,不能体现预定意图。开始,我首先提问:“你喜欢我们的校园吗?”学生回答:“喜欢。”我接着问:“为什么喜欢?”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喜欢自己的校园的原因,或者是“我们的校园景色优美”,或者是“校园四周风景也美”之类,进而引入课题:“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另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清澈的湖水,看看那里的游人又有怎样的行为?”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是:“我喜欢扫地。”——我们这儿每天早读之前,各班都先打扫清洁区——课堂教学出现了与课前的设计不一样的情况。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教学思路,而是依然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生拉硬扯地“引导”学生往自己的思路上“走”,结果这个环节花了不少时间,导入效果很不理想。这篇课文所要表现的是“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景美,人的行为也要美:保护环境卫生”的主题,如果我根据课堂中出现的这一新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变成:“很好,我们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本班清洁区,说明我们同学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的意识很强。校园是大家的,优美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爱护,你们说是吗?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另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清澈的湖水,看看那里的游人又有怎样的行为?”这样的导入,比原来的切题,效果自然也更好。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上课、评课、反思,既解决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又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力求缩小自己与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差距,可以说获益匪浅。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8
通过《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先让学生学习两岸的风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后找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并用—划出来,再让学生通过品读每一句来体会作者描写的优美的两岸风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课时学习小洁爱护环境的句子来体会小洁美好的心灵,在学生边读的时候边用横线划出,再通过读来体会。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初读,学生就能感受到文中风景的优美和小洁美好的心灵。
针对本课特点,我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先让学生欣赏课本插图,然后说感受。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观察,欣赏能力。在教学中,力图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实现语文教学的本真出发,通过想象,对比等方法。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在反复的读和说中使学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优美,文中描写山石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让学生先理解“这边,那边”两个词语。再通过引导和启发进行想象说话,用“那边的山石像---------,这边的山石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化的山峦。”这句话时,我让学生主动思考,说说类似的句子。从而接触学习比喻句。
在教学第2课时时,让学生通过把小洁与扔香蕉皮的小男孩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小洁的心灵美。
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原以为学生会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可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纂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象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的向前跑去。)我出示了问题“她四处张望,在寻找什么?眼睛一亮,看到了什么?飞快的向前跑去干什么?”原以为学生会跟着课文走,可他们的答案却千奇百出。(去找鱼网捞香蕉皮。有小妹妹摔倒了,跑去扶她,急着找厕所等等。)当然也有说找垃圾桶扔面包纸的。于是我就问:“为什么不说找垃圾桶扔面包纸呢?”学生却说:“不用急,可以等一下扔,或者带回家扔。”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你能给以否定吗?其实我清楚,他们心里早有了课文要求的答案,只是觉得那太普通了,太没创艺了。现在的教学是开放的,多元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9
本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教学设想,我是这样做的。
一、齐读课题,展开想象
首先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只作引导。
二、读议结合,深化主题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读议,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皱纹”“企盼”“紧紧篡着”等词语,并在读中感悟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总结全文,受到教育
课文讲完后,启发学生你想说点什么?
1、我想对小洁说……,对小男孩说……对自己说……。
2、相机板书:笑了的湖水。
3、总结:相信有了小洁、你、我,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学生因此也受到了保护美好的环境的教育。
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习得语言的同时也自然地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篇10
《清澈的湖水》一课,用清新美丽的语言描述了湖水变幻的景色,文章使用了超多的比喻委婉。是学生学习,语言极富想想力,充满了童心童趣。小洁的心理变化刻画的细腻,语言,激发想象力的典范之作。教学中,我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在备课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选取写景的资料学习,在充分领略到景色美后,再让学生找出描述小洁的句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
在开课时我首先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应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在讲课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反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文字中体会景色美,心灵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最终到达知与情的和谐统一。课文讲完后,我启发问学生“你想对小洁说什么,对小男孩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透过问题感悟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此刻做起。
反思这课,我觉得自己教学时对课文的阅读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方法训练还有待加强。就应在学生的回答问题方面多加的引导。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19篇)04-14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18篇)04-13
物理评课稿(精选15篇)03-28
优秀评课稿(精选16篇)03-30
优秀评课稿精选5篇03-16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03-16
有余数的除法的评课稿精选03-16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5篇04-14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精选13篇03-16
《花钟》评课稿(精选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