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程》评课稿
《认识方程》评课稿1
今天听了涂老师的《认识方程》这节课,让我感受颇深。认识方程原来是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但是涂老师把它放在四年级班级上。虽然是四年级的孩子,但是完全能接受。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方程,找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还学会判断,在脑海中建立方程模型。听完这节课后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注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涂老师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都是现实的、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的。如课前导入以师生之间的轻松愉快的聊天形式给学生明确了“小A已知数”和“小b未知数”。再如给学生介绍天平,虽然学生在三年级科学课上认识天平,但很少有机会进行操作,涂老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又给学生介绍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并介绍了天平平衡的知识,动态和静态的平衡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体会到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意义、方程的意义,也深刻理解了方程意义中的两个关键点:未知数、等式。整个环节,清晰、自然,真正做到了在无痕中让孩子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巧妙设计题组,小题体现大功效
涂老师在巩固练习的时候设计了一组开放性练习,让学生体验什么是方程,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6x+=78,36+=4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让学生辩一辩其中的原因,感知相同的数量关系和相同的数据才会列出相同的方程,展示方程的魅力。相对于学生来讲其实最难的是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我想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转折点,以往数学学习的是确定的数量或图形,而进入代数领域之后就进入了“关系”的'学习,这样的内容更加抽象,是数学学习的“分水岭”,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由此产生了分化。而通过这个小题组,我觉得学生收获了很多,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也很深刻,懂得列方程需要从实际问题中存在的相等的数量关系思考,而其间学生在说、在想、在辨、在创造,作为听课老师我很是高兴,看到孩子们学得轻松,学有收获,也锻炼了能力。
三、适时见针插缝,感受数学文化
虽然这一课时教科书上没有安排相关史料,但涂老师在课上确适时地给学生安排了文化大餐,一个是未知数的历史发展,一个是方程的历史发展,最好还引用数学家陈省身教授说过的名言“数学有‘好’数学和‘不大好’的数学之分,方程,是‘好’的数学的代表”作为本课结束语,让数学文化贯穿于《认识方程》这节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尾。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
《认识方程》评课稿2
《认识方程》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我其实今年也教的是五年级,在我自己备课之前就有这样的困惑,这是一节什么课?它是一节概念课吗?如果是,那么只要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一句话,然后用这句话判断给出的式子是不是方程,似乎就达到目标。但这样的目标达到,对后续学习有什么用呢?似乎没用。比如会出现的情况是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但他依然找不到数量关系,不会列方程。所以,这节课不应该是概念课,而是建立方程模型的课,也就是找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带着这些课前思考我认真听了戴南中心小学何晓燕老师的课,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注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本节课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何老师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都是现实的、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的。如课前导入以师生之间的轻松愉快的聊天形式给学生明确了“已知数”和“未知数”。再如给学生介绍天平,虽然学生在三年级科学课上认识天平,但很少有机会进行操作,何老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又给学生介绍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并介绍了天平平衡的知识,动态和静态的平衡知识,这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接着何老师利用天平的平衡和不平衡写出了很多等式、不等式,最有趣的是利用砝码把一个不等式通过不停的调试尝试转化成等式,期间有估算思想,有数学逼近思想等。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体会到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意义、方程的意义,也深刻理解了方程意义中的两个关键点:未知数、等式。整个环节,清晰、自然,真正做到了在无痕中让孩子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巧妙设计题组,小题体现大功效
何老师在巩固练习的时候设计了题组练习,让学生体验解决不同的问题却列出了三个相同的方程3x=180,正当同学们觉得数据一样就会列出相同方程的时候,又及时的补充了一个反例,根据题意列出来的方程是x-3=180,接着让学生辩一辩其中的原因,感知相同的数量关系和相同的数据才会列出相同的方程,展示方程的魅力。接着让学生自创实际问题也列出3x=180这个方程,从而体现数量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于学生来讲其实最难的是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我想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转折点,以往数学学习的是确定的数量或图形,而进入代数领域之后就进入了“关系”的学习,这样的内容更加抽象,是数学学习的“分水岭”,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由此产生了分化。而通过这个小题组,我觉得学生收获了很多,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也很深刻,懂得列方程需要从实际问题中存在的相等的数量关系思考,而其间学生在说、在想、在辨、在创造,作为听课老师我很是高兴,看到孩子们学得轻松,学有收获,也锻炼了能力。
三、适时见针插缝,感受数学文化
《课标》指出: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科书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虽然这一课时教科书上没有安排相关史料,但何老师在课上确适时地给学生安排了文化大餐,一个是未知数的历史发展,一个是方程的历史发展,最好还引用数学家陈省身教授说过的名言“数学有‘好’数学和‘不大好’的数学之分,方程,是‘好’的数学的代表”作为本课结束语,让数学文化贯穿于《认识方程》这节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美。为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何老师对于方程的本质,即相等关系(等量关系)处理的很好,但是对于揭示方程意义随后的巩固练习“辨析”题,用的是两个圈让学生移入相应的圈子,特别是方程,移入那个圈中后原来那个式子就没有了,给学生一个思维定式,让学生觉得这些式子方程和等式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全部做完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如6+x=14这还是一个等式,我觉得这就比较遗憾了,虽然老师紧跟着就讲析了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但毕竟学生在之前已经知道了等式的意义,也已经知道了方程的意义,为什么没有人质疑呢?其实我觉得20xx年秋天到苏州参加“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刘送老师在教学方程与等式这个环节就处理了很好,他让学生把黑板上已经分好类的众多式子中先圈出等式,此时学生会注重看是否有“=”,再圈出方程,此时学生不但要看“=”,还要看是否有未知数,这样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就直接一目了然了。即使我在教学这课时时也像刘松老师这样处理了,但在中午的补充习题的练习中用的是连线题的形式,对于方程学生还是有很多一部分学生只连一个线。
2、何老师对于方程的建立都是利用直观的天平,虽然教材上也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和不平衡组织教学的,但作为公开课的有充足的备课时间,何老师完全可在最后通过砝码把天平调节平衡后,还可以利用PPT增加一些其他形式的情境如台秤称物体质量、茶壶灌水等,估计也就1分钟左右时间吧,但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多种呈现方式从而感知多种情境中物体间的相等关系。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
【《认识方程》评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位置》评课稿12-31
大数的认识评课稿01-06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12-31
《大数的认识》评课稿12-30
《认识小数》评课稿(12篇)01-10
《认识小数》评课稿12篇01-10
认识毫米评课稿(5篇)01-08
认识毫米评课稿5篇01-08
《认识位置》评课稿3篇12-31
认识公顷评课稿(4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