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评课稿
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我把这几个环节概括为“江上之月、诗人之月、想象之月”进行的教学设计,最终引导学生体会“以心观物,万物皆有情”。
一、教学环节设计较为清晰。分别以“江上之月、诗人之月、想象之月”三部分展开教学,由 “我”在江轮的甲板上望月,与小外甥背颂月古诗、小外甥对月亮独特的想象即月亮像什么。同时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他们先理解内容,再理解内在的意思。如第二部分“诗人之月”,先找出文中“我”与小外甥背诵的古诗,然后去反复诵读,思考诗句的内在含义,并结合整首诗让学生整体感悟,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人眼中的月亮也是不同的。
二、努力引导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作者眼中的江上月色,月光安详、静谧,又是跳跃的,还是隐隐约约的,仿佛一首优雅的月光曲。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努力让学生融入这迷人的月光。
三、通过写月亮像什么的小练笔,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有的写道:天上的月亮是那么皎洁,那么温柔,真好像美丽大方的`仙女。她笑得那么美,那么甜,竟笑弯了腰。还有融融的月光,像奶水一样,透过伞状的洋槐树枝桠,洒在山村泥墙的小院里……还有的学生写出了一首首短小的小诗句。学生的发言越来越精彩,语言个性化色彩浓,富有诗意和灵性,学生创新的泉水汩汩流淌。
【《望月》评课稿】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