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索溪峪的野》评课稿
《索溪峪的“野”》是第11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紧扣一个“野“字,分别描写了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悦的心情。文章表达的内容、情感上与《桂林山水》相仿,文章结构也与《桂林山水》相仿,都是“总——分——总”的结构。
一、课堂教学成功之处:
1、执教者在教学中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而改变了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交流合作”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协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
2、整个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张家界。初读课文,紧抓索溪峪的“野”。突出山、水、动物、人四个方面,提供相关的学习提示。通过学生分组论坛,提出自己所感兴趣及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以人为本,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就交流的习惯。
3、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清晰,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王老师能够理清文章脉络,紧抓住“野”,围绕“野”设计教学,制作网络课件,而且能充分考虑了语文教学目标预设,比较全面、具体,要求适度。课堂上的幻灯片和电脑课件,给学生一个形象化的可视平台,通过真实、生动、鲜明的影象、图片,引发学生的感受。从最初的教学导入语,到最后的总结,教师始终突出了“野”,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在转动。
二、课堂教学建议:
1、学生反馈面比较小,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很短,幻灯片具体内容同学们来不及看。
2、时间安排上还是比较紧,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比较少,如果再进一步进行反馈,效果就更好。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索溪峪的野》评课稿】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