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

时间:2024-10-30 21:19:55 炜玲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 1

  谢老师上了一节不错的公开课,让我们开了眼界。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发现、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理解掌握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的构建,数学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满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谢老师做了一下几点安排:

  一、对学习目标的选定

  1、探究圆的轴对称性,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2、能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问题。首先从目标制定来看,谢老师能根据本班的学情及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目标。其次从学习目标的实现来看,有两个小目标:

  ①概念目标;

  ②运用性目标。设定目标及实际操作体现了目标的可操作性、科学性。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有效的才是最好的。本节课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授课安排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垂径定理和两个推论。而推论是任意交换题设和结论所得的命题较为复杂,学生容易混淆。谢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出圆的对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归纳垂径定理,通过例2、例3的学习,学生明确在圆中解决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需要通过圆心做弦的垂线段(即弦心距),通过作辅助线,把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结合起来,利用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当然,一节课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第一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细节的`处理,学生用全等三角形解答时,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

  第二点,平分弦(不是直径)为什么不能是直径,这是一个难点,应由学生探讨、归纳总结出相应答案,而不应由老师一句带过。

  听了谢老师这节课,感到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说一下自己的体会:

  1、课题的引入很轻松,很有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心理不再感到是一节枯燥的几何课。

  2、目标的制定很合理。

  3、课堂的细节处理做得好。例如让学生在按条件画图时,先让学生按条件画,再把自己画的拿出来让学生进行比对,从而发现不足、不当之处。

  4、能体现探究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老师不同的看法:

  在处理定理及其推论时,应紧扣圆的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很容易让学生明白线段之间、弧之间的重合,从而线段相等,弧相等,不应花太多的时间去证明。

  课本中的例题应该很好地进行讲解、处理,让学生体会怎样由实际转化数学问题,体现“数学建模”。另外让学生感受到怎样运用定理及其推论。勾股定理解决对称证明问题。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 2

  今天听了这堂关于 “垂直于弦的直径” 的课,感受颇深。

  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功底。从导入开始,就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逐步理解了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得当。

  课堂组织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良好。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学方法多样化,运用了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 3

  这堂关于 “垂直于弦的直径” 的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在实践中验证结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精心安排,环环相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明了,板书规范工整,这些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通过这堂课,学生对垂直于弦的直径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透彻。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 4

  听了这节 “垂直于弦的直径” 的课,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

  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流程顺畅。从复习旧知到引入新知,再到深入探究和拓展应用,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过渡自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轻松地跟上教师的节奏,逐步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数学素养。

  最后,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互动良好,展现了教师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评课稿10-17

《伯牙绝弦》评课稿(精选11篇)03-25

复习课评课稿04-0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亡羊补牢》的评课稿06-24

《变阻器》的评课稿10-26

《 孔乙己》的评课稿06-02

《母鸡》评课稿01-22

《折扣》评课稿05-17

赵州桥的评课稿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