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评课稿

时间:2024-02-19 17:19:55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评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评课稿

  这篇课文讲述了急性子顾客让慢性子裁缝做衣服,结果到最后慢性子裁缝还没裁剪的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效率,赶紧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其他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去做,不能磨磨蹭蹭浪费时间。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2.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吴老师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故事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这节课吴老师非常重视朗读。朗读时抓住人物性格特点。本文题目里含有一组反义词,这组反义词正好表现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所以朗读时反复强调读出慢性子裁缝的“不紧不慢”和急性子顾客的“迫不及待”的性格特点。课文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朗读时把这些描写很好的表现出来,朗读也就事半功倍了。吴老师在教学本课朗读时,重在指导学生朗读有关描写急性子顾客的相关语句,每一句的语言、神态、动作都给予充分的示范、指导,学生朗读也比较符合人物特点。然后按照这样的学法,把时间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有关描写慢性子裁缝的相关语句。从而训练学生把学到的朗读方法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最后让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带以动作、表情、语速、语调,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其他学生从听的过程中体验、感悟,体会两种不同性格,熟悉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所要表明的道理。

  但观察学生课堂上表现,大部分学生朗读时放不开,有羞涩感,尤其是动作、表情不到位,导致人物的性格特点不能夸张的表现出来,老师还要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参与,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课下加强朗读训练。

  总之,在设计本课时,吴老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透过自读感悟、主角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