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评课稿

时间:2023-10-20 08:34:54 稿件 我要投稿

(集合)英语评课稿1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语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英语评课稿14篇

  英语评课稿 篇1

  今天,按教研组要求观看了xx市优质课评比其中一节课堂时录,让我感受破深,给我一些课堂口语教学的启示。

  一、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

  xxx老师以往承担低段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到老师们一致地认可和欣赏。她热情大方的教态,悦耳动听的韵律歌,活泼有趣的游戏以及美观新颖的教具都成为她英语课堂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法宝。而这次听xxx老师的课,同样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堂课里,我感觉xxx老师随着她的学生年龄的增长,变换了教学模式和方法,增添了些许成熟优雅,师生情感和谐发展。比如,课前的歌曲由儿歌变成了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video欣赏;教学设计中少了机械操作的游戏,更多地引导学生连贯流利地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思想。

  二、简单的形式,丰富的内容。

  该老师的这堂课给我以清晰实在的印象。这堂课教学步骤并不多:歌曲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谈论,What can you see?接着引出学生不能说的新授单词,再着说说what do you like? Why?然后再引入课文。但是,老师却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口语表达的机会。在她的课堂上,更多地听到的是学生的声音,而不是老师的声音;更多地听到的是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声音,而不是机械齐读的声音。在同学们的口语表达中,也感受到了她的学生有着丰富的词汇量。这与xxx老师具有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她平时扎实的教学是分不开的。

  三、夯实基础知是保持学习兴趣的基础。

  色彩鲜艳,新颖美观的教具是xxx老师吸引学生的法宝之一;而这堂课,xxx老师一个课件一张嘴,同样也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着学生大量地进行口语表达。我想,此中不仅体现了她有着较高的'教学艺术,也反映了她的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试想一个听课如天书的学生,是很难在一个没有游戏,没有五颜六色的图片的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我随手翻看了两、三个学生的课本,每课都记着老师补充的同类词汇,每课都有学生回家朗读背诵的家长签字。因为有着每天一步一个阶梯的艰辛,才能享受明天登上峰顶欣赏美景的喜悦。

  英语评课稿 篇2

  听了黄水美老师的一堂七年级阅读课,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因为我对阅读课的词汇如何处理,一直比较纠结,如果词汇、短语详细讲解,怕课时不够;如跳过不讲,又怕学生阅读困难,所以总是将单词进行课前或课后处理。今天黄老师的阅读课无疑给我们指明了阅读课词汇教学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SectionB (2b-2c )的一节阅读课,此篇文章由于篇幅长、词汇量大(黑体单词13个,白体3个),阅读中的大量词汇给教学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是黄水美老师备课时颇具挑战的问题。黄水美老师不愧为永嘉的英语名师,教坛名将,她的本节课课堂设计既要兼顾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又要渗透了阅读策略。把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把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词汇学习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今天,她把词汇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进行处理 ,阅读后又设计了多个环节落实词汇,从而达到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具体她是怎么做的呢?

  1、阅读前她将一些较难单词和重点词汇进行处理,比如dragon boat festival./Boat race/zongzi ect/delicious/study/ American/ the United States。这些词汇如果不在课前处理,将成为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拦路虎,且不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的词汇。这些词汇不处理,会影响阅读课其他环节的实施。所以阅读前,黄水美老师采用了课文图片导出dragon boat festival./Boat race/zongzi delicious/study/ American/ the United States等词汇,并及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这些词汇,以便及时检查教学效果。

  2、阅读中:点拨学习策略,教会学生猜词的能力

  阅读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本,获取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即使是词汇教学也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才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可以在生词自然出现时介绍词汇的意思,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感受词汇,去体验词汇比简单的介绍更为有效,黄老师在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时,学生在寻找文本信息时,在具体的情境中,教会学生猜测词义。

  如在完成任务二,It’s like any other night in New York. 在学生寻找what’s the mother doing 的信息时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young /child/children等词义。

  在设计日任务三使,回答课文的两个问题时,又让学生在篇章中猜测miss/ wish/still 等词义。这样设计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猜词能力,还巧妙的处理了本课的重点词汇。真是一箭三雕啊!她紧接着她又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并巩固这些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3、阅读后:设计不同题型 ,应用巩固词汇

  1)、挖空目标词汇,理解填空

  在完成词汇教学和篇章理解后,她对该阅读材料进行改编,将目标词汇挖空,让学生进行理解填空,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在完成这一环节时,她采取接龙阅读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填空。

  2)、然后又让学生借助表格内容和关键词,进行小组合作复述课文,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又时本节阅读课在学生极度兴奋中落下帷幕。收到极好的检测效果。

  总而言之,黄老师是一个个人素养优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好老师。她的这堂阅读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重难点突出,课堂设计合理,环节齐全,思路清晰,学生参与面广,真正是一堂实在有效的英语阅读课。但人无完人。所以这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值得探讨的问题:

  1、问题设计虽然已做到深入浅出,但由于是初三老师,忽略了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设计缺乏梯度性,应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得,效果更好。

  2、2c的任务应在课内完成,这是与课文紧密相连的内容,既可完成课文内容,不影响教学进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组词成句和寻找文本信息的能力。

  3、课文录音至少让学生听一次,七年级学生正是纯正语音语调的形成阶段,尽量创造学生听的环境,练习学生听的能力。

  英语评课稿 篇3

  李老师的这堂课,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何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基础,去挖掘他们原有的知识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认知领域中掌握英语;在情感领域中激励情意;在智育领域中发展智力,这是一堂成功精彩的英语课。

  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效果显著。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谜语、游戏,内容非常丰富,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何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学习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唯一感觉不够的在每个活动的开始学生的兴趣总是呈慢慢下降的趋势,这也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英语评课稿 篇4

  我评的是白海燕老师教授的PEP6 Unit2 B Let’s tal这节课。单元主题是seasn,涉及四季及相关活动的教学。作为一名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白海燕老师能大胆实践,运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我们听课老师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结构十分清晰,教学环节设计紧扣,过渡自然。

  如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聆听歌曲,复习铺垫热身,然后自然地利用图片引入课堂教学内容seasn。生活化地引入,师生互动,唤醒学生的“前知识”,为后面教学内容的深入展开自然铺垫。

  二、利用版块式的教学设计,活动设计有层次性

  作为一名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利用板块式的设计进行教学,便于操作,而且扎实有效。

  同时,本课中,白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层次性。从单词到句子,再到篇章。层层递进。不断滚雪球。如课文内容呈现时,先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再阅读课文校对答案。先听,再阅读,然后读文本并作对子活动,难度逐步增加。

  三、注重交流的有效性

  白老师在教学中,采用Chant、sng,看图说话、对子活动等活动都很注意交流的信息沟创设,都是真实的交际,而非明知故问。交际真实有效。特别是“看看,说一说”这个活动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利用时间的瞬间转变促成了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活动富于意义的交流。

  四、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创设交际的平台,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觉得有一点建议,就是让学生猜四季的时候,不要呈现图片,也不要教师讲解,直接利用文字描述,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给出答案会不会更有利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

  其次,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戏会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语评课稿 篇5

  优点: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的开始老师以一首动听的英语四季歌就把学生带入了欢乐的课堂。

  二、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本节课鲁老师安排了多样的学习活动;其中有个人的、小组的、全班性的,有教师指导性的,如在编写对话的教学中老师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体现了交际语言的教学思想,也进口了这次活动的`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三、本节课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素质和修养极高,基本功扎实、语音标准、极富感染力。

  建议:

  一、整节课缺少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各个知识点出现一定的断面。如果能一条线索贯穿起来就好了。

  二、教师应组织好教学语言,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比如说“Because I can swim”怎么可以引出“what’your favourite season?”?应该通过Because引出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三、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口语教学应该放在课堂上。

  优点:

  1、课堂导入新颖。

  2、教学重难点把握适度,课堂形式多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热烈。3、教态自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4、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不足:

  1、教师运用鼓励语言较少。

  2、重难点讲解时间过短。

  3、新课授完,缺少小结。

  建议:

  1、课堂中对学生应多加肯定和鼓励。

  2、对重难点应该指导学生多加操练

  英语评课稿 篇6

  听了一节初二unit3 language in use的课,这节课的语法内容是过去进行时,以及连词when,while的使用。纵观整节课,有以下评议意见。

  一、教学特色

  1、以复习的形式引入语法的学习,自然不露痕迹

  一开始老师以一个问题“What 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 we have learned?”对本单元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然后就引到Timmy is a survivor of Taiwan earthquake,接着对课本内容提问,学生进行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以过去进行时呈现在ppt上。

  2、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出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即was/were + doing的形式。然后老师用ppt展示多张图片,让学生用过去进行时造句,然后再次总结,在什么语境下会使用过去进行时。接着老师让学生思考,过去进行时的否定句形式和疑问句形式如何构成,并用ppt展示。

  3、依靠多媒体技术,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老师以一个Guessing game让学生们操练了疑问句和疑问句的回答这两个句型。接着老师让学生做pair work,互相提问,展示出三张活动的图片,并同时给出时间和句型,让学生操练互相提问和回答。

  4、关注书本练习,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得

  随后老师布置学生完成书上的配套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又讨论了when,while的用法,然后继续书上的巩固练习。最后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对整堂课所学内容做了总结。

  二、教学建议

  1、从整个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这个班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我们学校的学生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明显的这一节语法讲解课上的中文解释出现频率相对较多,体现出这个班级平时课堂英语的使用应该是不够多的,导致学生英语的听课能力不是很高。一些语法词汇用英语解释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课堂指示老师都还要再用中文解释一遍,就很能说明平时的课堂情况了

  2、教学设计应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不会局限于少部分学生。整堂课,学生的整体参与率不高。看得出来,学生也许不是很适应这样全英文的语法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老师这样的讲授语法内容的.速度有些过快,没有突出重难点,而且关注学生的面不够。

  3、课堂教学学生操作性的活动不够,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像Guessing Game那一块,张老师的做法是让一位同学用一般疑问句来提问Was he…?然后她就把遮挡移开,让全班同学来回答Yes, he was.或 No, he wasn’t.我的个人感觉,如果让这个guessing game铺的面更广一些,让很多学生来猜,直到猜到正确答案为止,这样让更多的学生也有机会提出问题,这样受益的学生会更多,参与率高了,学生的课堂气氛也就更活跃了。

  4、板书重点不突出,知识点不明确。一堂课板书的内容是突出教学重点,与整堂课中教师的讲授,练习等有机结合,相互衔接,教师应该把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样重难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构建知积要点。

  5、最后一块对课本练习的处理让人感觉缺少衔接,也缺少任务的构建,只是机械的为做题而做题,没有挑战性也缺少趣味,这一块学生的活跃度也相对降低了。

  6、最后的总结环节设计的很有必要,让学生理清思路,突出重难点,但个人认为如果交给学生总结,老师在边上给予一定的引导,效果会更好。这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好机会,通过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而不是像这样老师一言堂,结束了整堂课的总结,学生坐在下面只是又一次的被动接受。

  总之,无论从任务型教学的设计,还是从对学生的启发和调动,整堂课都值得研究与借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学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有效的课堂活动应是“活动”最充分、“参与”度最深的活动,应该围绕着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活动。与此同时课堂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为出发点,注重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为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老师,更应该要认识到教育绝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领域,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或局限于课堂,它可以跨越地域,超越时代,突破课堂、学校,而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的文化于一体,建构起跨越时空的教育视野。

  英语评课稿 篇7

  老师的阅读课分为三部分:Pre-reading,In-reading,Post-reading。我认为她在课堂上做到了三个注重,即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了英语思维的训练。

  一、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堂上,3号老师没有采用枯燥的说教形式,而是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Animal riddles;Read quickly and answer;Watch,discuss and answer;Read and match;Listen and follow;Read in roles;Imagine and say;Enjoy and think;Imagine and think…)中让学生自然习得阅读方法,如:文字信息阅读法、图画信息阅读法等,自始至终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些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注重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3号老师就如一个魔术师,她懂得如何利用手中的魔术棒,催开学生灿烂的思维之花。在她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她十分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很多有效问题: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Why? What does the little red hen get after hard work?

  Can her friends enjoy it with her? Why not? What are they doing when little red hen needs help?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What will happen next year?这些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自由表达。不难想象!在老师们这样长期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一定会是思维活跃,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阅读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中低年级的学生可采取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

  设计一些Yes/No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了语言材料的内化。

  2、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提出一两个指导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

  英语评课稿 篇8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参与。如:3号老师在教学单词sleep,eat… 时,引领学生一起做相应的动作,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整个环节学生的情绪高涨,边说边做,其乐无穷!

  老师们,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会有缺憾。这几节课我觉得基本都是以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学生说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如果适当增加学生问、学生答的机会,课堂就会更饱满一些。

  英语评课稿 篇9

  张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小学四年级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大胆实践我校“学-展-练-清”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学生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整节课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课标一级目标要求学生喜欢听他人说英语,体现在教师展示自己一日生活时,学生们认真倾听,初步感知了描述一日活动的短语。自主学习时,学生们大声朗读自己会的短语,并通过对子交流,巩固自己所学的短语。在班内展示时,一个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说短语,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会了短语,体现了用英语思维的水平,落实了课标中能根据简单指令做动作的要求。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短语记录时间时,并进行对话练习时,学生用拍节奏的形式展示自己,思维水平及自学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人展示,自己倾听时,学生们在用心学,在真正的学习。整节课,学生们在玩中复习了旧知,在玩中学会了新短语;在练习目标句型时,学生们用多种形式来巩固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又有玩耍的快乐。

  第二、教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

  从课前热身活动开始,教师便以参与者的角色融入课堂中;通过图片及教师自身的一日活动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句型学习中。标准的课堂教学用语,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课堂之间穿插“Are you ready?Go,go,go!”“One,two,three.Three,two,one.”以及激励性评价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计一日活动的表格及描述一日活动的小练笔,教师将语言学习、信息整理等技能巧妙结合,促进学生多技能发展,也增强了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尊重他人的体验。整节课,张老师很好地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课堂上功不可没。

  第三、教学活动多样,教学效果满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节课上,从对子练习读短语,到小组做动作,巩固短语;学生们在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再到后面练习目标句型,介绍自己一天生活的小练笔,可以看出课堂效果令人满意。从领读短语,到抽查个别学生单独读短语;从自己介绍不同时间的活动到对子练习目标句型,并当堂展示;从真实介绍自己不同时间的一日活动,转为课本中Kitty的一日生活,感知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句中动词的用法。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学生不断地在学习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教学目标中的短语及句型从听、读、说、写各方面都得到了练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总得来说,这节课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用心,教学成效显著,是一节成功的课。当然,再成功的课堂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认为值得探讨的地方:

  1、对学生的小组活动需加强指导,所布置的任务不够明确,小组活动合作性不强。本堂课中,张老师在布置任务前或句型操练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导致学生操练时场面有些混乱。

  2、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不是很丰富。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的时候,学生才能有output(输出)。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多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纵观全课,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自然,新旧知识连接紧密。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说: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 room?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紧接着教师利用游戏saytime,在活动中复习了时间的表述,使新旧知识自然有效地连接在一起。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身体语言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张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整节课的教学自然有效,分散了本课的难点。老师教得容易,学生学的轻松,提高了实效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个人活动、对子交流、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全班交流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4、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梯度练习由浅入深。读短语,巩固短语,练习目标句型,进行一日活动的小练笔,使学生由易到难地掌握和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学生不仅很好地操练了新学知识,也有意地使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

  英语评课稿 篇10

  徐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重点关注了以下方面:

  1.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徐老师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方式也让学生的提问难度有所下降,激励了学生的提问欲望。

  2.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徐老师能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课文的教学中以表格配以小组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是按需学习。

  3.注重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交际。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徐老师让学生通过pair work, group work充分交流自己所学,最后让学生回归生活的语篇输出,让语言的交际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本堂课中,老师在布置任务前或句型操练前,应该更明确,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示范;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时候可以大胆一点,让学生有充分的交流讨论。同时,我们老师还可以更好地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轻松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更放松投入地学习。

  英语评课稿 篇11

  一、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亲切、和蔼、自然、大方的教态,首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空间。节奏明快的英文舞蹈和歌曲,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的氛围,而且把学生带到了英语学习的乐园,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中开始愉快的学习,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二、比较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

  教师的的教学能够遵循语言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学习合理,合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言实践能力。

  教师能够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运用课本中的彩色画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听看了解课本上图片的内容,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理解所要学习的语言。老师适时的点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进行训练,使学生身临其境,并采用事物、图片、手势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从课本内容的机械操练到扩展了的内容练习,到最近新的情景中的目的,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特点,给学生以实践的空间,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和表演、唱歌等多种方法,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使用师声音、图象、情景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使学生更加形象、明了、快捷,方便。

  四、学生积极、主动地全员参与

  教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调空者。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的理解到技能的训练和灵活的运用,使学生直接参与与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通过示范多种教学活动,使知识有积累,能力又提高。

  五、扎实、深厚的英语专业基础

  教师专业知识扎实,语音语调规范,英语口语能力较强。

  英语评课稿 篇12

  xxxx年4月8日z老师在初一段开了一堂七年级上Unit5I’m watching TV.的复习课。下面我想的对此堂课发表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

  本堂课以复习本单元教授过的知识,包括单词,词组,句型为教学目的,并以收到Simon的礼物的故事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林海娟老师本人发音标准,上课的思路清晰,思维活跃,上课赋有激情,而且以全英语进行授课,充分体现了个人的教学素质。而且在教课的过程,设计了很多填词,连线的.题目,感觉整堂课还是很有实效性的。优点也很明显,比如时态方面的复习,我觉得就很值得学习。林老师在复习时态部分的的时候直接给学生归纳了规律,并以图表形式出现,在本单元的学习之后就让学生对本时态有了鲜明的了解。

  be+v.-ing

  →am→I

  →is→He+ing singing

  She+v-ing-e+ing dancing

  It双写+ingrunning

  人名

  →are→They

  We

  You

  时态的标志:now,look,listen,atthemoment,具体的时间点

  接下来想提一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关于导入

  林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猜code的导入模式,目的是以此告诉学生本单元需要掌握的6个单词,10个有关动作的词组,3个地点,6个基本句型,1个时态和1个文段。但是导入部分显得复杂冗长,浪费了很多时间,本人觉得这部分有点多余,建议直接导入。

  2.关于作文任务的布置

  老师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对4幅图画的描写,除了及其个别的学优生能有这样的能力,其他孩子完成这样的任务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个人认为在写作之前,这四幅图画的内容应该先让学生进行操练。听-说-读-写,写应该为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前面的铺垫做的透彻了,才能有句子的延伸。

  3.关于作文的模板

  在写作之前,林老师写了一篇短文,并挖空给出作文意思,让学生进行单词填空,而所填单词的正确形式为动词的现在分词,即巩固了本单元新教授的单词,又复习了时态的构成。但是这篇文章与之后的写作任务似乎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果能把这篇的文章的形式改成后面写作的范文,应该对学生会有更大的帮助。毕竟低年级的学生写作还是以模模仿为主的,因此更需要老师提高的优质范文。

  4.关于语速

  林老师的个人教学素质毋庸置疑,但是课堂中的语速还应该稍加控制,因为我们面对的应该是全体学生,教学的指令应该清晰到位。

  5.关于板书

  板书设计是一张很大的导图,内容涉及本单元的所以知识点,但是反而觉得过于复杂,学生的摘抄无处落手.

  以上是本人对这堂课的粗略看法。

  英语评课稿 篇13

  听了李老师这堂课感觉受益匪浅,让我最震撼的是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纪律井然有序。这节课李老师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板书设计合理规范。尤其是通过把班级同学根据性别分成两队,通过抢答比赛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觉得在六年级的班级上学生问答问题的'积极性能有这么高,应该说是李老师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李老师在第一个环节以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If you are happy”作为热身运动,接着以给定话题的Free talk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给定的话题轻松简单,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各抒己见。接下来结合动画听课文录音,听完录音让学生跟着动画内容复述课文内容,这样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接下来的第四个环节,通过分队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这个环节学生认真听录音并积极抢答问题,各队努力为这节的队争夺荣誉。在这个环节中,李老师还通过图片在黑板上展示来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并针对每一段的内容回答李老师设计的相应问题。整个课堂,学生们通过李老师的引导和鼓励,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踊跃发言,这一点是教师课程策略的成功,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李老师的课件制作也下了大工夫,同时配合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还有一点很新颖也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李老师的学案设计有一个认知规律部分,这个部分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总结所学内容得到启示,并用平时学习积累的每日一句的英语表达来表述学生的感受和得到启示,这个部分一举多得。

  最后,唯一不完美的地方是最后两个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贴近生活”和写作练习环节的时间安排稍稍欠佳,如果多安排一些时间,可以给学生一些引导和具体的要求说明。

  英语评课稿 篇14

  刘老师执教的是上教版英语四年级Unit 10的“Two seeds”,在教学中,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英语课。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亮点:

  一、教师素质很好,教学基本功扎实。

  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能用英语熟练驾驭教学,英语口语流利,语音素质棒。此外还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可以看出刘老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本课的'教学观念新颖,设计构思精巧,体现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教学观念。

  1、在课前热身环节,刘老师让学生guess“What’s in my hand?”引入,放松了学生们的紧张情绪,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暗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与谜底“Two seeds”有关。继而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一株植物,让学生很好的对上节课的重点词汇做出了回顾复习。

  2、在新知呈现环节,刘老师运用了视频教学过度自然,并且呈现方式多样新颖,抓住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新奇的心里特点,从而让学生乐在其中。

  3、在巩固操练环节,操练形式多样,扎实到位。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除了要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操练,学生才能掌握并会运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本堂课中,老师安排的操练形式丰富多样,有听录音跟读、齐读、同桌间的操练、分角色表演等等,应该说操练的很到位而且配合默契,步步都能切入学生的兴趣点。比如,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中开展练习活动,孩子们都戴上课前准备好的相对应角色的头饰,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对课堂教学是一提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一提升,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力,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课前头饰的准备,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4、面向全体,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上,刘老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有难有易,并依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挑不同的学生发言,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使他们在课堂中发光发热。

  对于本节课,我有一点困惑:在课堂上,教师以听、说、读、写四个习惯的培养为基点,设计了一个表格,为每个小组的优秀表现画小红旗,这种方法很新颖,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但是从结果来看,似乎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是不是应该对这个奖励结果进行一个总结。

  总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学流程自然,学生思维活跃,让学生通过听、说、做、玩等方式去感悟、体验语言,使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得到了充分体现。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英语评课稿】相关文章:

英语评课稿07-02

英语课评课稿02-06

英语评课稿(热门)10-05

英语评课稿优秀05-31

小学英语评课稿08-17

英语评课稿范文10-10

英语评课稿通用01-05

《PElessons》英语评课稿11-10

小学英语的评课稿11-29

小学英语课的评课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