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4-02 10:58:20 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经典(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方案经典(6篇)

设计方案 篇1

  情况分析:

  根据幼儿在数数方面的经验,上大班的幼儿都会顺着数10以内的数字,但是让幼儿尝试倒着数难度比较大,而且会数着数着变成顺着数,于是设计以下这些活动,让幼儿从具体形象上理解顺数和倒数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通过自身的尝试操作,发现1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什么是顺数和倒数。

  2.感知顺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正逆关系,了解不同的数数方法。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老师组织幼儿安静的坐好。

  二、激趣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小皮球,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出示ppt课件观察)。

  2.边看ppt课件边数数,从1数到10,练习顺数。

  3.边看ppt课件边数数,从10数到1,练习倒数。

  4.教师小结,引出顺数和倒数。

  三、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顺数,倒数的方法。

  1.提问:图上是谁?(小猴子)它喜欢吃什么啊?

  2.数一数: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桃子?

  3.小猴子开始吃桃子了,我们来看一看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还剩下几个桃子?

  四、智慧屋:比较顺数与倒数的异同。

  1.小猪的家在第几层?小熊的`家在第几层?小猫的家在第几层?小白兔的家在第几层?小猪的家在第几层?小狗的家在第几层?小猴子的家在第几层?

  2.小猴上楼时该怎么数?小猴下楼时又该怎么数?

  3.小结: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五、生活中的顺数和倒数。

  1.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有哪些事例是顺数,那些事例是倒数呢?

  2.幼儿联系经验说说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延伸: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的练习,教师引导幼儿先按数字的顺序点数,再连线。

设计方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妈妈,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感悟到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对妈妈产生了无比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这样幼儿从感激身边的亲人入手,来感激社会,逐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道德规范。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

  2、让孩子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对父母要知恩,感恩.

  三、活动准备:

  1、发放邀请函 。

  2、会场主题墙的布置(会议结束后可以在此合影)

  3、做好活动时的座位安排。

  4、准备游戏的材料

  5、预先与几位家长代表联系,请她们准备交流材料。

  6、活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我的好妈妈》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开场白: (老师自己组织语言)

  2、全体幼儿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齐唱献给妈妈的歌曲:(可按小、中、大可分开)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妈妈你最好》。

设计方案 篇3

  为更好地贯彻《中学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认识社会的观点、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公民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校学生德育基地社会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通过实践教育活动,丰富活跃学校德育工作,增强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基本任务: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发展智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技能、懂技术、会管理,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未来建设者。

  三、组织领导: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由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和德育处牵头,由各年级组制订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计划。

  校内的实践活动由德育处、学生会、团委负责组织,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校长室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挂钩单位联系。

  四、活动形式:

  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

  五、相关安排:

  1、七年级新生的军事训练。由学校与部队联系,利用第一学年开学初,组织新生的军训工作。让学生通过军训,学习军事知识,了解国防和外交形势,进行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加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执行革命纪律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对新生进行寝务的规范化训练。军训的项目由军训领导小组确定。

  2、学生的校内实践活动。由德育处、团支部统一布置和检查评比。活动内容包括校内常规劳动卫生、卫生监督、公物管理,也含有学校重大活动以及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的安全秩序执勤等工作。

  3、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类型的科技实践,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小设计、小论文等创造发明活动。通过科技实践,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动脑思维和创造才能。

  4、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由德育处具体负责联络和组织。活动内容包括社区劳动服务、尊老助残、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相关的调研活动。

  5、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德育处和团委具体负责。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家务劳动、生产实习、社会公益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乡风民俗调查以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调查等。要求学生撰写假期生活小结或调查报告。

  6、德育基地的实践活动。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建立校外德育活动实践基地,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让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确定以每年的四月份为社会实践活动月,有计划、有主题地分年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活动,由年级分管领导、年级组牵头,由年级组长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在加强安全、文明、守纪等方面教育的'情况下,认认真真地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各年级组要认真收集材料,做好实践总结,确保实践效果。对集中活动不能顾及的德育基地,政教处要有总体的安排,并利用合适的时间,带领相关年级或相关同学,不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7、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认真落实学校安排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当作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把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深化强化德育;要把思想教育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把文化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活动的思想性、教育性,并要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设计方案 篇4

  一、导入

  1、我先作个调查,看过腰鼓表演的同学请举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

  3、对,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们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题目是──

  二、整体把握

  1、请大家自由高声地朗读,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

  ⑴ 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⑵ 说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⑶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2、讨论明确上述问题。

  三、分角色读主体部分

  1、读课文。

  2、仿句。

  四、品读

  1、结尾句的含义。

  2、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为什么这样深情地歌颂这片土地 ?歌颂什么?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围绕这一话题,可以作相应的问题探讨。

  五、结束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炼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给你们一份礼物:《龙泉日报 菁菁校园》等你去发表一篇文章,正标题自拟,副标题是──我读《安塞腰鼓》

  监测现场

  1、技术设计

  工作开始前, 应收集相关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及工程设计图纸, 根据变形体的特点、 变形类型、 测量目的、 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测量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观测周期、观察方法和仪器设备、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提交变形成果内容等, 编写技术设计书或施测方案。

  2、观测要求

  变形监测观测要求:

  1较短时间内完成

  2使用同一仪器设备

  3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

  4人员相对固定

  5记录环境因素

  6采用统一的基准处理数据

  1、监测精度与等级

  变形测量的等级与精度取决于变形体设计时允许的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变形测量的目的。

  一般认为, 如果观测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1/10 ~1/20 ;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过程,则其观测精度还应更高。变形监测网还要求有高可靠性和高灵敏度。

  2、变形监测网布设

  变形监测网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 3 种。

  ( a)基准点

  基准点是变形测量的基准, 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

  ( b)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在一周期的变形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可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

  ( c)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是布设在变形体的地基、 基础、 场地及上部结构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形点。

  对高精度变形监测网应顾及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及费用准则进行优化设计。

  变形观测的周期

  监测周期应能反应变形体的变形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

  根据变形提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综合确定。

  变形体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率。

  ①施工过程中的观测频率

  (1)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观测日历,按计划进行。一般有三天、七天、半月三种观测周期;

  (2)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可根据荷载增加的进度进行。从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第一次观测,当荷载增加到25%时观测一次,以后每增加15%观测一次。

  (3)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要求在停工和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②建筑物使用期间的观测频率

  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通常频率可小一些。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及一年等不同的周期。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第一年观测3~4 次,第二年2~3 次,以后每年观测1 次,直到稳定为止。

  预警要求

  在变形测量过程中,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即刻通知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

  ( a)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极限值;

  ( b)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 c)变形体、周边建(构)筑物及地表出现异常,如裂缝快速扩大等。

  分析要求

  变形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

  1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分析

  2变形体的累计变形量和相邻两个周期的相对变形量

  3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4回归分析

  5有限元分析

设计方案 篇6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

  2、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课件

  2、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间真情, 知道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爱”是一个很温馨的词语,听到这个词语,你就会联想到许多关于爱的故事或者爱的诗篇或者诗歌。谁能起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关于这方面的故事或者诗歌?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课文讲述了那两个故事?

  (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三、 走进文本,读中悟情

  (一)乔依帮助老妇人(1—8小节)

  1、[课件出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并用笔画出相关的段落和语句。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第五小节“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4、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5、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6、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7、学生交流,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语句课件

  (1)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

  交流: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2)指导读乔依说的话

  (3)通过乔依所说的话,你觉得乔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品质?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4)交流:

  竭尽全力“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无私助人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8、课件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9、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10、引读6、7 小节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生读)

  11、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二)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1、自读9—11小节,思考:老妇人为什么会帮助女店主?

  2、通过老妇人看到的情景说明了什么?

  3、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三)、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五、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爱的奉献》

  3、结束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也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六、板书设计

  爱 之 链

  爱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9-09

设计方案【经典】02-03

(经典)设计方案02-24

设计方案【精选】10-17

设计方案05-15

网络设计方案03-21

薪酬设计方案03-15

项目设计方案04-06

[优选]设计方案09-16

设计方案【通用】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