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报告(通用21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分析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分析报告 1
一、一般资料
L 某,女,18 岁,高三学生,成绩优异,休学一年,未参加高考,现已返校,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咨询已有五次,陆续一年,主要解决情绪爆发问题和与母亲的亲子关系问题,成效显著。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近一个月没有办法睡觉,每天晚上躺下看着天花板,凌晨三四点会准时醒来,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这混乱打乱,也不能学习,食欲也不佳。有时候会出现思维云集,尤其是上课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会各种的杂念在头脑闪现。讨厌为了别人设置好的轨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个人独处,应该去学校。现在是自身的状态还未调整到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中去。
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关系融洽,有种成就感。在改善亲子关系和缓解情绪冲突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维敏捷,表述条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问题是情绪影响所致,而情绪的波动终究是事件引发。最近求助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下载高考倒计时软件,高考动机过强,随之焦虑抑郁情绪引发了躯体的某些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五、主要咨询方法
认知- 行为疗法。
六、咨询的'过程
1、针对求助者动机过强问题,用故事、案例来予以引导。首先,德国曼联队,球星云集,几乎都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经过艰苦训练却总是拿不到冠军。易主后,新教练只让球员读哲学书,闲暇之余快乐地玩足球 ,结果却轻而易举夺冠。有的时候,心理动机过强,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古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森田疗法治疗睡眠案例,睡不着,强迫自己不睡,结果失去睡眠动机,反而睡着了。高考倒计时软件是对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励、督促。但,对于求助者而言,不适用,不用扬鞭自奋蹄。高考虽然重要,在目标锁定后,顺其自然,进步自如,能接受失败,坦然面对。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竞争是漫长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竞技。
2、找到引发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紧张担心什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调整焦虑抑郁情绪。对求助者而言,调节情绪的关键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疗法,即接受一种信念,不加批判的接受服从。一般年轻、女性、无知的人相对更容易受到暗示。
举例:一个求助者,参加驾驶证培训考试,路考了七次都没有过,在做了咨询后,约定再次路考时,戴上耳机,拨通咨询师电话。咨询师也没聊什么,但是这个求助者因为注意力转移了,没有放在考试紧张上,路考顺利通过。
另一个求助者,每次坐车就紧张,晕车,前来求助。咨询师给求助者开了药,但要求求助者平时不吃,可以把药放在包里。坐车的时候,如果感觉紧张,晕车就吃药。结果求助者药也没吃,从未再晕车了。
这些都是心理暗示的效果。有的人,觉得找心理医生谈话,她就心安了。所以,生活中要多给自己积极正面的暗示。甚至可以借助于某些信物给自己力量支撑。
3、动机是观念,现在用行为来解决。情绪改善了,睡眠便会随之改善。人是有节律动物,睡眠节律很重要,不能乱。一个人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外,就是得管理好时间。什么时候吃饭、睡觉这样最为简单的事情是需要固化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永远不要让最简单的事情来干扰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生活肯定是严谨,规律的。那些总是在找各种东西的人,肯定没出息。求助者是因为休学期间,白天睡觉,晚上清醒,生活节律被打乱了。所以现在需要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先坚持一段时间,再按照自己的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心理分析报告 2
一、基本情况
(1)录取材料:张,女,23岁,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汉族。
(2)家庭状况:父母双方都在事业单位工作。没有兄弟姐妹,属于核心家庭。家庭关系和谐。
(3)学习记录: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进入重点高中后,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
(4)社交:性格外向,愿意交朋友,与同学关系融洽,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爱好:唱歌,现代文学。
(6)外貌描述:身高164,体重50KG,身材匀称。黑卷腰,近视,常年戴眼镜。
(7)其他特点: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强。
二、自我描述
①热情开朗
热情开朗,容易与人交流。例如,当你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个没有座位的老人时,他会让座。同时,他有很强的合作和适应能力。喜欢和别人一起工作,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她不会斤斤计较,也能欣然接受别人的批评。第一次见陌生人,也可以互相聊天。倾向于在集体中承担责任和领导。智力水平很高,思维很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情绪相对稳定,一般能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然而,当她遇到重大挫折时,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她有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又很冲动。能更好的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随大流;另一方面,我也听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平时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里很有魅力很受欢迎,对人和事都很热情。有时候她太冲动,自律性差。比如她在看书的时候,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或者是路过的人,或者是突然想到的。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是会继续追求。一般情况下,如果你遵守法律,你就要对人和事负责。沟通处于中等水平。和大多数人一样,她在正常的交流中可以很放松,但有时候周围的人不熟悉时,她可能会保持沉默。她不容易和陌生人交流,但能和熟悉她的人很好地交流。
(2)原因
非常客观理性,现实,独立,强势。遇事果断自信。太过分的话,可能会在无情。一般情况下,她会倾向于认为别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她会对一些人或事保持警惕,但当她完全理解别人的时候,她会愿意接受和信任别人,大多数时候她更理性和理智。比如她想用动能平衡理想和现实,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考虑现实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他能脚踏实地,有时会陷入幻想。真诚坦率地待人,但不要太轻信或太感性,多认同对方“害人之心不可少,防人之心不可少”。乐观,自信,冷静,沉着,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有时他们可能过于自负和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心,引起别人的怨恨。既不太保守也不太激进,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有些东西需要改变。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见解,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往往会放弃个人见解而附和以博取他人好感,需要跟随群体以保持自信,做权威的忠实追随者。正常情况下,他们有良好的自制力,尊重风俗习惯,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在少数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失去对情绪的控制或放松。通常经历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经历的差不多,她一般能保持平静的心情。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她也可能会紧张。
(3)强迫症
她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比如重复性动作。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出门锁门后,她肯定会确认门有没有锁。或者出门后,会反复思考自己是否锁门。她偶尔会患上数字强迫症。如果她想边看电视边调低或者调高音量,最后调到偶数,那么她也习惯了逛街时买偶数。
三、成长经历
(1)遗传因素
在她家,家里每个成员都很开朗,没有心计,但很少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我和她相比,她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些特点。无论发生什么,激动,难过,开心,不开心,她都会把一些事情藏在心里,特别是难过,不开心,从来不跟别人分享,总喜欢自己慢慢想,慢慢消除。有人说这是成熟理性的表现,有人说这是感情不丰富或者内心世界不愿意暴露的表现。不管怎样,这只是别人的观点,最重要的还是当事人自己的感受。
(2)家庭因素
因为她妈妈是医生,年轻的时候经常带她去上班(夜班),在医院的生活经历让她变得大胆而理性。
四、心理发展任务
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做以下的调整来做出一定的改变,活的高一点:
1.在生活中学会放松,找到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工作中学会倾听,少说一半,学会观察,不要急于下结论。
3.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分享,学会拒绝,三思而后行。
4.用科学的方法治疗强迫症。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独特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当然其中也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性格、气质和能力。通过这次对自己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我更了解自己。我对自己大部分都感到满意,但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脾气暴躁、冲动、没脑子、缺乏自信等。在以后的生活中,我的性格和气质会陪伴着我。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控制自己,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把握自己未来想走的路!
第三条:我的心理分析报告如今,人们常说,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心理问题。但我在想: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眼中的自己。其实我是一种自卑。上大学之前,有很多事情我不想主动去做。我怕出风头,怕出丑。我总是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害怕自己的手脚。我觉得很多事情我都做不好,我觉得有些事情我本来就做不到。
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可能我还是不自信,但是有很多事情我会积极主动的去做,心里也想做好。很多人常说,自信一点比较好。但是谁知道这句话背后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软弱,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各种莫名其妙的内心的充塞和纠结不断的扰乱着我的心弦。有时候很容易想太多。想多了往往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想表现给别人看,夹杂着自信、无奈、愤慨……带着各种负面情绪,我陷入一种迷茫和烦恼的状态,深深地无法自拔。我知道这很不好,但是有些事情真的是无法避免的。有些话,说话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大部分人都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有些人有些事我根本不在乎,有些人有些事我在乎到死。总之,我觉得我的心理状态已经接近警戒线了。
我受不了别人的过分夸奖,但我能忍受一些误解,因为我习惯了。有时候,我宁愿痛苦也不愿去打扰别人,看着自己在乎的人痛苦。在我心里,我在乎,没有意图,我也是,旧时光有好有坏,只是回忆,把握当下才是真相。快乐或悲伤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再珍惜再叹息都没用。它只是在时间轨道上留下一个稳定的。当然这也很重要。我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我有着沉重的同情心。很多东西我不喜欢,但我都接受。
我觉得我应该对感情的事情有一颗真诚的心,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有时我还对家人发脾气,有时对朋友也不好……这些时候都是一种遗憾,要不断正视,发现问题。我不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但我会在某些方面努力拥有一颗纯洁的心。一颗纯洁的心就像雪,皮肤上的灰尘还是可以擦掉的。完美是一个传奇的名词。我只想对自己的灵魂完美。我不能事事关心,但我希望我是真诚的。自己的问题总是存在的,所以抛开杂念,认真对待。加油!
心理分析报告 3
一、个例资料
李国富,男,10岁。父亲因偷盗而屡次关进看守所,母亲在外打工常年不着家,平时的生活学习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二、个例表现
我发现在李国富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生突出表现为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表现冷淡,从来都不参与,从来不和同学、老师交谈!如有同学主动邀请他出去玩耍,他会拳脚相加回应。性格偏执,合群困难,沉默寡言,不自觉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欢读书,自己玩自己的!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看窗外。
三、观察分析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害怕、畏惧!父亲因偷盗而屡次关进看守所,从此他也背上了“犯罪”儿子的臭名,母亲常年不回家,自我感觉是个“野孩子”时常莫名幻觉同学们歧视,嘲讽他。造成了他孤僻自卑!加上从小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和爷爷奶奶缺乏沟通交流的隔代教育,使得他性格十分偏执攻击!
四、对问题行为的评估
“自卑”是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包括软弱无能、自我怀疑和低人一等。李国富同学表现为对同学交往排斥,不喜欢学习,不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该生对生活越来越无望。
在本案例中,李国富同学即使知道攻击他人是错误的,但是他仍然不能友好的和同学们老师们正常交往,在课堂睡觉,下课后自己玩自己的,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他的性格自卑。从他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自卑,而且在这种自卑思想的影响下,他不敢和同学们交流,不敢和老师们说话。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利于与群体和个体建立和维持良好持久关系的心理行为问题”。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
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
五、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共同制定计划,对她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1 、要求他在校要友好的对待同学,不准挑衅骂人,动手打人。 2 、给一个月作为适应期。在这一个月里,尽量减少与同学们的冲突,允许他在心情不佳时发泄,但一定不能打人。
3、给两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两个星期里,要求他和同学们一样,每天认真学习,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积极交流,互帮互助。考虑到他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我每天给他留了一个小时与我谈心,沟通的时间。
4、巩固期。要求他不仅要和同学主动沟通,树立自信,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 、定期帮助他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确定训练内容,养成豁达、开朗、友善的性格。
六、辅导方案和过程
1、与家长多联系、沟通,希望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走出爱的误区并和他的父母亲沟通,让他们明白要做孩子学习效仿的榜样,而不是做孩子的反面教材。在和爷爷奶奶交流时,首先我肯定了老人们带孩子的辛劳,但同时我也指出了隔代交流的误区,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
犯错的时候,应当对他进行适当合理的批评与教育,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使他们明白:孩子应树立自信,剔除消极。勇于承担,自我接纳!积极上进,友善待人!多给孩子一些心灵上的关心,关怀,特别是他的学习生活,心理动态!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与赞美。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关心,要让孩子知道你们是爱他的。他并不孤单,他不是没人要的孩子。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在与班委开会的时机,与班委约定,要用爱心感染他,耐心帮助他,他的缺点要包容,帮助他克服;对于他的任何进步我和班委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作为辅导员的我去除居高临下的`态度,尽量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他交谈,用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适时引导他。班委们接纳她,理解他,更加关心爱护他,和他做知心朋友;我建立个别和小组辅导形式,让他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大家交流。另外把他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减少了自卑感。在每周的队会活动上表扬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的自信。经常在课间对他说“你真棒!你进步了!”等鼓励性语言。
七、效果评估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表现,其产生的原因与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辅导员一定要耐心地与辅导对象进行沟通,在沟通时要
了解辅导对象的家庭出生,父母职业,父母的教养方式,儿时的成长历程等。并采用“层层剥笋法”对辅导对象的回答不断深入追究,挖掘其消极的核心观念,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李国富的自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出生,父母的职业、教养方式,儿时特殊经历等以及爷爷奶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父母亲的教育以行为示范造成了李国富的不健康性格。因而在对李国富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李国富对健康心理及积极行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心理状态及主观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周围事及人有个正确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生活;强化法可以对李国富同学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李国富同学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鼓励他要振作起来,积极自信的面对未来。我深知改变偏执自卑心理是一个漫长及反复的过程,我应给予他足够的时间、耐心、宽容。李国富孩提时代经历了很多挫折及失败,我要求班上其他的孩子给他足够的理解及温暖。融化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在我的鼓励、同学们的尊重中他找回了自信,丢掉了自卑,遗忘父亲进看守所带给他的阴影,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认识
心理分析报告 4
这学期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这门课,感觉受益匪浅。的确,从自我认知、与他人互动、融入集体,我对事物的理解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在学习中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600万岁,多一个废物”这句话很久以前就听过了,很明显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其实这种想法没有错。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大学生活的权利。当然,他要为大学四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我只能说这不是我的想法。我觉得初等教育给我们带来了知识,但同时也让我们成为了考试的奴隶,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短视的学习知识是当前教育的弊病。上了大学,我们很难摆脱这种思想,说明这种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就是为什么60万年的想法产生了。大学里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最重要的是,对于学习模式的改变,我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学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完成内容。这种学习理念更符合大学生活。当然如果选择玩四年也不差,因为选择是人最基本的人权。仅仅四年后,我们会满怀激情地回想起我们的大学生活,并说“我热爱我的青春,我从不后悔。是最完美的结局。上完心理学课,我一直在思考我和学习的关系,所以总结了我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看法,这是两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与其说不知道学什么,不如说不知道选择什么。因为大学要学的东西太多,面对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我们没有时间去重新尝试每一件事,所以要做出选择,那么选择什么就成了最纠结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因为是体育学院,所以有很多东西是其他学校没有的。比如我们有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武术协会等等。好像所有的俱乐部都那么吸引人,所以我曾经纠结过选择哪个俱乐部的问题。但是,结合自己的课程安排比较紧,有自己学习其他东西的时间,我还是选择了社团,尽管我还是不甘心。
还有一点就是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在学生会,不仅认识了朋友,还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我觉得生活中处处与人沟通很重要,但要愉快地与人沟通,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不容易,这就需要学会用一种协商的口吻去倾听和与人讨论。还有一些礼貌的做法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怎么学?
学习目标确定后,就剩下努力去完成了。但是如果学习的时候不注意方法,会损失很多时间。听过很多大大小小的讲座,其中有一些学习经验交流会,因为上了大学之后时间比较充裕。我会借鉴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学长说要提高学习效率,专心于目前的工作。而英语学习,要多重复,比如单词,单词量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第二天忘记一半的单词,这无疑是一个难点,也是对自信心的巨大打击,于是学长们教会了我们如何背单词,如何反复复习和阅读。这些经历让我在英语学习上走了很多弯路。
同时,选择自己的专业也是学习的难点。面对纷扰的大学生活,选择最适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理念也是“如何学习”钥匙。这需要我们有一个公司
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来指导大学生活的标准。但是我们累了,累了,想想自己的目标,就会神清气爽。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目标,那么就会有自信。我觉得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出国。这样,我就要保证我的成绩有一个好的GPA,每科都得高分。同时,我还得把托福和GRE考好,才能上好大学。每当我无法抗拒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我的目标,想到达到目标后的喜悦和热泪盈眶的激动,总会重整旗鼓,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我觉得是学习上最大的收获,学会如何学习应该是大学四年最能理解的事情。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找到一条完全符合自己的道路来引导和鞭策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我在面对一切困难的时候不会轻易被打败。再想想心理学书上的话:发展始于学习。
一个人的地位和知识再高,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我很喜欢的学者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知识方面,他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人。他通晓古今,文学造诣极深,但为人低调。我一生都在学习,从不炫耀自己的知识。七十五岁时,他挣扎在文学的第一线,出版了书籍。钱老一生都在不断学习,直到钱老去世,享年88岁。在新华社播出的新闻稿中;不朽”文字。这样的文豪爱学习,我们要更加努力。
勤奋好于勤奋,浪费于享乐,行为毁于思考。我会不断鞭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心理分析报告 5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张涛,男孩,13岁。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张涛爷爷说:张涛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我从与张涛爷爷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3、评估与诊断
经过多方了解,细心观察,查阅书籍,认真揣摩。我认为这是一例较为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逆反心理问题的个案。
逆反是指孩子对父母的意愿做出相反反应的行为和态度。父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追其缘由,往往是由于孩子看待事物较为极端和片面,对父母的很多行为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要求,亲子间缺乏沟通造成的。
案例中父亲的专横、不尊重、期望值过高等都引起张涛的极大不满,进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时,便在感情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此对他更加严格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生活事件一再重复出现,终于使得张涛的不满情绪逐渐外化为敌对行动,最终造成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论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确,他都只有一种态度——与之对着干。因此,要做好张涛的心理辅导工作,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改变张涛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第二,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和教育方式。
三、辅导过程
1、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辅导,能改变张涛对家庭的逆反心理,从而改善他与家庭的关系,进而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步骤:帮助张涛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为张涛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张涛提供学习帮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就事论事、用技巧说话、众志成城、激励机制。治疗时间:整个过程约九周,分三个阶段进行。
2、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条件,向双方渗透辅导理念。(约1周)
(1)了解张涛与家庭关系的现状,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几次的接触,我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长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然承认自己对父母尤其是父亲极为不满,自己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父母。有时甚至把成绩差作
为一种报复的手段。面对他的坦言,我又以一个爷爷的身份向他说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诉他从客观上说,父母的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确。引导他正确地看待父母的教育,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和态度的错误之处。
(2)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
在对家长的几次家访中,我告知张涛已经表示愿意改善与他们的关系,
并婉转地指出他们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议他们找时间与张涛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认同我的看法,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向张涛检讨自己的错误,并请求我协助共同教育。
第二阶段:家校合作,实施行为辅导措施。(约6周)
本阶段为整个辅导过程的关键所在,共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家庭会谈。
会谈有我、张涛及其父母参加。我安排张涛首先发言。他谈到了对父母反感的原因和一些具体的生活片段,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也要求他做了自我检讨。然后我安排其父母向张涛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尽管张涛一时间未能接受,但他表示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整个过程气氛较好,双方都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
第二步、布置家庭作业。
事后,我分别对双方提出如下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给孩子的建议:
第三步、为张涛提供学习帮助。
测验、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完成作业等问题是父子俩冲突的导火线,所以我帮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并特意安排两个品学兼优的男生专门帮助张涛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其中一个与他同桌,并叮嘱两人平时多与张涛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同时适当开导他。
刚开始的.时候张涛并不合作。但是经过大约差不多四周的时间,家长来电告知张涛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出现转机,愿意由父母陪同去买衣服,书籍等东西,在家会完成作业,与父亲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了。
第三阶段:巩固辅导效果。(约2周)
为了巩固取得的成果,我决定采用激励机制。在与张涛的闲聊中要求他说出自己的两个愿望。他说希望能有一台MP4学习英语。我把此事告知其父母,他们表示完全能够满足。我和他们商量后对张涛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想办法进一步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第二,努力学习,争取提高成绩。他表示同意。事后我帮他制订了复习计划,并监督他是否努力完成。此后,张涛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
四、辅导效果
学期快结束时,对张涛的心理和行为辅导已经进行十周了。据父母反映,张涛顶撞父母的情况基本消失,与父亲也有了一定的交流。由于家庭关系的改善,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仍不太理想,但是有了较大进步,所有的课程都由原来的不及格变为及格,基本上符合预定的目标。父母也兑现承诺,买了MP4。家庭关系进一步改善,张涛也终于走出了逆反心理的误区。
点滴的进步让我欣喜,但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张涛短期的良好表现能否持久并伴随一生,仍需观察、追踪、指导。我坚信在持之以恒的正确引导帮助下张涛同学一定会成为品行皆优的好少年。
心理分析报告 6
一、基本情况
XX(化名),X,XX岁,小学X年级学生。
1、该生学习成绩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不完成,而且书写马虎。
2、人际关系不好,总是欺负弱小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喜欢捉弄别人,在校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与别人闹矛盾,然后就开始骂人,打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相处。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原因分析
1、该生从小就跟在爷爷、奶奶生活,学习方面,在家里也没有人辅导,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为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大人对他言听计从,没有约束他去做一些不应做的事情。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3、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总之,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习惯: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进行晤谈引导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五、咨询效果评价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
心理分析报告 7
我校五年级的蒋择远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及班主任的介绍,我发现在她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厌学孤僻等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她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以上心理问题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厌学孤僻
一、个例资料
蒋择远,女,13岁。父母常年在常州打工,去年父亲因与人打架而坐牢,母亲平时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与生活,只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二、个例表现
我发现在蒋择远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课堂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合群困难,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不自觉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欢读书,不想上课,逃课、旷课时有发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看窗外。
三、观察分析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她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与保护,事事迁就他,缺少严格的监督与管教,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为了补偿她失去的父爱母爱,每次家长回来就给她大量的零花钱,对于她提出的各种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和生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漠不关心
四、对问题行为的评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蒋择远同学表现为对学习厌恶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蒋同学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她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或是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她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她无心向学,与同学交往出现困难,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利于与群体和个体建立和维持良好持久关系的心理行为问题”。
五、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共同制定计划,对她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1、要求她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
2、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他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3、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他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他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4、巩固期。要求他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5、定期帮助她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确定训练内容,就训练内容与她达成共识,社交训练的步骤,同时给她传授交往知识。
六、辅导方案和过程
1、与家长多联系、沟通,希望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走出爱的误区。
我与他的爷爷奶奶多次交谈,让他们明白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她做。并通过电话与他的父亲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对她进行适当合理的批评与教育,让她认识到错误,鼓励她改正。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无节制不合理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任何要求实际上是在害孩子,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多关心她,给她关怀,特别是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与赞美。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与班委开会的时机,与班委约定,要用爱心感染他,耐心帮助她,他她的缺点要包容,帮助他克服;对于她的任何进步我和班委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作为班主任的我去除居高临下的态度,尽量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和颜悦色的表情和她交谈,用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适时引导她。而班委们要接纳她,理解她,更加关心爱护她,并成为她的知心朋友;然后再适当的时间选择组成个别或小组辅导形式,让她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大家交流。把她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减少自卑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经常在课间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鼓励性语言。
七、效果评估
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蒋同学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桑同学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对蒋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桑同学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过程;强化法可以对蒋同学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蒋同学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荣誉,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同学们真诚的笑容,热情的鼓励,温暖了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在我的表扬、同学的赞赏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自信,丢掉了自卑感,遗忘父亲坐牢带给他的阴影。她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增添信心,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对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家会帮助做家事。
心理分析报告 8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上学期,我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鑫,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教育处分都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二、心理问题与根源: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鑫同学比较内向,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三、解析与辅导: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非常重要,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对于小鑫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去除小鑫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小鑫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力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小鑫同学……”渐渐的,小鑫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鑫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鑫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小鑫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就这样,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鑫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
心理分析报告 9
不知不觉为人师已五载,一路走来,回想起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其中有一幕幕说不完的感动与惊喜。于是反思着,收获着。随着小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年级的逐渐增高,问题儿童越来越多,例如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现象,更是一种心灵孤独情绪的表现,因此教学中我们更有必要分析这些心灵孤独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灵孤独情绪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
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沉重,一天到晚奔波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忙于事业难顾家庭,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他们为了工作,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解,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家长曾对我说:“老师,说来惭愧,如今稀里糊涂的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
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减少“心灵孤独”现象的对策
在我们班有个叫李超凡的男生,父母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是全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教过的老师谈到他时,都直摇头。可我却执着地认为: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心会消融。可当我满怀信心,尽己所能给他悉心地呵护,试图用爱去温暖他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他照样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照样三天两头和同学打架。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他毫无作用吗?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所幸的是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嘘寒问暖。细心观察他平时表现,抓住点滴进步去燃起他奋进的火花。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枚枚激励的小贴画,一张张“进步之星”的小证书…在这无尽的爱的感召下,他变了,变得乖巧,变得懂事了。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中间少了骄横和多疑,自私和冷漠,班上多了团结与友爱,互帮与互助。同学们比学赶帮超,师生间谈笑风生,平等互助,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智慧乐园。反思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感悟:
1、做好问题家庭父母的工作,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工作之余利用家访、主题班会、QQ聊天、打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家长应多留些时间陪孩子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陪孩子游玩、下棋、看书、说话等不同方式,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快乐时光。
3、转变教师角色,和孩子做好朋友。
作为教师都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课堂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大家是平等的,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学会做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更是真诚的朋友。从我班分析看,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教师,而不喜欢“命令式”的教师。因此在我的班里和孩子越发:
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
⑵不当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
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
⑸不打击孩子,如“我教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与孩子常交流谈心。
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语,尊重孩子的意见。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多组织合作性活动:例如两人运气球、共诵一篇文章、三人绑腿走、共唱一首歌等有趣的活动。在合作活动中,孩子才能够与别人正确相处,才能够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总之,日常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是孩子美好心灵的引导者,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孩子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克服“孤独心灵”,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在幸福和谐的大家园中健康茁壮快乐地成长。
心理分析报告 10
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的学习,我从“健康之路,从心起步”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
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
(一)简单的自我介绍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非常外向的女孩,妈妈甚至还说我是一个男人婆,嘿嘿,其实她是在逗我啦,在大家的印象中我都是一个头发短短的,衣服永远都是很黑黑的一套的形象,特别和班级里的男生混的好,这就是我,一个生活非常快乐幸福,学习非常快乐的女孩.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非常平凡的家庭,爸爸身体不好,妈妈承受家里的主要重担.可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去羡慕那些有钱的人家,我清楚的知道我自己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但是我享受着爸爸妈妈给与我的特殊精神财富。
我虽然很外向,可以说是很野蛮,对人对事很直白,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朋友弄生气咯!嘻嘻,可是我还是个爱哭的娃,小时候的记忆不是很清晰了,但是我还是清楚的记得一件事情,我和村里一个比我小点的女孩闹闹,就是对现在人来说是一件很幼稚的行为,我老是会说“我不要和你做朋友咯!”那时候为了一件.嘿嘿..人长大了,还真不好说出口,只能告诉你们那时候我哭到晕倒,发高烧,挂盐水.这就是我的幼稚、天真的童年,真的是很怀念也很想时间倒流回到小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
(三)小学阶段
当我7岁了,我兴奋的快乐的升入小学,那时候我还不清楚读书是什么概念,就屁颠屁颠的背着书包上学咯!偷偷的告诉你们,小学的我还是挺聪明的,很快就能看懂老师所讲的,还总是得奖状回家,最开心的就是胸前贴个大红花,手上拿着奖状飞奔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他们会夸奖我,把我的奖状贴在墙上可以说没有过多久我家的墙上都贴满了奖状,那时的我真的很开心。直到5年级我有点不想读书了,感觉读书累,村子里的人要比成绩,老师也要看成绩..大家评价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以成绩为参考,这时我会感觉小时候真好,无忧无虑的,而读书生活就像那世界末日来到一样,我的眼前一片黑暗。幸好妈妈是一个讲明理的人,一天辛苦下来妈妈还听到我不想读书的事情,可是奇怪的是她没有发脾气,只是语重心长的和我沟通,那时候我感受到了母爱,让我重新体会爱的温暖。
(四)初中阶段
当我感觉自己6年级毕业成绩考的很差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我发挥异常,考出了很理想的成绩,分数线足以让我进入城里的初中,但由于家里条件的限制我还是选择了农村里一所小小的初中,我到现在还记得每天早上我要带上妈妈给我做好的中饭,骑自行车到学校,(大冬天也不例外),这样的生活真的很辛苦..运气真的很不错,也可以说国家政策真的很不错,我们几个农村的初中合并在一起,来到一个很大的学校,享受着不一样的教育.哈哈,我的快乐远远大于烦恼哦!
(五)高中阶段
中考失败了,我无法掩饰安慰自己说这是我的失误,我只能说那时我初中不够认真,填志愿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填差点的普高耗,还是读职高好?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在给我意见。最后我在我爸爸妈妈的支持下,进入了职高。 进入职高,选择了一个男生专业电子,刚刚开学报到的时候我傻眼了,班级62个人,仅仅只有3个女生,这样的班级可以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嘿嘿其实这也和我意,我是一个男人婆,还是比较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在这里我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信任,在这里我拥有自己的展示舞台,在这里我有了自信..总之在这个学校,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还学会了怎样挣钱。也因为这样我更加的努力了。可是后来我突然有一天不想读书,这是我第二次不想读书,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父母,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内疚。眼泪经常偷偷的流下来,消息传到了爸爸妈妈的耳中,我无法想像他们那一晚是怎么熬过来的.好来我听爸爸说妈妈哭了一夜,整整的一夜,我的心在刺痛,在流血..妈妈,我对不起你。我有一个恩师,她写了一封信给我,也可以说是一张纸条,我认真的读着,眼泪却不听话的流下来.我顿时感觉自己很自私,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我,而我却因为莫名其妙的感觉,乱七八糟的行为伤害了他们,老师、爸爸、妈妈、朋友、对不起。
之后我便想通了,开始努力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最后的高考中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
(六)大学阶段
我与几个同学拉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走出了家门。来到大学,我带着憧憬,来大大学我有自己的目标.可是没有过多久我就放弃了,堕落了感觉这里不是高中,没有老师关注你,人与人之间好陌生,大家都是自己归自己,在这里没有了以前的快乐。我的大学幻想破灭了,我伤心,我想家,我郁闷..后来在寝室里朋友的帮助下,我还是熬下来了,我觉得我应该活得更加的自在,就像鸟儿没有了牢笼那样自由自在,幸福就在我的眼前。
(七)对成长经历的总结
时间的磨练,困难的'锻炼, 使得我成为了一颗蒲公英,什么都不怕,飞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写了这么多,其实简略了很多,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还有就是得坚定自己的信念,什么都得靠自己。
二、 自我分析
(一)兴趣
个人认为自己没有很大的特长,所以也就没有特殊的兴趣,像钢琴、吉他、我市喜欢普通的,像打篮球、羽毛球、刺绣、这些可以让我发泄压力,可以让我愉悦,甚至刺绣可以让我静心。
(二)性格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自信,独立坚强,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知足常乐,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也可能容易比较紧张。
(三)能力
能力,可说我还不清楚,也许还未发掘吧!但是我的交往能力还是不错的,我可以很容易的和人交际。我好动,所以我爱动手,在专业技能上不能说突出,但是还不错,嘿嘿这也是我的个人观点。
(四)职业理想
希望自己有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比如说老师,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我的关心教育下,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成绩,良好的心理,乐观的态度.这就是我的目标。
(五)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
在规范、传统、稳定的环境下工作,我可以好好的工作,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对朋友很忠实,愿意承担责任。任劳任怨,但容易冲动
2、自身的不足
毛毛糙糙的,心不细致。
三、 完善自我的方案
(一)针对分析所提出的适应性对策
富于冒险、喜欢竞争,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胆略、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工作。适合经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
(二)针对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直接地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现在的感受。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三)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
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小目标。经常反省自己。
四、结束语:
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我在写这篇报告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有好多想说,滔滔不绝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才会是美满的人生。我们以后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篇四:
生总是变幻无常,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人生总是充满喜怒哀乐,那曾经的种种心情是否还深藏心底;人生总是伴着酸甜苦辣,在过去的岁月中那一桩桩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回忆是否还不能忘怀。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蓦然发现已度过了19个春秋。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之中,每一步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迎接人生挑战的契机。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1、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影响
我喜欢阅读、写作、音乐,但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甚至唱歌还会跑调,只是很喜欢,并从其中获得享受和快乐。我喜欢做手工艺品例如刺绣、编制,没有原因,从小就喜欢,做手工让我非常有耐心还能陶冶情操。我喜欢做饭,我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菜色,我甚至梦想过以后有机会出国学习各国的特色美食。我喜欢看到家人朋友吃到我的菜时开心享受的表情,也许是因为这样吧,我非常的恋家。
2、性格对自己的影响
类型:开朗、害羞、感性。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人。我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并尽力去改正。但是我也很害羞,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不会主动去搭话,所以和我不熟悉的人都以为我是个很内向安静的人,但一旦熟悉起来,我的话还挺多的。我的心里素质还算过关,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我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有的时候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为从小要学会照顾自己,所以我的个性比较独立,喜欢去照顾别人,但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又不愿去麻烦他人,喜欢自己解决。
3、能力与品质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不错,但创造性很一般,有领导和组织能力。思想道德观念比较强,能考虑集体和他人,做事认真。
4、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在执行前先完善计划。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
(2)不足: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创造性不强。多愁善感,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而忽略现实。
这篇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自我分析我更清晰的认识了自己。今后要多进行自我分析,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心理调适能力强的人,心理修复快,反之则慢。因此,贵黔人才网小编建议大家,掌握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对自己大有裨益。
发泄法:当你处在愤怒期时,可以通过发泄的方法让自己得到放松和释放,比如,可以去唱歌、去打拳、去购物、去运动出汗、大哭一场等。
倾诉法:当你恐惧、害怕或抑郁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找个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指导人士细细聊聊,有些事情越隐瞒心情就越差,应学会倾诉自己的烦恼。
转移法、暗示法:比如换个生活环境、去旅游、重新布置家居、学一门新技能,或者常常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这没什么”“我能挺过去”“我现在很好”。
改变认知法:以上这些方法只是外在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自己内心的认知。学会多角度看待一件事情,既看到不好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方面。要多去看看生活积极的方面。
豁达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患者达到豁达、放松的心情。
心理分析报告 11
自20xx年7月,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三整年,我在这三年里,通过自身的努力钻研,通过前辈的指导和引领,我不再是曾经充满学生气息的新老师,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以下是我的成长分析报告
一、心中有“爱”:教师成长的灵魂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己的职业理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新。如果一个教师不是用口号,而是能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己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形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在选择目标和规划实施计划的时候,目标的逐层分解、具体的时间表、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激励和内省、获取帮助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并能及时得到帮助和监督。另起炉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我从05年进入庐阳中学以后,第一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钻研新课程理念,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真正能够做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起始年级能够热爱历史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年,我的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走上正轨后,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勤做教学反思和积累,要发表一篇区级论文。第三年,是我第一次经历初三复习迎考,毫无经验的我决定在这一年努力探索符合学校学生学情的一套高效低负的复习策略。为学校的首届辉煌拼搏。而今,已是我的第四年教学生涯,我仍然被安排在毕业班,我对自己的目标就是,吸收上届经验,弥补过去的不足,争取历史学科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每一阶段,每一年的目标,看似很小,但只有从阶段性目标做起,才能实现我们心中更长远的目标。
三、且学且思:教师发展的路径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成长多成同样离不开“学”和“思”两个字。教师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孤陋寡闻,而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习惯,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留心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学”可以向书本学、向前辈学,也可以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可以学习的地方处处都是。
从教以来,我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学校老师开设的公开课,还是区级,市级的各项教研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课学习,参与研讨。在每年的假期,我都报名参加继续教育。在教研的道路上,我虽然还没有很大的建树,但是确实通过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阔了我的思路,学习到了经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正是这样,我才能不断成长。
四、用“心”实践:教师成长的落脚点
“学”来的理论、“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其价值。无论是读书、参加培训还是借鉴他人经验,都必须跟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任何一项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局限,理论是否有价值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我们无法依赖某一两种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价值,实践中借鉴他人经验的精华,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人们长说学无止境,其实教学也是这样,教无止境,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成长步伐一刻不容停滞,这需要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踏踏实实从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开始。
心理分析报告 12
一、前言:
1、时光与微风一样一而吹过,它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却只留下风吹过后的平静,那一股温度。时间亦是如此,它没有留下什么,却只留下生活的丝丝变动。此时此刻它是如此,下一秒它是那样。留下的是上一秒的回忆,和这一秒的点点滴滴,有人曾经计算过我们现在所生活了7000多个日子,倘若用秒计时,那么我们现在存活的时间将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每一秒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学会的什么,我们又放下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不是留下自己的悔恨。
2、当我打开我的记忆大门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从童年开始便不知不觉地受到家人的影响,开始有了自己的性格,但一切我都不知道,直到一天才猛然发现,不过又是那么自然。父母从我出生开始,便一直陪伴我,看着我成长,又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我的成长,结果我成了一个不易发怒,小心谨慎的人,这都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时间飞逝,我开始渐渐长大,踏进校园,结交同学,开始学习的生涯,学会应付压力,我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3、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成长历史及他人的影响
1、年幼时,父亲时常出差跑业务,照顾我的任务就落在了我母亲一个人身上。听妈妈讲故事成为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醒来后的白天是要到幼儿园的,那时候幼儿园流行击鼓传花的游戏,被点中女孩常常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男孩子则背“锄禾日当午”的诗。大一些的时候,母亲因白天的过度的体力劳动,晚上讲故事经常给我讲一大半就骗我“讲完了”而要求我睡觉,所以当击鼓传花再到我手里时,我就不得不开动小脑筋思考编造着各种故事的结局。此时我也明白母亲残缺的故事和父亲的书,向幼年的我潜意识里致入大量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在想象力方面某种优势帮助了我更加轻松的从事这项事业,在心海边上的灯塔燃烧自己光和电,去指引一颗颗无助漂泊的心灵。
2、一直以来,我都是看不透我自己的,也看不懂生活。因此,我总是像无头的苍蝇,在生活的面前是那么地渺小,也是那么地不知所措与无助。然而,每当我决定这样去做时,却总是不能落实。我不是感觉到自己太懒惰,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勇气,甚至很胆小怕事。于是,时间长了,我变得很迷惘,我也变得很偏激。甚至,我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创造价值。这种怀疑,是由于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教育的怀疑引起的。在我的思想中,此时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
3、过去的那段有我们的伤痕的记忆,也有我们快乐的日子,那一幕幕如电影一般总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再次回眸过去,想永远停留在那一秒,但是有想永远忽略那一段。回眸过去的自己让我再次认识了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人生中失败难以避免,在中考中的失利,我陷入了绝望,生活还要继续,即使我怎么抱怨,也是没有用的,于是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下,我走进了高中,远离家庭的`寄宿生活是无聊的,没有父母的庇护,一切只有靠自己,在历练下我更成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式,高中让我能远离家庭,自己面对挫折。一时的失败反而让我成长了,而且我能轻松面对压力。
4、当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时,我突然明白自己已经18岁了,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再也不是小孩子。我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虽然以前有很多梦想,但都是没有深思的,而此刻我想我应该有一个终身目标了,即使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也要让这一生无怨无悔。
5、上大学后,没有了巨大的学习压力,生活不再忙碌,但是反倒有些不适应。现在的我保持了一颗平静的心,也没有什么烦恼,不过压力与困难总会突然而至,此时我会听一下歌,或看一下书,来平伏心情,再想解决方法。因为好心情总比坏心情要好。
6、从小到大,我就不是一个随意和别人交朋友的人,但凡是和我成为朋友的人,我就会全心全意的去对待他们,当然,其中难免有一些自作多情,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珍惜那你的好意。但是,在此过程中,我的到最多的是他们的礼尚往来,我用真心对他们,他们真心还我。这也弥补了不少我所缺失的感情。有时候,我的朋友们就成了我精神的支柱,我悲伤的时候,想想他们,我就会很欣慰。有时候我就会想,人生最珍贵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表面上的感情,而是你自己用心换来的感情,那才是最珍贵的,我很幸运我有这样的感情。
三、我眼中的自己
1、我自己的个人兴趣不多,但在很多方面的有很强的兴趣,比如我喜欢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在体育方面我较喜欢羽毛球,比较关注跳水和田径类运动。
2、说到品质,我认为我能冷静面对事情,而且不放弃,但是因为是一个内向的人,因此我觉得自己仍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敢挑战自我。而我以后需要更加努力克服,为未来打好基础。
3、压力是无处不在,从小学到大学,它贯穿我的人生,小时候不知怎样应对,幸好有父母从旁帮助,上学后特别是高中,面对高考,我学会了从容面对。而现在我面对的不是学习压力,而是生活的压力,我知道它会伴随我一辈子,因此我需要学会接纳它,并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只有这样,我今后才能有自己的生活。
4、我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对情绪的控制也很好,所以一般不会发脾气,对人较为随和,我比较喜欢热闹的场景,但还是不怎么喜欢喧闹的地区。我也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人,但对人平和,待人真诚,但也不免缺乏主见,在集体中随大流。我的自制能力不太好,还是懂得尊重礼节。一般比较踏实,脚踏实地,但也有幻想的时间。我的思维能力强,头脑灵活理解能力强,有良好的独立自主能力,有很强的思考能力。
5、在择业观上,我认为,不管自己选择了什么职业,既然选择了,那就要将它做好,如果不能做好就不要去选择;对自己的职业要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许自己做的不怎么好,但认认真真的去做,将来一定能过很出色。因此我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人很负责。我认为只要自己喜欢的职业,就算薪水少一点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我认为我不会为了高薪水而让自己不开心。
四、关于人生
1、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自己幼年、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有很多回味,但那些却像含羞草那样只有你去触碰它的时候才会有反应的。在自问“我是谁?”的游戏中发现,人总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去发现,去挖掘,一点一点地向目标靠近,希望能最终“实现自我”。
2、人生就像一列长途客车,从上车伊始,我们就感受到了人生情暖与人间百态。窗外的自然变化、春夏秋冬、阴晴冷暖,就像征着人生的童、青、中、老,循序渐进度过人生辉煌,走向衰落的过程。潇洒走来,无恨离去,无憾轮回。这就是我的人生经历,不太精彩,但是真实,其实我认为,每天在我们周围都上演着一个故事,他的名字就是现实这是一个没有排练,没有导演的故事,但他却最真实的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每一个细节。
心理分析报告 13
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低龄化,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每年都有二至三名学生,因为心理因素或多或少呈现出行为障碍,在我校心理咨询室接待的学生中,有一些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在我接触的小学生主要存在厌学、暴力倾向、自我认知欠缺、情感干涸等。下面是就我接待的一个小学女生,做一个心理教育实例分析。
一、案例问题
小L,11岁,是个五年级小女孩,班主任把她送进学校心理咨询室。据其班主任介绍,该女生有自残现象,在咨询室看到,她的手背上布满了陈旧细小的疤痕,这些疤痕密密麻麻,呈暗红色。手腕处有一处较深疤痕,呈浅白色。脖颈处有抓痕,自诉是自己痒才抓的。从颜色来看,这些疤痕出现的时间不一,程度也不同。同桌孩发现了她的一个本子,有几页书比较清晰地写满了:死,烦死,我该死等等厌世字样。
二、诊断分析:
厌世心理,有自杀倾向。
三、辅导方案:
1、第一阶段:沙盘游戏疗法。
对女孩的疗愈,从沙盘游戏开始。我让她做了一个模拟家庭的沙盘,她摆的沙盘中没有人,只有两个客厅,客厅中央各摆着一个长沙发。大客厅和小客厅之间的位置,女孩用手指划了一大块圆形地盘,她说这一大片是一滩血,她说她站在血的中央。问她感受,她说站在一滩血中间她感觉不到难受和痛苦,也没有任何的感觉。
后来我让她陆续添加人,她添加了奶奶爷爷,可是爷爷奶奶都和妹妹待在一个房间,女孩仍然孤独一人待在自己房间。我让她假设爸爸妈妈从国外回来了,会是什么情况,她的沙盘呈现的是爸爸妈妈站在门口,似乎随时就要走的样子,爷爷奶奶和妹妹待在妹妹房间,女孩独自待在一个房间。最想和奶奶待在一起,也想和妈妈待在一起,可是她们之间始终隔着一段距离。
2、第二阶段:行为疗法为主。
教师层面:第一次咨询,我感觉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深度绝望,通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家女孩的父母在她一两岁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每年最多回来一次,且回家的时间很短,大致一周就又出门了。她和爷爷奶奶还有妹妹待在家里,爷爷奶奶溺爱妹妹,遇到事情,总是批评女孩做的不好。因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女孩总是觉得自己是个不受人喜欢的人,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累赘,是家里可有可无的人。长期爱的匮乏,让女孩处处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她行为上开始叛逆,可是去年暑假期间,被家人以叛逆为名,送到西典军校一个多月。
家长层面:由于女孩已经呈现出毕竟强烈的绝望情绪,现实生活中又没有爱,且有自杀倾向,建议家长带她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做个诊断,预防不测。如果有心理疾病,及时转诊。同时,坚持去辅导中心做心理疗愈。家长要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给予孩子足够关爱。
3、第三阶段:危机干预
她有自杀倾向,没有实施,待看见待拯救,孤独无爱渴望爱,和她班主任和家人严肃谈过,必须密切关注女孩行动,如果有自杀行为,必须马上干预。
四、辅导效果:
经过四次辅导,女孩开始与人沟通,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自信心开始提升,自我认同感增强。她说;我就是我,我为自己而活。对她的辅导还在继续,相信总有一束光会照亮女孩心灵。
心理分析报告 14
自我心理分析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研究方法,它通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将对自己进行一次自我心理分析,分析自己的特点、人格、优势和不足,希望从中获取更多的收获和启示。
一、自我分析过程
我是一个年轻的职场人,最近经历了一些挫折和瓶颈,感觉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希望通过自我心理分析来寻找问题所在和解决之道。
在进行自我分析之前,我先花了一些时间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我发现我经常感到疲惫、压抑,对工作没有热情,总是拖延和敷衍。我也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有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容易受到批评的影响等。
接下来,我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找出它们的原因和根源。
1.缺乏动力
我意识到,我缺乏行动的动力和决心,很多时候都只是想做而没有真正去做。这一点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我相当内向和胆怯,遇到挑战和困难时容易感到不安和恐惧,因此总是倾向于避免和逃避。
2.自我否定
我发现我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常常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这使我变得更加消极和无助。这种态度可能与我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和环境有关,父母很重视成绩和表现,而且对我总是很苛求,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同时,在学校里面,我也很少和其他人接触,总是害怕被拒绝或者遭到排挤,这也影响了我的自信和自尊心。
3.社交障碍
另外,我也意识到我的社交能力还不够强,我不太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在团队中很少主动发言,也不太擅长解决矛盾和纠纷。这也许与我缺乏实践机会和反馈有关,我一直都比较孤独和自闭,很少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和人群,所以我的社交能力不够成熟。
二、自我心理分析结论
1.通过对自我心理分析的'过程,我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1.我需要提高自己的行动动力和决心,尽可能地去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
2.我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态度,尝试更加积极和乐观地看待自己和生活。
3.我需要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
4.继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自我。
通过这次自我心理分析,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的职业和生活都可以发生积极的转变和提升。
心理分析报告 15
自我心理分析是指对个体的内心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自我探寻和分析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了解个体的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人际关系、情感沟通等,让个体得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理解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行为自我四个方面进行自我心理分析报告。
一、理解自我
理解自我是指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进一步拉近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距离,逐渐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优势和劣势。通过自我理解,可以更好地塑造自我形象,使自己更加自信、坚定和独立。
在自我理解方面,我认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我的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热情,喜欢交际。我之所以能够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因为我善于聆听别人的心声,对他们给予关心和照顾。
第二,我具有很强的自我认同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不会受到外界的困扰和诱惑。同时,我坚信自己的价值、能力和崇高理想,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勇气
第三,我善于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较有目标性和挑战性,乐于挑战自己,不轻易放弃。
二、认知自我
认知自我是指通过自我思考的方式,寻找自己的感受、情绪、态度、信念等内心经验和信仰,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认知错误和认知偏差等。通过认知自我,可以帮助个体正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减轻自我压力,消除焦虑心理,更加深入地认知自己。
在认知自我方面,我发现自己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我经常过度分析、推断别人的想法和行为,猜测别人的意图,容易对他人产生误解。这给我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
第二,经常让负面情绪压倒自己,无法及时排解。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能积极面对问题,而是走向极端。
第三,我的意志力相对较弱,不够理智和果断,容易在选择、决策等方面出现犹豫和拖延。
三、情感自我
情感自我是指通过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了解自己在不同情感中的行为模式、情感体验、情感辨识和情感反应等。通过情感自我,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减轻负面情绪,增加自信、增强爱和认同感。
在情感自我方面,我认为自己优势如下:
第一,我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寻求爱和支持,会主动寻找和他人交往,增加自己的爱和认同感。
第二,我比较敏感、善于表达和回应情感。当自己或他人受到挫折、伤害时,我会给予关怀和安慰。
第三,我具有相对健康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适应生活中的情绪波动和变化,比较稳定。
四、行为自我
行为自我是指通过认知和思考自己的行为逻辑、行为习惯等方面来了解自己的行为特点、行为表现和行为能力。通过行为自我,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在行为自我方面,认为自己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我缺少系统的计划和时间规划,容易拖延和浪费时间。
第二、我的自律性不够强,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或进行抵抗,缺乏持久的动力来源。
第三、我需要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让自己更加热衷于事业和学习,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拓展自己的事业发展空间。
五、结论
自我心理分析报告是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并以更加理性和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情况。通过自我心理分析报告,我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更加独立、自信和成功。
心理分析报告 16
人生总是变幻无常,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人生总是充满喜怒哀乐,那曾经的种。种心情是否还深藏心底;人生总是伴着酸甜苦辣,在过去的岁月中那一桩桩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回忆是否还不能忘怀。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蓦然发现已度过了19个春秋。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之中,每一步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迎接人生挑战的契机。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1、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影响
我喜欢阅读、写作、音乐,但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甚至唱歌还会跑调,只是很喜欢,并从其中获得享受和快乐。我喜欢做手工艺品例如刺绣、编制,没有原因,从小就喜欢,做手工让我非常有耐心还能陶冶情操。我喜欢做饭,我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菜色,我甚至梦想过以后有机会出国学习各国的特色美食。我喜欢看到家人朋友吃到我的菜时开心享受的表情,也许是因为这样吧,我非常的恋家。
2、性格对自己的影响
类型:开朗、害羞、感性。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人。我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并尽力去改正。但是我也很害羞,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不会主动去搭话,所以和我不熟悉的人都以为我是个很内向安静的人,但一旦熟悉起来,我的话还挺多的。我的心里素质还算过关,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我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有的时候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为从小要学会照顾自己,所以我的个性比较独立,喜欢去照顾别人,但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又不愿去麻烦他人,喜欢自己解决。
3、能力与品质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不错,但创造性很一般,有领导和组织能力。思想道德观念比较强,能考虑集体和他人,做事认真。
4、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在执行前先完善计划。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
(2)不足: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创造性不强。多愁善感,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而忽略现实。
这篇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自我分析我更清晰的认识了自己。今后要多进行自我分析,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心理调适能力强的'人,心理修复快,反之则慢。因此,贵黔人才网小编建议大家,掌握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对自己大有裨益。
发泄法:
当你处在愤怒期时,可以通过发泄的方法让自己得到放松和释放,比如,可以去唱歌、去打拳、去购物、去运动出汗、大哭一场等。
倾诉法:
当你恐惧、害怕或抑郁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找个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指导人士细细聊聊,有些事情越隐瞒心情就越差,应学会倾诉自己的烦恼。
转移法、暗示法:
比如换个生活环境、去旅游、重新布置家居、学一门新技能,或者常常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这没什么”“我能挺过去”“我现在很好”。
改变认知法:
以上这些方法只是外在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自己内心的认知。学会多角度看待一件事情,既看到不好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方面。要多去看看生活积极的方面。
豁达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患者达到豁达、放松的心情。
心理分析报告 17
一、案例基本资料
姓名:叶子(化名); 性别:女 ; 年龄: 15 岁;
二、问题概述
悲观厌世,常抱怨人情冷漠,觉得自己是世上多余的人。不能接纳自己,常想一死了之。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叶子小时不在父母身边,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并不疼爱,常常无端对她发脾气,对她露出厌恶的情感。上小学,叶子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叶子已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父母认为这个女儿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叶子的古怪脾气,剖析材料《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上初中后,父母开始闹离婚,叶子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2、学校生活
叶子读小学时,由于成绩不好,好动,说谎,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因此经常打骂她,所以叶子不喜欢老师。进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戒备心,认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觉得她有点古怪,反复无常。渐渐地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处处有防人之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3、个性与兴趣
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双面性。爱好文学,看书,写作。
四、分析与诊断
1、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
幼年时,由于奶奶的厌恶,使年幼的叶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上小学时,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弥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母认为这个女儿不乖巧,并不疼爱。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叶子的古怪脾气。一次,叶子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刻骨铭心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许哭,不许睡觉。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告状对叶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在她的内心深处播下的全是“恨”的种子。在她的日记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母,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 53 个“恨”字,可谓“雪海深仇”。
2、人际关系危机造成自我意识欠缺
自生下来,叶子就没有过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从小就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而最亲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冷落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笨,虚伪、心胸狭窄,成绩不好,样子又丑(其实她并不丑),不会讨好别人,不值得别人爱,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余的,有时痛苦无法排遣时,真想一死了之。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她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本个案有明显焦虚倾向,属自我意识不良。
五、辅导策略
1、采用合理情绪和认知调整的辅导方法。
2、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辅导。
六、辅导经过
1、信任、宣泄、发现心结
根据叶子的兴趣,我把班上的板报工作交给她负责,她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认真,板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别班的板报一月一换,我班板报两周一换,雷打不动,且常办常新,我经常因此在班上表扬她。看得出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在班上还是有用的。因为小学她从未如此被重用过,连小组长都未当过,当她从我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价值后,开始逐步向我敞开了心扉。
一天,我把哭肿了眼睛来上课的叶子带到心理辅导室,关切地问她:“今天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了?”她再次非常伤心地哭起来,然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我。为了便于我了解,她把自己从未给别人看过的两本日记向我敞开,于是她辛酸的往事便历历在目,许多处,我也不由自主地流泪了。后来叶子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上了中学,遇上了张老师,第一次有一种十分放心的感觉,对着张老师,我大倒苦水,第一次在老师面前哭泣,我不知道那时哭泣的是否是自己,我有一丝怀疑,但我现在确实感觉好多了。”从叶子日记中可了解到,她看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没有欢乐,没有理解,没有信任,没有爱。她认为父母吵架闹离婚都是自己的错,因为父母也经常说:“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这样她老是不断指责自己,同时又怨恨父母:“当初你们就不该把我生下来,让我死了算了。”从另篇日记还可看出她对待同学也是这种态度,一天,她去等别班一个同学放学一起回家,谁知那个同学竟失约忘了,她没有去把事情弄清楚,而是单方面认为自己肯定哪里得罪了那个同学,才使得那个同学不理她,从而大发感概:天下朋友难交,真诚朋友没有等等。其实那个同学是无心忘了,并未有意冷落她,只不过是她自我疑虑罢了。一方面她抱怨别人,另一方面她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之,叶子认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使她感觉美好的东西,但她又渴望得到美的东西,这便是导致叶子焦虑的真正原因。
2、与家长配合
我们从叶子母亲那里了解到:叶子的家庭与叶子在日记中描述的基本相符,父母对于她物质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只是教育方式简单,疏于对她心理的关怀,动辄打骂,有时吵架时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叶子听后就把它们牢牢记住,并不断扩大,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我把叶子在校的情况向其母亲作了反映后,家长马上说:“她就这德行,从小到大都是,怎么打,怎么骂都没用,就跟她父亲一个样”。鉴于她母亲的反应,我忙说:“其实,你女儿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如果我们能给她一个较宽松的环境,让她呼吸得更自由些,或许她的脾气会好得多。”她的母亲还是比较能接受我的说法,毕竟她只有一个女儿,还是很爱的。我建议她每周到学校来一趟了解女儿的情况,并保证在家尽量少指责女儿。而在叶子那里,我也有意讲一些有关母女关爱的故事,让她体会到母亲是真的爱她,只是表现方式不同。通过两个月的这种互动,叶子母女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心理分析报告 18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上学期,我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鑫,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教育处分都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二、心理问题与根源:
经过观察,我发现小鑫同学比较内向,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三、解析与辅导: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非常重要,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对于小鑫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去除小鑫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小鑫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力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小鑫同学……”渐渐的,小鑫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鑫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鑫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小鑫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就这样,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鑫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
心理分析报告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心理分析。自我心理分析是一种了解自我心理机制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内心的矛盾和问题。当我们对自己进行深度剖析和分析后,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和生活。
本文将结合自我心理分析的理论,探讨我的自我心理机制并分析我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一、自我心理机制的分析
1.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有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的本源,是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需求,自我又是本我与外界之间的媒介,超我则是内心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与认同。
在这三个部分中,自我是连接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桥梁。它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了主观的反应,又能考虑到本我的需求和超我的规范,从而进行综合平衡。在我的自我心理机制中,自我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我会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再考虑他人和社会的期望,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但这种平衡点的位置则取决于我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有时候会偏向本我或超我。
2.防卫机制
心理学中,人类的心理防卫机制是针对危急无法承受的压力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自我保护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转移、否认、投射等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避免可能引发焦虑或内心矛盾的情况。它们常常被认为是健康的生命方式,但过度依靠它们,也会使人沉溺于一种自我幻觉中或将自己完全隔离,以避免与外界相互作用。
我较常用的防卫机制有转移和否认。当我面对生活中困境和问题时,我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暂时避免思考,也可以用否认来减少对事情的压力,从而让自己心情更加轻松。然而,这些机制也使我难以及时发现自己内在的问题,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影响。
二、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的分析
自我心理机制和防卫机制的特点对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结合我的行为和反应,更深度地分析我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1.责任感强
我的责任感比较强,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会认真负责地对待。我会尽力调整行为和言辞,以获得别人的认同和信任。但这也常常导致我过度尽责和过分关注别人的期望,影响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自由。即便是在一些感情问题上,我也很难彻底放松。
2.情感流露相对保守
我的情感比较内敛,常常不愿意在人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这让人很难猜测我的想法和情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表达,我的防卫机制也让我难以建立起真正意义的情感交流。这对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同。
3.依赖和过度期待
在人生中我曾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我会在困难面前退缩,依赖其他人给我指明方向和路线。但在依赖的过程中,我会去刻意规避自己的潜力和发展,从而导致信心不足,进一步降低了自我肯定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需要注意自己的依赖问题,寻求自我成长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总体上,我的自我心理机制和防卫机制影响了我的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成长。在今后的生活中,我需要加深对自己的分析,更好地认识自己,寻求自我完善和成长。我需要学习建立更好的情感交流方式,通过积极的自我表达和社交,提高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生活目标。
心理分析报告 20
一、案例背景
张x,女,广西人,家庭成员结构相对复杂,系离异再重组家庭。在张x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带着她改嫁到了另一个离异家庭。该生体型瘦小,性格非常的内向,在同学中朋友较少,是一个专业成绩不错,但不爱说话的同学。
二、案例简介
在大学入学后,同宿舍的同学反映,张x在宿舍生活中,总是不敢一个人走出宿舍阳台的现象。刚开始同学们并没有特别在意,认为张x只是不适应大学的生活。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张x身边的同学渐渐发现,张x不仅是不敢走出阳台,就是进入食堂或与同学共同参加在室内举行的众人活动这些人多的场合,她也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渐渐的,同学们都觉得奇怪,也就和她越走越远。但在班上,还有班长和小菊两位热心的同学,还总能出现在她身边,和她在一起。
有一天,张x终于和小菊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上,有这些不适的原因:因为她总是感到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特别在男生多的场合,总会感到有男生在议论她,说她笑起来很傻;自己在阳台洗漱的时候,会感觉到有人在偷看她,并安装摄像头拍摄她,上传至网上,让她出丑。
辅导员通过同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其进行了谈话,在谈话中,辅导员并没有感觉到该生的任何异常。相反的是,感觉到张x特别的有礼貌。与此同时,张x在生活上,朋友却越来越少,小菊成了那极少中的一个。“小菊,我又听到那种声音了”,张x对小菊说。张x说的那种声音,指的就是感觉到有人在骂她了。
又有一次,张x坐班车回家,在张x的后排,坐着一位与张x并不认识的先生,张x觉得这位先生也在骂自己,并且从上车骂到了下车。回到学校,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菊。小菊也感到很不理解,却没有办法与她沟通。
三、解决方案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中张x的心理症状属于偏执性精神病症状。偏执状态以突出偏执妄想而无幻觉为特点。它既无偏执狂那样的系统性妄想,又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分散和荒诞离奇、伴有幻觉,且发生人格衰退等不同。有学者认为偏执状态似乎是介于偏执狂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之间的一种状态。
偏执状态的患病率比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少,而比偏执狂多,目前尚没有该病的确切发病率。该病病人可照常工作,甚至可圆满完成任务,往往不去求医。
偏执状态的病因,是在一定个性缺陷的基础上由长期持久的精神紧张所引起。急性精神创伤可作为诱发因素。偏执状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与偏执狂类似,本病的妄想虽多呈持续慢性形式,但也有短期内消失的。
案例中的张x之所以出现偏执性精神病症状,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就辅导员所了解到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该生家庭系离异再重组家庭,成员构成较为复杂,其继父子女较多,据其继父称,儿女中既有副厅、正处级的干部,也有x高校的副教授。其母亲早年做生意,人生经历较为丰富,有重大交通事故史。复杂的家庭组成情况,在生活中,就难免有相对一般家庭更加容易产生口角等家庭矛盾,极易在该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影响,这时小孩一旦出现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极易形成一些不利于成长的复合情绪。
第二,张x在高三的时候,曾经因为有男生向其示爱,由于示爱的方式比较猛烈,因而受到了一些惊吓。因此在男生多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对示爱场景的回想和幻想。
第三,个性自卑,遇事较为敏感。研究表明,心理敏感的人往往害怕与别人交往,害怕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受到别人的嘲笑,此例中,张x甚至不敢在别人面前笑,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笑的样子很傻,害怕被别人拍成视频放到网上去。
(二)解决方法
结合该生日常生活表现及辅导员所了解的情况,辅导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把握事件发展态势,理清事件发展脉络,有条理的将事件上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分管领导,同时安排与其关系较好的同学细心的观察她的日常行为,并做好记录,为日后辨别其心理健康状态作依据。
第二,积极联系其家长,将该生的情况与其家长作通报,了解其以往的心理情况并告知其在校表现的具体情况,争取家长对处理此事的配合。此案中,辅导员虽然积极联系了其家长,但其家长开始矢口否认一切不利于小孩的事实,并隐瞒该生过往的一些经历,这为事情的解决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与交谈,告知了学校对该生的关心,其家长才放下包袱,来到了学校,试探性的配合了学校的工作。
第三,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条款的前提下,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帮助与诊断。心理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患者敞开胸怀的配合治疗,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在此案中,张x在心理出现异常初期(寒假前)及寒假结束后在家人和老师的陪同下,在专业的脑科医院分别做了两次针对偏执型精神病的治疗。然而,初次治疗和第二次治疗的结果却相差甚远。初次治疗,张x就医生的提问,都能够认真的回答,从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及各项数据的综合反映来看,医生给出了疑似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希望张x能去其它三甲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复查。第二次治疗是该生希望能回到学校学习时,再次做的诊断治疗,但第二次的各项数据,却均显示一切正常,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她也回避了(下转第151页)医生的大部分提问。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二次的治疗,张x开始有意识的封闭了自己,所有的选项都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在答题时间上,也比第一次减少了很多。
四、处理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细致而有节奏的工作,最终该生家长同意了学校的休学建议,并在一年的休学调整后,和学校协商,让该生采用在家自主学习,相关指导老师视频指导的方式,完成了余下的学业。
在此案例的处理中,虽然因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欠缺,在处理中略显力不从心;学生家长对事情的处理也未能充分理解和配合,但在学校相关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系部的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还是取得了双方较为满意的工作效果。
五、思考
大多数的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学习心理学的,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上,只能做到发现与关注,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的判断及处理,还有待专业的心理临床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指导、执行。因此,大力发展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成一定的层级机构,明确每个层级的责权及所扮演的角色,通力协作,才是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渠道。但是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队伍,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学生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初期,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加强宿舍长、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的三级防控机制建设,制定适合自己所带班级的信息反馈机制,并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对心理方面的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骨干真正起到辅导员眼线的作用。
第二,对出现异常行为的同学,要加强对其日常的言行的记录,找专人对其进行跟踪与反馈,了解其心理变化规律,更好的为其总结出行为规律,为日后的工作作依据。这对后期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也是颇有裨益。
第三,一旦启动事件的处理程序,辅导员一定要有耐心,因为此类疑似病例的确认和处理,注定是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解决此类事件的关键。
第四,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常见心理疾病、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基本特征,能心理病症能作出初步的诊断,从而对其日常行为作初步的判断和诊断,能更及时的使疑似病例能更好的接受相应的治疗。
第五,加强心理特殊群体的排查工作。在入学之初,利用专业心理测试软件为每一位新生做心理普查,对有心理问题趋势的同学要做深入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全面信息。全面信息包括:
(1)学生家庭及各家庭成员的信息。
(2)学生本人过往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经历。
(3)除家人外,第三方对其的综合评价等。只有了解了全面的信息,我们在后期的事件处理决策中,才能尽可能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心理分析报告 21
一、基本情况
(1)入学资料:
张某,女,23岁,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汉族。
(2)家庭状况:
父母均在事业单位工作。并无兄弟姐妹,属于核心家庭。家庭关系和睦。
(3)学习记录:
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进入重点高中后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
性格外向,乐于交朋友,与同学关系和睦,对学习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
唱歌,现代文学。
(6)外貌描述:
身高164,体重50KG,身材匀称。黑色及腰卷发,近视,常年佩戴眼镜。
(7)其他特点:
想象力、表达能力较强。
二、自我描述
(1)热情开朗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比如在公交车上遇到没有座位的老人一定会让座,同时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她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很高,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有时候她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她有时候会比较冲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比如她在看书的时候很容易被其他的东西吸引,或者是周围经过的人,或者是突然的胡思乱想。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对人对事您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交际性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她不太容易和陌生人进行交流,但是和相熟的人能很好的交流。
(2)理智
非常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如果过分可能会冷漠无情。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她在大多的时候都比较理智、理性。比如她在欲动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有时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也有些东西需要变革。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常常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随声附和以赢得别人的好感,需要追随团体来维持自信,对权威是忠实的追随者。一般情况下,有较好地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她也可能比较紧张。
(3)强迫症
她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比如重复动作,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出门的时候锁过门以后一定会再次确认门到底有没有锁好。或者出门之后会重复的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锁门。她偶尔也会有数字强迫症,就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想调低或调高音量,最后调到的.音量一定的双数,她也习惯买东西的时候买双数的东西。
三、成长经历
(1)遗传因素
在她的家庭中,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开朗,没什么心计,但很少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反观我她,她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们这些特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令人激动的、悲伤的,开心的与不开心的,她会隐藏一些事情在内心深处,特别是悲伤的、不开心的,从不与人分享,总喜欢一个人慢慢想,慢慢消除。有人说,这是一种成熟理智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是感情不丰富或是内心世界不愿外露的表现,不管哪种说法,这只是别人的一种观点而已,最重要的是当事人自己的感想。
(2)家庭因素
由于她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在她还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带她一起上班(夜班),在医院的生活经历使她变得胆大而理性。
四、心理发展任务
据现在自身情况,我认为要做出以下调整使自己有一定改变,活出自己:
1、在生活中学会放松,给自己找适合自己及自己感兴趣的事做。
2、在工作中学会聆听,少说一半,学会观察,不要急于对别人下结论。
3、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分享,学会拒绝,凡事三思而后行。
4、用科学的方法治疗强迫症。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独特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当然也许其中会有一些不完美,我们扬长避短,发挥有助于自己发展的性格、气质和能力。通过此次对自己的深入剖析和了解,我更加了解自己了,我觉得对自己的大部分地方是满意的,但是还有地方需要改进,例如脾气暴躁、易冲动、做事无主、缺乏自信等。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的性格、气质会伴随着我,了解自己才能控制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把握好自己今后要走的路!
【心理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心理分析报告11-08
心理分析报告01-25
我的心理分析报告11-28
自我心理分析报告12-29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08-01
我的心理分析报告03-17
心理分析报告(20篇)06-15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04-18
心理自我成长分析报告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