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通用10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发言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好的发言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那要怎么写好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1
去年年初,我随着刚刚成立没多久的封浜高中一起来到了江桥镇,那时候我刚刚硕士毕业,有着最美好的青春和最浪漫的职业规划。
去年五月份,我在学校对面租了个一居室,虽然不大,但我却很满足。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了!我把在学校里买的各种书整理了,大部分邮回了老家,只随身带着一些爱不释手的书来到了新家,收拾收拾,竟然也摆满了一整个书架。房东没有给我留下宽带和路由器,甚至唯一一台老式电视机也是坏的……我呢,既然出不起更贵的房租,也就既来之则安之,在我的小家过上了只有书本和收音机的日子。
一年下来,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倒是要庆幸这远离网络的300多天。因为没有网络,我从一个“小胖子”变成了“健身达人”,从厌恶江桥的“脏乱差”到每天早晚逛公园,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从“美剧控”变成了“kindle迷”,从读书只偷懒读书评,到一页一页的细读并且开始在网上写书评还幸运地收获了一定量的“粉丝”……
有人说,工作和读书是一切并非女王的人成为女王的途径。因为它们两个都可以带给人巨大的满足感。虽然我才仅仅在江桥生活了一年,但这一年,正是我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时光,是我静下心来读书的.日子,也是我从无到有的一年。书上说,因为热爱一个人所以才会热爱一座城,我却认为不仅如此,除了爱,还有回忆和收获,那是无论如何都带不走的。外面的世界再美好,我依然喜爱江桥的每个地方,我依然迷恋江桥的味道。它承载着我最美好最珍贵的青葱岁月,她独到的气息吸引着我。其实江桥不也像一本书么,散发着油墨芬芳,等着我们来阅读。
去年八月份,学校安排我做新高一的班主任。几个月下来,我虽然热情很高,但却难免因为经验不足,手忙脚乱而犯了不少错误。那段时间,我夜里总是睡不好觉,想起自己对工作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睁着眼睛直到天亮。后来,我接受了同事的建议,在睡不着的时候,就索性不再翻来覆去,而是起来读书,读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各种各样的书——阎连科的《炸裂志》万炜的《班主任兵法》,罗伯特怀特的《道德动物》,等等。读书使我的心渐渐地沉静了下来,也让我有了很多正面的思考。可以说是这些书伴随着我走过那段工作的迷茫时期,让我能够在最艰难的时光里依然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其实大量的阅读不仅仅是在工作上对我有了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还是我学会了用善意来对待这个世界,并努力去找这个世界的善意。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讲究是非的人,会攻击一些事物,认为他们是不好的,或者说是假的,是错的。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觉得自己是对的。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读书,跟着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一些事情,或者说通过学习、训练能让自己的心得到一些扩展,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具备一种平等性,这种平等性是,事实上没有那么明确的对和错,那么明确的美和丑。世界本身具备一种很寂静的倾向,所有对立面都可以融化,可以消失。在通过阅读慢慢的体会感悟到这些之后,我发现自己又能静下心来做一些小时候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事情了。我今天从3月份开始,在金街里学习钢琴。小时候我觉得练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这半年来我风雨无阻,在音乐上面收获很大,在我看来,其实并不是我的自制力有了多大的提升,而是我通过这么多年的阅读和思考,终于能够以一种不急不躁的心态来面对这些,反倒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xxxx,这是我来到江桥的第二年。下个十年,下个二十年,我依然会在这里——生活中的我有另外的表达渠道和存在渠道,我们的现实生活可能会有很多变化,给我们带来各种感受和体验。但阅读如同一次通往心灵的旅途,它保持某种神秘和深邃的力量,可以持续到最终。在不同的人生故事里,愿我们探寻到心的源泉,重新发现自己。
谢谢大家!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广大同仁们:
大家好!为期将近一个学期的“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活动已拉下帷幕。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多读书,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看法在社会发展速度很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当代这样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他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变得无用。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今社会,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原始教学设备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教师传,学生受的传统教学理念早已落后陈旧,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然而教师的工作负担日益加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繁重的工作负担限制了读书的自主性,因此,现在一提到学习,很多教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太忙了,一天到晚备课、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还要应付这检查、那检查,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在这种有读书念头,无读书主动性的情况下,县教研室开展的读书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唤起了读书的热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读书习惯在全县教育界蔚然成风。
为了响应县教研室的号召,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镇中心校扎实有序的展开了读书活动。回首这学期的读书学习过程,我感受着读书带给我的希望;领略着读书带给我的激情;品味着读书带给我的喜悦。
前不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我所教的班级有个男生小韩,说起他的成绩那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提起数理化他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提起文科却垂头丧气,寡言少语。在初三面临考学这个特殊时期,像他这种严重偏科的学生将没有悬念的与平价生无缘,可怜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使他谈"文"色变,更别说兴趣了,这曾经使我一筹莫展,几次想放弃他,然而读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却让我改变了这种观点。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一位老师,我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对语文更感兴趣一些,学习更积极主动一些,学习热情更高涨一些,我想这是我追求的目标,但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生动、更有趣、更吸引人呢?兴趣的源泉在哪儿呢?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兴趣的秘密何在”,我们“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的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愿望。于是在教授《威尼斯商人》这篇戏剧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这个戏剧片段,同学们被戏剧的丰富的舞台效果所吸引,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知道点燃他学文火花的时机来了,于是我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特意让小韩扮演暴躁易怒,幽默风趣的葛来西安喏,在语文课上一贯冷漠如冰,无动于衷的他终于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在同学们的掌声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我鼓励的目光里他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从而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传递,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如果说《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有魅力,那么《新课改的探索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则让我懂得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班级管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去。在新课程改新理念指导下,我转变了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主持和管理班级,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人人有机会得到锻炼,成为主动发展的“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我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根据学生们的建议,设立多种岗位:小老师、小管家、纠察员、图书管理员、卫生管理员、文明委员、花草管理员等。于是同学骂人了有人管,花草渴了有人浇,图书破了有人补,桌椅坏了有人修,同学有困难了,大家互相帮助……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班级当乐园,把学习当趣事,使班级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互助、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良好班风。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思想觉悟提高了,主人翁精神意识加强了。同学们在团结互助、积极奋进的班集体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班级建设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充分给学生发展的舞台,才能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常言道: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有根的富足。我想说,面对读书,我是快乐的,充实的。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相信我们会把这次读书活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把读书和学习作为我们终生的必修课,因为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多读书吧,力争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3
尊敬的园长、主任、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园长在读书节来临之际,跟各位老师聚在一起,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锻炼。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我的理解可能并不是很全面,也可能不够深刻,但确实都是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在准备这次读书分享会的过程中,最困惑我的就是推荐什么书呢?准备的过程中总是难以取舍,因为每一本书都有它可推荐的理由。昨天读书节晚上看到电视上也在推荐书,那位专家说书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把书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一种是分为“书架上的书”和“生活是一本书”,我觉得很恰当。有用的书大家当然会去看,没用的书是什么书呢?(互动一下),像这样文学类的书也要去看、、、
经过一番纠结,终于从最近读的几本书中选取了几本比较贴近我们生活的书,现在我就从生活,工作,人生这三个角度出发来展开我的读书分享。
一、我和女儿的读书生活。(推荐《夏洛的网》)
引言及主要内容:首先我想先说说我和女儿的读书生活。周六陪女儿璇选读书节送给她的书,她选了一套《可怕的科学》还有几本也是关于科学的《700科学游戏》等,其实女儿数学成绩不太好,但对生物、动物兴趣却很高,家里只要科学方面的书都是她自己选的,我则喜欢给她选一些文学方面的书,这些书她也看,看完了我俩也总喜欢交流一下里面的情节,就像周六她刚看完的《夏洛的网》,这本书主要讲述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然而,这只猪未来的命运却是成为熏肉火腿,它最大的愿望是能看到冬天的雪,但却只能悲痛绝望地接受做火腿的命运。而好朋友夏洛却坚信它能救小猪,它吐出一根根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这让猪在集市上赢得了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小猪得救了。当然也终于看到了冬天的第一场雪,而夏洛却死了。然后,就像所有的轮回,新的生命出生,新的蜘蛛出现。
我的感受:故事很离奇,还有点脱离现实,所以我担心女儿会看不出其中深刻的道理,于是我先跟她讲我的感受,我告诉女儿,故事中讲到小猪和蜘蛛的友谊,是一种纯粹的友情,它们为了朋友不求回报,哪怕献出生命也不可惜,所以我们要珍惜身边的友谊。还有诺言,夏洛这只小蜘蛛,用尽毕生的精力,只为自己对小猪威尔伯的承诺,我便借此教育女儿,我们要像蜘蛛那样坚守自己的诺言,勇于付出自己的真诚和努力。
女儿的感受:没想到女儿却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说:“妈妈,你知道我看书时想的是什么吗?我好想养一头猪和一只蜘蛛啊。”看,又回到了他喜欢的动物上。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呢?”她就总结道:“夏洛这只蜘蛛不是普通的蜘蛛,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普通的,但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不普通。”我就借机给她讲了李小龙、海迪姐姐的故事他们身上都有点“夏洛的精神”李小龙生命虽短暂但让人敬佩,海迪姐姐身残志不残做着有意义的事。
推荐原因:像《夏洛的网》、《小王子》这样看似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书,也能给我们成年人一些启示,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去读读这本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童话书,如果能跟孩子们一起读那就更好了,大人和孩子的视角往往不同,所以不能觉得孩子大了能独立阅读了就忽视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阅读,再加上一定的交流不但会促进亲子感情,收获也会更大。
像这样的书,故事性强,内容生动,容易吸引读者,特别是儿童,还能从中明白一定道理。所以小学生在看、大学生在看、我们也可以看的。
二、专业书籍(推荐书籍:《游戏力》)
用经历介绍书: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每天面对的都是性格迥异的孩子们,如何调动他们的兴趣尤其关键,除此之外,我也常常反思对女儿的教育,我发现,不管是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是已经上小学的女儿,单纯的说教总是无济于事,必须借助新颖有趣的游戏才可以,而且游戏不一定要多复杂,有的很简单很原始但效果很好。偶然间在网上浏览时,一本名为《游戏力》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在他女儿三岁生日聚会时,特意在公园里利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精心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游戏,以招待前来做客的孩子们。可是,当他向孩子们讲解那些复杂的游戏时,却发现,孩子们毫无反应地看着他。尴尬之时,科恩博士的妻子,这位聪明的母亲走上前对孩子们说:“好啦,现在所有人,冲到公园的那一头,然后再冲回来!”孩子们尖叫着欢笑着喘着粗气跑去又跑来。一个男孩子问:“太好玩了,我们可以再来一次吗?”那一瞬间,心理学家恍然大悟,游戏可以信手拈来,孩子们需要在游戏中尽情释放。
学校教学的例子:这让我想到看过的牛老师博客里记录的一个小故事,一节课上,别的同学都在朗读,只有一个小女孩在自顾自地玩着毛线绳,牛老师停下了朗读,让她收起来,虽然照做了,可再次开始朗读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又把玩具掏了出来,这一次,牛老师并没有中止朗读,而是悄悄走到小女孩身边,说了一句,“你先收起来,下课老师陪你玩。”小女孩对这个主意好像很感兴趣,瞪大了眼睛问:“真的?”然后就乖乖地收了起来,并开始朗读直到下课,而下课的时候,牛老师不仅跟小女孩一起玩,还帮她解开了毛线绳的疙瘩,自此之后,小女孩上课都是十分专心,可见这游戏力的魅力比一般的批评教育要大得多啊。
家庭教育的例子:我们班小张晋的例子吧。孩子身上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游戏来解决,而不是威胁恐吓骗。
亲子、师生都适用的关系——联结:记得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关键词“联结”。游戏不但能联结亲子关系,而且也能联结师生关系的融洽。有一个小游戏是“模仿孩子的动作”,这是一个非常灵验的小游戏。举例:有个小女孩,她个性比较害羞,不擅长在镜头前表现自己。当我们举起相机,她通常有三种表现:想逃,面无表情,重复同一个动作。有一次,小女孩的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当她爸又一次将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她妈妈开始试着模仿小女孩的每一个动作,无论她做什么,小女孩笑了。接下来的时间里,镜头前的小女孩和镜头后的妈妈玩在了一起,她在镜头前能自如表现了。在游戏力理论中,孩子的笑很重要,这往往也标志着联结的建立。这就是一次镜头与孩子之间的成功联结。
当孩子对我们闭口不言,当亲子关系出现对立,联结便断裂。联结的断裂和重新联结时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虽然一个拥抱、一句安慰,甚至一个温暖的眼神,可以让联结重新建立,但重新联结仍时常令父母们感觉无计可施,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游戏来建立联结。用作者的话来说,“游戏力——基于游戏的亲子沟通方式——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没有联结便没有沟通。
科恩曾经在舞会上看到一对战火即起的母子。六岁的儿子不肯跳舞,妈妈希望儿子跳舞,双方陷入僵局,联结断裂。一旁的科恩参与了进去,他冲小男孩灿烂一笑并学他双手抱胸的姿势:“咦,他发明了新式跳法吧?”男孩子神情略有松动,换了个姿势。科恩也立即模仿孩子的新姿势,妈妈获得启发如法炮制,三人都笑了,孩子开始跳舞,越跳越开心,联结重新建立。
我的启示:老师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他天真烂漫,纯真无邪,感受快乐,不要把他遗忘在你的童年中。让我们心中的“小孩”与我们的孩子对话,就会感受到孩子的真正需求,放下家长或是老师的架子和抱负,让孩子的笑声带领你往前走。游戏力就是这么一本书,让我们找回心中的“小孩”,学会孩子的语言,进入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游戏中获得力量,勇敢的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和未来的挑战。更何况我们幼儿园老师本就是“孩子王”。
从这几个小故事里面我们还能发现,游戏力很好地促进了亲子感情,而对于我们这些每天和小孩打交道的老师们来说,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视角的不同:这本书看似是给小学家长看的,但是也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可以作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小衔接的参考。在这里顺便推荐一下,就不多说了。
三、我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的理解
互动环节及推荐原因:下面推荐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想问问老师们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是否快乐?为什么?”“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这本书就是以一位普通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通过讲述她的生活中的经历和内心的变化来启示读者,并和读者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这也就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因为我们现代人每天面对的忙碌的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也很大,不要觉得自己不容易,其实很多人都不容易。而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在压力面前调整自己,在浮躁的现实中保持一颗平静而强大的内心。
举例说明:潜意识的作用——例如,生活中有些事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可是都潜藏着一些信息。比如你从事某一行业而去考相关证件,如果你真正想得到这个证件,那一定不会出现找不到准考证,交通堵塞这种事情,如果有就说明你潜意识中并不想走这条路。例如,有时候你说漏嘴,不经意说的或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潜意识里面真正的想法。例如,有些人抽烟之类的上瘾,可是他明知道这个不好,却还是那么做,这就是潜意识在操控。 这几个例子说明,潜意识是一项很重要的心理活动,如果平时注意到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对分析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都是有帮助的。
正能量——美国科学实验,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和教师,分别告诉两位老师两个班是资优班和放牛班,结果一个学期过后,被告知是资优班的学生成绩比放牛班好很多。说明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举例:米饭。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而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跟他有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因此我们也应该学会培养自己的正面能量,这样能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周围的人、事,调整自己的心态,指引自己完成想要做的事。
启示(结合实际):这本书并不适合一口气读完,而是最好读几个章节,停下来反思一下,跟家人朋友分享下心得体会,再继续阅读剩下的章节。
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最原始的状态,抛开世俗杂念,学会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就像书中说的,有人遇到问题总是去抱怨他人,可其实很多时候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当很难去改变外在的环境的话,你就只能改变自己以及自己的心境。
生活中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障碍,面对这些困难,单纯的抱怨、沉浸在悲伤、痛苦中都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的是接纳这种真实的感受,这样,或许你最终并不能达到人们眼中的成功,没有拥有人们眼中的功成名就,可它能给你正面的能量,帮你走出人生的沙漠,找到自己的方向。相信大家都多少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吧,就像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说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因此,不论是过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当下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种正面的能量都能够支撑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我们不仅要多看看这方面的书,还需要与家人、同事、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包容。谁都渴望在融洽的环境中生活,但这份融洽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4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浸润:洗去一身疲惫,留下满腔书香; 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而我还要说,读书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幸福。在炎炎夏日,它能为你送去清凉;在寒冬腊月,它能带给你无限温暖;快乐时,它与你一起欢舞;悲伤时,它抚平你心中的伤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师必须是阅读爱好者。”他用一身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们:“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我本人爱读书,读书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如我忠实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大,在工作之余,开始有意识的读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书籍,每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有一股股温暖而滋润心扉的气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沐浴着我,牵动了我的心,让我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陶醉其中,在悄然无声中领略教育真谛。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书使我的生活斑斓,丰富多采;读书使我感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情感,读书使我明智,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当我踏上讲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内心充满抱怨时,是《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
命运把它扔到天空,他就做鹰;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人生就是这样,必须不断地要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起点,然后重新开始,还让我明白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深刻感触到读书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我开始以自己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中让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更让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与迷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读《如何走进新课堂》使我懂得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沃土。
教与学的经历对教师而言,将不再是教师在用生命点亮学生明天的同时,步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结局;教与学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不再是简单的靠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是应反映出教师为探索永无止境的课堂教学优化中,学习新知,发现规律,充实自身的轨迹;学生在知识储备增长的`喜悦与彼此发现与欣赏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那些大文学家、大教育家、大艺术家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们超脱的情怀,甚至平民百姓、推车卖浆之流的可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都会我们的生命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鲜亮;使我们的感情特别丰富和细腻,特别饱满和高贵;使我们永远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大胆创造、革新自我,永远追求那种令学生激情满怀的生命境界;使我们的教学产生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如果没有书香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与孱弱,我们的教学将是何等的死板与无趣。人的灵魂,也许只有经过书香沐浴熏陶后,才能充实丰盈我们健康的生命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炼,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宁静之中,让我从那字里行间读出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让我有一种摆脱了世俗的喧闹的踏实与坦然。给人生铺砌了一条五彩斑谰的路途。那飘逸的梦想,时时温暖着我的人生。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5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与书共舞,体验教育幸福》
幸福,无疑是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哪?是能够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也许有老师疑惑了,今天演讲的内容不是读书吗?你怎么说到幸福上去呢?别急,请听我慢慢说来。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均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对于前面两种快乐幸福,想必很多老师都能体验到,但是第三种呢?像我们这类面上中学的老师,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感受,想必少之又少。
我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累”,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0点,天天不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就是坐班,开会,连没有晚自习的晚上还得要早早到教室,安顿学生,找学生谈话,天天得提起百分精神看着那些调皮捣蛋鬼,就怕他们搞出一件事情,让你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而学生呢,面对你的教育,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辛苦的付出得到的竟然是“我们不喜欢你这个老师”。这样的生活,我们能够算“得天下英才”吗?我们能够体验教育的幸福吗?不,不能!
这样的生活很累很累,这是我在做老师,做班主任后非常强烈的感受。面对你天天辛苦付出的学生,体会不到半点的幸福,感觉的只有无尽的疲惫,无尽的烦恼,这样的感觉让我觉得可怕!我还很年轻,我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还很长很长,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幸福,我整个的人生幸福又何在呢?作为教育者,我都是满心疲惫,我怎么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我自己教书是为了什么?语文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是理想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理想的教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里?……对所有这些,我也曾经痛苦地思索过,曾经力求寻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模式。
困惑的我,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订阅《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们的教学快乐,我品大师们的教育幸福。看到别人是那么快乐地教书,那么幸福地去教育学生,我很是羡慕!从他们的幸福中,我明白了“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育教学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学,所有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努力和挣扎。在这个过程,有得有失、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苦难、有憧憬与代价。而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舍弃,舍弃疲惫,舍弃烦恼,减去沉重。“一叶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喧闹的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宁静;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享受到一个教师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就是需要多读书,多积累,增加文化底蕴。就这样,我和书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学、哲学,我读教育学、心理学,课后,我也写起了教后记,教育札记。我不断地读,不断地思考,从书籍中寻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发觉自己工作起来顺多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变得快乐了。
曾经听说这么一句话:我们社会的前进不在于忙忙碌碌,而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我想,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体验教师的幸福,不仅要埋头苦教,更要抬头看路。我们需要与书共舞。与书共舞,能矫正我们因忙碌工作而迷失的方向;与书共舞,能唤醒我们因忙碌工作而懒散的性情;与书共舞,能够滋润因忙碌工作而麻木的心灵。与书共舞,我们会一天天变得充实,与书共舞,我们能够一天天懂得了人生的快乐,享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老师们,你们想享受这种幸福吗?那么,就跟我来吧,与书共舞,体验教育幸福!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当我读一本新书,获一份知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教师,要想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就必须读书加以补足,况且,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渊博的大脑是不行的。读书让我们能够很好的乘上时代的风帆,才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生辉。
博斯威尔有这样的一句话:“每天读上五小时书,人很快就会渊博起来。”我们的教师每天很多时间都用在教育教学中,或许不可能这样的投入,但是只要书籍在我的心中,我每天抽出一点点的时间,我就可以补足自己的不够,因为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是道听途说。
我们可以从教育理论书籍中获得理论的指导,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引方向;我们可以从名家名著中或者精神的营养,为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高品味的营养;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诠释,心灵的感动。
一句谚语这样说:“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仿佛鸟儿没有翅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
读书才能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然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完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介;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正是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知书达礼。作为人师的教师,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坚信自己的信念不会改变,让我们在读书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6
朱永新曾在《新教育之梦》中提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着学生的读书方面,活动也层出不穷,精彩纷呈。比如有各种读书节、读书活动、“书香班级”评比等。今天我很荣幸地能坐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读书活动中所做的事情。
这两年来,我做了“构建小学语文课本作家‘纵式接触链’ 研究——小学生欣赏文学大家作品的实践研究”。什么是纵式接触链呢?就是把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十二册的语文课本上出现的作家做一个统计,在学生课文的基础上,选择该作家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本或者文章进行补充,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了阅读,或者对于一篇文章采用多种形式地阅读与理解,增加阅读的厚度,增大阅读的范畴,拓宽阅读的方式,提高阅读的兴趣,培养文学的'素质。
(一)开展“文学时间”
每个星期五中午是我班的“文学时间”,有时候是对本周作文的讲评,有时候是让学生介绍一些好书好作品。让学生把这段时间里看的好书推荐给班里的学生。形式种多样,有:细品、复述(或背诵)、介绍、评析等。还会让学生写读后感,
并且进行交流。当然,老师也要读,也要写,做到师生同步。
(二)开展“经典诵读”
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的活动,有一段时间我们主要诵读的《弟子规》,一到六年级的学生都能诵读。五年级时,我在体艺2+1时,曾组织过《论语》的诵读与讲解,学生很是喜欢。我也很好的利用起了《唐诗三百首》,每天放学时,学习委员会在黑板上抄写一首古诗词,学生会自觉抄写在家校联系本上,回家进行背诵,第二天背给组长听,组长做好统计。期末结束时,进行这些诗歌的检测。 在平时,我们还注重诗人的规划,比如李白周、杜甫周、王维周等,一周一个诗人,当然有时候有可能是半个月一组,这对于学生了解诗人的诗歌特点是有帮助的。小学课本中,李白的诗出现过很多,据我统计,一上有《静夜思》,二上有《赠汪伦》,二下有《望庐山瀑布》,三上有《望天门山》,四上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下有《独坐敬亭山》。一首比一首更深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发展。
(三)“阅读天地”上墙
教室布置很重要,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学生的。在班级里有专门的版块是“阅读天地”,上面有一些栏目,设有“新书介绍”、“请您欣赏”、“作家轶事”、“人物介绍”等。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接触作家,接触他们的作品。
(四)评选优秀读书笔记
当然首先教给了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每周检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情况,既查数量,也查质量,还可以分大组进行“评优”或“每周一星”等。把阅读与欣赏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但并不是说这是放纵的,教师的检查也是监督的方式。
(五)课本剧表演 利用语文课或者班队课,搞各种活动。
在上完《将相和》和《猴王出世》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学生们自已制作道剧,自己排练节目,自己设计台词,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既锻炼了他们,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更是让他们在创作、排练、表演等过程中,走进了文本,走近了作家,走进文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7
20XX年秋天我接手一年级,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新教育也是那时走进了我和学生的生活。
一年级时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绘本。精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光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连我这个大孩子也被深深吸引。从《好饿的毛毛虫》、《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驴小弟变石头》,我们一起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期间,我也开始阅读新教育中榜样教师薛瑞平老师的书籍。她的《心平气和一年级》给了我很多教学一年级的经验,受她的启发,我开始在班里大声给学生读故事。我专门把班会课的20分钟改成了读书时间,孩子们非常的喜欢。记得第一本读的书是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第一章里那个做起事情来总是笨手笨脚的笨狼出场了,他是那么的搞笑,那么的可爱,学生们一边听一边笑,每个人的目光都追随着我的朗读声,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大声读给孩子听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当下课铃声响起,好几个孩子还围在我身边,追问我关于笨狼的下一个故事,看来他们真是听得意犹未尽。此后,只要有空,我就会接着给孩子们读。没过几天,班里已经出现了好几本《笨狼》,原来,心急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他们干脆自己买了来,一睹为快。慢慢的,孩子们开始读笨狼的一系列书,孩子们不光结识了作家汤素兰,更深深喜欢上了笨狼。于是孩子们的阅读劲头便一发不可收拾,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杨红樱的一系列书《亲爱的笨笨猪》《金瓜汤银瓜汤》等等都是那个时候孩子们互相传阅的图书。班里阅读的氛围就如同一团火,越燃越烈。读书是为写作服务的。读的'书多了,孩子们写作水平也日渐提高,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把孩子们的优秀日记编辑在word文档中,打印成册,成为了班级图书。就这样班级自制图书《会飞的蒲公英》诞生了!孩子们看着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那个兴奋啊!于是他们每一次的日记就更认真了。每每看到孩子们捧着自己的或同学的日记读的津津有味时,一种喜悦感油然而生。
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在书籍的陪伴下走到了四年级。学习的科目增多,课业负担加重,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呢?我一直很苦恼。开学初,我在班里和同学们约定,学期末的时候,我们班级要进行一场班级阅读小明星的评比。根据什么呢?通过个人的阅读量和作文两方面进行评定。我为孩子们制定了一张阅读记录卡,要求他们读完一本书之后便填写一张,一月一统计,学期末,谁的阅读记录卡多谁自然会加分,另一方面就是鼓励学生把优秀作文投稿。如果能被刊登出来也会作为评选中的重要一项依据。最后要以演讲的形式进行比赛。这个评比活动一经宣布,大家就开始了你追我赶的读书,来向我要阅读记录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都在暗暗较量,看看谁会是我班的第一批阅读小明星。
读书、写作,我们的班级生活丰富多彩。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有各种活动锦上添花。于是我们经常开展班级共读交流会,童话剧表演、成语比赛、学完童话单元我们又召开了童话故事比赛,知识竞赛、阅读小明星、晨诵诗歌展示等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这个暑假,我们年级组布置学生阅读了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一书。开学后同学们仍然手拿着书津津乐道。尤其是班里的男孩子,谈论起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真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看来,几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做的阅读就像酵母起了作用,孩子们喜欢并沉浸在了书中。为了检验一下同学的阅读效果,我和办公室侯老师两人商量着何不来个《西游记》趣味知识竞赛,一来对这本书是个回顾,二来丰富下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就这样,我们一起找题、出题、制幻灯片,开始了大家盼望已久的竞赛。比赛开始了,选手们都经历了紧张、揪心的心理考验,虽然我们的题并不难,可是想要都答对那可真得是细心看书的孩子。所以,当有些题目出来的时候,孩子们或思考或商讨,遇到不同的意见还会有争执。场面一度很热闹。尤其在最后合作题时,各小组成员都积极讨论,认真应答。这次比赛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就像最后我跟孩子们的结束语那样:坚持阅读,多读书,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
这就是我们的班级读书故事,就这样,伴着书香,一路芬芳,一路沉醉,我们收获多多。在阅读中,我们快乐着,在阅读中,我和学生共同成长。
困惑:班里有这样一部分学生,喜欢看书,乐于表达,但是动手写的能力很差。举例:郝怡名,冯浩政。怎么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得知您赠书的消息是李校长告诉我的。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要求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到指定的邮箱。几天过后,发现自己的邮箱没有任何的反馈,心想,可能赠书有限,轮不到自己吧,于是便渐渐淡忘了此事。
一天,接到一个申通快递的电话,说我有个包裹,叫我去取。我疑惑了,最近我既没有网购,也没有人电话告知我要寄东西给我呀。放学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到门岗处取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喜阅读出好孩子》,真是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接下来就是抽空阅读了。由于本身我们学校就在做新教育,所以读起此书来,感觉很亲切。比如书中说到的读写绘,童话剧,共读,等等,我都不陌生,这次在书上重新读到,亲切之余,颇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此书的中篇,论及的是阅读技艺问题。我觉得作者提出的一些方法和技艺还是很实用的,有的阅读的招儿还很新颖独特,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运用。比如,“带孩子书店购书有讲究”和“阅读作文有奇招”里面提到的一些方法,我都是第一次了解和接触到,觉得还是很有见地和实用价值的。 作为一本阅读指导手册,本书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后很能引起父母和老师对孩子阅读的关注和重视,我想,这已是此书最大的成功了。
相信经过作家童喜喜及其公益同伴的不懈努力,书香飘逸的中国将会很快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8
同志们:
当前,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等)的热潮。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企业,同时拓展中层管理人员及后备干部视野、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公司在09年下半年开展了“读书会”主题活动。活动进行到现在,第一阶段已经落下帷幕。今天在这里组织召开全体中层干部读书会主题活动表彰大会,对在读书会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志进行表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鼓励员工学习,通过采取一些列的活动帮助员工学习,并用一定的激励措施肯定员工的学习。
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异常迅猛,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据统计,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总量。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专家分析:过去在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了;到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前半生充电,后半生放电”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人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有其特定的涵义的: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组织中的各个级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管理决策层,他们决定组织发展方向和命运,因而更需要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穿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不能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应强调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理应首先掌握和运用一些先进的理论成果,在推进公司的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更具体地说,在推进组织建设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公司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公司谋发展,为员工谋福利。一味停留在陈旧的管理理念中,只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前沿、先进理论从哪儿来?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可以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但是读书却是最有效的方式。读书是终生的事情,读书应重在平时。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组织读书学习活动是提高公司中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我们提高生产力必须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倡导学习型组织,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公司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需要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而倡导系统思考,正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特征。因此,打造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工作创新,更好地、更有效地解决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第三,树立新的发展观,促进交通发展新的跨越,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是不行的,没有创新思维是不行的,没有系统思考的能力是不行的。学习不仅仅表现在文凭上,更应该体现在综合能力、综合水平上,就是体现在综合素质上。我们的综合素质要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视野上要进一步得到拓宽,就一定要在学习上下一番功夫。
本次读书会活动是第一次风华高科中层干部集体学习一个活动。刚刚我们的中层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从整体来看,本次读书会活动营造出的氛围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之路上,仍有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们。
从当前我们中层干部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也在年年讲学习,不少中层干部也确实在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学了不少的东西,但是,按照打造学习型企业的要求来讲,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习原动力不够足。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认为学习是虚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认为现在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学习会影响工作,影响经济发展,片面地把加强学习与开展工作、发展经济隔离开来;有的把学习当成是上面交给的任务,是一种负担,而不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有的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大,不注意领会精神实质,不善于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
二是学习的吸引力不够大。现在有些中层干部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时,往往只是念念报纸、读读文件、看看录像、听听报告;虽然通过搞读书会活动,提高大家的阅读量,但有些也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习到的知识与本单位、本职工作的联系不够紧密,指导性不够强,激发不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使人对参加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是学习的约束力不够强。在学习上虽然建立了一些具体制度,但要么缺乏较强的操作性,要么实际操作过程中实施不到位,无法把制度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当工作和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是以干代学,以会代学,导致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流于形式。
四是学习的影响力不够深。一些人学习,但不注意思考,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及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具体表现为不能写成有一定深度的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有的虽然能写出一些学习心得,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效果并不明显。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后期的学习工作中,要继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中层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起来,推动学习活动的持续、有序、深入开展。
总之,通过开展读书会等学习活动,要努力形成“四种风气”,即真学的风气、常学的风气、善学的风气、深学的风气,力争实现“六个提高”,即政治水平明显提高,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能够把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思想水平明显提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决策水平明显提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廉洁自律水平明显提高,做勤政、廉政的表率;文化水平明显提高,能够掌握当代教育、科学、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不断接受再教育,扩大知识面,使学习活动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谢谢大家!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9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是我们国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文学经典大都言简意赅,却包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道德礼仪、人生哲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去学习、继承与发扬咱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本着这样的宗旨,本次读书节,校大队部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与经典同行,融道德入心”这一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
经过校大队辅导员地认真翻阅、挑选,本次读书节,重点向一至三年级的同学们推荐的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三字经》,向四至六年级同学们推荐的则是千百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启蒙读本之一《弟子规》,相信大家的手里一定也已有了这两本书,翻开这两本书,大家会发现,这两本书都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方式编排的,句式整齐和谐,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接下来,我就这两本书的内容先向大家做一简单地介绍。
内容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这本书的原作者是南宋学者王应麟,几百年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它进行续补。民国时期,大学者章太炎重新对此书进行了修订,我们现在手里拿着的《三字经》就是是大学者章太炎修订的。《三字经》全书仅145句,一共一千一百多字,它以短小的篇幅传授了儿童成长必备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天文地理、社会家庭、传统道德都在其中。这本书以大量的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励志勤学,发愤图强的;也有弘扬爱国精神的。
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的品质是从小开始培养的,比如说对老师要尊敬,对同学要友爱等等。这些,都要从小练习,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一句讲的是一个汉朝少年叫黄香。她才九岁,就知道夏天先把父母的枕席扇凉;冬天温暖父母的被褥,让双亲能睡得好。告诉我们,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顺父母。
《三字经》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已翻译成英文、法文走出了国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了“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编写的,原名《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在所有传统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学读物中,它是属于问世较晚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戒,教导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全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方面的基本规范这些道理和美德。大的方面,写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小的方面,对早晨到晚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如一年级小朋友刚刚学过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就告诉我们,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地听明白,父母责备自己,一定是有道理的,我们要顺从地接受。
再比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一句,则告诉我们穿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在职位的人要穿得符合身分,平常的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这就叫做“得体”。
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犹如启明星,能为我们的前行导航。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好这两本书呢,小杨老师有些小建议想送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建议:
1、借助拼音,读准音。因为《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两本书中有一些字与我们平时的读音不一样,比如“弟”字,在这两本书中却不读“dì”而读“tì”,如果我们一不留意,就有可能会读错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第一遍读时,能关注上面的拼音,先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借助注释,读懂义。要想让经典来指导、规范我们的生洛,我们就应该读懂经典的意思。老师建议高段的同学可以借助后面的注释,自己去对照、理解。低段的小朋友则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大概了解句子的意思。这两本书的每一讲后面都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与这讲内容有关的小故事,高段的同学可以自己读读这个故事,低段的同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后面的小故事,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讲的内容。
3、熟读成诵,入于心。在理解了所读内容的意思后,小杨老师还希望大家每天能有计划地去背一背,有空时,你不妨和你的同伴一起,以这两本书里的`内容为歌词,玩玩拍手歌的游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以接龙的方式诵诵自己背过的内容。通过熟读成诵,让经典“进我耳,入我心”。
4、联系实际,指导行。通过学习经典,养德行,学做人,是开展本次读书节的初衷。老师建议大家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改进,多反思,让经典来指导、规范我们的言行与思想。
这里,老师还有两条信息想提供给你们,最近,《湖南卫视》正在播放《弟子规》的宣传教育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也正在热播由钱文忠教授解读的《三字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相信专家的解读能让你读到更多经典里的经典。
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愿大家能从这两本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启蒙读本中,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言行。
也祝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能在我们朗朗的诵读中世代传承!
同学们,以上只是老师对大家在阅读这两本书时比较粗泛的建议,接下来,你们的语文老师会在班上对你们作更为细致、有效地指导。
谢谢大家!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10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等,这些优秀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传人,是我们国家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些文学经典大都言简意赅,却包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道德礼仪、人生哲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去学习、继承与发扬咱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本着这样宗旨,本次读书节,校大队部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与经典同行,融道德入心”这一主题系列读书活动。
经过校大队辅导员地认真翻阅、挑选,本次读书节,重点向一至三年级同学们推荐是我国古代儿童识字课本《三字经》,向四至六年级同学们推荐则是千百年来最具代表性启蒙读本之一《弟子规》,相信大家手里一定也已有了这两本书,翻开这两本书,大家会发现,这两本书都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方式编排,句式整齐和谐,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接下来,我就这两本书内容先向大家做一简单地介绍。
内容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这本书原作者是南宋学者王应麟,几百年来,不断有学者对它进行续补。民国时期,大学者章太炎重新对此书进行了修订,我们现在手里拿着《三字经》就是是大学者章太炎修订。《三字经》全书仅145句,共一千一百多字,它以短小篇幅传授了儿童成长必备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天文地理、社会家庭、传统道德都在其中。这本书以大量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许多精华和深刻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有励志勤学,发愤图强;也有弘扬爱国精神。
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品质是从小开始培养,比如说对老师要尊敬,对同学要友爱等等。这些,都要从小练习,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一句讲是一个汉朝少年叫黄香。她才九岁,就知道夏天先把父母枕席扇凉;冬天温暖父母被褥,让双亲能睡得好。告诉我们,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顺父母。
《三字经》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但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有着巨大生命力,已翻译成英文、法文走出了国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了“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编写,原名《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在所有传统道德教育为主蒙学读物中,它是属于问世较晚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一种。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训戒,教导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第一步。全书以深入浅出方式,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方面基本规范这些道理和美德。大方面,写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小方面,对早晨到晚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了明确规定。
如一年级小朋友刚刚学过“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就告诉我们,父母教诲,要恭恭敬敬地听明白,父母责备自己,一定是有道理,我们要顺从地接受。
再比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一句,则告诉我们穿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在职位人要穿得符合身分,平常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这就叫做“得体”。
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家们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它们犹如启明星,能为我们前行导航。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好这两本书呢,杨老师有些小建议想送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建议:
1、借助拼音,读准音。因为《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两本书中有一些字与我们平时读音不一样,比如“弟”字,在这两本书中却不读“dì”而读“tì”,如果我们一不留意,就有可能会读错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第一遍读时,能关注上面拼音,先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借助注释,读懂义。要想让经典来指导、规范我们生洛,我们就应该读懂经典意思。老师建议高段同学可以借助后面注释,自己去对照、理解。低段小朋友则可以在老师帮助下能大概了解句子意思。这两本书每一讲后面都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与这讲内容有关小故事,高段同学可以自己读读这个故事,低段同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后面小故事,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讲内容。
3、熟读成诵,入于心。在理解了所读内容意思后,杨老师还希望大家每天能有计划地去背一背,有空时,你不妨和你同伴一起,以这两本书里内容为歌词,玩玩拍手歌游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以接龙方式诵诵自己背过内容。通过熟读成诵,让经典“进我耳,入我心”。
4、联系实际,指导行。通过学习经典,养德行,学做人,是开展本次读书节初衷。老师建议大家在阅读经典同时,能联系自己生活,想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改进,多反思,让经典来指导、规范我们言行与思想。
这里,老师还有两条信息想提供给你们,最近,《湖南卫视》正在播放《弟子规》宣传教育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也正在热播由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有兴趣同学可以去看看,相信专家解读能让你读到更多经典里经典。
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愿大家能从这两本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启蒙读本中,学习前人智慧,丰富自己认识,规范自己言行。
也祝愿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能在我们朗朗诵读中世代传承!
同学们,以上只是老师对大家在阅读这两本书时比较粗泛建议,接下来,你们语文老师会在班上对你们作更为细致、有效地指导。
谢谢大家!
【读书活动表态发言稿】相关文章:
志愿者创卫活动表态发言01-22
建设局在“比、查、议”活动调度会上的表态04-26
水利工作表态发言01-22
新进员工表态发言01-17
质量月活动表态发言稿(精选10篇)09-06
工作落实年表态发言01-22
营销中心表态发言01-20
先进个人表态发言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