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2-27 14:32:21 方案 我要投稿

[通用]设计方案8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设计方案8篇

设计方案 篇1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场地内原为长江边荒地,原地貌存在大面积水塘,后经建筑垃圾回填,场地四周无既有建筑及市政管线分布。本工程主体设计地下2层,地上8层,建筑高度为49.9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地下部分约3万平方米。

  目前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为-1.95m,基坑周长约408m,基坑面积约11000m2,基坑底标高分别为-11.9m、-12.6m(承台底),基坑开挖深度为9.95m,电梯井部分开挖深度为14.05m,基础采用PHC高强预应力管桩及钻孔灌注桩。

  2 设计依据

  2.1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总平面图、桩位图、承台平面布置图、负一、二层底板结构平面图。

  2.2 核工业南京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xx)。

  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5 《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xx)。

  2.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2.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

  2.8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xx)。

  2.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xx)。

  2.10 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

  3 基坑支护体系方案选择

  3.1 基坑支护特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资料,本工程基坑支护具有如下特点:①基坑开挖面积较大,约11000m2;②基坑开挖深度为10~14m,属深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③基坑开挖深度及影响范围内土质较差,基坑坑底隆起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④坑底上、下土质均为砂质粉土,渗透性较好,止水帷幕十分重要;⑤基坑周边留空区域较小,环境条件较为不利。

  3.2 支护体系方案选择。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案:①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②单排钻孔灌注桩悬臂式支护;③单排钻孔灌注桩拉锚式支护;④单排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支护等。

  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支护开挖深度、周围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投资和工期等因素,以“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方便施工”为原则,决定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型式支护,钻孔灌注桩外侧加上一排水泥搅拌桩止水,结合地表和坑内明沟加集水坑排水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①采用φ1100@1300钻孔灌注桩+两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护结构,支护桩外侧设置φ850@1200三轴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②第一道支撑梁顶面标高-2.95m,第二道支撑梁顶面标高-7.6m。③排桩、圈梁、围檩、立柱桩结构混凝土强度均为C35。④φ850@1200三轴深搅桩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水泥掺入量为20%。⑤支撑立柱桩共计72根,上部采用钢格构柱,下部采用直径900mm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C35,钢格构柱伸入灌注桩内3000mm。

  4 设计与施工要求说明

  4.1 单排桩内支撑型式支护部分。

  4.1.1 钻孔灌注桩。①基坑四边均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型式支护,其中EFGH段采用φ1100@13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0.5m,HJABCDE段采用φ1100@13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1m,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钢筋笼采用焊接,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桩底沉渣厚度作为支护桩时不超过100mm,作为立柱桩时不超过50mm。②钻孔灌注桩充盈系数1.05~1.20,超灌高度1.1m,桩身不得出现夹泥、断桩等现象。③灌注桩顶部进入压顶梁为50mm,钢筋进入压顶梁的长度为800mm。④灌注桩施工时应保证桩径偏差不大于50mm,桩位偏差不大于10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⑤采用跳打法施工,相邻桩在混凝土灌注完毕36h后,方可进行另一根桩施工。

  4.1.2 压顶梁、围檩及支撑。①压顶梁、围檩和支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第一道压顶梁高800mm,宽1400mm,第二道围檩高1000mm,宽1500mm。②第一道主角支撑(750×650mm)、对撑(750×900mm)梁中标高在自然地面下1.4m,即标高-3.35m处。③第二道主角支撑(950×900mm)、对撑(950×1100mm)梁中标高在自然地面下6.15m,即标高-8.10m处。

  4.1.3 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①在钻孔灌注桩外侧施工一排φ850@1200三轴深搅桩止水,有效桩长22.5m。②作为止水帷幕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作为坑中坑支护采用纵横向搭接250mm。③作为止水帷幕深搅桩水泥掺入量为20%(截面按1.495m2),作为坑中坑支护基坑面以上-11.9~-3.8m水泥掺入量为8%,基坑面以下-18.3~-11.9m水泥掺入量为20%(截面按1.495m2),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应严格控制在1.2~1.5之间,要求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1.0Mpa。④三轴搅拌机下沉速度控制在0.6m/min以内,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地基沉降。⑤因故搁置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严禁再用。⑥应采用“两下两上”两次喷浆复搅。⑦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三轴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⑧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应大于24h,若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保证搭接质量。 4.1.4 立柱桩。竖向立柱上部采用井字型钢构架,下部为钻孔灌注桩,钢构架顶部焊接900×900×12钢板,并在钢板上焊接4φ25U型钢筋锚入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内。下部插入钻孔灌注桩内3000mm,钢构架穿过地下室底板处,在施工底板前加焊止水钢板片。

  4.2 排水和降水。开挖深度内土层为杂填土、砂质粉土和淤泥质粘土等为主,可开排水沟槽加集水坑及降水井的办法排水。①在圈梁顶上设置800×1000mm断面水槽,汇集地表水、坑内积水及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水槽附近设集水坑,及时将上述积水排入市政下水道。②基坑内,在距钻孔灌注桩内侧300mm处挖200×200mm断面水沟,沿基坑四周布置,并在边角及中部等适当位置挖集水坑,及时将坑内积水排走,保持坑内作业面及坑底干燥。③降水井采用管径φ800mm下入φ360/300mm成品水泥管共计57口井,在土方开挖前提前两周进行降水,确保基坑内地下水位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下1m。

  4.3 基坑开挖和支撑拆除。①基坑开挖必须在钻孔灌注桩、压顶梁和水平支撑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同上水泥搅拌桩强度达到75%以上,另外基坑降水已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挖土程序,土方开挖需分段分层进行,开挖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先换撑后拆撑的原则进行,第二道支撑必须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满坑浇灌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是可采取机械凿除。③压顶梁及支撑上严禁堆载,挖土机不得直接碾压压顶梁及支撑梁,应在支撑梁上覆土50cm左右,在铺设路基箱板,严禁挖土机撞击支撑立柱,坑底留300mm余土采用人工清理,挖土至基坑底后,应及时进行垫层施工。

  5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基坑开挖支护是项风险性极大的地下工程,在基坑开挖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指导开挖施工确保安全是很有必要的。本基坑工程在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基坑监测。

  监测内容:①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量的量测:沿圈梁顶面每20~25m布设1个观测点;②支护结构侧向位移(测斜):共计布置11根测斜管,深度不小于支护桩桩长;③支撑轴力量测:每层支撑系统选择16根,支撑采用钢筋测力计进行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量测;④支撑立柱沉降:选择交点处支撑杆件较多处立柱桩顶设一个沉降观测点,总数量不少于10%;⑤地下水位的观测:基坑内外侧布设水位观测孔,对水位进行观测,对存在观测井位置可结合观测井进行水位观测;⑥周边建筑物:因本工程周边无建筑,故此项不考虑;⑦道路路面沉降:沿临近基坑范围道路每隔25m设一个观测点。

  监测要求:①基坑监测应由监测资质的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制定详尽的监测方案,报设计审查确认后方可执行;②监测单位应在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条件合理布置监测位置,并取得初始读数;③所以测试点、测试设备需在整个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加强保护,以防损坏;④监测周期为基坑土方开挖到地下室侧壁回填的全过程;⑤监测频率:土方开挖过程中,地面至-5.15m期间为2日1次,至底板垫层期间为1日1次,底板浇筑至完成后7日内为1日2次,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频率为1日1次。

  基坑监测报警值指标:①圈梁水平位移值达到35mm,或位移速率达2.5mm/d,累计变化值达28mm;②地面沉降值达到35mm,或位移速率达2.5mm/d,累计变化值达28mm;③支撑轴力监测值达到:第一道支撑8800KN,第二道支撑10400KN;④立柱竖向位移:20mm;⑤周围道路沉降:28mm。⑥坑外水位变化:500mm/d。

  6 基坑支护应急措施

  支护工程极为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土质差,必须随时做好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确定合适的应急措施,现场应备有应急措施用的材料及设备,如草包袋、水泥、钢管、注浆机、高压旋喷机等,针对本基坑支护提出如下应急措施:

  6.1 支护结构受力体系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①若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情况,应及暂停土方沿基坑纵向的开挖范围,采取增加钢支撑等措施控制变形开展;如变形发展迅速,应立即回填土方,阴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②若基坑侧壁出现局部滑坍,应先查明原因,消除产生滑坍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将坑壁外采用土袋或碎石袋回填充实,并可在坍方处口部打垂直锚管、焊接横向网筋,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③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钢筋砼临时结构出现开裂形象,应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反馈结果,采取增设型钢支撑分担受力。④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时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已达报警值,应加快垫层砼及主体结构底板施工进度,并将垫层和底板砼浇筑至支护桩边。⑤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土体隆起现象,应在被动区采取反压加固措施,并及时进行垫层及底板的施工。⑥对于发生变形较大的区段,应及时卸除相应区段基坑顶部的材料堆载,并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停滞位置,控制支护结构变形的发展。

  6.2 地下水处理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①由于大气降水或因上、下水管破裂造成地表浅层水量较多时,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m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或其它地面水引流至远离基坑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地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坑边地面渗水。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采用水泥浆封闭,防止雨水渗入。②如在坑壁或圈梁底部发生局部渗漏现象,应在渗漏点设置长度为1.5~2.0m的引流管,并将渗水集中至坑内排水沟或降水井内,统一疏排,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③若土方开挖到基坑底标高后发生管涌现象,应采取土袋反压,加大降水井出水量控制承压水位,及时浇筑垫层、底板。

  6.3 环境保护方面应急处理措施:①土方挖前应按照设计要求预先设立观测点,对周边环境变形以及地下水位等内容进行观测,并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基坑监测数据,切实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②当通过沉降监测发现地面沉降已达到预警标准时,应及时查明引起沉降的具体原因,以及时采用相应措施。

  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型式在基坑支护中使用广泛,该支护型式具有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南京地区较多项目都采用了此种支护型式,本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地下室结构的施工,通过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及现场实际效果来看,本支护设计及施工是成功的。

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夏商时期我国历法的形成。夏朝时我国最早记录了流星雨和日食。商周时我国已有了医学分科。甲骨文和金文。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特点及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夏、商、周时期我国音乐、舞蹈的发展。

  思想认识:

  1.通过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我国的青铜艺术,在我国和世界艺术史上历史悠久,占有重要地位。

  能力培养:

  通过启发学生回答“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铜制品的图画,总结“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第6课课文提示,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流星雨和日食的最早记录

  无边的天际,浩渺的星空,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常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然而我国古代人民对天象的认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遐想之中,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了。传说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观象的专职人员,人们不仅注意观象,而且注重记录。我国的古书上有一段记载说,夏桀统治时期的一个午夜“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古书当中还记录过我国最早的观测到的一次日食,它不仅记录了日食发生的过程,而且还描述了当日食发生时,人们惊恐万状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5页第二段文字)这是世界天文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商朝的文字中,保存了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到周朝,天象观测更为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的日食记录。

  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2.历法:夏历和殷历

  历法:简单说起来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计算年、月、日、节、候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恐怕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到历法,一天过去你家的台历会被翻过一页,你们在翻过日历的时候是否注意过:一般的日历上在公历时间下面还注有农历的时日,你们知不知道“农历”还叫什么?(夏历)所以这样叫的原因是因为它源于夏朝的历法,提问:夏朝距我们现在有多少年了呢?(4000多年)那么也就是说我国历法发展的历史已很久远了。

  夏朝的历法是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规律,确定一件为12个月,我们现在只能从后世的一些历书寻找夏代历法的痕迹了,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夏历是中国历法之源。

  如果说夏朝是中国历法初创时期的话,那么商朝应该是我国历法走向较为完备的时期了。商朝历法也叫“殷历”,商代人以月亮圆缺一次为1个月,以太阳的温凉寒暑的演变一次为1年,1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用设置闰月的办法调整阴阳之差,即3年设一闰月,凡有闰月的年份就叫闰年。

  商朝人对年月旬日的概念,已经分得很清楚。商代历法中还有农事安排,告诉人们何时下种,何时收获,等等。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医学:医学的分科

  我国人民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商朝的文字中记载了16种疾病,并对某些疾病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商朝人还能做简单的外科手术,用汤药治病的方法也是由商朝人首创的。到了周朝,医学有了较大发展,那时在周王室和政府中已设有专门的医疗机构,已经分科治病,有内科、外科、营养保健和兽医等科。

  甲骨文和金文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陶器上已经有了刻划符号,我们在一些夏朝的遗址中也发现过不少刻划符号(引导学生看书第35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其中有些符号看起来已经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文字。到商朝时,我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叫甲骨文。

  1.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得名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方案,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后人是如何发现这些文字的?商代的人在龟甲、兽骨上究竟写了一些什么呢?

  商灭亡以后,商朝的历史文物就随着岁月的推移淹没于地下,默默无闻了,久而久之对于商朝,人们了解知道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对于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简单记述也众说纷纭,无物可证。这种状况经历了几千年,直到19世纪末,问题才得到解决。

  提问:商王盘庚迁都到什么地方?(殷)殷是现在什么地方呢?(河南省安阳)殷商灭亡之后,这里渐渐成了废墟,后代称之为“殷墟”。19世纪末,人们正是在殷墟发现了甲骨文。

  起初是安阳一带地区的农民们在种地时经常挖到一些“龙骨”,这实际是一些古代动物内骼化石。农民们当时一般都将这些“龙骨”拿到城里违卖给药铺。时间一长,“龙骨”上的刻划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些学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文字。于是开始进一步的搜集和研究。最后,他们确定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商代的文字。(引导学生看彩色图画5《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

  甲骨文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的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已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传说造字方法。从19世纪末到今天,商朝的甲骨文已发现了15万片左右,共计有单字4600多个,可见其文字已较丰富,为现在人所识别的已有1000多字。

  甲骨上的.文字主要记述的是商朝人占卜的事情和结果(占卜: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6页注脚)由于当时的人很迷信,占卜的事很多,如年成好坏、战争胜负、风雨大小等事都要占卜,这就使我们得以从卜辞当中了解商朝社会的许多情况包括生产状况、阶级关系等,这就极大丰富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

  甲骨文是商代人留给我们的实物,使用这种文字的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已有3000年左右。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发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提问: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2.商和西周的金文

  除甲骨文以外,商和西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叫作“金文”。(当时的“金”是指铜)和甲骨文相比,金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引导学生看书第36页:西周铜器上的金文)

  关于金文,课本第37页还有一段小字,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

  金文还叫什么?它和甲骨文的区别在哪儿?“大篆”这种文字样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小字内容。

  继续讲述:和甲骨文一样,金文也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史料。

  青铜艺术

  首先让我们了解商、周青铜艺术的特点。

  1.特点:

  提问前面(第4课)我们已经学过什么是青铜,青铜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当时我们还讲到过商代有一件十分著名的青铜器,它叫什么?(司母戊鼎)

  请学生把书翻到24页,看司母戊鼎图。

  指出: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人角度看一看司母戊鼎,看一看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启发学生从鼎形的匀称和器表装饰花纹的精美两个方面回答。

  引导学生看彩图4《商代的四羊方尊》,并简单介绍四羊方尊:在尊的四角,附着四支向外半伸的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也有花纹作为装饰。启发学生找出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造型雄奇、工艺高超,独具匠心。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7页《商朝的家尊、犀尊》图,启发学生找出其艺术特色:以动物、怪兽为造型,形态生动逼真。

  提问: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锻炼学生归纳的能力,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作条理化的总结。并进一步指出:商代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这一时期青铜艺术的精品、代表作。

  2.历史地位: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夏朝时人们就已经制造了青铜器,不过那时的青铜器显得较为古朴和简陋。商朝时,青铜艺术达到了高峰,和夏朝比,这一埋藏的青铜器式样美观多了。造型逼真,花纹、浮雕的水平很高,出现了不少精品,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西周继承和发展了商代的青铜艺术,青铜器的种类比商代多,器表的花纹也有所变化,逐渐趋向简朴。这样看来,夏商周以来青铜器的制造始终没有停止过。青铜器作为日常用具,作为祭祀时的礼器在当时有其实用价值。然而,它们更有艺术上的价值。它的设计、造型,反映了夏商周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谈夏商周文化,不能不谈青铜艺术,青铜艺术是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在世界上,我国的青铜艺术也是闻名于世的。中国的青铜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附带提出:除青铜器之外,商朝的玉器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8页,看《商代玉象》图。

  音乐和舞蹈:

  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考古工作者在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许多遗址当中发现了陶埙,这时一种简单的吹奏乐器。原始社会的舞蹈比较简单,大多摹拟动物的动作。青海大通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上绘有15个人舞蹈的情景,给人以翩翩起舞的动感。

  1.夏朝的“韶乐”

  夏朝的时候,音乐舞蹈水平提高。传说夏王启创制了乐舞《九韶》,这是一种既歌唱同时又有伴舞的音乐。据说启即位第10年的时候,曾在大穆之野举行盛大的乐舞会,演奏《九韶》等音乐。后代史书中描述这次乐舞会时有“万舞翼翼,章闻于天”的赞誉之词,可见在当时这是一次规模很大,景象相当壮观的盛会。

  现在看起来,“韶乐”在夏朝是最盛行的一种音乐。由于距离我们现在太远,我们已不能知道它的音调,但我们可以在史书中经常看到后人对它的赞美之辞,比如:春秋时候,孔子听到了韶乐以后,“三月不知肉味”,一直沉浸在优美乐声的回味中,而且他逢人就说:“想不到音乐能吸引我到这种程度!”由这个小故事,我们不是可以体味到韶乐之美妙的程度吗?

  2.商代的乐器

  商朝的时候,手工工匠已经能用金、石、竹、木、丝、陶等材料制成多种乐器,乐器种类增多以后,能产生更好的音响效果,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商代的乐器中有打击乐器。如:磬,是由石或玉制成的;还有钟、鼓等。(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8页《商代的石磬》图画)这样一些打击乐器的使用,增强了商代音乐的节奏感,并能烘托出音乐的气势。商代还出现了能发出各不相同乐音的编钟。

  西周时,我国的乐舞有了明显的发展,周朝举行各种礼仪式必配有音乐,故常以“礼乐”并称。西周时,有了各种成套的乐器,那时候的歌舞,有很多表现历史事件的,表现大禹治水和武王伐纣的歌舞就都是在那时形成的。

  西周的乐舞又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执羽,武舞执干。(即古代武器:盾牌)均有多种乐器伴奏。请同学们想象,执羽的文舞必是轻盈柔美,执干的武舞,必是以粗犷、豪放为其特色了。

  关于西周的乐舞还有一些内容,课上不讲,如果同学们想知道更多的话,请你们课下阅读课文第38页小字。

  3.归纳小结

  纵观一节课所讲内容,我们了解到,我国早在奴隶制时代,就在科学、文化和艺术方面做出过突出的成就:商代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周的青铜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历法已有4000多的历史,古代关于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均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中华文化真是源远流长,这一切是足以引起每个中国人自豪的。

  讲到第6课,我国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就基本介绍完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形象地把历史比拟为一个人,他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全貌,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完整。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奴隶制时代的政治、经济,今天我们又了解了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同学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关于我国奴隶制时代历史的影象应该是比以前更加清晰、更加完整了吧。

  4.作业:

  根据课文提供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以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

  (三)教法建议

  以讲述教法为主,配合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我国制时代文化的概貌,并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设计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领导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制订好活动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小组,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兴趣小组(内容、指导教师、学生等等);每天查看每组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闫涛 副组长:田宝忠

  组 员:史夏 李晓波 袁玉和 李艳华 马花婷 陶如强 常金荣 牛云霞(各班班主任协助活动)

  (二)活动时间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可分成低段组(1—2年级)、高段组(3—5年级)同时开展。

  1、以班为单位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低段组课程可以设置如下:

  室内活动:背诗比赛、写字比赛、朗诵比赛、音乐辅导、美术辅导、书法等内容。

  室外活动:体育游戏、跳绳、棋类(以跳棋为主)、羽毛球、沙包、传统趣味体育等内容。

  高段组课程可以设置如下:

  室内活动:背诗比赛、写字比赛、朗诵比赛、音乐辅导、美术辅导、读书、实验指导、英语口语比赛等内容。

  室外活动:乒乓球、篮球、跳绳、棋类(以跳棋为主)、羽毛球、游戏、传统趣味体育等内容。

  2、学校活动内容:各学校根据本校情况组织社团或兴趣小组,除了组织相关的艺体活动小组外,各学校还可以成立各学科兴趣活动小组,以更好地延伸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比如: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跳绳小组、合唱小组、书法绘画小组,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求知领域、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四)活动形式

  课外活动分学校和班级两种活动方式。

  1、班级活动:组织活动必须由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得随意活动,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做好计划,由班主任每周填写活动计划表(教办下发),周一上交学校存档,作为教办和学校检查落实情况的依据。

  活动时间要求: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2、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社团或小组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好兴趣小组档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教办将根据学校的课外活动计划表采取定期普查与不定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检查成绩将记入年度考核。 活动时间要求: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 辅导教师名单

  史 夏 (篮球指导) 陶如强 (跳绳指导) 袁玉和 (书法指导) 李晓波(乒乓球辅导) 马花婷 (绘画指导)常金荣 牛云霞 李艳华(音乐辅导)

  六、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街道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对小学生作业实行总量控制,每天的作业由班主任把关,每周双休日的作业需报教务处审批,要求教师精选作业,规范小学生课后作业的科目、时间,不布置重复和惩罚性的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后作业,其他年级只留不超过一小时的语文、数学作业,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必须全批全改,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量力而行。同时学校针对课业负担问题不定期对学生和教师抽查询问,严格落实省规要求,有效地保证了小学生轻松学习,愉快成长。

设计方案 篇4

  一、目的: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绘画能力的基础上,画出人物的简单动态。

  2、能够大胆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

  活动准备: 1.纸、笔;

  2.示范画(草地上有各种人在做不同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看一看,这些人在做什么?

  小结:我们从人们的动作上看出来了他们在做什么,原来不同的动作表示了不同的意思。

  二.学习动态的人的画法:

  请小朋友做模特来做一个动作:

  根据模特的动作来分析:哪些部位是前面的,哪些部位是中间的,哪些部位是被遮挡的最后面的。

  小结:我们的身体、四肢他们原本是固定在这里的,可是摆放的位置不同,动作就发生了改变,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发生了改变。

  1.老师示范:

  (比如:走在路上打招呼的人:

  画画要从头画起,先画头发,再画脸,然后是身体,这个时候要注意手的`位置,不同动作手臂的位置不同哦。前面的手臂先画,接着是中间的衣服,然后是后面被挡住的另一个手臂,想好它举起来的时候是在哪里的,然后画上去,遇到脸就跳开,接着画下去,最后添上手。)

  小结:画画的时候要注意遮挡的部位,要先画前面的,再画中间的,最后画后面的。

  2.幼儿尝试:

  鼓励个别幼儿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

  (针对幼儿绘画的情况,及时纠正或者肯定)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有的在跑步,有的玩球,玩的很开心,那在草地上还可以做什么?

  (比如:玩跳绳,那就给你画的人手中拿着一根绳子;做游戏的话,就把这些人围成一个圈等等。)

  三.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说一说你画的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事情。

设计方案 篇6

  摘要:放大器是组成集成电流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其中增益可控放大器更是被广泛的应用于无线通信、医疗和电子设备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整体设计方案概述、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系统的软件设计三个方面入手,对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射频放大;增益可控;功率;显示按键

  集成放大电路是当前模拟电子电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作为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大器的增益可调研究逐渐成为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关注重点。随着宽带放大器在医疗设备和无线通信以及仪表仪器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系统对于放大器的低功耗、增益可调、稳定性以及通带宽等特点的性能要求逐渐变高,如何更好的实现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成为研究人员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整体设计方案概述

  从当前的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来看,一般需要建立在COMS工艺基础上。本文所提到的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前置放大器模块的设计、增益可控放大器的设计、功率放大器模块的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显示按键的设计几个方面。其中前置放大器、增益可控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组成部分,主要用来实现对信号的放大,可控增益放大器还可以在20dB~50dB范围实现连续可调。对于方案中数字电路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将STC89C51作为核心,将其与数模转换模块、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程序设计以及显示按键的设计共同组成可调电路,从而有效的满足对信号的连续放大操作。

  二、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系统的硬件设计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前置放大器模块的设计、增益可控放大器的设计以及功率放大器模块的设计三个方面,利用前置放大器模块来降低信号输入过程中的噪声,增益可控放大器可以对系统使能端的电压进行调节,进而改变增益倍数,而功率放大器模块的设计可以对系统的带负载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切实保证系统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前置放大器模块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放大器系统在对小信号进行放大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引入干扰,所以在对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系统设计的综合考虑之后,选取了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OPA2846放大器。这一类型的放大器可以在放大小信号的同时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噪声影响,进而对系统整体的工作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2)增益可控放大器的设计。在设计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增益需要在20dB~50dB范围实现连续可调,所以在反复对比之后,该设计方案选择了具有更大调节范围和更低功率特点的AD603增益可控放大器。AD603增益可控放大器的芯片使能端可以通过改变数字部分输出电压来实现放大器的20dB~50dB范围连续调节;

  (3)功率放大器模块的设计。在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模块设计中,选择了具有更高增益带宽且输出噪声较低的THS3091功率放大器。THS3091功率放大器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带负载能力,通过对自身消耗功率的降低来最大程度的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1]。

  三、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软件设计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软件设计主要从放大器的程序设计和显示按键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程序设计。本文涉及的系统程序设计主要是利用STC89C51单片机来对模拟信号进行收集,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之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展开分析。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增益可控放大器需要的实际电压值进行计算,并依靠单片机中的模拟信号转换来对AD603增益可控放大器的使能端进行控制,最终实现对增益调节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2)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中的显示按键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放大器增益在20dB~50dB范围内实现连续调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显示按键模块中显示屏选择了OLED,OLED显示屏与其他显示屏相比可以更为便捷的显示出当前的增益值。对于按键的设计则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实现对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增益的步进调节[2]。

  四、总结

  综上所述,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设计对于实现对小信号的放大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系统内部固定增益范围内的增益调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因素对信号放大过程中的干扰,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的带负载能力和工作运行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完善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案,需要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最大程度的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甘国妹,梁荣才。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设计方案的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xx,37(05):37—41。

  [2]牛晓园,侯智,李星辉,周宇恒。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4):129。

  作者:许卫 沈金成 李万昌

设计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探索同数分解规律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使幼儿感受同数分解的数量关系,理解同数分解的实际意义,了解大数对小数的包含关系。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操作学具:人手一份与课件相配套的6朵小花卡片;

  人手一份10以内不同数量的蝴蝶卡片。

  课件:与操作活动和游戏结合使用的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问答游戏“编花篮”,复习6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玩编花篮的游戏好吗?小朋友编的数和老师编的数合起来是6。”

  师:“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采花甜,我编1,你编几?”

  幼:“你编1我编5,1和5和起来是6。”

  二、分花操作游戏使幼儿发现6的同数分解。

  1、出示电脑动画6朵花,引导幼儿学习。

  2、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花朵

  师:一共有几朵花?

  幼:6朵花。

  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幼: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

  (幼儿很容易的发现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3、游戏“分花”,使幼儿通过操作学具能够找出6的同数分解。

  师:“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相同的6朵花,请小朋友根据特征将它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几和几?”

  幼:6能分成3和3,6能分成2和2和2,6能分成6个1。

  (幼儿找出了6的所有同数分解。)

  4、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5、引导幼儿观察组成式发现同数分解的特点。

  师:“在这三个组成式中,有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

  幼:有6个1。

  幼:1是一样的。

  幼;1、2、3都比6小。

  (幼儿都能发现同数分解的部分数相同。)

  教师小结:这三个组成式有的分成两部分,有的分成几部分,它们的部分数都相同,而且都比总数小。象这样把一个数分成相同的几部分的分解组成叫同数分解。

  6、出示电脑动画,区分同数分解与其他的分解组成。

  请幼儿找出哪些是同数分解,哪些不是同数分解。

  (幼儿能正确的找出同数分解。)

  三、游戏“蝴蝶找朋友”,通过操作学具使幼儿发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教师为幼儿准备不同数量的蝴蝶,请幼儿找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蝴蝶的数量找到同数分解。)

  2、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3、师:除了1以外10以内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至少有几种方法?

  幼:一种。

  师:是怎么分的?

  幼:都能分成1、1、1、1……

  教师小结:除了1以外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至少有一种方法,就是“是几就分成几个1”,如3分成3个1、8分成8个1。

  四、出示电脑动画游戏,巩固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数分解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抢答的游戏,老师出题,会的小朋友举手,谁举的最快我就叫谁来回答,答对的就可以得到小企鹅的夸奖,答错了小企鹅就会摔倒。”

  2、电脑显示10以内的'数,幼儿以抢答形式进行同数分解。回答后,电脑显示正确答案,答对了,小企鹅跳起来说:“嘿,你真棒。”答错了,小企鹅随着音乐声眼冒金星摔倒在地。

  (幼儿对同数分解掌握的很好,兴高采烈的抢答,都想得到小企鹅的夸奖。)

  五、活动延伸游戏“编花瓣”。

  1、师:“除了10以内数能进行同数分解,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现在,我请全班小朋友来玩编花瓣的游戏,老师说编成几瓣,小朋友就几个人手拉手蹲下表示编好。没编好花瓣的小朋友不能蹲下,现在我们就来报数,看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

  (幼儿报数后,知道班级有30名小朋友。)

  2、幼儿游戏:寻找30的同数分解,如“编、编、编花瓣,你也编,我也编,快快编成5瓣花”,教师总结游戏结果:“小朋友都找到伙伴编花瓣了,一共编成了6个5瓣花,说明30能进行同数分解,能分成6个5。”幼儿继续游戏,分别编成1、2、3、4、6、7、8、9、10瓣花,找一找30能否进行其他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热烈游戏,每个幼儿都极力的快速找到伙伴来编花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理解了同数分解的含义。)

  六、结束:

  小朋友,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有些大数同数分解的方法更多,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其它大数的同数分解,好吗?

设计方案 篇8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讲了小云雀和妈妈一路旅行,看到因为森林被乱砍滥伐带来的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的种种情景。最终小云雀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有了明年去沙漠植树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绳子,绿线中的饿两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有自己的心愿吗?

  云雀也有自己的心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篇童话。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

  读课题(两种不同的读法只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生自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了解课文脉络,学习分段。

  (1)默读课文,找找小云雀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她们去了沙漠

  (2~4)自然段:讲小云雀和妈妈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看到黄沙漫天飞舞,小云雀直埋怨。听了妈妈的介绍才知道都是人类乱砍滥伐的结果。

  她们去了大河上空

  (5~10)自然段:讲小云雀跟妈妈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看到洪水泛滥成灾,感到害怕,妈妈告诉他这是人们破坏了“森林水库”的原结果。

  (2)指名读第1自然段,试说出大意。

  一(1)写小云雀跟妈妈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3)云雀的心愿

  (14~15)自然段: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11~13)自然段:妈妈告诉小云雀,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森林里冬暖夏凉。

  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对照正确、流利、通顺的要求,注意及时正音。

  对于不能理解的新词可以通过解决。

  随文学写“滥”“壤”“垮”“擦”四个字,能发现它们几个字的书写共同点。

  三、作业

  读课文,看能否读出疑问。

  抄写书后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说理形象通俗,语言富有情趣,适于朗读、复述训练。

  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语言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因此,我决定采用以读促悟,注重体验的方法。紧扣其中一些关键词语,如“漫天飞舞”“心疼”“咆哮”“淹没”的理解,结合一些相关的音像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植树造林的迫在眉睫。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练习说话。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知道乱砍滥伐的危害,懂得森林的重要作用。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小云雀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板书:沙漠绿洲)

  过渡:让我们也来沙漠看看!

  二、 精读课文

  1、走近沙漠

  (1)课件:黄沙飞舞的沙漠

  这是什么样的沙啊漠?

  过渡:这样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紧扣“乱砍滥伐”一词,展开想象: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这些画面让我不能不心疼。孩子们,你们心疼吗?谁来读读云雀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3)课件:资料链接,更多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严重性。

  此时,你想说点什么呢?

  (设计理念:飞舞的黄沙,只因人类肆意的砍伐而肆虐。在灾难面前,我和孩子们将在形象的画面里,了解到整个中国沙漠化的进程。这是个严峻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不能逃避的现实。在真实的画面前,在详实的.资料面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心痛,一起沉思。)

  过渡:乱砍滥伐使得沙漠肆意地吞噬着我们的绿洲。然而灾难并不仅仅是这些。

  1、走近泛滥成灾的大河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大河呀?(令人心惊胆战的、咆哮的、汹涌的,甚至是疯狂的)

  (2)看一段洪水泛滥成灾的视频。

  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也是乱砍滥伐惹的祸。那么,森林是如何做到防洪抗洪的呢?

  (3)默读课文第8~10自然段,说说树的哪些部分能够储存水分?

  (4)画“森林水库”的示意图。(师画出一棵大树)画完后解说。

  (5)读第10自然段。

  (设计理念:大河里的水泛滥成灾只因为森林被破坏引起的森林的蓄水功能的丧失。毫无阻拦的洪水恣意地毁坏着人类的家园,也只是因为人类的功利。读,说,画都是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森林的防洪功能。)

  过渡:没有了森林,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没有了森林,洪水肆虐;可云雀妈妈说森林还是空调器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1~13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然后汇报自己的理解。

  过渡:看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小云雀心里有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去沙漠植树)。

  3、学习云雀的心愿

  (1)读小云雀的话。

  (2)这也是()的心愿。

  (3)这还是()的心愿。

  课件出示上面的三句话,一生读小云雀的,一生读云雀妈妈的。一生读我们的心愿。

  过渡:正是由于千千万万的云雀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荒漠化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课件,资料链接。

  关于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绩的资料。

  四、朗诵小诗。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精选)07-27

设计方案【精选】07-29

【经典】设计方案07-22

设计方案(经典)08-14

[精选]设计方案08-24

设计方案11-04

设计方案[精选]11-04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