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时间:2024-05-21 21:29:50 海洁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精选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精选10篇)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1

  面临高考,高三学生有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

  1、预防为主,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力度

  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非常薄弱。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康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领导要统筹安排好全校的心理教育程序,应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要健全研究机构,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高三学生心理学,并将心理素质教育逐渐规范化、课程化。要有专门的教材、专职教师和专门的课时,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实到实处。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研究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心理障碍的规律,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2、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及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生效率的基本要求。进入高三后,伴随逐渐增加的各方面压力,目标骤然清晰,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畏惧高考。应当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引导学生对学习正确看待,让其享受学习,不可苛求自己。高三老师加班加点进行辅导,高三学生家长小心翼翼侍奉衣食住行,社会予以广泛关注,这些对学生的关爱应当是一种温馨的享受。应当引导学生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愉悦学习。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担心高考失利,是高三学生共有的心理压力,应向学生讲清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道理,光担心无效果,只有拼搏方可取胜。并教育学生在战略上要藐视高考,在战术上要重视高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3、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

  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端正态度,矫正对考试的认识误区,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增强其成功的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肯定了自己,相信了自己,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去争取成功。

  认可学生是促进学生自信心产生的催化剂。经常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师要时刻留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要为他们自我表现和获得成功提供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相对来说,成功体验也多了,产生了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加以反馈,肯定成绩,克服失误。

  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指导高三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善于正确对待自我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将自我完善经常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发展自信心。

  4、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要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们进行同伴教育,和周围的同学互相鼓励,既增进了友谊,也缓解心理压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学们因为互相了解、熟悉对方,就不感到拘束、紧张、害怕,很容易谈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针对学生在月考等“非常阶段”出现情绪上、思想上、语言上和行动上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正常,有目的性地,不定期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每人谈自己的想法,及时有效解决已萌芽出来的不规范。在高三第二次月考后,人人发言,效果很好。

  5、搞好个别教育,带动全班

  心理障碍各自有别,高三学生除了普遍的心理问题外,每个人还有其特殊性,还应注意点面结合,抓住个别,对一些特殊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认真细致地了解,可以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为他们设计个人的解决方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有抓好每一各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才能促进全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加强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梳理心理疙瘩,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培养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具备了令学生折服的个人魅力,才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才有助于解决策略和方案的贯彻执行,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7、指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教给学生调适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高三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了解心理平衡、社会适应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中去。这就需要对学生一些情绪调控和挫折应付能力辅导,进行高考复习策略指导,培养思维品质等。

  要教给学生一些调适心理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脱敏法、焦点转移法、深呼吸方法、药物治疗法等。

  对高三学生还要进行人际适应能力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负责,防止心理封闭。

  8、建立经常性的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家长和社区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协助教育。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必须时时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针对具体问题,及时作好疏导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鼓励他们努力拼搏,提高学习成绩,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2

  心理问题指导之一:怎样克服精力分散?

  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通俗地讲,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即是一个注意紧张状态,学习者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

  心理问题指导之二:如何缓解学业焦虑?

  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

  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

  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学习动力不足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心理问题指导之三:正确看待信心问题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

  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心理问题指导之四: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妨学会“换位思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沟通的技巧,它会进一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3

  一、顾虑心理。

  通过与高三班主任交流及近期的高三学生个案心理辅导,我感觉我们同学好像有很多无法放下的顾虑:担心考不上、担心成绩变化、担心他人超越自己等等,背着这么多的顾虑肯定会影响我们的奔跑速度。

  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可见: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往往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困境、险境、新的环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你们会吗?

  二、学习压力。

  最近,有很多同学向我反映说:我高一、高二没好好学,现在知道学了,但压力很大。同学们想想,有压力正常吗?

  动物界里有个小羚羊,小羚羊的天敌是猎豹。小羚羊一生出来,羚妈妈就告诉小羚羊说:“孩子,从明天开始你们要学会奔跑。”小羚羊问为什么?不跑或跑得慢就要被猎豹吃掉啊。”于是所有的小羚羊一生出来就不停地奔跑。请问每天奔跑累不累呢?所以有时小羚羊就会抱怨,怎么这么辛苦呢?假如猎豹死光了该有多好啊。就象你们在想:假如高考制度取消了该有多好啊。果真,一场自然灾害发生了,当地的猎豹真的死光了。请问小羚羊高不高兴啊?高兴啊。猎豹死光了,小羚羊没压力了,从明天开始就不用奔跑了,它们自由了。可是,请问猎豹死光以后,小羚羊的生命维持了多久呢?

  这是为什么?压力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离不开压力就象人离不开空气一样。

  心理学上有个“鲶鱼效应”:挪威有一种沙丁鱼,以前渔夫很苦恼的是:捕完鱼后海上航行三个小时,所有的沙丁鱼都死了。直到一个老渔夫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沙丁鱼里放入一条鲶鱼。发现沙丁鱼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很鲜活。因为沙丁鱼终于找到了赖以生存的条件:那就是压力。只要不游,鲶鱼立刻把它吃掉。

  所以压力是社会的常态,我们就是在压力中成长的。所以面对压力要坦然接受。

  有同学说:问题是我压力太大了,导致自己很焦虑,学不进去怎么办呢?请问小羚羊的压力是什么?猎豹。那请问小羚羊有没有整天在担心一个问题:猎豹啊,你干嘛要捕杀我呢?你能不能慢点呢?我好害怕啊。也许小羚羊偶尔会担心,但它知道担心了没有?请问小羚羊在干什么?它始终在奔跑。因为奔跑是羚羊的本能。它知道只要奔跑,压力就荡然无存。

  请问:你们面临学习的压力的时候,你们应该做什么?就是拼命学习,拿起书就读,拿起卷子就做起题。

  我读到一个故事: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了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后面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生气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解释:“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而兔子带着伤成功地逃生回家后,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受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可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回去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我想,很多同学就象那只猎狗,并不是没有追上猎物的本事,而是只满足于尽力却没竭尽全力。甚至,有时还心存侥幸,能偷懒时就偷会儿懒,可能,只有面对冷冰冰的高考结果时,才会明白高考没有任何侥幸可言,唯有竭尽全力,忘我地拼搏,才有希望迈过那道神圣的门坎。

  三、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这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我提四点建议:

  1、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容易走神;课前预习充分,自我感觉全懂了,容易分心。对前者,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学会带着问题去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对后者,不妨认真听听老师讲课,检验是真的全都懂了,还是只懂了个大概。此外,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时往往强调难懂、易出错的地方,或用顺口溜等概括知识。课堂上教师几分钟的点拨,往往胜过学生课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摸索,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做到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2、假如你学习时心里烦躁容易分心,这是越紧张就越不易集中注意力。

  此时先别忙着学习,停下来慢慢自我放松。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时配合握拳、咬牙、绷紧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默念“我的脚越来越沉重了”,体验从脚到全身的沉重感。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随时进入放松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学习中。

  这里将考前心理辅导时我经常使用的一段诱导语提供给同学们练习使用:

  请你舒适地坐好,闭上眼睛,先做几次深呼吸。好,下面请你想象来到一块草坪,绿草如茵,厚厚的,软软的,你躺在了草坪上,闻到了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草地上开满了鲜花,五颜六色,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微风吹来,你闻到了花的香味,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舒服,好陶醉。你的左侧是一片树林,密密的,林间有条小路,曲曲弯弯,非常幽静,非常幽静,你听到了小鸟和昆虫的鸣叫声。你的右边是一个湖泊,水面非常平静,一点波浪都没有,只有几只鸭子在轻轻游动,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的前方是一条小河,小河流水哗啦啦响,河面上有座小桥,岸边有几棵柳树,柳枝下垂,随风摇曳。你的头上是一片蓝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大团白云,象一大堆棉花一样,白云在下落,下落,落到你身边,白云缭绕,你躺在了白云上面,你的身体随着白云向上飘,越飘越高,身体越来越轻,越来越轻,高空非常凉爽,你的身体随着白云向远处飘去,越飘越高,越飘越远,飘到了海边。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阳光,海浪,沙滩,白云在下落,下落,你的身体在下沉,下沉,越来越沉,落到沙滩上,沙子细细的,热热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你感到全身温暖,越来越暖。海浪呼啸着,高高的浪头,白白的浪花,声音由远而近,啪!海水好凉,好咸,海浪没过你的身体,又慢慢退下去,退下去,浪头浪花消失了,声音越来越远。又一个浪头拍过来,好凉,好咸,海浪又慢慢退下去,你再次感到全身温暖。海浪就这样一次又一次轻轻拍打着你,啪!拍过来,哗!退下去,拍过来,退下去,海浪冲走了你所有的烦恼和疲劳,所有的烦恼和疲劳都被海浪冲得干干净净。白云又落到你身边,你的身体又随着白云向上飘,越飘越高,身体越来越轻,飘啊飘,又飘回了这里,白云在下落,下落,身体在下沉,下沉,落到地面,你感到非常舒服,非常放松,放松头皮,放松额头,面部放松,四肢放松,继续放松,越来越松,放松,放松,下面我从5倒数到0,随着我的数数,你会越来越清醒,醒来后,你感到心情愉快,精力旺盛,你的身体越来越好,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你的睡眠会很安稳,很香甜,你对未来充满信心,你的前途一片光明,考试一定会成功!一定能成功!。好,5-4-3-2-1-0。

  3、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有学生抱怨,上课时老喜欢转笔、做作业时总会不自觉地动来动去,不知不觉就走神。学生要学会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整理好书桌再看书,把零食、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东西放到视野之外,或者选择干扰少的场合看书。此外,也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有干扰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努力就能做到“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4、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

  有些学生为了多学习,中午、课间都不休息,晚上还要开夜车,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其实只有身体好,学习时精力才会充沛。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不熬夜。每周保持锻炼身体10-12小时。此外,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注意学生膳食合理搭配,特别是注意早餐营养,多吃鸡蛋、牛奶和水果,培养学生不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四、稳定自我,不受干扰。

  在高三阶段,同学们视学习为第一要务,都在抓紧一切时间让自己能够跟上复习的节拍,向着自己心中目标努力奋斗。但越是在这紧张的环境里,同学们越容易受外界干扰,使自己心态失衡,失去这仅有的时间而影响学习。

  我高三的一个同学就是个例子。她是一个学习很不错的学生。在当年的高三学习中,曾一度失去过方向,迷茫过。由于我们班是莘县一中的重点班,班中同学都是非常自觉学习的`学生,很多都在老师复习的基础上主动给自己加压。这个同学本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看到别的同学总是在超前地学习或复习一些新的知识,就感觉自己与别的同学有差距,自责自己。那一段时间,她总在拿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自问自己是不是不行。因为她十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已经尽了努力,但为什么还是不及人家呢?于是,她也学着别的同学,无计划地给自己增加一些学习的负担,使自己学习处于一种盲目的、混乱之中。由于意识、心情的不稳定,她那一段时间自信心极度降低,学习效率近乎于零,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倾向。还好,我们班主任及时发现了这种状态,对其进行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摆正了观念,重新调整回自己的学习轨道中来,有计划地实施完成了自己每一步的学习与复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我要说的是,高三的学习时间是紧张、短暂而有限的,同学们应有效地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高效完成学习。提几点建议:

  1、正视自己,对自己要树立足够的勇气和自信。相信一点,学习可借鉴别人好的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别人而不适用自己的做法。好的经验加自信与借鉴,是自己成功的关键。

  2、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要知道每个人的特点是不同的,只要能将自己的特点有计划地发挥和应用到极至,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3、踏实、稳健,克服浮躁情绪。在这种紧张的环境里,要使自己保持好冷静、平和的心态,不要将精力过多地用在注意别人的动向上,要始终如一的对照自己,以自己为标准和起点,及时调整,总结和鞭策自己,使自己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地前进。同学们,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奋斗吧,明天就看你们的啦!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4

  厌学

  面对问题不思考,直接就说“太难,不会做”,自暴自弃。

  解决:老师们建议广大同学,正视中、高考。重视复习的过程;不必在复习时过于担心自己能考多少分。事实上,再难的题也是由简单知识点构成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带着问题认真剖析题干,寻找解决办法。循序渐进,储备知识,一点点进步。

  焦虑

  觉得时间不够用,心里没底;白天无法安心学习,晚上睡不着觉;情绪不稳定、烦躁异常,甚至伴随头痛、恶心、胃痉挛等生理不良反应。

  解决:考前有一定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样会激活大脑细胞,有利于思考和发挥。但过于焦虑会影响整个复习进度及效果,几位老师认为:考生可以通过运动、自我暗示、睡觉、游戏、听音乐等途径缓解焦虑。

  “没有量身制定目标”是造成考前焦虑的另一个因素。考生既不能高估自己实力,也不能低估自己的水平。必要时可以设置一个略低平时成绩的假想目标,达到此目标就为自己真实能力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参加考试,减轻压力,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缺乏自信

  不少考生因为某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从而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前途黯淡。

  解决:每一个初三、高三学生都可以称为“身经百战”。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估计。不要盲目的自卑。别人是竞争对手,但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自信是成功的法宝。

  老师们建议考生,不妨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早上起床时,仔细思考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晚上临睡前,在头脑里做一小结。适当给自己鼓励。

  爱发脾气

  考试临近,许多考生也变得爱发脾气,和同学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起争执,家长问话也是不爱搭理,甚至朝父母喊叫:“别和我说话!”

  解决:这是压力过大的又一表现。其实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都可以想办法来排解压力。当考生觉得自己看什么都烦的时候,不妨尽量去接受身边的人、事;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催促,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让孩子休息放松,睡前可以放一些轻音乐来舒缓孩子情绪。症状严重的可以咨询心理专家。

  怯场

  拿到考卷就哆嗦、头脑一片空白;碰到难题时,答题状态一下子全无,无法继续考试。

  解决:老师们建议,考生平时,可通过模拟考试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开考前,可深呼吸,告诉自己“能行”;初遇难题百思不解时,可跳过去做其他的题,回头再思考。避免在正式考试进行过程中,仍然考虑能答多少分的问题。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5

  高考、中考将于6月举行。随着“考试月”的即将到来,学生心理问题引人关注。近日,《知心姐姐》杂志社的孙玉华教授在宁做以“从‘心’开始建立和谐美好人生”为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场报告会时指出,心理状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一个心理状态好的高考考生成绩可以提高60至100分,反之则会降低50分左右。

  孙玉华教授认为,孩子的心灵和身体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孩子心灵成长需要五大营养。

  第一份营养:肯定

  调查结果显示:口头上无意的否定使孩子无法树立自信,孩子在得不到表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将会逐渐变得平庸。不管别人怎么说,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孩子最在乎的。

  第二份营养:自由

  专家建议: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四种自由。安排时间的自由,让孩子自己管理支配时间;零花钱的自由,尽早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读书的自由,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打下基础;兴趣的自由,孩子的兴趣会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潜能。

  第三份营养:情感

  培养孩子感动和善良的能力。父母们常常在无意间就冷漠了孩子们的爱心,只知道为孩子付出爱,而忘记了接受孩子给予的爱,孩子的心灵世界也慢慢变得冷漠了,而父母们却全然不知。

  第四份营养:宽容

  家长把自己放到和孩子同样的位置和孩子一起快乐一起伤心,更容易和孩子沟通交流,宽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比打骂更容易获得孩子的谅解。

  第五份营养:梦想

  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在家长们的眼里也许很不现实,但是梦想是孩子的动力,作为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梦想。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6

  一、考生考前心理状态分析

  考生在考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出现:

  1、过分激动状态

  常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大脑出现空白、情绪状态不稳定,考生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注意力失调、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的现象。

  这是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一直过程减弱,兴奋过程过度升高,是大脑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的结果产生的原因与考生的能力水平程度、复习准备情况、临场经验、个性特点和意志平直有关。

  2、情绪低落状态

  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其表现就是情绪低落,所有心理活动过程都表现得非常缓慢,软弱无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甚至不想参加考试。这种状态同考生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下降,抑制过程的加强有关,其产生的原因是考生高度的紧张或考前复习过度引起的。从心理上的原因来看,往往与考生对考生产生的压力过大、对万一考不好想得太多,可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顽强的意志有关。

  3、最佳答题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考生对面临的考试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他的注意力集中,头脑清醒,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上,思路范围增大,直觉的敏锐性大大得到了提高,精力充沛,具有稳定、饱满的情绪。这种状态是由于大脑皮层具有与任务相适应的神经兴奋过程,这种神经过程又有最适宜的灵活性,并以相应的抑制过程来加以平衡,从而表现出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对考生考试水平的发挥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平时心理调适

  纵观三种常见的考前心理状态,相信每一位考生都希望能在考试前将考试状态调整到最佳答题状态,那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答题状态,平时应当怎样调整自己的考试心理呢?

  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准确地了解自己,建立符合实际的合理奋斗目标。在高考中,大部分人都定了自己的高考目标,但,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地就产生了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出现,保佑侥幸心理。在平时,考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应对自己的平时成绩、在班级名次、各科的成绩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来应试,心态就会好很多。

  2、以积极的心态应考

  乐观向上、信心十足、不怕失败,建立不服输的心态。把硬汉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激励者。学习他们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的优点,这正是在高考临场中所需要的精神。

  3、克制不良的心理活动

  有些考生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考生的心理的不稳定会加速思想转变,要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出现,就要当心冒出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要通过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情绪,使良好的心理活动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做刚开始带有强制性,困难较大,可是,以后就会逐渐适应。

  4、增加愉快考试的情绪

  要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次数多未必是坏事。高考复习,虽然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太看重分数,不以成败论英雄,应当爱好广泛,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枯燥的复习也就会有许多乐趣的体会。要放松紧绷的神经,这样,参加高考考试就会得心应手。

  5、以平常心应对考试

  考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多半是由于平时的付出没有好的结果,而陷入激动状态,长时间心里不能平静形成的。到高考复习时,不合意的事情一个接一个,逐渐导致高考时的神经衰弱。因此,考生面对平时的失望的考试结果时,一方面要能客观分析面前的事实,同时又不让自己产生激动的情绪,以此使本来就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笑对困难,易成大事。

  6、学会总结教训

  总结教训重要方法就是纠其失败的原因。首先考虑它是怎样引起的?基础不牢、反应迟钝、急躁心理、身体不适、外界干扰、信息不足考生对过去失败要做正确的总结,要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去掉不必要的担忧、摆脱失败干扰,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实际并列起来,总结经验教训,势必走上成功之路。

  7、多参加课外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会保证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长跑、打羽毛球、篮球、游泳等,都通过运动释放出一身透汗,从而会精神倍增,它可以使人增强信心,使之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机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会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考前心理调适

  1、充分了解自己,充分认识考试的重要性

  明确考试的具体要求,正确估计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透彻分析自己考试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自己所选择的奋斗目标。

  2、蓄成饱满的考试情绪,振奋考试的斗志

  考场的气氛,试题的难易程度,考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都会使其情绪发生激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考生有积极或消极影响,这些情绪的体验直接影响到考生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考试中的心绪不安,会导致考试的失败,因此考生要力求形成自己的考前所特有的情绪振奋感。

  3、树立必胜的信心,是发挥考生应试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没有信心会导致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心理的混乱,影响了自己实力的发挥,导致考试的失败。首先,就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其次要强化考前的复习准备,再者,可通过一些模拟考试,使考生适应考试的环境,以此打消考生考试信心不足所造成考试焦虑的心理现象。

  4、自我心理的调整

  考前考生要做到心态平和,学会自我放松。如在考前进行自我放松练习:一、想象自己就是老师,是在给自己的学生考试,而不是考自己。这样就减轻了考试的紧张情境。想平时与同学在探讨某一道习题,这样反复进行,慢慢地便会缓解紧张情境,使整个考试过程都不再体会到紧张焦虑;二、学会积极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正向的提醒和指令,会引导人潜在的积极动机,产生积极的行为。通过积极暗示,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情绪、意志及能力,考生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环境,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告诉自己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行,一定能够沉着应对,在这种自我调整的作用下,会消除心理压力,从而消除焦虑,使之心态平和。

  5、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向所确立的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是一个人,在经过充分激励的过程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所以,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6、我最强,胜利是属于我的

  心理学家证明:让一个人每天进行想象的步枪对靶子射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射击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很多成功者都运用过此法来锤炼自己,从而获得成功。因此,要想取得考试的成功,就必须在内心确立成功的自信。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爱默生认为: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考试前,尽量放松神经,在心理想着你必胜的目标,然后让你的创造性和自己有意识的努力、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打消对自己的怀疑。

  7、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在日常的高考复习中一定要主意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不可暴学暴嬉。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7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12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再次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此时,广大考生尤其要注意心理调适,因为你的心态如何将直接影响复习迎考效率和临场发挥。下面具体谈谈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一、调控情绪

  高三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是尽全力拼的阶段,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在这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中取胜,唯有全面提高素质。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自我心理调节,以踏

  实准备这个不变,来应付高考复杂的多变,以良好的情绪投入下阶段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我们需要积极、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

  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更能干。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

  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因而我们高高兴兴地学与愁眉苦脸地学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心情高兴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展。

  二、适度焦虑,激发动机

  有些同学因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怕看到家长失望的目光,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虽然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做恶梦,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看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已使这些同学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

  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情绪保持适度焦虑,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纠短,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拼搏。

  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记不住时,情绪肯定低落、焦虑,且效率不高。因为这种心态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体内都有一颗成功的种子,也许有的.还在休眠,快些把它唤醒,它会把你带到成功的高峰。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复习学习效率。

  三、增强自信,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

  “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在利亚长跑健将,从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

  其实“克拉无现象”并不奇怪。据心理学家测试

  ,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如:一进考场便心跳加快,头脑晕乎乎的,面对试卷,脑海中一片空白,一走出考场,又感到题题会解,但一切已追悔莫及。考试结果也说明,许多同学落榜,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而发生失误。可见考场不只是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考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

  考试怯场的原因来自三方面:

  (1)外界干扰:当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或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如考场的严肃气氛、监考人员冷峻的表情或生硬的态度,父母的叮咛:你进这所学校不容易,花了很大的代价,这可是人生的关键一搏,事关你个人的前途,这些都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小小的麻烦,情绪越加紧张,促成怯场。

  (2)缺乏自信:有些考生,尤其是性格较懦弱,多次受过挫折的考生,常常自我怀疑,即使有把握的问题,也显得犹豫不决,不敢相信自己。如果见到陌生题或难题更是诚惶诚恐,乱了方寸。

  (3)大脑过度的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有一定的限度,为了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受损,大脑会自动转入抑制,阻止回忆活动。有些考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

  如何防止考场怯场呢?这里有几点心理调适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

  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清楚就可以了。所谓重点:一是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如确认这些方面已没有问题,就可以安下心来,并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得充分,一定会考好的”。

  2.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

  在有了信心之后,考试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在考试前夜牺牲睡眠时间去复习,这得不偿失。曾有一位考生高考前夜(6)号仍看书复习到深夜,总觉得没有把握,由于过于紧张和疲劳,影响了他第二天的考试,化学本来是弱项,考糟了,心理更慌,晚上饭也没吃又疲倦地复习到深夜,加之家长不断讲:“这是人生的关键一次考试,可不能大意。”种种压力导致这位学生考前几乎虚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临考前夕,要尽情放

  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减轻心理紧张度,听听音乐愉悦心情,打打球调剂大脑,早些休息一定要避免思考过多,精疲力竭。同时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不要用言语刺激孩子,给予积极暗示:“你行,一定行!”让孩子充满自信地步入考场,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3.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

  (1)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2)欣赏音乐:出门前十分钟听段欢快活泼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带全。

  (3)适时到校:一般在考前20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4)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前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以免原来的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考完后不要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失换心理情绪之大失。

  (5)先易后难: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许多,利于提高精神、正常发挥。

  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取深呼吸的方法,即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

  高考考场是特殊的智力竞争场合,是考生智力、毅力和体力等综合素质的较量。只要考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体魄,那么在高考中取胜是必然的!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8

  面临高考,高三学生有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

  1、预防为主,加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会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与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们受益终生。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非常的薄弱。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康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力。”

  学校领导要统筹安排好全校的心理教育程序,应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要健全研究机构,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高三学生心理学,并将心理素质教育逐渐规范化、课程化。

  要有专门的教材、专职教师和专门的课时,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实到实处。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研究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心理障碍的.规律,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2、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及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生效率的基本要求。

  进入高三后,伴随逐渐增加的各方面压力,目标骤然清晰,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畏惧高考。

  应当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

  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引导学生对学习正确看待,让其享受学习,不可苛求自己。高三老师加班加点进行辅导,高三学生家长小心翼翼侍奉衣食住行,社会予以广泛关注,这些对学生的关爱应当是一种温馨的享受。

  应当引导学生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愉悦学习。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担心高考失利,是高三学生共有的心理压力,应向学生讲清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道理,光担心无效果,只有拼搏方可取胜。

  并教育学生在战略上要藐视高考,在战术上要重视高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9

  一、疏导心理压力。

  很多学生因为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有些学生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树立好正确的归因理念。

  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要自暴自弃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2、体验内心的成就感与喜悦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努力方向不对。

  3、制定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4、增强自信心,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二、缓解学业焦虑。

  考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之所以如此,原因不外乎有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或者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学会缓解学业焦虑,可尝试以下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者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的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与学习中去。

  考前做好知识的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与心理准备,有备无患。

  三、克服分散精力。

  学生在最后的阶段难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出现上课走神儿、头晕脑胀的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首先可能是单调刺激引起的厌烦心理(学习材料重复、枯燥等)。其次可能是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者直接放弃。最后可能是由于精神疲劳引起的疲惫反应。

  可尝试以下克服分散精力的三步控制法:

  第一步,当出现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

  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

  第三步,继续学习,直到完成。

  四、理解应试备考。

  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备考和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

  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考生各方面的素质,使其早日成才。

  五、摆脱自卑心理。

  高考前,有些学生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因而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第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许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许就是中上等的了。

  第二,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里紧张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老师出题太难。

  第三,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 10

  心理问题一:学习计划完不成

  小林是一名高三学生,他虽然制订了一些较合理的学习计划,但在落实时总会有其他问题出现,学习计划总是完不成。

  解决办法:很多时候计划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计划只是明确一个大致的方向,不用规定得太死,应该有一个伸缩空间,可以根据每天的情况调整。今天的语文作业多一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时间;地理复习的内容比较少,就可以缩短一些时间;有一道数学题急需解决,就可以多花点时间。

  心理问题二:学习时有情性

  “我很想努力学习,但一拿起书本就烦,学不进去。不看书更烦,觉得虚度了光阴,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小溪说,“以前念初中时有父母、老师督促,而且有考高中的压力,学得还可以。但进入高中后,老师比以前管得少了,学习也放松了。现在上高三准备好好学习,但在头脑中经常有另一个‘小溪’和我作对,干扰我的学习,让我产生惰性,感到很痛苦。”

  解决办法:很多考生是为了老师、家长甚至考试而学习。这类同学一旦父母不管或少管了,老帅管得松了,学习的动力就没有了。学习没有动力,会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紧迫感,形成惰性。建议小溪每天拟定一个短期目标,并努力去完成它。

  心理问题三:经常失眠

  晶晶是某重点中学学生,自从上了高三就开始患一种奇怪的“病”——做作业的时候想睡觉,可一躺到床上却老是睡不着,脑子里满是没有做完的作业。即使作业做完了,脑袋里还是要胡思乱想,经常要两三点才好不容易入睡。睡觉也睡得不踏实,老是做梦,夜里经常醒来。一段时间后,品品不像别的同学一样有精力早读了,成天迷迷糊糊的,上煤的时候也无精打采。品品怀疑自己得了神经衰弱症。

  解决办法:晶晶的失眠是由于她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情况,拼命想摆脱失眠带来的不适,从而产生了继发性的焦虑。对于出现的失眠症状,我们只有接受,不能回避,要顺其自然。睡不着时不强迫自己睡觉,起来看书,想睡觉时再上床睡。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不强求事事都做得完美,允许把事情放到第二天再做。睡前不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可看看书报,听听音乐,保持心情的宁静。同时,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即使睡不着也要坚持早起,不要以睡不着为借口逃避自己该做的事,要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心理问题四:学习时心生杂念

  高三的学习更紧张了,小宇却有了许多杂念。做作业时,头脑中会重复出现一些数字和符号,比如“34”“7”……这些数字和符号就像幽灵一样,侵占他的大脑,干扰他做作业,使他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上课时,这些可恶的“幽灵”又出现了,小宁完全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讲。他想方设法要排除杂念,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反而杂念更多,让小宇穷于应付,成绩点线下降。

  解决办法:杂念的出现是给小宇的一个暗示——有太多压力,学习太累了……要消除杂念带给小宇的影响,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顺其自然,不去管它们,让它们自生自灭。如果我们被杂念所困不能继续学习时,不妨小憩一会儿,放下手中的作业,去做一做我们以前常做的一些事情。

  心理问题五:成绩下降

  小李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水平,上高三后学习突然变得很紧张。通过最近几次考试,他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很多,本来语文和外语还算可以,现在也掉下来了。小李老感觉学了东西之后记不住,不知道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考试难度有高有低,人的状态有起有伏。当成绩出现下降时,考生千万不能慌张,而要充分相信自己。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既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也包括跟随老师复习的进度安排。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到最后时,考生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心理问题六:老担心失误

  “我是一名高三的女生,越临近高考,就越来越明显地感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唯恐出现考试失误,每次模拟考试分数就像一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又不能自拔。我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这种对失误的担心往往源于以往考试的'挫折经历。导致考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考试准备不充分、考场意外事件等。考生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认真分析,正确对待考试挫折,记住“我尽力便可以了”这句话。

  心理问题七:每逢大考就紧张

  晨静,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思路敏捷。每次小考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但一到大考,平时会做的题目就不会做了,或者答题漏洞百出,还经常看错题目,算错答案。有时做出一道题来了,却一直怀疑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老是想检查,结果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前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上了,后面的大题没有时间去做。她十分着急,但是又找不到原因,为此极度苦恼。

  解决办法:像晨静这种情况,往往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考试的结果有较高的期望值,一心希望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二是老师和父母的不恰当暗示,每逢大考前,一些父母和老师总是会向考生强调“这次考试不要急,慢慢来,考不好了也不要紧”。但这些话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紧张情绪。考生应认识到高期望值无助于在大考中正常发挥水平,要学会在考前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对于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可以接受他们的好意,但对他们不恰当的关注可以不放在心上。同时,考生还要掌握一些应对重大考试的基本技巧,以从容应对。

  心理问题八:厌恶学习

  进入高三,小高的厌学情绪日益加重。他说:“我现在对任何科目都没有兴趣。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语文、英语却成为我的主要得分点。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又很低,我真的觉得前途渺茫。但是,我还有理想,我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小高之所以产生厌学情绪,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没有情心。面临高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像小高根本没有必要对自己的成绩过分担心,他的语义、英语成绩比较好是一个有利因素,可以提高他的总分。同时,在剩余的时间里抓紧复习好其余几门课程,还是来得及的。

  万一考不上重点大学,他可以上一般本科大学,也可以选择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退一步说,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也可以选择参加自学考试。总之,前途是光叫的。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方案】相关文章:

学生心理疏导方案03-21

学生心理疏导方案03-21

高考心理疏导方案(通用7篇)05-30

心理疏导的方案03-18

心理疏导方案03-24

心理疏导的方案05-18

学生心理疏导方案(精选12篇)03-14

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方案12-15

学生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方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