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通用21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读洛克的《教育漫话》就宛如一位有思想的长者站在你的面前,和你聊天,聊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语调亲切平和,娓娓道来,所聊内容却非常深刻。
在《教育漫话》这本书里,洛克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洛克眼里的“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们应该是受到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洛克在书中讲了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作者把体育(实质上是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讲,因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体魄。”“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德育被洛克作为全书的重点来讲述,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在聊到智育问题时,洛克强调了功利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育漫话》这本书聊了许多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我们教师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今天,我想就其中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并且每天去实践这种习惯。就像我们的学生每天去学校上学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一样,而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个习惯。
在生活中,有一件事也许说出来不雅,可它却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生活中对健康大有影响的事情,那就是按时大便。洛克认为:“有些并非完全自觉的动作,也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而成为习惯性的动作,只要不间断的在一定的时候努力去做这样的动作。”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每天不管身体是否需要,都能在首次进餐之后去厕所蹲一蹲,数月之内就会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那么每天首次用过餐之后必然习惯性地要去大便。我们要求学生饭前洗手,每次吃饭前,都提醒学生去洗一下手,日子久了,一到吃饭时间,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洗手,这就是一种习惯这些习惯一旦我们习惯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生活中如此,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洛克告诉我们:“儿童不是可以用规则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你认为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就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就能自然而然发生作用了。”我们班的孩子,每次一篇课文学习下来,总会请家长报生词给自己写。这是因为,在这之前,每次课文学习结束,我都会要求学生回家请家长报词语进行听写,久而久之,它已经成为学生的一个良好的习惯了之所以学生能主动回家听写,我想是因为习惯了,因为习惯了这种习惯!
“习惯是一件关系重大的大事情。”我们不光要求学生习惯做好的习惯,对自己更应该如此要求。
平日里,白天上班期间,我总感觉忙忙碌碌的,没什么时间看书学习,其实只要我们挤一挤,时间总是有的,我告诉自己要将挤时间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并习惯这种方式;最近,我和许多同事一起参加了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培训,刚开始几天,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学习,又是要观看视频,又是要完成作业,还要参加讨论,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然而,现在这种感觉已经走远了,我想这是因为这种学习已经成为我每天的一个习惯,而我也开始习惯这种习惯了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2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读《教育漫话》之后才对这句话有深刻认识。读了这本书,就像聆听了一次智者的教诲。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洛克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幼儿的可塑
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洛克在书中提到的观点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
至失去理智,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
洛克也提醒教师注意“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当我们在教育上遇到了问题时,而又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有时会采用一些消极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负责任的教师会继续探索解决之道,而一部分人就会避重就轻,绕过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来说,教师或许只是我们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对于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来说,可能我们一时的偷懒,就会在他们的教育上造成一个重大的缺憾,而又没有第二次的弥补机会的。虽说人非圣贤,但至少尽心尽力而为。
一直觉得渐近线很美,虽然永远无法与斜线相切,却在矢志追求的过程成渐渐延展出最优美的曲线。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3
在读完《教育漫话》这本书之后,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从一个漫画的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和教育者的角色,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多个短篇故事,向读者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是,讲述了一个孩子在学校中遭受欺凌、自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孩子、表扬孩子的成就和潜力,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找回自信。这个故事深刻地表现了教育者的责任和作用,也让我认识到了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激励,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书中通过一个短篇漫画,展示了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特别爱好而被教育者认可并得到支持,从而在这个领域得到了发展和突破。这个故事表达了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注,不应该被“普遍化”的教育模式所限制。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个主题在很多短篇故事中都有体现,比如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心理问题而遭受困扰,还有一个学生因为关注太多学习而忽略了身体锻炼,等等。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总之,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启迪了我对教育的新思考。教育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成为自己独特的个体,走出自己的路。教育者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性,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用耐心和关注引导学生成长。这些思考和认识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会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4
我既是家长,又是中学教师。 对待学习从不懈怠,也不敢懈怠。
假期,读了几本教育专著,印象最深的就是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其中“说理、榜样示范和惩戒”部分对我确有指导和启发。
有位高二学生家长想让班主任教育教育孩子,希望对学习满不在乎的孩子警觉起来,老师却反问道:“你家孩子有足够的承受力吗?”这反映出一个无情无奈的现状:孩子的承受力堪忧,老师的畏首畏尾堪忧,教育堪忧,未来堪忧。
在教学第一线的我有深切体会。面对家长、社会的殷殷期盼,既感荣誉,又倍存压力;面对一些教育的行政命令,如困兽一般,老师们教育管理学生如在走钢丝,谨小慎微,龌龊循默,唯恐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想这种状态是很难做好教育工作的。其实,老师们被憋屈得很是难受,有时连老师自己都痛恨教育现实,唉声叹气,于事无补;得过且过,误人子弟;学习研究,寻找方法出路才是坦途。
洛克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我们应当把他们当作理性的动物来对待,你的举止应当温和,即使惩罚时态度也要冷静,使他们感觉到你的做法是合理的,对他们是有益而必要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出于情绪等。但必须使其明白,用极少的极明白的措辞表达出来。”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对榜样示范作用的诠释,也是悬挂在老师头上的警钟。严于律己,厚德正行,学习研究,丰富自我,做一个健康、阳光、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老师、榜样,如此,学生方能亲师,信道,让教育教学发出应有的光芒。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适当的体罚是必须的。然而,我们接到不准体罚学生的行政命令。当然滥用体罚是应当禁止的,“到了儿童明显地表现出故意不从,不能不使用棍棒的时候,惩罚应更加严厉一些,责打应持久一些,直至能从其面容、声调与屈服中看出责打对于他内心发生了作用,不只是痛苦,而是真挚的悲悔,才可停止责打。”我想做家长的几乎都有切身体会。
在教育中,老师合理使用说理、榜样示范、惩戒,让孩子拥有了承受力、行动力,教育就有希望,未来就有希望。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5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觉得,小学生脸面很重要,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明显感到比一二年级的孩子爱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学生私下嘀咕:老师就爱板起脸来训斥人。我应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这个学期,在班内宣布“无批评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我提出了条件:我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这个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时地盯着老师了。这一天,有那么几次,我要忍不住批评学生时,会提醒全体同学:“现在犯错误的学生赶紧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这样的“无批评日”,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知识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6
最近读了《教育漫话》这本书,抛开作者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其中有很多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结合教学实际,我受到了很多启发。
作者约翰洛克一个比较鲜明的观点是: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在新生班中,经常会发生孩子刚入学不适应,体质差易生病,甚至有的孩子会由于生病,耽误一个月的课程。究其原因,除了先天体质,时感的因素以外,现在的孩子缺乏运动,过度营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因为独子居多,怕磕碰,怕意外,怕遇到坏人,宅养的孩子越来越多。特别是老人帮助照顾的家庭,溺爱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智商高,身体差,成了现在孩子面临的普遍问题。作为基层教育者,不只是要教育孩子,还要通过孩子影响孩子的家人乃至社会,正确的育儿观念与方法要靠我们和整个社会大力普及,从少年时培养孩子们强健的体魄,让他们面对今后的人生,有足够的体力去支撑。
另外一个观点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孩子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对国家感情和利益了解比较浅薄的时候。就像前一段发表不适当言论的“某想”IT名人,他的社会地位,所属阶层无不证明了他的优秀,但这个优秀只限于智力方面,在德行方面确有所失。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爱国立场的`缺失,只能说明在对他的教育上,德育的失败。德育往大处着眼是爱党爱国,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从小处着眼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沦于物欲,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这一切的最初萌芽,都在人年幼的时候。想到这些,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尤为沉重。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话题不能只是老生常谈,应该在教学实操中得到落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很荣幸我选择了教师这一份职业,在少年成长的最初阶段,为他们刻下最深刻的记忆,夯实成长最重要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言传身教,让我所教的这一群少年爱国、敬业;博学,有为;明理,有容!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7
近年来,教育漫话这部著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本书由钱钟书先生著,一共有四册,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语文、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精华内容。阅读这部书籍,不仅帮助了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还深刻地启示我: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铸魂育人,让我们成为拥有正确价值观、良好人格素养和优秀能力的综合人才。
教育是一种育人良方,是培养人们的一种手段。教师有责任利用好这个手段,让学生掌握过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更要培养我国未来的人才。教育漫话中,作者钱钟书先生不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学习古代智慧,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明白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含义,这是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气质的人”的必要条件。
另外,教育也是一种铸魂的手段。一个人的'品格是后天培养的,而品格教育也是教育漫话所强调的一大内容。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注重品格的塑造。孔子曾说:“君子之于礼,不多不少,人而无礼,不可以立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教会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与人相处。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既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此外,教育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育漫话中,作者从历史、科学、语文等不同领域,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能力。在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方面,例如“天人合一”、“一诺千金”、“博学多才”等。这些都是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未来社会所期待的人才类型。
在读完教育漫话这部书籍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未来人才的方法,同时更加明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铸魂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实用技能的人才,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国家有更好的未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必将迎来一批有坚定信念、责任感和创新力的新生代。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8
知道英国教育的人,都被他那绅士教育所感动,《教育漫话》真的是一本很适合我们去阅读_了解洛克的“绅士教育”的方法;去研究_研究洛克的教育思想,学习他的教育方式;去分辨_辩证的看待洛克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不断改进。我觉得那些初为人父人母的或者将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好好阅读这本书他的这些思想就记录在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之中。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首先谈到的是健康教育,因为“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要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①。一般来说,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应该将德行放在首位,因为德行好坏是我们怎么去评价一个人的成功的先决因素,例如:我们并不会那么计较张海迪的身体或舟舟心智的不完整而否定他们的才能。但是,为什么洛克要这么重视身体的健康呢?其实这是与当时的时代有密切关系的。当时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他们要经营工商业,要航海、探险,征服殖民地,开辟新的财源,所以体魄不健康是不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这些任务的。所以,洛克郑重地提出“人生的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②。为此他根据自己曾做过的专门研究以及一些听到的见过的具体的比较有力的证据来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包括:1避免娇生惯养;2脚的锻炼与冷水浴;3游泳与户外活动;4衣着;5饮食与用餐;6睡眠与卧床;7排便;8用药;9身体保健的.规则。他建议“绅士应该像笃诚而富足的农民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子女”③,主张“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儿童都不应穿得太暖”,孩子最好不要戴帽子,应该每天用冷水洗脚,鞋底要薄一些,衣服不要太紧,饮食要清淡而简单,不喝酒或烈性饮料,水果应在饭前吃,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应当睡硬床,排便要定时,生病后用药不要太急。还要补充的是洛克明确指出“我这里所谈的主要是男孩子的教育培养方法,对女孩的教育不完全适用”④。洛克提出的建议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是也有些是不适用的,例如:洛克以为用餐时间“最好尽可能地不固定”,现代社会认为这样会令胃的消化液分泌紊乱,容易导致肠胃病。当然洛克的这些建议除了锻炼儿童的身体,让其健康成长还有助于锻炼儿童意志。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9
有幸看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读《教育漫话》让我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有很高的启发和反省。
《教育漫话》十分通俗易懂,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作者有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这种深入浅出的东西,只有大师才能写得出来。书中的.许多话都能引起我的思索.例如:“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句话真的引起了我的警醒,我想我们教师的工作要比医师更重要。若不是每位老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那么也许会培养出更多的庸医,伤及更多人的性命。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由此我意识到孩子要从小培养习惯,应从学初就让学生明确班规知道如何做才是对的。而我们在真正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鞭挞的方式,其实这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他们就此喜欢上应该做的事情,但事实上我们可以想:无论是什么事情,假如他不高兴去做的时候,却有人去打他,用恶言恶语去骂他,非要他玩不可,或是玩的时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读《教育漫话》让我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有很高的启发和反省。
形式很美观,质料很贵重,里面盛着的东西总不能使他感觉到好吃一样。与此同时,这种棍棒教育在实行的时候,学生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见时他们便越会放任,显露出的势头回比约束前更加强烈。
读了《教育漫话》,让年轻的我进一步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如何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再盲目,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0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虽然这本书创作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非常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绅士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精神快乐和生活幸福的.保证。在他看来,没有健康的身体就谈不上人生的幸福。而且,他觉得:健康的身体是绅士干事业的保证。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赞成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孩子强健的体魄,让孩子从小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他们将来有适应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的能力。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可塑性也强,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大。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要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时时事事都要以身作则。同时,正确的引导学生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1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2
前段时间有幸阅读了《教育漫话》这本书,书中提到了好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本书的作者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对医学、自然科学以及实验科学情有独钟,后来他又担任过多年的私人医生以及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使洛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日后写下《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教育漫话》的主题是所谓的“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的任务是要阐明,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全书共217节,主要分为三部分: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首先讨论的是健康教育,因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二者不可或缺。洛克之所以重视保健、养护,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洛克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而且深入研究过医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作为一位“内行”,他对儿童的体育、健康、养护等问题都提出了不少具体的颇有价值的意见。例如他建议“无论冬夏,儿童的穿着都不可过暖,主张儿童用冷水洗脚或洗澡,多过露天生活,多呼吸新鲜空气,衣着不可过紧,饮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饮料,早睡早起,睡硬板床,不宜滥用药物,注意运动锻炼等。这些主张都是配合贯彻其教育目的、任务提出来的,至今看来绝大部分还是科学合理的,值得人们吸取。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洛克声称:“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认为,德行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就无所谓人生幸福可言;因为缺少德行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在这一部分,洛克对儿童的德育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其中包括:
(1)小时候就要将孩子驯服,让他(她)听自己的话,让他尊重自己。因为小时候如果就习惯糟糕,对你的话都当做耳边风,长大的孩子就更没有出息,抑或更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那他又怎能走上一条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别人、健康而又安全的道路?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做父母的都舍不得将时间留给孩子,那他的成长还有谁对他负责?如果要求孩子不做的,做父母的首先带头不这样做。父母要选择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就像我们古代的故事“孟母三迁”一样。首先父母要选择或创造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学习氛围的一个环境或空间,让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积极和乐观的空气,让孩子在蓝天下健康和茁壮地成长,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3)对于孩子一定要谨慎地使用体罚,体罚的作用是要让孩子的羞耻心占据更大,如果只是身体的疼痛或是一种躲避的心理,那这种体罚对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是体罚下的孩子变得懦弱,变的十分的奸诈。在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孩子对自己荣誉和名誉的保护,如果他很热爱自己的名誉,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或一句严重的话语都会起到效果。如果使用体罚,就要将他一次驯服,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智育是《教育漫话》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讨论的是智慧与学问。为了培养能力,洛克重视智育办法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包括:
(1)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迫使学生去注意;
(2)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向往学习,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
(3)教育孩子“要从明白的.地方开始”,一次不要学的太多,同时也要善于激发儿童的努力;
(4)应当鼓励并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5)培养动手能力,如引导儿童自己制作玩具,学习一种手艺或园艺等,这样既可调剂生活,又可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可防止儿童将宝贵的光阴虚掷在无益的事情上。洛克还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寓教学于游戏之中等。虽然洛克在书中提出的某些意见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说,本书是富有教益的。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情况下,爱子女心切,期望子女成龙成风但苦于乏术的家长,承担儿童教育重任的教师,以及一些对教育有兴趣的人阅读此书,一定会在儿童教育问题上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3
《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
体育,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
德育,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
智育,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看了《教育漫话》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可以为他们打下健康的`基础;调教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借用书上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迹健康成长。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4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今天,我继续阅读《教育漫话》。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习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5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世界教育名著。洛克在第二页就指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当孩子在家里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再接受学校教育就有点困难。
洛克在书中谈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方面问题。其中他最重视德行,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学得他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数学校对教学成绩抓得力度更大一些,大考小考不断,德育也不应忽视,应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活动。一个学生的德行若出了问题,一生的幸福就毁了。
德育自古就很受重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里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古代对品德教育更重视,不像现代教育这么功利化,考什么学什么,而是诗书礼乐等全面发展。
《教育漫话》中论述惩罚的文字不少。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谈“罚”色变,正当的惩罚也可能会被家长以体罚之名诉之媒体,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连篇累牍地报道,丝毫不虑及社会影响,导致很多老师在管理学生上明哲保身谨言慎行,而有的学生日益肆无忌惮,不少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过犹不及,体罚是惩罚的极端,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儿童所畏惧的或所感到的只是它所给予的痛苦,则鞭挞的好处并不多,因为痛苦消灭得很快,儿童对于它的记忆也会同时忘却。但是我觉得有一种过失儿童是应受鞭笞的`,儿童应受鞭笞的过失也只有这一种,这就是顽梗,或者反抗。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主张在可能范围内把鞭挞所给的羞辱作为惩罚的最大部分,不是痛苦。惟有使他们由于做错了事和被打而感到害羞,才是真正的德行上的制裁。”
洛克主张慎用鞭挞,“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因为这种惩罚的方法,除了使儿童对于使得自己遭受鞭挞或呵叱的错误行为发生一种羞耻与恐怖的心思以外,是决不能再有别的好处的”,久而久之,“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
“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了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教育要育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谈论了体育和智育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浅出又富有哲理。
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这本书又读了一遍,重点章节读了两遍,做了两千字的摘记。合上书还想去读,这是一本真正的教育经典,隔一段时间再读又会有新的收获。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6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就捧起在校图书馆借来的约翰.洛克所著的《教育漫话》,以前匆匆翻过,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可再次拿起它的时候,却爱不释手。书里面涉及很多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头疼的事,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而作为父母的我,却不知如何来培养她,使她成为心智和健康都优异的人。
很荣幸遇见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他使我知道在孩子培养的各个方面。首先第一章,他讲的是健康教育,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身体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人的幸福和苦难,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情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衰体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无法取得进展。”可见健康的身体有多么重要。在书中,他向我们见绍了身体健康的几个原则:
一、保暖。无论春夏秋冬,都不要让孩子穿的'过暖,否则就会引起头痛感冒,发炎咳嗽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
二、冷水锻炼。要让孩子从小开始,养成用冷水洗脚的习惯,最好用冷水洗澡,这样能增强他们的体质。不过,锻炼最好从春天开始,最初用温水,以后逐渐把水调冷,要不了几天就完全用冷水了,此后不分春夏秋冬,都要坚持洗下去。
三、游泳和户外活动,游泳,既能和冷水接触,又能获得应付急需的技能。
四、衣着不可过紧。要让身体的各个器官自然的生长,不然就不会匀称。
五、饮食要清淡。要少食肉食,多吃一些硬性的食物。
六、水果。不应当吃可口的水果,如甜瓜,桃子等和不和时令以及被糖渍过的水果,因为这些水果都不利于健康。
七、按时大便。
八、医药。不要乱给孩子用些预防疾病的药物,尽量让孩子少用或不用药物。
看完他的这些关于身体健康的原则,我想自己今后在孩子的健康上应该如何注意了。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7
时断时续中看完了洛克的《教育漫话》,虽然书的主题是绅士教育,但是书中主要谈到的是关于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其中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中最重要的内容。
他说:“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须的品性。”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认为,德行是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虽然他关于德行的标准是为绅士量身打造的,而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绅士,而是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但同样要求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跟洛克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而他关于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细节描述,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在如何诱导儿童学习中,洛克说:“当他到了能够说话的时候,他就应该开始学习阅读”。在教育中我也发现,当我问及一些不爱读课外书的同学家长时,经常会发现这些同学小时候没怎么看过书,而那些热爱读书的同学,往往很早就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看书,使他们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所以,阅读应该从小的时候开始。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8
最近读了一本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是一本有关培养绅士的书,即培养一个资产阶级的管理者的书,由于时代特点,有很多已经于现代的科学有所出入,并且是从儿童抓起的,对高中教育有很多不能适用的地方,不过还是能够有一些感触。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在书中提到关于游戏的观点,在现代教育中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禁止反而常常可以增加他的欲望,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关于网络游戏使某大学的学生大面积的被开除。对于这件事各级媒体搞得沸沸扬扬,并且很多把矛头指向了开网吧的老板身上。这一点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前几年就有在中小学周围多少米之内不准开网吧,不准开游戏厅等规定。这一点大家知道,中小学生自治能力差,可能这样做有一些效果。但长远看并非如此,中学和小学阶段由于有老师和家长管着,学生不去网吧。考上大学后,没人管了。原本禁止他们做的事,更激起了他们上网的欲望。难道这时再出台一个新规定,网吧必须离大学校园多少米?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上大学期间管着,禁止上网吧。大学毕业后呢,管能管一辈子吗?显然不行。第二当今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上有海量信息,有各种你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那怎么办呢,这就大禹治水一样了。要想办法输导,而不是一味的去静止这静止那。关于怎么输导,书中也有一些建议,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可以借鉴,那就是把游戏当作一种工作,每天必须在何时玩多长时间的游戏,一旦把游戏作为工作任务来完成,那就不会觉得有多好玩,过一段时间也就厌烦了。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须要采取输导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同样的道理你想让他做的事情,不要当作工作,而是要作为游戏。例如把学习作为游戏就不会感到枯燥,这样就会乐学,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书中对语言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见地,书中提到绝对不要用文法去麻烦儿童,要像说英文一样,向他说拉丁文,不必受到规则的烦忧。对我们来说只有把英文改成中文,把拉丁文改成英文就可以了。因为没有谁学自己的母语是用规则,不也没有违反规则的吗,国内就有李阳的疯狂英语吗。不过对一个其他国家的语言有必要研究的那么透吗,有多少人将来能够用上呢。这一点书中也有所提及,大家不妨想想有多少人会用到那可怜的英语呢,要与国际接轨可以完善翻译体系,没必要人人学外语,举国学外语。日本有完善的翻译体现,经济发展不也忙好的。何必让所有的人从小就开始做无用功呢。
在书中提到了关于鞭挞,用鞭挞来对待学生是一种贪便取巧的管理方法,这种惩罚自然会使导师盼望儿童去爱好的事物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奴隶式的脾气。这里也就是说体罚和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达不到该有的目的`。而且会使他产生暴力的习性。那怎么来培养学生成为你想看到的那种人呢。书中提到用奖励和处罚来达到目的。奖励并不是给他所需要的东西,而是要在众人面前表扬他。惩罚是在他犯错误时,私下里批评。这样学生就懂得了尊重与羞辱的意义,这样你能使学生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学生为了名誉和羞辱心就会安你的要求去做。
现在的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味的强调升学率,对三好的老大哥德育和小弟弟体育关注的相当地不够。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了德行,只有有德行的人,才会是真正的人。教育不是培养才高八斗的屠夫,所以要认清了现实教育中的缺失,要成才,先育人。
书中有这样一句: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也就是说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的,并没有冲突,从长远来讲还有好处,因为我们并不想培养出一个虐待动物的大学生,一个用高科技杀人的杀人狂。再说说有关体育的问题,在书中也有相应的部分,只是由于时代和认识的不够不免不是很正确,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最近一段时间听到好几次有关过劳死,一是压力太大,时间太长。还有就是不注意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不是一门心事的搞升学率。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为了某些利益不择手段。在书中把说谎看作极坏的品质,是不能忍受的。这对我们来说培养学生的诚信是多么地重要,党和国家都在提倡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诚信社会靠什么,就得靠教育。教育学生讲诚信,从最简单的做作业开始。现在是抄作业,考试作弊,将来就有可能去诈骗。当然仅仅是学校这样做是不够的,现在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电视里充满了虚假广告,就是学校也非一方净土,也不可能成为一方净土。要学生讲诚信谈何容易,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书中有关习惯的培养用了很大的篇幅,书中从穿衣开始,涉及洗脚,洗手,洗澡,饮食,用餐,饮料,水果,睡眠,甚至上厕所都有习惯。可见作者对习惯的重视程度,习惯改变命运。在教育中对习惯教育的还是相当地不够。应该涉及到生活的各方面,小到上厕所。对习惯教育不够,以致在一些国家,得用中文提示小便要上前一步。
本人才疏学浅,就此收笔。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19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教育学,除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外,某些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论述等等。作品虽然写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
小学儿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等。书中关于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很有可迁之处。“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不过我在这里有两点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们练习某种习惯,最好和颜悦色地去劝导他们,提醒他们,不可疾言厉颜色地去责备他们,好像他们是有意违犯似的。第二,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都培养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经过经常的练习,变得容易自然,他们做来不必再假回忆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我觉得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是这样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让儿童从小就锻炼身体,使他们将来能抵抗天气,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们在同伴中的交往,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父母应当做到不溺爱放纵孩子,在既严厉又宽松的环境下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20
洛克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漫话》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这里的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的人才,这本书是近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谈到英国人我们不禁会想到“绅士”二字,这与洛克有着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洛克的教育理论决定了英国国民的性格。
洛克看来婴儿出生时像是一块白板,人们可以在上面任意图画,然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而幼小时的教育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人力就能将它引向别处,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而有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儿童,对待儿童除了打骂便不知所措,这本书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建议,主要从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和知识与技能教育三方面给出了建议。
洛克最重视的莫过于品德的教育,“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绝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同时他也主张绅士具备良好的教养,“教养润饰了人的所有其他美德而使之光彩夺目,使这些美德变得有用,为美德的拥有者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尊重与善意”。
为了从小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德行,洛克强调决不能溺爱儿童。父母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常常因为爱而放纵子女的过错,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还小,做不出什么大的坏事,而不去纠正孩子的过错,然而习惯却是一件大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做坏事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他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不难预料。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尝不到因溺爱孩子而带来的后果,但孩子长大以后,尝到了苦水才抱怨孩子不争气,殊不知孩子任性的杂草是他们亲手栽下的,等他们想把它们拔除时,它们已根深蒂固,孩子已习惯于支配一切,他们不能让自己的意志屈从于别人的理智,长大以后就也不可能屈从于自己的理智,他们从小受到的训练就是唯我独尊,要支配一切,等长大后,有些事情不由他们做主的时候,就可能采取极端的.措施获得自己的统治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今日之家庭多半是独生子女,父母更将孩子当做掌
上明珠,一切由孩子做主,也请父母在给孩子这种“爱”时带一点理智,这种“爱”真能教育好孩子吗?这种爱也许会葬送子女的大好前程。
洛克主张家庭教育,反对学校教育。一是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学校里所传授的知识,全是一些拉丁文或希腊文,这些内容等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很少用得着,与其让他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还不如请一位家庭教师在家里培养学生的德行与教养,知识远没有德行与教养重要,对于一个品德不端正的人来说,他所掌握的知识越丰富,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二是因为在学校里,学生良莠不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儿童一定会耳濡目染,学到很多坏的习惯,不值得拿孩子的纯真和德行去冒险,换取他学到一点点希腊文与拉丁文。当孩子具有了良好的德行与抵抗诱惑的坚定地决心的时候,才能让他接触人情世故,他也自会懂得该做什么,该避免什么,便知道该用功学习。
就算到现在,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校教育的弊端也没有完全消除,学生依然是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以后根本用不着的知识上面,就连在华师这样的学校里,学生也是良莠不齐,而且“一块烂肉染得满锅腥”,我们寝室原是一个学习氛围比较浓的宿舍,但是最近一位室友买了电脑,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基本不去上课,才过两周的时间,宿舍里的另外两位一同跟着他打游戏,寝室里的学习气氛彻底消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仍然从其他人那里沾染太多坏习惯,更何况是一群儿童在一块儿呢?榜样的教育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可以引领儿童走向正途,效果事半功倍,而一个坏的榜样就像瘟疫一样,只要一接触就会可怕地传染给儿童,有可能让一个人抛弃掉以往十几年的教育。洛克同样注重榜样的力量,他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家庭教师更应优秀,不想让孩子做的事,自己决不能做,否则辛辛苦苦的教育有可能就付诸东流。
当孩子犯错后,应该选择合理的惩罚方式,而不是像一些家长一样只知体罚。洛克反对滥用体罚,因为体罚能够培养我们本该予以根除的趋乐避苦的倾向,体罚不能使儿童喜欢他应该做的事,而会使他们对这些事产生逆反心理,跟成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因为某一件事而受到严厉的批评,那么他怎么可能再喜欢上这件事?所以用体罚强迫学生读书,就如同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滥用体罚有两个最主要地弊端,拿令学生读书为例,其一:一个儿童因为怕受到体罚而用功读书,但一旦孩子可以远离父母,逃脱教鞭所及之处,便会变本加厉地放纵他身上的自然倾向。我的小学教师就是一个仅会用体罚教育学生的人,在这种压迫之下,同学们整天埋头读书,成绩很好,然而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同学们便疯狂地娱乐,要把小时候失去的美好时光全部补回,甚至完全放弃学习,最终这些刚进初中时的尖子生只有一个考上了高中,其余人的学业基本都半途而废;其二:体罚也许使得儿童都成了顺民,但它却可以破坏儿童的精神,这些人往往胆小羞怯、萎靡不振,遇事畏葸不前,很难振作起来,难成大事,也许我就是体罚下的牺牲品,小学毕业后就成了这样的人,在中学教师的帮助下才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我的创新意识也许就是这样被泯灭的,在严酷体罚的压迫下,自己从不敢犯丝毫的差错,也就不敢去探索新知识。这是我小学教育最大的悲哀。
父母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让孩子有一种敬畏之情,一旦孩子犯错,只需施以严厉的眼神就可以达到效果;如果不见效的话,就应该对孩子说理,孩子能够听懂道理的时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要求是有根据的,不是随心所欲、无理取闹;如果任何温和的惩罚方法都不起作用,孩子顽梗不听管教的话,才可以使用体罚。一旦使用了“棍棒教育”,惩罚就应该沉着严厉,责打应该持久一些,直至能从儿童的面容、声调与屈服中看出责打对于他的内心发生了作用。洛克一再强调慎用体罚,假如一个脾气温顺、勤奋用功的孩子,算错了两个数的加法或作文中用错一两个字,便受到棍棒的严酷对待,与一个顽梗的孩子故意犯错所收到的对待没什么两样,这样的管教办法怎么能够对他的心灵发生良好的影响、使他走上正道呢?
《教育漫话》这本书从头至尾都强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所起的作用,总是比理性更加持久。洛克建议从小养成冷水锻炼、户外运动、清淡饮食、克制欲望、早睡早起、爱护生命、礼貌得当等多种习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早睡早起的习惯。懒惰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挑战,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生命中大部分时间便在虚度光阴,会因懒惰而错过很多本可以抓住的机会,如果孩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便很容易克服生活中的懒惰行为。一天中最堕落的时光就是晚上,晚上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抽烟、喝酒、打牌,这些事情对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好处。中国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绝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大家不妨到大学男生宿舍里看一下,很难找到已经睡觉了的学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兴奋期才刚刚开始,很多人都在网络游戏中角逐,看谁能够获得
今天的冠军,到凌晨四点多的时候才依依不舍的关掉电脑,拖着疲惫的身躯爬到床上,睡到中午,早餐午餐一起吃,饭后又是打开电脑,开始白天的网络生活,什么老师、课堂都被抛诸脑后,游戏才是人生。真搞不懂中国的父母是怎么想的,他们每天早晨宁愿带着自己养的狗去空旷的地方锻炼身体,也不想喊醒孩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
洛克的绅士教育不仅适用于17世纪的英国,对现在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近几百年西欧各国人才辈出,无疑与西欧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洛克是众多教育家中的一个,把中国父母的做法与洛克的教育理念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东方教育究竟差在哪里,不改变中国当今这种教育模式,中国绝不可能顺利崛起,最起码近几十年之内,中国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教育强国、人才大国。强烈建议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学习一下西方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是沿用一代又一代中国父母惯用的教育模式。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21
走进教育名著,聆听大师的教诲,感受精神的洗礼,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近日,我拜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得到不少收获,特别是他对于阅读的性质、方法与策略的论述,现把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书信整理而成。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在教学思想上,洛克认为,教学过程是儿童在“人心”这样像白纸一样的心灵上积累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观念的过程,应该培养儿童的记忆和思维能力。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洛克把儿童的心灵看成是一张白纸而忽略了遗传的作用,显然有失偏颇,但是在当时,洛克已经把教学看成是一个培养儿童记忆和思维能力的过程,想想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就这一点,我们已经应该反思了:我们重视过程教学了吗?我们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和品质?
在教学方法上,洛克主张,教学必须注意启发儿童的求知欲望,重视发展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教师不仅应向学生讲明学习的重要意义,而且也应在教学中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从而使儿童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光荣而又荣誉的事情,使儿童对读书饶有兴趣,产生轻快感和愉快感”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教学要由易到难,从简及繁,循序渐进,盈科而进。所有这些,已经成为今天我们教学应该遵循的的教学原则,我们的.教学活动遵循了吗?聆听大师的教诲,联系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们怎能不有所感触?
在读《教育漫话》的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洛克对于阅读的性质、方法与策略的论述,把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关于阅读的性质,洛克认为“你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我已经说过,我们从极小的时候起就是自然而然地爱好自由的,所以我们对于某些事情之所以感到憎恶,原因只是因为别人把那些事情强加给了我们,此外没有别的理由。我常有一种想法,觉得可以使儿童把学习看作一种游戏,看作一种消遣;觉得假如我们把学习当作一件光荣的、荣誉的、快乐的和消遣的事情,或是把它当成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假如不使他们因为忽略了求学就受到责备或惩罚,他们是会自己要求受教的。”
一段话读来,我们清楚地感到,让孩子读书,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把读书看成是他们的游戏和消遣,看成是一种光荣和快乐。回顾我们的教学,往往不够重视学生的感觉,找来书籍或篇目,同学们,背吧,我有检查,背不过怎样怎样。有时我们看到,学生会在考试后把书撕个粉碎,或把书狠命地扔掉,其实,他们是在发泄内心的一种怨恨,一种把读书看成是“任务”或者“工作”的怨恨!这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教学神经,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怎样让学生搞好阅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又是什么呢?洛克在他的论述中,体现了如下几点:
首先,我觉得,洛克认为决不可让儿童把读书和学习当成他们的一种工作,也不可变成他们的一种烦恼,注意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把读书看成是他们的游戏和消遣,看成是一种光荣和快乐。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方法和策略。“我相信有许多的人,他们一生一世憎恶书本,憎恶学问,原因就是当他们正在厌恶一切这类约束的年岁,被强迫与被束缚去读了书的缘故。这种情形正同吃得过饱一样,饱食之后所生的憎恶是消灭不了的。”
其次,洛克认为,孩子阅读,不要强迫他,也不要因此责备他,要在可能范围内诱导他去读,但是不可把读书作为他的一种任务,宁可让他迟一年学会读书,不可使他因此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洛克强调读书要在尊重儿童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而不赞成强迫读书。在我们教学生阅读时,诱导学生愿读,乐读,乐在阅读中,不是为了考分而考分,确实是师生都向往的一种境界啊!
还有,洛克谈到当儿童开始学习读书时,教师应该注意向他们推荐和选择书来读,而不是放任自读,他说,“选择一本容易、有趣而又适合他的能力的书,书中的乐趣,就可使他前进,就可酬答他读书时所受的辛苦,所选的书不可使他的头脑充满纯粹无用,华而不实的东西,或是打下邪恶与愚蠢的基础。”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谆谆的教导!
当然,洛克也不忘阅读的“检测手段”,他认为,儿童左右的人常常和他谈谈他所读过的故事,听他讲将那些故事,这种办法除了别的好处以外,还可以对他的阅读增加鼓励和快乐,因为他知道阅读是有用与愉快的。
一本《教育漫话》,不仅可以让我们走进教育大师的心灵深处,受到震撼;联想到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又可以得到教益。愿教育名著伴着我们,愿我们心中的教育思想像明亮的星星,更加熠熠生辉。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漫话》读后感11-15
教育漫话读后感03-28
忠实的约翰09-01
《教育漫话》心得体会(精选7篇)11-24
读书《教育漫话》心得体会范文10-05
《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24篇)11-29
《教育漫话》读后感6篇06-08
《教育漫话》读后感2000字02-07
《漫话清高》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