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2-09-08 11:56: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锦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旅行,你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一句话,直抵我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于是这一期,也便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意义。

  小时候,父母会趁假期带着我们到处走走。那时年少,对旅游没有概念,更无谈渴望。那时的我眼中,旅行,即是父母安排下在景点前的各种摆拍,拍照留念,仅此而已。

  读书时,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通篇读完,荡气回肠。特别是《风雨天一阁》里,当作者在如注暴雨中拾级而上,一遍又一遍叩问历史时,我彻底被打动,仿佛与作者置身其中,冒雨一同寻找历史的印迹。尔后便在读后感里写道,磅礴大气的描述,作者对游地的感悟远超于观看或欣赏本身,旅行的意义已成为历史感悟与家国情怀的糅合。那时我以为,游地与景点,只能是一种不可亵渎的存在。旅行,要带着历史感悟与家国情怀上路,在对游地与景点的回味中,寻找旅行的真正意义。

  待到后来有机会自己出游,我带着那本《文化苦旅》出发,来到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风一阁去探寻历史的痕迹。可惜,我失望了。没有历史积淀,没有家国情怀,天一阁只是天一阁,它安静地伫立,但却未曾在我心中抚来一层涟漪。带着一丝无奈与失落,我离开多年来牵挂的天一阁,陷入对旅行的无限深思。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再次迷茫于旅行的`意义,找不到最真切的出行动力。

  直至有一次,当我跟随如潮人群来到厦门鼓浪屿度假,在一个天微亮的清晨,在清脆的鸟鸣声中,我漫步于鼓浪屿无人的小巷里,感受着小岛上最真实的生活,体验着小巷弄里厚重的年代感。那一刻,我才真正邂逅旅行,读懂了旅行的意义——那就是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与环境之中,感受着一草一木,感受着风清云淡,感受着人情世故,感受着身边人。尔后每每翻看那时拍下的照片,重温的不是风景,而是重温那种与旅行邂逅的心情,我想这也是当时拍下的照片至今唯一存在的意义。

  淙说,旅行与摄影,也无非是这样三种境界:到此一游、纯拍景、人景相融。但是,旅行,却会使你在每一次踏出熟悉城市时,在陌生城市里遇见各种可能性。金鸡岭看日出,炫眼的日光让你忘却拍摄;龟龄岛观星空,浩渺星空下忽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麦径徒步,身心俱疲时考验自身的毅力;西藏穷游,在虔诚的朝拜中打动心灵最深处。

  不踏出这一步,任凭你手中的设备有多高端,也不管你看过多少风景美照,都无法体验旅行带来的快感。旅行的意义,就是在感受不同地域的美景与风情,记录下属于当时独一无二的心情。这便是“用眼睛感受旖旎风情,用快门留住刹那永恒”。

  感谢淙,为我们带来这样一期既能观片又唤醒心灵的分享。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文化苦旅》如同历史长河中回望的老人,带着怜悯的眼神回望着着一望无际的荒漠。

  1阅读来源

  最早看到这本书来自于大学室友,那个时候的自己还迷恋着郭敬明的青春,《鬼吹灯》《盗墓笔记》的刺激,以及《安德的游戏》的天马行空,对于这种偏厚重的书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不够时尚,但十年以后真想啪啪给自己加个巴掌,如果早点接触这些书籍或者我现在的外在评价就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老人家,而是成熟稳重的人了。

  但是人生嘛。

  天真无邪也好,幼稚无趣也罢,还是不怎么后悔的,至少哪些书给那时的自己带去了很多乐趣。

  而《文化苦旅》十年以后,我也并没有错过。

  早晚都会遇到,那么在能够更好的理解的时候遇到,并不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也许早点回更好,但,当下其实也不错。

  2内容

  《文化苦旅》的题材应该是随笔集,现在的这个版本若分类,既有关于文化、旅行、建筑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于人生的质问。

  目录中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道士塔》,因为这篇文章是我那个时代语文课本中的书籍,但是这也是我错过《文化苦旅》的原因,《道士塔》的感情是悲伤的,以至于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我不喜欢那种阴霾的调子,读完眼前的黄沙漫天,天阴人悲,相对于阳光明媚的豆蔻年华,我不喜欢,不喜欢那种哭若无声的悲情,而十年在读,却也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即便挣扎再三,也不能翻出历史的长河,历史在悲鸣,人渺小若星尘,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有一颗淡定的心。

  所有的文章,从前到后,我的喜欢程度变得越来越淡,最喜欢的是第一篇《牌坊》,最不喜欢的是后期关于个人的一些思考与反思。

  哪些思考与反思,让人觉得无力而悲伤。

  3文化

  前段日子听过这样的一段话,说所谓的代沟最初来原因我们小学不读一样的课本,不学一样的文章。

  随着成长,我们遇到不一样的事情,看了不一样的世界。

  我喜欢余秋雨的文字,他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七八十年前的文化对行文的影响,每一个字都用得巧妙,字句工整,甚至在一些排比上能够看到幼童时期中国早期文化教育对余秋雨的影响。

  这本书从文字的结构使用与编排上,值得好好的学习。

  而这本书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思虑,值得深深的思考。

  这本书后期对于自身的探讨,值得借鉴与学习。

  推荐指数:四星

  推荐年龄:对于天真浪漫的小朋友建议晚一点阅读,因为里面的有些感情,不易让小朋友理解。

文化苦旅读后感3

  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书房的门,余秋雨开始了文化之旅。他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而我,也透过他笔下略带沧桑的文字,开始了一场心灵的文化之旅。

  聆听着来自远古的呼唤,低声吟哦着文人墨客留下的动人心扉的诗篇。脑中也浮现出了一幅幅或苍茫壮阔,或柔丽凄迷、清新婉约的图像:积雪的群山,空旷辽远的天空,丝丝缕缕飘零的浮云,在朔风中萦绕千年的羌笛,是黄沙漫漫的阳关;叛逆得瑰丽惊人的激流,残缺的神话下,“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神女峰,清荣峻茂的两岸,是孕育了王昭君和屈原的三峡;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苏州;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是漂浮着千年藻苔的西湖……

  身处广袤的自然,再高大的人也变得渺小;在滚滚历史文化长河里,再繁华的盛世也不过是惊鸿一瞥;而在深邃而神秘的穹宇中,孕育了千百亿生命的地球,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那么,作为一个人,一个极其普通的生物体,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在自然面前,面对着几千年时间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仰视着无边的闪烁的星空,趾高气昂?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旅行,是一场心灵的旅行。终点站都是相同的,有些人急功近利,顾不得欣赏沿途的风景,用他所谓的好方法,匆忙地走过去。只是,最后才发现,自己心竟是空的,回首一生,茫然无措,曾经费尽心机搜罗的功名利禄,却无法填满空虚的心灵。

  那么,把心放谦卑一些,虔诚一些,淡然一些,闲适一些,去享受旅程;满怀着对下一处美景的期待,脚步坚定而轻快地向着前方踏着,永不疲倦。雾气氤氲的深山中,回荡着袅袅空灵飘渺的古琴曲;金黄麦田里,随着麦浪翻滚起伏的是莫扎特轻快跳跃的《卡农》;山溪泉眼旁,如流水般叮咚作响的是晨风中的柳笛清音。渐渐地,曾经羸弱的身体变得健康而挺拔,黯淡无光的双眸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苍白空虚的心也变得色彩缤纷而充实。

  心在旅途,是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是一种追求美好,又能享受过程并不断发现快乐的生活态度,它使人不断地向着最完美的境界前进。我不知道那美好的远方在哪里,没有人会回答我,但是我会走着属于我自己的道路,不断向前,享受着沿途的辛苦与疲惫,享受着花朵苦涩的甜蜜,享受着属于我一切的一切。荆棘算什么,剌破的伤口总会愈合;风雨算什么,泥泞过后的天空总会更加湛蓝;失败跌倒算什么,大不了爬起,重头再来。

  心在旅途,坚定的脚步永远向前;心在旅途,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文化苦旅读后感4

  读完《文化苦旅》一书,感慨颇多,其中最深的一点,便是中华文明。

  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承载着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我们炎黄子孙以其为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它们都辉煌一时,虽起源早,却均被时间侵蚀,随之没落了,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流传至今,其它文明均太过张扬,引来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冲撞中,走向了毁灭,中华文明比较保守,不张扬,不炫耀,但以其强大的力量,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有三条天地之线:黄河、长江、长城。其中黄河最为重要,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那儿,有着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长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时,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便已转移到长江流域。第三条线最有意思,这条线与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它同时又是区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天然之线,它借秦始皇之手“画”出,目的是区分两种文明。从中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神奇、有底蕴,有内涵,这是任何一种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华文明虽未中断,但其也是历尽了沧桑与磨难。国内的兼并战争、改朝换代也避免不了大战,这一切,使中华文明损失了许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国家和民族的败类,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华大地上的珍贵之物卖给外国人,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圆箓,他将莫高窟里许多珍贵的经书卖给了一个外国人,而他所得的价钱只有三十英镑!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腐败,从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华文明一步步被破坏,被践踏,被摧残,每一次战争都沉重压制并打击了中华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断中华文明,这便是中华文明的强大之处,也是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这更能彰显一个民族的伟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余秋雨,他抛高官弃厚禄,冒着生命危险,又不远万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写了二十余本书,单是辞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别说行遍天下了!他对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无限的向往,我多想一览祖国大地上的秀美风光,也用自己的笔记下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个探索中华文明的旅行者、学者。是的,这需要无限的勇气与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积蓄……

文化苦旅读后感5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过之后,掩卷沉思,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悲愤、沉重、欣喜……

  《道士塔》前,他感慨万千:既悲又愤。悲的是王道士的无知幼稚,不懂得文物的价值,官员随意处置那唐朝的经书,送给京官做生日礼物,留在家中自己收藏,在少量经书运往京城的过程中任它被拿走。愤的是那些外国人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却利用王道士的无知用极少的钱或物品换得大批经卷,使得大批价值连城的文物流落到海外,而中国的专家研究自己国家的敦煌却要饱含屈辱地从英国人手中买微缩胶卷。

  雪灾人们心中大都是美丽的,《阳光雪》却带着一千多年的沉重飘飘洒洒,站在这昔日的战场,带着这沉重的心情,在这如潮的沙坟,如浪的寒峰间,又想起了昔日王维的劝酒,又想起贬谪逐官的人们,飘扬的雪花中独立寒风,无论是谁,处于此情此景,心情都会不由自主地沉重下来,本还该有几声羌笛和胡笳做伴,可那却是士兵的哀叹,在这昔日的战场上,其实心头最多的还是沉重的心情。

  也许苦旅中作者还带着几分欣喜吧。

  《腊梅》,生在病院里的腊梅,带着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在病院竟还有腊梅,芬芳淡雅的香味让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在上边了。下雪了,他们在乎梅花朵数的增减,下大雨了,他们在乎梅花会不会被打落。下雪了,有身子袅娜的护士冒雪数花,下雨了,有身材颀长的护士架伞。即使是生病也带给作者以欣喜,他的心中应是快乐的吧,因为冬天,他们有过一枝腊梅淡黄色的腊梅,傲然立于雪中……很久很久……

  也许这文化的'苦旅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苦,还有悲愤,还有沉重,还有欣喜,还有……我读了这《文化苦旅》是带着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作者的漂泊旅程中,每一次的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每一次心的感悟,都带着一丝智慧的光彩,也许它比任何一段文字都苍老,但作者的心是永远年轻的,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去游历大江大河,遍访大好河山,趁着我们还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让人生永远充满年轻的心情,拥有年轻的色彩,永远年轻!!

  山水间的跋涉之时,作者有时有许多的回忆,而这种回忆渗入笔墨之中,让我感受到山水历史之外,人生回忆也能增加声色情致,也许作者本无心写这些,是山水给了他回忆往事的空间。也许这些只是因为作者的心还是年轻的,年轻的心不只属于年轻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6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题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

  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7

  一直想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昨天,从书店抱来一摞书。归家,便迫不及待地从书堆中抽出《文化苦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翻开了第一页。

  听人说,《文化苦旅》,是要带着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去读的。毕竟疑惑,但我看完第一篇,才一抬头,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是感动吗?

  是悲伤吗?

  是我感受到了余秋雨的文字中对敦煌文献惨遭掠夺所饱含的深深的无奈!

  便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心底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份对文化的凄苦与无奈。当这些悲怆的感情被激发的时候,仿佛深渊里的岩浆,便不顾一切冲将上来了。

  当我沉浸在《沙原隐泉》带给我的震撼,《夜雨诗意》带给我的惬意,《道士塔》带给我的酸辛,《藏书忧》带给我的风趣……仿佛在依稀中看见,余秋雨——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整日行走在那些细细密密的古老民族的文化当中,抚摸着那透着沧桑与无奈的残垣断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像是在聆听它的心声,又像是品尝古老文化的痛楚——不觉哑然惊了。

  有时也曾想过,这样深厚的古老文化,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翁来说,是不是太凝重了?是不是,太过沉闷了?

  然而,看着,看着,这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书中,尽管大多数是在渲染一种苍凉,寂寥的古文化氛围,但不难看出,他并没有普通老人的日暮沉沉、行将就木的老气,而是跳脱着一种小小的调皮,小小的愉悦,使人在深刻反省为何会遗失诸多古老文化的`同时,也不禁哑然一笑了。

  在这部浸透着古老气息的沉甸甸的书中埋下头去,顿觉心中被什么沉重、苍凉而又无奈的东西压住了。那是文化的呼喊;文化的凄泣与一位老人的沉痛的话语;每一句话,都透着古文化的辛酸泪,一滴,一滴,滴在余秋雨的心上,也滴在我们的心上。

  但《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令人眼前一亮了。余秋雨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生动形象,我仿佛沉浸在江南小镇的凄美柔婉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

  阅毕,掩卷,珍重而搁之。它毕竟不同于其他小说,它拥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珍藏,一份古韵,一份沉重,一份丰厚的文化馈赠,是要仔细地读三五遍的,方能更深地了解,更深地领悟其中的酸辛与无奈,柔婉与凄迷。《文化苦旅》,不仅仅是一次空间与稿纸的双旅行,更是一次考验人心与在一片漆黑中探寻、摸索古文化的心灵旅程。在黑暗中探索,在思考中沉淀,在心灵中挖掘,在空白中书写,《文化苦旅》便是完美地诠释了它们的意义。

  在文化中苦苦跋涉,风餐露宿,只为找寻那些被遗失的古文化,只为唤醒那尘封在人们记忆中的古老的民族精神——或许,这便是《文化苦旅》的精粹之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8

  徜徉在一书架散文著作之间,我的心在犹豫,手已经不由自主地取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刚刚翻开第一页,就追随着他掉入那华丽的摸不着边际的文字宫殿。我一动不动,心却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游荡。冷落了几百年的古战场烽火重现,敦煌的黄沙中分明有赤脚的飞天在起舞,灵秀的苏州偏偏在雨中低声哭泣……

  读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处古迹放飞着心灵,让它随艺术的激流冲刷每一种文化,让它与古老中国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却被撞痛了,因为这文化承载着太沉重的历史,太沧桑的过去……

  余先生是一位幸运的苦行者,中东焚天的战火中,冰岛封天的严寒中,昔日罗马悲壮的斗兽场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总是在最佳的时刻巧遇文化,大雨来到宁波讲课,就遇上天一阁开放;黑暗中迷路,却无意中经过但丁故居。而细心的他又总能从眼前的蛛丝马迹中看到深远的历史,深刻的思想在稳重的文笔下交汇成河,征服了饥渴的'读者,在华美中益显沉重,深邃中带有感性,像茶一样,几番品读,仍有余香再口。

  余先生又是心痛的,因为他必须一次次驻足曾经失去的辉煌,一次次仰望历史遗留下来的沧桑。最是痛心在敦煌,于敦煌漫天的黄沙中,我真想随余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个斯坦因跪下。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内涵!为什么?为什么敦煌要生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却没有一双智慧的双眼,没有一腔为民族文化而生的热情?我好恨,好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生一个世纪,与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对峙,我相信我的冲动可以让他苏醒!

  就这样,敦煌一步步走着,文化一点点残缺着;就这样,我们的祖先,他们精神上的财富一点点地流失着。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说些什么,也许语无伦次的我只能瞪着血红的眼睛在凄艳的晚霞中与他对视!我愿让大漠的朔风将我与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黄沙漫天的敦煌,我愿与他对视千年!让我用这种方式阻止他们对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总是心存幻想,也许,眼前的一切辉煌与沧桑,都是冥冥之中历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场戏;,让艺术活生生地为后人演绎吧!

  仍在追随着余秋雨先生,让心在历史古迹中游荡,我在心中祭奠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文化苦旅读后感9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中国文明的盛兴、衰落。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拜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读这本书就是读行走的哲学,是跟随余秋雨先生踏上游历中国文化古迹的旅途,感受历史名迹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所沉淀出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生,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与书本、学生做着不同的互动,看着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更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的脚步只能紧跟着自身的职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成长,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工作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我们只能夜以继日的工作在第一线,默默地服务好每一位学生。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犹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先生有渊博的文学、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文化苦旅”,望文生义,自然是一个“旅”字贯穿全书。但这部书又不是简单的山水游记。“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我想,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个“苦”字应该说可是全书的主旨。作者并不在乎旅途劳累之苦。这个“苦”乃是对全民族意识的苦苦思索,对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寻,读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我以为,最能体现作者一个“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把大车大车的经书、绘画运往两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群眼睁睁看着国宝流失却不闻不问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国,竟存在不下几卷经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个藩台,在中国,这样愚昧、麻木的国民又何止千万?王道士不卖,李道士照样要卖,张藩台不管,赵藩台更不会管。“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面对如此国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后,王道士早已化为灰烬,莫高窟的历史文献也在大英博物馆的玻璃窗里沉睡了多年。尽管我们再也不会让一个蒙昧的道士去看管我们祖先的遗产,可他们似乎还活在我们身边,盲日庸俗的国人似乎也还不少,也许文明离我们还很远哪!我们期待着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谈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书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巨匠,但他命运多劫,两次遭贬,又客死他乡。然而正是由于他官运不济,被贬永州,才使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可此时的柳宗元仍时皇宫内的青砖绿瓦一片痴情,因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事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而此时,命运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满心欢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却是更加荒凉,更为边远的柳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评余秋雨的文章,说它的词藻华而不实,说他的文章软弱无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也没有必要去探个究竟。因为文学本身就有它的两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余秋雨的书,在他的书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历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这就够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冬季寒风凛凛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吹散,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家眷,朝着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苏东坡沦落至此境地的原因,就是陷入了被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写信给皇帝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都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而这些言论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后,苏东坡就被定了罪。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的国土上,绳子捆绑着一位伟大诗人。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苏东坡全部遭遇不知半点起因,怕连累亲朋好友,几度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但如果成了,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竟是一群小人。

  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当时的国情——小人居多,嫉妒心理无处不在,朝廷内更不用说,君王没有过人的胆识,不能明察秋毫,轻易听信小人之言。“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苏东坡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他曾写信给李常来表达此时的感受,但刚写了几句又加上一句“此信看后烧毁”。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

  苏东坡无情地剥夺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目的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渐渐回归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而今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和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该以怎样的的心情来述说。开篇便是《道士塔》与《莫高窟》,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却是没有一个游者对她的解读深刻。只记得,乐僔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王道士“打开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门,丝路花雨滋润了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一曲《飞天》奏响在耳际,只觉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闻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辉煌灿烂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处荒芜。那片翠绿已被烈日化为干黄,那曾经的碧蓝只留下洁白的晶盐,只有苍穹依旧是不变的蔚蓝。那高架的铁塔撑起了多少人的现代梦,那纵横的缆线又牵来了多少人的小康梦。然而,当所有的中国梦都实现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敦煌,这座古城的梦想,千年如一的梦想。曾经的她,年轻气盛,任由祖国有志青年在她身上开采探挖;曾经的她,壮志凌云,任由原子弹绽开的蘑菇云在她脚边开花;曾经的她,豪气冲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带走她的经书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疮百孔谁看得见,她的满怀心酸谁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谁倾吐!寻梦的路,为何这般艰苦?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谁的心,党河水的断流伤了谁的神,漫天风沙迷了谁的眼,遍地干涸断了谁的梦……风沙肆虐,细雨无踪,有谁明白敦煌的梦已面临着枯竭,又有谁明白飞天的故乡即将成为传说。曾几何时,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个名字——楼兰,可谁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尘,多么可笑,多么荒谬!难道敦煌的梦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丽的飞天不能没有家乡,轰鸣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灿烂的莫高不能被黄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书籍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被人无数次的阅读,却从未有人敢宣称自己读透了哪一本经典。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我们又可以算作是不同的读者。

  由于种种原因,初读《文化苦旅》时,误以为“文化苦旅”四字意指作者探求文化遗址的艰难旅程,重读一次,才发觉其含意远不是如此简单,作者并非提醒读者自己行程过程中所受之“苦”,他更想强调的是文化产生,发展,消亡的历程,是一代代文化人创造,培育,守护文化的“苦”,当然,文意不尽如此。

  书中写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文化人或许身体羸弱,或许手无缚鸡之力,他们很难阻止大多数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他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用文字战斗在思想的战场,以手中笔,以诗歌文章,最后以生命捍卫文化。

  几千年来,多少文明沉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中华文明却未曾断了传承,这固然与中国地理位置等客观原因有关,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心中的`执着与坚守。

  现代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日新月异,人人都只顾着朝前看,不停地加快脚步,却很少甚至没有人回过头来看看当初无数人为之奉献的文化。没有文化,哪来的文明,哪来的社会进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当珍惜文化,领会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并不断将其发展壮大。

  余秋雨先生用漫长的足迹,追寻文明的盛衰,借历史的痕迹沟通苍茫的山河。他告诉我们,文化始于自然,兴于自然,离开了自然的文化如无根之浮萍,难以长久,中华文化要想长久,就必须始终立足山河,立足这方天地,立足自然,要学会尊重自然,感受自然,顺应自然,“卸去种种重负,诚恳而轻松地去面对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哪怕这些重负中包含着历史的荣耀,文明的光泽”。

  “路,就是书”,余秋雨踏过许多山河,古迹,走过了很多很多路。无人问津的路,旅者云集的路,他都走过。在学会了寻路,走路之后,也就学会了读书。这书,是山河之书,是古今之书,是自然之书,他学会了脚踏实地远望星空,与脚下的大地紧紧相连,与头顶的天空遥相呼应。他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想到了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山河文化中,找到了归宿。

  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使受“快餐文化”影响而急躁的心变得沉稳下来,少了一些迷茫,多了一些思考。合上书本,我不由得生出一种周游天下古迹,品味历史百态的欲望。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放下,合起,闭眼,冥想……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认为是一部介绍文化的无趣书籍,但我的目光却又死死地粘在“苦旅”二字上。“文化与旅行有关吗?”“为什么还是'苦旅'?”“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呢?”等等奇思席卷了我的内心,决定翻开此书,一探其中的奥秘!

  余秋雨,本书的作者,江苏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获得很多的奖项。我对这位作者最初也仅有这一点认识罢了。不多说了,管他作者是谁,谁让这书名这么新奇呢?于是,我便在书桌前,打开《文化苦旅》,与作者进行一番“苦旅”。

  第一站:中国之旅

  “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我同余秋雨缓缓地走进了他的家乡,听他讲诉牌坊的由来与故事,在尼姑庵附近看孩童们打闹,慢慢移步西山边的'寺庙,倾听木鱼当当,和尚诵经,渐渐地,他便与我说起了生态文化,一边听着,一边望向祖国的山河,江水滔滔,群山挺立,感受这山河文化的伟大磅礴。

  不知不觉中,他将我领到了都江堰,听他讲述李冰与都江堰不解的渊源;

  又将我领到莫高窟,从壁画中感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又将我领到西域喀什,穿越千年,去感受这儿的文化大汇聚;

  有将我领到黄州,带我去倾听一代大文豪苏轼的内心,听苏轼吟诵“大江东去……”

  第二站:世界之旅

  感受完中国文明,我与余秋雨又远渡重洋,进行各国的文化考察。

  这中间,我一直追随余老师,一起游历了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像他这样以人文学者的身份对如此多文明遗址进行整体性穿越,在他之前,国内外均无先例。

  最后,余老师告诉我:即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差别很大,但既然都是“文明”,就必须应对所有文明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恐怖主义。

  第三站:人生之旅

  余老师说:“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经历坎坷。”因此,“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创造之苦。

  于是,借此机会,余老师带我走进了许多文化的创造者。例如: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曾是上海文化的骄傲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谈,询问,体会到一位伟大文化创造者内心的孤单与无奈,坚强与不屈。

  睁眼,结束了这三场“旅行”,通过旅行,初步的了解了“文化苦旅”的本质是什么。但,通过这一读,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作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文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灯光昏黄,茶烟缭绕,盘旋而上,缕缕如丝,光影糅合。持一本《文化苦旅》在手,任茶由热转凉,遗留凄伤于心中。

  三十七篇文化散文,一篇自序与后记,文字中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深深地映入眼帘中,刻在脑海里,遗留于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忘怀的,唯有凄伤,苍凉与苦涩。

  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你离开故乡,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而你行行走走,到达了莫高窟。那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在夕阳西下,朔风凛冽中,更显得悲凉。当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流泪地被卖到远离故乡的远方。“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一卷又一卷,一箱又一箱,一大车,又一大车。经文书卷被几句现编的童话骗走,“我好恨!甚至想剜心刻骨。”恨未早生一个世纪,决战于敦煌,任千帆过尽,这也只是一抹泡影,时光苍茫,岁月的洪荒里,那些往事已为陈迹。

  别离了敦煌莫高窟,你又苏州来了场相遇。“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美丽的古城中,你遥想苏州的委屈,困惑于苏州的兴衰,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唯有此古城,才能给人一种真正的休憩。纵它背负着种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罪名,可它依旧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

  辞别了古城,兜兜转转,来到了天一阁。偌大的中国只留下一座藏书楼。藏书楼兴起于明代,由范钦所建。此楼被阮元说成:“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文化人爱书的思想,收藏书籍的典范也由范钦而来。如此这般惜书爱书,想必范钦本人也被古籍、古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浓厚的`书卷气息,古旧的历史书卷,犹如一个历史老人屹立在藏书楼中。那封存已久的文化内涵随天一阁门的开启而奔泻而出。文学者漫游于此,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不幸的是天一阁一半图书被盗,那悠久的文化因被偷而丧失于天地之中。

  痛心于文籍的丧失,感慨于文人藏书的艰难历程。虽心痛哀伤了许久,然而按耐不住心中对苦旅的探求,我跟随你的脚步,到了笔墨年代。那浓黑的墨挥洒自如于洁白的纸上,浓郁的墨香沁人心脾,惹人心醉。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当近代中国,外国的思想文化流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毛笔之于中国人的地位动摇了。毛笔渐渐被碳素笔所取代,流传之久的文化也随之而去了。时代之更迭,文化之兴衰,亦越来越迅速。久久不能自拔的是,我们如今还剩下什么呢?

  岁月是场旅行,文化在其中更显艰辛。借问灵山多少路?十万八千有余零。这是风行的距离,也是漫漫文化之旅。

  合上书扉,闭目小憩。久久之不能离去的,是心房里被填满的凄凉与苦殇。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书感文化苦旅阅读体会12-13

文化苦旅作文01-28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4-10

文化苦旅阅读笔记06-08

书写文化的苦旅作文01-28

文化苦旅好词好句01-27

读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读书感10-17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9-06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2-0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