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 1
作者刘擎说,如果读完此书只记住一句话,希望我们记住这句话:
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
正如韦伯提出:理性是解决目标的效率工具,比如现代化科技就是理性的产物。但理性回答不了人生应该定什么目标,无法定义目标的价值,这就是理性最大的局限。
当理解了由于无法定义人生目标价值,人就进入了“虚无”状态,因为没有绝对正确且唯一的目标价值。萨特认为这是值得开心的:正是因为如此,人才有了“自由”。即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为目标定义价值。在自由的人生道路上,需要明确2点:
(1)即使达成了某个目标,人还会再次进入“虚无”,会需要另一个“目标”。“虚无”永远无法真正填满,就像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减少“欲望”,放下“执念”,知足常乐,获得持久的平和愉悦幸福。
(2)当“自由”选择了某个目标并赋予其意义价值后,需要全面负责,承担对应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向外寻找理由/借口,其实人一开始做出的目标选择,就产生了蝴蝶效应。且在达成目标与外界的联系中,无论外界如何反馈,自己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决策权还是在自己。
下一个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自由的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很多人被“贪嗔痴”驱使,做出“纯动物性”的选择,比如有足够的钱、美女、豪宅、美食为生。也有人被“真善美”驱使,为他人捐献了器官等导致自己失去生命。这些是自由的“选择”吗?
这本书告诉我们,自由有两种,一种是“消极自由”,一种是“积极自由”。“积极自由”是“实现某种目标”的自由,是“真正的”“高级的”“理性的”自我所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的目标;相反,“消极自由”是“虚假的”“低级的”“非理性的”自我,做出的.选择。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主导?什么是更高级的目标呢?
无论是贪嗔痴,还是真善美,都是由动物性、遗传、外界影响等产生的。“贪嗔痴”通常被定义为负面的,“真善美”则被认为是最高级的追求。人很容易辨别并避免“贪嗔痴”, 当对于“真善美”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而陷入其中不自知。
我理解的真正主导,是不受“贪嗔痴”和“真善美”驱动,而是自己去根据自己想要的东西,选择最合适的路径。
最佳路径是什么呢?
正如罗尔斯所说,在“无知之幕”下,人们会达成一个普遍共识。而这个普遍共识,也是哈贝马斯所寻找的。
后续继续补充。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 2
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虑理性,尼采宣布上帝之死的真正意义,文明进程的终点等等。书中所介绍的思想家对我而言不全陌生,但从没有考虑这些思想之前的关联性。思想观念和现实之间紧密相关,“思想观念是人社会实践行动的驱动因素,思想观念并不脱离于社会现实,而是内在与社会现实。”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社会变革,旧的思想观念离场,新的思想观念尚未登场,中间引发了混乱。
思想观念从过去重视事物内在价值、信奉共同神话、自然秩序到现在个人赋予的价值变得极其重要。思想观念上的普遍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导致思想陷入新的混乱、需要建立新的秩序;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理性占据了重要地位,理性看似无懈可击,也存着致命的缺陷。”现代人虽然拥有着很大的自由,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理想和政治立场的权利,但这种自由也可能成为负担。”现代社会所推崇的金钱至上,是有其思想基础;由于价的多元化,只有工具理性具备客观标准,价值理性不在存在统一客观标准,而衡量工具理想最通用的工具是金钱。
信仰没有对错之分,信仰是对生活的指引。现代人丧失了信仰,而信仰的意义重大。“信仰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超越,让你超越死亡达到永生,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你超越卑鄙达到崇高,从而战胜欲望的羞耻。”缺乏信仰,欲望便掌控了整个社会,“生命欲望是真实的,也是正当的,即使因为挫折而痛苦,我们也应当正视它们。”任由自己的欲望行事,往往只能得到片刻满足,却要为此付出代价。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不全是我们所必需的,有些需求是被商家制造出来的。任由欲望主导存在缺陷,人们呼唤理性。
理性是否是唯一的公正标准,不存在任何缺陷?其实不是,理性也有局其限性。一是科学意义上的客观事实可能根本不存在,“视角决定事实,而一个人的视角并不是天生固定的,而是在自身经历中形成的。”只有可以被证伪的,才是科学;从这个假定出发,弗洛伊德的学说并不是科学。波普尔强调,“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科学只能获得暂时的正确性。”二是了解到大屠杀恰恰是理性的结果,每个人只负责整个暴行中的.一个小环节,从而不觉得自己直接参与了杀人。“大屠杀,首先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度,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如何避免大屠杀的悲剧再次上演,需要人们保持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积极思考,独立判断。”法律并不代表绝对的正义,恶的法律本身维护的就不是正义。最后,人类依靠理性,又清楚的知道理性存在缺陷。“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
最后作者又重新谈到了自由和现代文明的走向,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我不想要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不受外部的干涉和阻碍。积极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可以用理性来掌控,实现自己的目标。”消极自由依然是种奢望,不想打交道的人依然要打交道,不想做的事情依然要做;但同时实现了部分积极自由,在自己可控制范围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这是一本可以带来思想观念改变的书。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 3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价值的多元以及科技发展的局限性等。《西方现代思想讲义》通过对19位西方思想家的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现代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和挣扎。
首先,书中提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在精神层面却出现了一些未知的“时代病症”,如人生目标感的缺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工作压力的增加等。这些症状表明,尽管现代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对于个人而言,他们仍然感到迷茫和无助。
其次,作者强调了追求自由和理性的重要性,但也提醒读者认识到理性化的局限性和代价。弗洛伊德提出,人类的无意识(原始欲望)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即使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最后,韦伯被视为现代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他的理论阐述了理性化对人类现代发展的作用及其局限。韦伯认为,虽然理性化和科学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它们并没有为人类提供一套普遍适用的价值体系。因此,人们在面临价值观的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力。
总的来说,《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和挑战,它启发我要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并在面对不同观点时,学会理智地分析和评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对现代思想和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 4
一、马克斯.韦伯
看清现代,反思现代,真正理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机制,指出现代性最深层次的缺陷。
他对现代理性化的分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三种主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同时切入了现代人的精神信仰领域与现代社会的制度结构领域。
三大核心命题:“世界的祛魅”、“诸神之争”、“现代的铁笼”,以及一个重要概念“工具理性”。
1. 世界的祛魅:用理性的力量驱散神秘的魅惑
第一个阶段“宗教的理性化”:用哲学理性来论证宗教的合理性,论证救赎的意义,使宗教获得理性化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转向宗教本身:现代科学是理性化活动最典型的体现,根本上抵制一切神秘和超验之物。
后果:宗教不再是共同默认的信仰,人类精神世界陷入“荒芜”。
2. 现代的诸神之争: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存在逻辑裂痕:西方传统观念中真善美具有前后关系,因为发现事实真相,进而确定道德伦理的标准,确定美的本质。
后果:事实判断有确定性,来自客观世界。价值判断具有多样性,于是我们进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困境。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因为生命意义是一个价值问题。公共生活领域,政治问题同样引起激烈的对立,本质上都是价值观的冲突。
3. 工具理性带来的问题
工具理性关键在于“计算”,有客观标准,核心在于求效率,考虑的是手段。价值理性通过理性思考确定目标。
工具理性塑造的社会制度:官僚化、非个人化
4. 现代的铁笼如何铸就
“现代的铁笼”和官僚制密不可分,是禁锢也是保护。
弊端:造就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工具理性的逻辑强大导致几乎在所有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而有些问题根本上是这种逻辑无法解决的;造就了片面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一种“供求关系”。
优势:大范围内解决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贫困、困乏、奴役、疾病等
5. 韦伯思想的启示
悲观主义恰恰是盲目乐观主义造成的
思考
信仰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超越,让你超越死亡达到永生,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你超越卑微达到崇高,从而战胜欲望的羞耻。
宗教信仰遭到理性主义的挑战,现代人在接受某一种信仰前,往往会确定信仰是真实可靠的,会通过论证来实现。信仰对人生的意义越是重大,论证信仰是真理的要求就越强烈,这样带来沉重的论证负担,因为信与真之间存在逻辑裂痕。
二、尼采
1.“上帝死了”:信仰的大厦倒塌,人们陷入了虚无主义。
“是我们杀了上帝”:实际上是批判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
形而上学:相信这个世界背后是更真实,有目的性的、有统一性的本质世界。我们之所以会编造这些东西,是因为人的心灵很脆弱,我们需要安慰。尼采认为那些充满确定感的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的根源。
2. 超人哲学(消极的虚无主义——积极地虚无主义)
“超人”掌握生命本身的强健力量,是人唯一拥有真实的东西,也是人战胜虚无的武器。
虚无——虚幻的信念——消极,虚无到消极中间有个虚幻的信念,这个虚幻信念就是形而上学。
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现实,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行动,来创造价值,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尼采:你否定了我才是真正理解了我,才是深刻的追随,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
3. 视角主义
“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传统的认知模式: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真理,我们不断认知它,不断推进就越来越接近真相,最终完全认识和掌握真理。
尼采的视角模式:根本不存在一个客观真相,人不是“看到”真相,而是“制造”真相。外部世界是因为人为的把概念和意义赋予,才变成了“事物”。对于公认的客观真相,尼采认为人们对这些问题具有共同的视角,造成的错觉。“视角主义”认为事实的“客观性”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有没有“共同视角”。但这种错觉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一些稳定的事实认知,很多人类活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常开展。
正是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那么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我们也能更“客观”。
三、弗洛伊德
1. 宣告了“理性人”的死亡
发现了人类心理结构存在的一个黑暗地带,叫做“无意识”,这个区域非常巨大,人平常能意识到的各种知觉和理性思考,其实知识精神生活的很小一部分。“意识冰山理论”
无意识部分隐蔽且力量强大,是人的欲望本能,主要是性欲本能和攻击本能,是人内在的基本冲动,是生命的驱动力。
2. 人格结构三元说
本我:人格的最底层,“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不论对错,满足了欲望就很快乐。
自我: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过程中形成的。
超我:超越自我的部分,是我们心中理想化的人格,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我们把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权威内化,最终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
柏拉图曾经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再往后休谟提出“理性不过是激情的.奴隶”,叔本华也把人的意志看做是难以察觉的“盲目的驱动力”,尼采提出“权力意志”在宣告生命冲动的力量。
3. 科学理论重要特征:可证伪性
波普尔提出科学的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就是有可能被经验证据证明是错误的。如果能解释一切,这就成了伪科学,伪科学永远能自圆其说。而精神分析学就有一种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的倾向。
4. 弗洛伊德重要的遗产
以科学的名义,将一种新的人性观念广泛传播到社会大众之中,从此,对人的理解的核心不再是理性,而是欲望,至少也是欲望和理性的不断冲突。如果我们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本身便不再卑微可耻,也就用不着“超越欲望”了。
四、萨特
1. “存在就是虚无”
人的存在和物的存在的区别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意识。胡塞尔说:“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意思是意识具有对象性,那么纯粹的意识本身是什么呢?
萨特说,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人的存在原本就是虚无,它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
物的存在叫做“自在”的存在,人的存在叫做“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它的本质可以变化。
人厌恶虚无,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总是需要填满自己的虚无,去获得某种本质。通过占有“物”的存在,从而获得确定性,萨特把这种欲望叫做“生存者与存在物的复合”,渴望与物合二为一,来解决人的虚无的状况。
但这种做法注定失败,因为这只能暂时、局部满足对确定性的需求,根本上的虚无无法改变。所以萨特说“人是一种徒劳的激情”,总有一种激情推动我们去占有、去追求,但那种满足永远无法实现。
思考:总有一种激情去推动我们去追求,这种激情来自哪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就是虚无,存在先于本质,如果“本质”决定了命运,那么,先于本质的存在的人就是不被任何命运所限定,也就是说,人根本上是自由的。
2. 自由选择是很沉重的负担
只要是你做了选择,背后就会有一个评判标准。你的评判标准哪里来的呢?只能是你自己给自己确立的,所有的选择都会有后果,我们都生活在自己选择的后果之中,这些后果也在塑造我们自己。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选择有一个坚实可靠的依据。
萨特从“存在就是虚无”推出了人的绝对的自由,进而推出了绝对的责任。
3. 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认为,人总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萨特的哲学是绝望的哲学,也是希望的哲学,更是行动的哲学,我们最根本的自由和可能性都在行动中实现,它们并不只属于尼采的超人,更是根植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之中。
思考:尼采、萨特的哲学思想,它们在都承认了虚无主义的存在,尼采的思想认为我们是通过杀死“上帝”,从而荒芜了我们的意识领域,我们通过虚假的思想即形而上学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尼采强调要做“超人”,要立足现实,让消极的虚无主义成为积极地虚无主义,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本身是一片虚无,这样的虚无产生我们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产生绝对的选择,绝对的选择产生绝对的责任,面对这种沉重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因为这种积极性是根植在我们的每个人的存在之中。
五、现代世界的社会政治困境
现代政治权威的特殊性
人和人生活在一起,需要有公共秩序。政治学两个基础假设,一个是“资源匮乏”,一个是“人性自利”,这是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意味着公共秩序无法自然形成,需要某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威建立和维护。
政治权威哪里来?凭借直观感受,最简单的答案是依靠暴力或者军事力量。马克斯.韦伯提出“在特定的领土之内对暴力的合法垄断”,这就是“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权威实施统治的根本依据。古代的统治依赖自然等级结构,人们相信天生的等级不同,在这个等级结构中上层对下层具有正当的权威。但经过17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转变,“自然”等级被瓦解,一切显得“不自然”了,那么政治权威就必须解释其统治的合法性,这就是现代政治权威的特殊性。
(一)鲍曼
1. 大屠杀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它只在现代文明才可能出现
鲍曼发现,官僚制不仅会损害个人自由,还会导致道德冷漠、逃避责任。每个人在作为零件高效运转的过程中,丧失了对总体目标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大屠杀和现代性第二个关联在思想观念上,现代科学主义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某种理念支持,鲍曼把这种理念叫做“园艺文化”。鲍曼还认为,大屠杀是一种策略实现的,通过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
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和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2. “平庸之恶”
阿伦特用“极端之恶”来对应理解“平庸之恶”,“极端之恶”和“平庸之恶”其实是一体两面。她认为,极端不是在程度上,而是在性质上。古代大屠杀要么出于军事或经济方面的利益考虑,要么是复仇,要么是杀人取乐,而现代性的极端表现在动机不是出于以上原因而是纯粹把人看做多余的东西,不仅把人否定了人的尊严,还否定了他们可利用的工具性的价值,这种否定等于“根除人这个概念本身”。
“平庸之恶”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不是从邪恶的动机出发,而是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能力而作恶。阿伦特还指出这个说法只适用于“极端之恶”中,才能体现“恶的平庸性”这个特征。
3. 独立判断
独立判断的前提是独立思考,道德真正含义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做出自己独立的是非对错的判断。
独立判断的艰巨性在于需要自己承担责任风险而不是通过达成共识的价值规范来转嫁风险。
(二)波普尔
1. 科学是怎么被重新定义的
人类是容易犯错的物种,这是人类固有的特征,不管在科学还是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我们都摆脱不了“可错性”。而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是错的。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一种理论算不算科学理论,首先不是看它的对错,而是要看它是否能接受事实的检验,是否可能被证伪。在这个意义上,一个科学理论就不会是“彻底正确”的,因为它自身就包含着被证伪的可能。
2. 科学发现的逻辑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发现就是观察事实——归纳理论——证实理论,而事实上科学的发现是提出问题——理论猜想——反驳这样一个猜想和反驳不断试错的过程。用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代替了“可证实性”。这也意味着科学无法达到绝对真理。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永远只能获得暂时的正确性。
3. 批判理性主义、乌托邦社会工程与历史决定论
“人类有理性,理性很局限”,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强调的是理性的作用和理性的自我批判。
乌托邦社会工程是以“整体主义”全方位的社会设计,是一种全面而救援的整体性规划。问题就在于这样的整体性规划低估了“可错性”。
人们相信这样的规划是因为背后有一种观念支持叫“历史决定论”,就是认为历史是被一套规律所决定,向某个方向发展,最终会实现这个确定的目标。
波普尔反对“历史决定论”,有两个主要的论点,第一他认为人们并不能发现那个历史发展的铁律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对真理。第二他认为人类社会还有一个特点,人类的知识本身就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量。波普尔倡导“零星社会工程”(渐进社会工程)对传统进行渐进的温和的改良。
(三)哈耶克
1. 自发秩序
哈耶克用了三个例子来阐述自发秩序,乡间形成的小路、语言、法律都存在自发秩序。自发秩序的对面是系统设计,人为的选择也是自然和自发的过程,他不排斥人为因素,但反对把人为设计的意图过度拔高,上升到对社会秩序的整体性规划。
2. “理性的自负”
哈耶克认为,苏联和纳粹的病根都来源于“理性的自负”,具体表现在经济领域推行计划经济,在社会规划中依赖高度理性化的系统设计。波普尔说过,要承认某些极权主义的设计者具有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又有非常明智敏锐的理论洞察力,但却是因为陷入了一种乌托邦的幻想,才造成了灾难。
3. “人类的必然无知”
哈耶克商品如何定价举例,市场自发的为商品定价提供了一个交换系统,把千差万别的需求汇聚起来,形成了一个市场价格,能应对复杂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一个没有经过刻意设计的秩序出现,即使没有人能获得全部信息和知识,但市场本身也能自发形成相适应的价格,这就是自发秩序。而计划经济的定价机制就大有不同,在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定价,理论上好像刻意通过商品价格来规划和调节整个经济体系,让社会资源得到完美配置,但实际上,哈耶克认为这种完美的合理性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就要求指挥者对整个社会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并掌握所有的知识和瞬息万变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哈耶克并不是反对一切具有计划取向的实践活动,而是反对“理性的自负”,反对那种“全知全能”的计划方案。
(四)伯林
1. 价值一元论错在哪里
价值一元论不是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价值,或人只能追求一种价值,而是主张这些丰富多彩的价值,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也就是说可以用同一评价标准来比较,排出高低上下,低级的价值就应当服从高级的价值,我们最终能找到一个最高的价值,所有的其他价值都是从最高价值派生出来的。于是从价值一元论就可以引申出一个推论,就是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能让你做好最好的选择。伯林认为,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消除的,如果执着于价值一元论,就很容易去压制其他的价值和理想,干涉甚至毁灭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灾难。
2. 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不可通约性)
意思就是找不到一把能够通用衡量多种不同价值的尺子,伯林说,我们追求许多价值,但他们之间是不能换算的,都是彼此独立的“终极价值”。
这不是是说“三观不合”的人才会发生冲突,即便是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一群人,甚至一个人与自己,也可能陷入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比如忠孝不能两全)
3. 价值客观性
柏林反对价值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强调价值虽然是多元的,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随意构造。
第一,柏林认为价值虽然多样,但不是无限的。第二,人类具有某种程度最低限度的“共通性”,即使双方价值追求不同,但也能想象、能理解对方为什么追求这种价值。
4.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简单来说就是我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积极自由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一个是摆脱障碍的自由,一个是实现目标的自由。主体常常有内部的划分:有一个“真正的”“高级的”“理性的”自我,还有一个“虚假的”“低级的”“非理性的”自我,积极自由的目标往往指的是那个理性的自我能够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的目标。
5. “概念魔术”
两种自由都可以被扭曲和滥用,但积极自由的扭曲和滥用更具有欺骗性。伯林承认,在特定的情况下,强制可能是必要的,消极自由可能需要向其他自由让步,甚至做出牺牲。但我们应该说“这是牺牲了自由”换来的安全、秩序等,而不是玩弄“概念魔术”,把牺牲改头换面变成“更高的自由”。
(五)马尔库塞
1. “非恐怖的极权主义”
马尔库塞说,这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方式,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很隐秘,不需要暴力和强制,你也就不会觉得恐怖。第二,它能够有效应对自己的敌人,能够排斥、化解甚至“招安”反叛者,让这种总体性的控制能继续延续下去。
这种控制是如何做到的呢?马尔库塞说了两个字“贿赂”,就是说社会去贿赂人民大众。资本主义让你享受舒服的生活,特别是满足你的消费欲望,让你心甘情愿的接受支配。在这里,马尔库塞发明了一个术语,“虚假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不是源自我们对自然的生活需要,而是市场营销制造出来的,换句话说,是市场创造了需求。,马尔库塞还说,资本主义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它们不只是功能产品,还自带一套规定好的态度、习惯、思想、情感,在消费者购买和消费的同时,接受这些习惯和思想,愉快的把自己和生产者,进而和整个社会系统绑定,形成一个总体性的消费社会。这样的消费社会是一个自我强化的系统,它无限度刺激人的物质需求和享受欲望,让人无休止追逐不断更迭的“虚假需求”。
2. “单面人”理论
有人质疑就算这是贿赂,但大家心甘情愿接受,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马尔库塞说,这是欺诈,让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我们作为“人”的身份,接受了我们就被“物化”,就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说:“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于是“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人的东西成了动物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人陷入了单一的生活模式,人的思维模式也变的单一化,这就是韦伯讲的工具理性。表面上看人获得了自由,说到底,这些“自由”都没有超出单一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人只是在这个循环中打转。所以马尔库塞说,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而是“单向度”的社会,在这体制中的人,也不是立体丰富的个体,而是丧失了真正自由的“单面人”。
3. 变革的主体、对异端的驯服
马尔库塞说,现在的工人阶级很难 称作“无产阶级”,这意味着原来激烈的对立阶级之间出现了同化,工人阶级已经被整合到了资产阶级的体系之内,这种整合甚至深入心里层面。马尔库塞还认为,所有的质疑、批评、辩论、竞争、投票,甚至包括社会抗议运动等都是社会控制模式的一部分,并不能改变社会体制,反而造成一种社会多元化的假象。当一种社会的对抗的声音出现后,资本主义会展示出强大的控制力量,会极其有效的“收编”反抗力量,把异端改造成主流,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那么现在变革的主体在哪里呢?马尔库塞认为,现在可以把希望寄托在体制边缘群体,保罗青年学生,失业者、流浪汉以及其他被压迫的社会底层这样一种非既得利益者身上。
六、自由主义极其批判者
自由主义为什么会遭到挑战?
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由主义受到挑战,主要来自平等主义的压力。古代社会,自由本是一种“特权”,现在说的“特权”,通常指“一般人没有的权利”,但其实“特权”最初的含义是“个人特有的权利”。在古代,特权是和等级结构联系在一起,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特权,领主有领主的特权,商人有商人的特权,这里的“特权”实际上是指“你能够如何自主行动”的意思。现代等级制度被打破了,“自由”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标志性事件是法国大革命,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生而平等,平等地享有同样的自由。
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等地重要性不断上升,要求平等的人越来越多,平等地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当初法国大革命宣称人人平等,但当时没有包括女性。平等的范围一直扩张,自由主义就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并作出回应,自由主义的内涵也就在发展变化。
自由主义的家族特征
事实上,自由主义是一种特定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特别重视保障个人的权利。在地域上看,自由主要是英美自由主义和欧洲大陆自由主义传统。在时间上看,自由的发展又从古典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认真对待平等问题,兼顾自由和平等两种价值。
为什么自由主义一直在“死亡”?
原因在于自由主义有丰富的内在多样性,这就导致某种自由主义的没落不会牵扯整体的命运。也是由于当前西方社会很难找到另一个方案去替代它,而一旦社会普遍有了自由和平等,就一定会衍生出第三种诉求,就是生活理想的多元化。这样一来,自由、平等、多元就成了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
(一)罗尔斯
1. “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作用在于,屏蔽掉个人一切特征,让自己站在“原初位置”,大家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是理性自利,完全自由的,你可以用一起最有效的办法争取自身的利益。然后大家一起签一份契约,来确定一套分配原则,用来决定如何分配收益和责任的社会基本结构。
2. 正义二原则
第一条原则叫作“平等的自由”原则,就是每个人平等的享有一系列基本的自由,包括言论、信仰、拥有个人财产等。 社会是多元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而我作为理性而自利的人,最重要的计算就是规避风险,为了确保自己的特定的生活目标和方式不会低人一等,每个人都会同意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基本自由。
第二条原则是应当完全平等的分配,我们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必须满足两项限制条件,第一是相关的职位和工作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这里的公平的机会平等比一般的机会平等要严格,关键在于很多因素是你自己没法控制的,这仍算不上公平。第二个限制条件是“差异原则”,就是这种不平等,能让处境最糟糕的人改善状况。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有一个符合我们道德直觉的思想,就是尽可能排除偶然和天生的运气因素对我们命运的影响。
(二)诺齐克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
他是一种完全彻底的自由主义理论,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问题上,这种自由主义也被成为“自由至上”论。
诺齐克的论证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所有的论证的起点是个体的权利的绝对优先,对个体权利做好任何限制必须给出很强的正当理由。第二,他主张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全方位的自由。他对一种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做了道德上的辩护。
诺齐克讲的正义不是“分配的正义”,而是“持有的正义”,核心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我们持有的东西在道德上才是正当的?
出发点:自我所有权——生存:获得财产时必须正当、接受转让财产时正当=持有财产的正当——通过不当方式获得财产必须予以矫正(获取正义——转让正义——矫正正义)
诺齐克提出最小国家理论:只要保障个体公民基本自由和安全,以及确保合法契约的执行,就不再有其他功能。
(三)德沃金
1. 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关怀
人和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平等的尊重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选择的生活目标和方式。尊重本身可以采取消极不干涉的方式,德沃金认为还应该有积极的方式,就是“平等的关怀”。平等关怀不是平均主义,是“把每个人当做平等的人来看待”,这就要考虑处境不同造成的不同需求。
2. 敏于志向,钝于禀赋
平等的关怀要要考虑具体情况,对资源的需求,是由于自己的偏好还是环境所迫,两者不能混同。在德沃金看来,一个社会如果实现了“平等的尊重与关怀”,那么社会对一个人的奖惩,应该针对这个人的选择也就是“志向”,而不是天赋因素。
(三)桑德尔
当代人需要对历史事件负责吗?
“当代人不必为历史负责”逻辑是相信每个人作为道德主体,都是自由而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自主选择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也仅仅需要承担这种责任,不受任何超出个人选择的道德纽带约束。
桑德尔提出了“社群主义”,个人是社会构成的,先有了社群,社群造就了个体。人类是一种“讲故事的存在”,只有讲通了自己的故事——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才能真正理解你是谁,你需要什么以及你要做什么的问题。但任何一个故事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故事,都离不开社会对你的塑造,你的故事都是在社群关系中形成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明白彼此的故事。
自由主义往往倾向于“工具性的社群观”,桑德尔认为,事实上,社群有一种纽带关系,它在根本上定义了“你是谁”,它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这是“构成性的社群观”。
既然社群和个人具有紧密的“构成性关系”,那么个人就有一种特殊的义务,就是“团结的义务”,这种义务不是道德个人主义自愿同意形成的义务,而是被社群赋予的义务。就比如,你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是你作为家庭这个社群成员被赋予的义务。这种道德约束性来自于社群主义的道德认知:你生来带着一种历史,你的生活故事是更为宏大叙事的一部分,也在无数他人的故事之中,包括你的前辈的故事。隔断这种联系,就割裂了你的存在。
所以当代人应该对历史事件负责。
(四)沃尔泽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从来不存在单独生活的个体,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邻里、社区以及更大的共同体之中。明明是社会构成了个人,而不是个人形成了社会,那么个人主义是怎么出现的呢?自由主义为个人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有两种批判:第一,自由主义的理论是虚假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无所牵绊的原子化的个人。第二,自由主义的实践是有害的,造成了自我中心,相互分裂的冷漠社会。沃尔泽指出,这两种批评之间存在逻辑裂痕,是相互矛盾的,无法同时成立。
沃尔泽的观点“孤立的自我”是社会塑造的,正是由于社会高度的“流动性”。流动性就包含了“地理上的流动”、“社会身份的流动”、“婚姻生活的流动”、“政治上的流动”。在高度“流动性”的社会中,社群变成了“自愿型的社群”,可以理解为可以决裂或退出的权利。由于四种流动性的存在,现在社会永远在运动之中,沃尔泽把这种特征成为“后社会的状况”,那种孤立的,原子化的自我就不是自由主义虚构出来的“先于社会的自我”,而是“后社会情况”造就的“后社会的自我”。
(五)泰勒
1. 唯我论的诱惑
大多数人相信只有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对自己有绝对的解释权,这种观点叫“唯我论”,常常与“个人自主性”联系在一起。
2. 本真性的理想
个人自由带来的病例是真实的,但威权式的精英主义的解药可能是毒药,现代人不能放弃自由,但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自由带来的问题。泰勒说,我们不能放弃个人自主性,因为没有自主性,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赝品,失去了“本真性”。
西方哲学对“本真性”有特定的含义,就是人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盲从于外在的压力和影响。
泰勒指出,自由主义有一个盲区,就是把本真性强调的“忠实于自己”等同于“唯我论”的主张。我们的自我、道德、价值标准来自于和他人的对话,对对话的反思,我们无法单单依靠自己构成自我,形成有意义的独特性标准。自我理想是在对话关系和反思中塑造的。 我们的独特性需要依据一个背景框架的、来衡量,这个背景框架定义了在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方面,什么是重要有意义的,并塑造了我们的“道德和精神的直觉”。
3. 如何“成为你自己”
泰勒认为,自我无法凭空产生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我们的价值的意义标准只能来自关系性的对话。本真性的理想让我们通过对话和反思,让自我变成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才能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六)哈贝马斯
1. 挑战韦伯难题
韦伯难题就是现在世界祛魅了,社会越来越理性化,但理性本身却分裂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但价值理性却严重衰落了,因为事实判断有统一标准,而价值判断各有各的尺度。
在这种情况下,哈贝马斯提出“主体间性”。哈贝马斯说人不止是一个主体,我们生活在人间,与他人交往,主体和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叫“主体间性”。人类是语言的动物,语言交流是所有行动的共同基础。
哈贝马斯主要区分了两种言谈行动,第一种是“策略行动”,你的言谈知识要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这时候你使用的理性就是工具理性。第二种是“交往行动”,这是为了真正理解而交谈,属于交往行动。
2. 交往理性的作用和条件
这种理性不是工具理性也不是价值理性,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理性,哈贝马斯称为“交往理性”,也就是好好说话这件事,其实是我们生活中规范性共识的来源。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和别人达成共识,并不是某个人的“道理”振振有词,而是因为在好好说话的氛围下,出于彼此的信任和平等尊重,大家一起把道理讲通了。
交往理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言谈的有效性”,是可理解、真实、正当和真诚。第二是“理想言谈情景”,总的来说就是保证所有参与者平等自由展开理性的讨论。
有人说哪有那么理想的情况,思想家的价值就是提出一个概念,确立一个标准,大家都知道往哪里走。而交往理性为我们的生活世界确立了理性规范的原则基础,以此来抵御“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这关乎我们的自由。尊严、爱和正义。
后冷战时代的争论
我们俯瞰这个时代,会发现两种相互抵触的趋势:一个是全球化,另一个是逆全球化,也称为“部落化”。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概括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选项,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就抵达了终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简单概括就是,世界上有七种主要文明类型,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文明,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后,文明之间的冲突会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态。
福山和亨廷顿的争论就是“制度”和“文化”之争。
(一)福山
福山用历史哲学的论证和政治科学的论证来强化观点。福山认为,历史发展根本的动力是“为承认而斗争”,这种斗争比阶级斗争更加根本,只要人类获得了承认不是相互对等的,历史就有矛盾冲突,也就有了发展的动力,而自由民主制原则上实现了这种平等的相互承认。福山又认为,一个国家不管文化有什么特点,只要搞现代化,最后都会趋近普遍的共同模式。福山做了如下推论,只要人类追求现代化,就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而发展市场经济,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经济和政治存在较强的关联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会越来越多参与政治。
(二)亨廷顿
亨廷顿认为一个文明的核心价值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如果你要把一个文明的核心价值推广到其他文明,就会激起人们的反抗和抵抗。再次,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相对的衰落,中华文明圈的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正在增长。
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差异不可能消除,所以冲突的危险会持续存在。他认为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多种文明共存的基础之上。
两种批评与争议:第一是意识形态的对抗,第二种是文明内部的冲突。
福山和亨廷顿分别揭露了文化变迁的一面和文化固化的一面。
最后
人类未来究竟会怎样?中国古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这种看法,好像是一场旅途中只关注眼下的路面。如果我们抬起头,观察更为长远和缓慢发生作用的变量,你就会明白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在这篇读书笔记的结尾还是引用原书的一句话,请记住“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08-31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08-27
详解韩愈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09-29
西方神话人物大全(西方神话人物女)03-06
防溺水讲义教案(精选12篇)10-12
经典西方圣诞美食10-17
西方餐桌礼仪07-05